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行业“双碳”标准体系建设的探讨
1
作者 宋冠禹 《中国有色金属》 2025年第3期44-45,共2页
稀土资源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节能电机等低碳技术领域,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我国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通过出口稀土产品为全球低碳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然而,稀... 稀土资源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节能电机等低碳技术领域,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我国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通过出口稀土产品为全球低碳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然而,稀土的开采和冶炼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导致了全球碳减排中“清洁世界、污染中国”的矛盾局面。因此,制订和完善稀土领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对于准确计算稀土产品的碳足迹,推动稀土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行业 稀土产业 供应国 稀土产品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资源 标准体系建设 节能电机
原文传递
2024年度“中国稀土行业十件大事”
2
《稀土信息》 2025年第1期4-8,共5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年、奋进之年。这一年,中国稀土行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稀土产业高质量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年、奋进之年。这一年,中国稀土行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稀土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稀土新材料、稀土应用产业为主攻方向,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为实现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行业 稀土产业 主攻方向 稀土应用 稀土新材料 高质量发展 任务落实 规划目标
下载PDF
包头市稀土产业在链式创新中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3
作者 张伟 刘思杰 杨然 《北方经济》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包头市“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仍然面临着稀土全产业链规模不足、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的问题。在未来稀土产业的区域竞争中,包头市政府应立足稀土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加快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围绕稀土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基于创新链发展产... 包头市“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仍然面临着稀土全产业链规模不足、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的问题。在未来稀土产业的区域竞争中,包头市政府应立足稀土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加快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围绕稀土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基于创新链发展产业链,在链式创新中加快“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步伐,逐步在全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形成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市 稀土产业 两个稀土基地 链式创新
下载PDF
2024年4季度稀土价格走势分析
4
作者 于佳欣 《稀土信息》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2024年4季度,稀土市场温和走弱。2024全年以来主要稀土产品表现出中短期震荡走势,在全球稀土需求增速趋稳的驱使下,国内稀土产业仍在对新增的稀土产能进行自我调节。分月度看,10月、11月、12月份镨钕等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呈现连续下行趋势... 2024年4季度,稀土市场温和走弱。2024全年以来主要稀土产品表现出中短期震荡走势,在全球稀土需求增速趋稳的驱使下,国内稀土产业仍在对新增的稀土产能进行自我调节。分月度看,10月、11月、12月份镨钕等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呈现连续下行趋势,结构性过剩的镧产品下行更加显著。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等领先指标显现了增长态势,但是,目前国内外仍有在建的产能可观的稀土上下游项目。未来稀土市场走势将取决于需求增速和新增产能增速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 结构性过剩 稀土市场 稀土产品 领先指标 价格走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 自我调节
下载PDF
公开征求求《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工原函[2025]33号)
5
作者 《稀土信息》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贯彻落实《稀土管理条例》,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起草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稀土管理条例》,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起草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求意见稿 稀土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稀土资源 原材料工业 稀土开采 总量调控 产品信息追溯
下载PDF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约束造山带演化: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培远 翟庆国 +5 位作者 唐跃 刘一鸣 杨宁 李金勇 巫凌放 常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9,共14页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碎屑锆石Eu异常(Eu/Eu^(*))和轻、重稀土比值(LREE_(N)/HREE_(N))的相关系数(r_(Dz))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的可能性。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锆石的Eu/Eu^(*)和LREE_(N)/HREE_(N)分别与斜长石和石榴子石分异相关,并且主要受控于母岩浆的源区深度、源岩类型、氧逸度和水含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造山带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可以推测:碎屑锆石稀土元素数据可以反映构造环境的变化。本文以西藏冈底斯山脉的碎屑锆石稀土元素数据为例验证了这一推测。在洋-陆俯冲阶段(约150~60 Ma),碎屑锆石的Eu/Eu^(*)和LREE_(N)/HREE_(N)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r_(Dz)值稳定于0.62~0.81,其原因可能为在此期间氧逸度和水含量总体稳定,且S型花岗质岩石较少,导致碎屑锆石Eu/Eu^(*)和LREE_(N)/HREE_(N)主要受控于母岩浆的结晶压力。由于陆-陆碰撞而发生板片断离之后,r_(Dz)值出现了明显下降,在40~30 Ma、30~20 Ma和20~10 Ma阶段分别为0.73、0.57和0.18,其原因可能为S型岩浆岩比例的上升和不稳定的氧逸度和水含量,导致碎屑锆石Eu/Eu^(*)和LREE_(N)/HREE_(N)比值逐渐呈现解耦的变化趋势。上述结果表明r_(Dz)值有潜力成为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造山带 冈底斯山脉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稀土氧化物浓度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费鹏宇 王新春 +1 位作者 杨培宏 王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当前稀土电解工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稀土氧化物浓度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稀土熔盐电解工艺的特点,分析槽电阻、稀土氧化物浓度以及下料速率之间的关系,以确定相应的浓度控制策略。利用遗传算... 针对当前稀土电解工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稀土氧化物浓度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稀土熔盐电解工艺的特点,分析槽电阻、稀土氧化物浓度以及下料速率之间的关系,以确定相应的浓度控制策略。利用遗传算法的迭代寻优能力,实现对模糊控制的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的动态调整,进而得到一个性能较好的模糊控制器。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K_(e)、K_(ec)、K_(u)分别为0.01、0.03和7.94时系统达到最优,模糊控制器超调量为0.1%,调节时间为16 s,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均有所改善。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可以将稀土氧化物浓度控制在理想区域内,能够满足现场稀土熔盐电解的工作需求。由于此方法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在稀土氧化物浓度控制这种复杂系统中需要较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后续可考虑对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优化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熔盐电解 稀土氧化物浓度 槽电阻 下料速率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平顶山煤田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李延河 武占辉 +3 位作者 李洁祥 于振子 张波 王心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目的为了探究华北型煤田深部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方法以平顶山煤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再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模拟等手段,探究深层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 目的为了探究华北型煤田深部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方法以平顶山煤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再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模拟等手段,探究深层岩溶地热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结果结果表明,寒武系灰岩含水层中REEs质量浓度较低(0.054~0.244μg/L),沿径流路径呈下降趋势;稀土元素(post-archean Australian shale,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MREEs和HREEs相对富集,LREEs相对亏损,并且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程度不一的Ce负异常,且Ce负异常程度和Eu正异常程度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呈降低趋势;水化学平衡软件MINTEQ 3.1模拟结果表明,地热水中REEs以Ln(CO_(3))^(2-)和Ln CO_(3)^(+)络合态为主,随原子序数增大或p H升高,Ln(CO_(3))^(2-)摩尔分数明显增大,而Ln CO_(3)^(+)摩尔分数依次递减,另外,地热水中还存在少量Ln SO_(4)^(+),Ln_(3)^(+),Ln HCO3^(2+),Ln F^(2+)和Ln(SO_(4))^(2-),其摩尔分数随原子序数增大依次减小,同时受地热水p H和HCO_(3)^(-),SO_(4)^(2-),F^(-)浓度共同控制;此外,岩溶地热水中还表现出明显的Y正异常和高ρ(Y)/ρ(Ho),可能与地热水富集Ca^(2+)有关。结论研究结果拓展了稀土元素在煤田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为揭示矿区深部岩溶地热水补径排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煤田 岩溶地热水 水化学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混合型稀土精矿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过程有价元素的浸出行为
9
作者 邓永春 王亮 +6 位作者 辛文彬 沈成 李文博 张小龙 姜银举 李健飞 李龙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高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处理混合型稀土精矿时存在酸用量大、有酸性气体逸出和放射性渣难处理等问题,开发了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工艺,系统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酸矿比以及铁磷比对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针对高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处理混合型稀土精矿时存在酸用量大、有酸性气体逸出和放射性渣难处理等问题,开发了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工艺,系统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酸矿比以及铁磷比对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时间60 min、焙烧温度300℃、酸矿比2.0、不调铁磷比的条件下,RE和Th浸出率分别达94.34%、95.05%,显著减少了放射性废渣的生成,但浸出液静置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造成浸出液中RE和Th含量下降;通过加入Fe_(2)O_(3)调控焙烧原料中铁磷比至3.0,RE、Th浸出率分别为94.80%、71.20%,有效抑制了浸出液中焦磷酸稀土的析出。结合热力学分析可知,低温(≤300℃)条件下,硫酸与稀土矿物的反应更易进行,且能抑制SO_(2)、SO_(3)酸性气体的排放。相较于高温浓硫酸焙烧法,低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兼具环境友好性与资源高效性,为混合型稀土精矿绿色提取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精矿 低温浓硫酸焙烧 水浸 铁磷比
原文传递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转光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10
作者 郝丽芬 李梅 +5 位作者 吴泽昆 赵泽青 姚孟军 张光华 韩晓丽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Sm[CHA(PEG)]在320~400 nm具有紫外宽吸收带,而荧光激发峰的最佳峰位在362 nm处,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荧光发射峰在566 nm、614 nm和645 nm均出现了Sm 3+的特征发射峰,其中在645 nm处强度最大,与植物在红光区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具有较佳的匹配性.热失重曲线显示该转光剂的分解温度为281℃,热稳定性良好.本文合成的Sm[CHA(PEG)]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农膜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聚乙二醇 高分子配体 荧光性能
下载PDF
稀土元素铽镧掺杂对硫氧化钆晶格场的影响及发光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静 许乃岑 +1 位作者 沈加林 金凡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7,共14页
稀土硫氧化物具有较好的传能效率、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被广泛应用于防伪、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医学影像等领域。由于硫氧化钆(Gd_(2)O_(2)S)的晶体空间结构较宽,当间隙离子进入其中,或阳离子、阴离子形成空位时... 稀土硫氧化物具有较好的传能效率、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被广泛应用于防伪、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医学影像等领域。由于硫氧化钆(Gd_(2)O_(2)S)的晶体空间结构较宽,当间隙离子进入其中,或阳离子、阴离子形成空位时,晶体结构也依然保持不变。但硫氧化钆荧光粉容易发生团聚现象,使得样品颗粒尺寸较大,降低了样品颗粒的堆积密度,提高了能量的散射率,导致获得的光不均匀。用于显示设备时,粉末粒径大会导致在同一视域里像素数量较少,分辨率较差。本文以Gd_(2)O_(2)S为研究对象,采用硫熔法制备了硫氧化钆荧光粉,引入稀土离子Tb^(3+)、La^(3+)作为掺杂离子,通过优化稀土离子的掺杂量,获得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尺寸均匀性相对较好的Gd_(2)O_(2)S基荧光粉。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探讨稀土掺杂对Gd_(2)O_(2)S晶格场的影响及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①荧光粉为纯六方晶体结构;②Tb^(3+)、La^(3+)替代Gd^(3+)进入Gd_(2)O_(2)S的晶格位置。荧光粉的荧光光谱图显示:①掺入Tb^(3+)后,在544nm处会发生^(5)D_(4)→^(7)F_(5)的浓度猝灭,是由于电偶极-电偶极跃迁引起的;②发光强度在Tb^(3+)掺杂浓度为2mol%时最大;③La^(3+)的掺杂增强了硫层的电负性,所以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之间的排斥力也逐渐增强,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④当La^(3+)掺杂浓度为60mol%时,发光强度为未掺杂La^(3+)样品的1.9倍。本文通过计算电多级级数分析离子间能量转移的过程,从而确定了发光材料Tb^(3+)、La^(3+)的最佳掺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稀土离子掺杂 硫氧化钆 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X射线衍射法
下载PDF
钕铁硼废料和抛光粉废粉中稀土的联合回收工艺研究
12
作者 牟保畏 王丽 +2 位作者 雍胜利 李红霞 郭晶晶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从钕铁硼废料和抛光粉废粉中回收稀土时,存在试剂耗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钕铁硼废料中铁的还原性,研究了采用联合工艺回收2种废料中的稀土。结果表明:先用6 mol/L盐酸溶解钕铁硼废料,再向酸解液中加入稀土质量1.2... 从钕铁硼废料和抛光粉废粉中回收稀土时,存在试剂耗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钕铁硼废料中铁的还原性,研究了采用联合工艺回收2种废料中的稀土。结果表明:先用6 mol/L盐酸溶解钕铁硼废料,再向酸解液中加入稀土质量1.2倍的草酸,铁沉淀率为7.87%,而稀土沉淀率可达96.51%,稀土沉淀物经焙烧可得稀土总量为94.26%的氧化物;向沉淀后液中加入6 mol/L盐酸,用于从抛光粉废粉中还原浸出稀土,在抛光粉废粉与沉淀后液质量体积比为3 g/6 mL、盐酸与沉淀后液体积比为7/6、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抛光粉废粉中稀土平均浸出率可达82.41%,浸出的稀土经草酸沉淀、焙烧,所得氧化物的稀土总量为98.04%。该工艺可实现对2种废料中稀土的联合回收,显著降低稀土废料的处理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废料 抛光粉废粉 酸浸 稀土 联合回收
下载PDF
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
13
作者 孙备 孔鹏 +3 位作者 廖良芳 杨辉 黄学雨 鄢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9,共14页
针对稀土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协同、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构建协同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机制与企业智能决策方法。该系统支撑制造全链条信息、业务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研发/... 针对稀土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协同、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构建协同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机制与企业智能决策方法。该系统支撑制造全链条信息、业务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研发/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业务全流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迭代,为形成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链与市场无缝协作的网络协同制造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应用示范案例阐述了上述方法在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企业间协作等方面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集聚区 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 一体化机制 企业智能决策
原文传递
稀土元素对钛合金激光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程东海 张夫庭 +5 位作者 陶玄宇 余超 龚浩 李海涛 王德 熊震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在TC4钛合金激光焊缝中以Yb_(2)O_(3)的方式加入稀土元素Yb,探究稀土元素对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室温性能及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焊缝原始β晶粒内部存在弥散分布的白色Yb_(2)O_(3),能有效减小焊缝中心宽度,并细化β晶粒尺... 在TC4钛合金激光焊缝中以Yb_(2)O_(3)的方式加入稀土元素Yb,探究稀土元素对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室温性能及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焊缝原始β晶粒内部存在弥散分布的白色Yb_(2)O_(3),能有效减小焊缝中心宽度,并细化β晶粒尺寸。当Yb_(2)O_(3)含量为6%时,焊缝中心宽度减小22.3%,β晶粒尺寸减小32.4%。Yb_(2)O_(3)能够提高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塑性,随着Yb_(2)O_(3)含量增加,焊缝室温伸长率和高温延伸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Yb_(2)O_(3)含量在6%时,室温伸长率达到最大,为6.8%,高温延伸率达到最大,为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激光焊接 钛合金 高温性能
下载PDF
重稀土晶界扩散工艺制备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15
作者 田广科 陆中砥 +3 位作者 柴培钊 王瑜 许亿 夏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2,共6页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亟待攻克的几个主要问题。文章对重稀土晶界扩散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工程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 晶界扩散 稀土
下载PDF
稀土Eu对Al-Mg-Si-Fe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陈海燕 潘美诗 +3 位作者 邓权威 龙协 黄小汉 王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金变质效果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其中加入量为0.15%合金时晶粒明显被细化,脆性(FeSiAl)共晶相和长板状共晶Si的析出被抑制,同时减少Mg在铝基体中固溶度,降低合金的晶格畸变,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和导热性能同时获得改善。Al-Mg-Si-Fe-0.15Eu合金的导热系数为68.50 mm^(2)/s,导电率为51.4%ICAS,抗拉强度为148 MPa,伸长率达到16.20%。与原始Al-Mg-Si-Fe铸态合金相比,导热系数增加12.50 mm^(2)/s,导电率提高了1.4%ICAS,抗拉强度提高了20 MPa,伸长率增加了5.4%,合金拉伸断口形貌从准解理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Fe铝合金 稀土变质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下载PDF
新疆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17
作者 徐洋 李春光 +2 位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张田甜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稀土元素在国防技术与高新科技中被大量使用,全球稀土元素需求剧增;然而常规可开采稀土资源数量有限,亟需开发利用伴生稀土资源。以新疆伊犁盆地某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而分... 稀土元素在国防技术与高新科技中被大量使用,全球稀土元素需求剧增;然而常规可开采稀土资源数量有限,亟需开发利用伴生稀土资源。以新疆伊犁盆地某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而分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系统研究了铀矿物颗粒粒径对稀土元素赋存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砂岩型铀矿含矿层中伴生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48×10^(-6)~221.17×10^(-6),澳大利亚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呈向右上倾斜趋势,铀成矿过程中轻重稀土间产生了分馏作用。砂岩铀矿中REE更倾向于赋存在粒径<40目(0.425 mm)的颗粒中,稀有元素Mo、Sc等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显著,两者有相似的成矿环境。原地浸铀现场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为23.92~26.03 mg/L,达到了可以回收使用的标准,生产液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中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应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同步回收砂岩铀矿中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稀有元素 稀土资源
下载PDF
稀土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18
作者 杨牧南 黄建辉 +2 位作者 张雪辉 汪航 杨斌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积极推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积极推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培养的重点。该文针对稀土领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思政导学,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规范科研活动实践理性,建立正确的学术伦理关系;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基础理论和科研实践的相互衔接,促进教研融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打造稀土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样板间”,实现校企之间供需的一体化。以此培养研究生爱国、爱岗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优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升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一批与行业需要相适应、与企业要求相关联的稀土领域研究生,带动学科乃至全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领域 思政引领 教学培养模式 供给侧改革 行业需求
下载PDF
伴生放射性稀土渣资源化过程铀与钍的浸出特性及风险评估
19
作者 罗明标 董云雅 +3 位作者 康长安 李烨玲 刘星宇 徐小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我国伴生放射性稀土废渣大量堆存,所含放射性源头U、Th易释放进入生态系统,隐患巨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迫在眉睫。以江西某稀土冶炼厂堆存的伴生放射性稀土酸溶渣为研究对象,将部分废渣用作水泥生料,再烧制成熟料,分析稀土渣和水泥熟... 我国伴生放射性稀土废渣大量堆存,所含放射性源头U、Th易释放进入生态系统,隐患巨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迫在眉睫。以江西某稀土冶炼厂堆存的伴生放射性稀土酸溶渣为研究对象,将部分废渣用作水泥生料,再烧制成熟料,分析稀土渣和水泥熟料中放射性U、Th的浸出特性及产生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酸溶渣中U、Th浸出毒性超标,对环境危害大,制成熟料后,U、Th的浸出毒性满足国标《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BCR形态提取结果表明,高温烧制有利于U、Th的形态向残渣态转化,迁移性显著降低。U、Th的浸出含量随浸提剂酸度增大、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在浸提剂pH值为2.0时,酸溶渣中U、Th浸出质量浓度远高于国标规定的限值,而熟料中的浸出质量浓度则远小于国标限值。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酸溶渣中U、Th产生混合极重度污染,风险水平为高风险,掺渣比例≤1.5%的熟料中U、Th浸出含量小,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内外照射指数皆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酸溶渣 资源化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模拟降雨-浸矿条件下离子型稀土矿滑坡试验研究
20
作者 郭钟群 刘琪琪 +3 位作者 刘凌峰 汪浩轩 刘颜硕 王晓军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是制约矿山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基于自制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降雨-浸矿条件下离子型稀土滑坡模拟试验,刻画了坡体形态破坏和坡面形貌破坏特征,揭示了土体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运用COMSOL多场耦合... 离子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是制约矿山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基于自制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降雨-浸矿条件下离子型稀土滑坡模拟试验,刻画了坡体形态破坏和坡面形貌破坏特征,揭示了土体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运用COMSOL多场耦合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型试验发现,边坡破坏模式主要为浅层滑塌和冲蚀滑移形成的综合破坏;降雨入渗过程中,坡面和坡脚处的土体含水率都是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饱和含水率41%~44%;坡面处的孔隙水压力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则由稳定到突增再趋于稳定。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当降雨强度增大时,降雨量的变化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大,下降4.26%;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下降约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降雨入渗 原地浸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