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产沙垂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文峰 李占斌 丁登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9,共5页
简要分析了核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并以稀土元素 (REE)示踪法为例 ,结合不同坡度、不同流量的室内放水冲刷模拟试验对坡面侵蚀产沙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坡度较小的情况下 ,坡面各不同部位的相对侵蚀... 简要分析了核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并以稀土元素 (REE)示踪法为例 ,结合不同坡度、不同流量的室内放水冲刷模拟试验对坡面侵蚀产沙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坡度较小的情况下 ,坡面各不同部位的相对侵蚀量沿下坡方向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在坡度较大而流量较小的情况下 ,坡面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与坡度较小的情况相似 ,当流量较大时 ,坡面各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呈现出随坡长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但坡面最下端坡段的相对侵蚀量总是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 ,而其余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则呈现出缓慢的波动式上升。试验结果还表明 REE示踪法可以比较满意地说明坡面侵蚀过程中的泥沙来源情况 ,是一种研究坡面侵蚀产沙特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示踪法 坡面 侵蚀产沙 垂直分布
下载PDF
稀土元素示踪法探究坡面侵蚀进展与热点——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文枭 倪世民 王军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稀土元素示踪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相关学者重视,并在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年... 稀土元素示踪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相关学者重视,并在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国内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已经从初步探索走向了成熟;②随着研究的深入,稀土元素示踪法的研究与相关学科交叉更加密切,并在微观探索和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一定进展;③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宏观方面趋向和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互相作用机理的研究,微观方向趋向对团聚体等微观颗粒的迁移研究;④在国际相关研究方面,对于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坡面侵蚀的应用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相较于国外顶尖水平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稀土元素示踪法 CITESPACE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稀土元素示踪坡面冲刷侵蚀过程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尚佰晓 王瑄 +1 位作者 李占斌 王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515,共6页
为确定坡面侵蚀产沙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沿坡面垂直分段和分层结合布设不同稀土元素,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分析了各坡段侵蚀产沙量和侵蚀率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3个阶段:面蚀阶段、沟蚀阶段和沟蚀稳定阶段。试验... 为确定坡面侵蚀产沙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沿坡面垂直分段和分层结合布设不同稀土元素,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分析了各坡段侵蚀产沙量和侵蚀率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3个阶段:面蚀阶段、沟蚀阶段和沟蚀稳定阶段。试验结束时,上坡段土壤总侵蚀量为17.527 kg,占坡面总侵蚀量的89.2%,其中La和Eu示踪区的侵蚀量各占坡面总侵蚀量的48.1%和23.8%。La,Eu,Yb,Tb,Ce,Nd和Sm 7个示踪区的累积侵蚀量之比为:1∶0.495∶0.184∶0.177∶0.146∶0.030∶0.074,坡面上段、中段和下段累积侵蚀量之比为:1∶0.095∶0.040。试验过程中,上坡段细沟蚀剧烈,中坡段主要以面蚀为主,伴有轻微沟蚀,而下坡段始终以面蚀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示踪法 坡面冲刷 侵蚀率 稀土
下载PDF
降雨驱动下红壤团聚体的溅蚀特征及周转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逸飞 汪零 +1 位作者 徐玲 王军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3,41,共8页
[目的]研究降雨驱动作用下土壤团聚体受雨滴打击发生破碎和形成的过程,丰富土壤侵蚀研究机理。[方法]基于稀土元素示踪法,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同时进行标记。在90 mm/h降雨溅蚀条件下,通过各粒径土壤团聚体(2~5 mm,0.25~2 mm,0.053~0.25 ... [目的]研究降雨驱动作用下土壤团聚体受雨滴打击发生破碎和形成的过程,丰富土壤侵蚀研究机理。[方法]基于稀土元素示踪法,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同时进行标记。在90 mm/h降雨溅蚀条件下,通过各粒径土壤团聚体(2~5 mm,0.25~2 mm,0.053~0.25 mm,<0.053 mm)在不同降雨特征参数(降雨历时、雨滴大小)下的质量变化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定量分析了团聚体间的周转路径和溅蚀颗粒特征。[结果]降雨驱动作用下,溅蚀量和溅蚀率会随着降雨动能的增加而变大,溅蚀颗粒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径范围内;除>2 mm的颗粒为大团聚体直接飞溅产生,<0.25 mm粒级溅蚀颗粒均主要源于大粒级团聚体破碎形成,最高可达到73.83%,其次为该粒级直接被击飞形成,同时会有小粒级颗粒吸附黏结形成;在残余团聚体的动态周转过程中,主要是相邻级别的团聚体间形成和破碎过程占比较高,其中大团聚体破碎产生小团聚体和粉黏粒团聚形成小团聚体分别对原粒级团聚体的破碎和形成方向的贡献率较高,分别达到24.06%~42.15%和36.83%~70.76%,且随着降雨时间的变化,大团聚体首先破碎成小团聚体,再逐级破碎成更小粒级的团聚体,未参与动态周转的团聚体比例会逐渐下降。[结论]降雨溅蚀不断驱动土壤团聚体的周转过程,并对溅蚀特征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应引入土壤营养物质迁移研究,完善土壤侵蚀过程定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团聚体 溅蚀 稀土元素示踪法 动态周转模型
下载PDF
土壤剥蚀率与水流剪切力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瑄 李占斌 +1 位作者 丁文峰 刘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2-594,共3页
利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及土槽径流冲刷试验 ,系统研究了不同坡度、不同流量下各断面的土壤剥蚀率和水流剪切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土壤剥蚀率 水流剪切力 稀土元素示踪法 土槽径流冲刷试验 坡度 流量 土壤侵蚀
下载PDF
红壤地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其中水土流失是典型的环境问题,目前南方红壤区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2大水土流失区。为了研究红壤区植物措施对水土保持的情况,采用稀土元素示踪法,以浙江省某村为试验基地,应用SPSS17.0软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其中水土流失是典型的环境问题,目前南方红壤区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2大水土流失区。为了研究红壤区植物措施对水土保持的情况,采用稀土元素示踪法,以浙江省某村为试验基地,应用SPSS17.0软件计算不同植物种植模式下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在防治红壤耕地水土流失中效果显著,5种不同植物篱类型中麦冬双行植物篱效果最为显著,可将土壤侵蚀量减少为裸坡的20%,还能显著降低地表径流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红壤区 稀土元素示踪法 土壤侵蚀 地表径流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