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铈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学鹏 彭杨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铈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茶树幼苗为外植体,通过含有不同浓度的硝酸铈的培养基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培养的油茶幼苗外植体进行性状、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培养85 d后,随着培养基中添加的...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铈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茶树幼苗为外植体,通过含有不同浓度的硝酸铈的培养基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并对培养的油茶幼苗外植体进行性状、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培养85 d后,随着培养基中添加的硝酸铈浓度的逐渐升高,油茶组培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结果:当培养基中硝酸铈的浓度为35 mg·L^(-1)时,油茶组培幼苗的株高、幼苗根数、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由此表明,油茶幼苗的株高、幼苗根数、幼苗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生长因素受稀土元素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油茶幼苗 生长
下载PDF
稀土元素铈对Cu-Fe-P合金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宝 刘小红 +3 位作者 陆磊 魏仕勇 刘克明 付青峰 《江西科学》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Cu-Fe-P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Ce,研究不同含量Ce对Cu-Fe-P合金的导电性、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能起到基体净化和晶粒细化的作用,从综合性能考虑,添加0.1%稀土元素Ce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硬度及抗拉强度。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导电性 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稀土元素铈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改性和腐蚀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瀚泽 张静 +2 位作者 张继 张立峰 盖彦峰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16-1528,共13页
通过原位腐蚀观察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对J5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改性和夹杂物诱导腐蚀的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了稀土元素Ce改性夹杂物的过程中夹杂物成分和类型的变化,观... 通过原位腐蚀观察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对J5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改性和夹杂物诱导腐蚀的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了稀土元素Ce改性夹杂物的过程中夹杂物成分和类型的变化,观察到的代表夹杂物为Ce Al O_(3)-Ce_(2)O_(2)S、Ce_(2)O_(3)-Ce_(2)O_(2)S、Mn S等.根据形成能计算,经稀土元素Ce处理后,生成了稳定的Ce_(2)O_(3)、Ce_(2)O_(2)S、Ce Al O_(3)夹杂物.通过表面能判断了晶面的稳定性,Fe(100)-2面的表面能经收敛测得为2.4374 J·m^(-2),该晶面的功函数为4.7352 e V.通过对比夹杂物与钢基体的功函数与计算电势差,分析了不同含Ce夹杂物诱导点蚀的趋势,探讨了不同原子位置、原子数量和不同slab模型对功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与Fe(100)-2面的电子功函数相比,Mn S以及改性后3种夹杂物Ce S、Ce_(2)O_(3)和Ce_(2)O_(2)S电势差大多小于0,Ce Al O_(3)的电势差在0 e V左右.夹杂物不同晶面对功函数影响很大,O、S等非金属原子数量多的晶面功函数平均值较高,添加稀土元素Ce可以有效降低晶面功函数.5种夹杂物和钢基体的平均功函数大小顺序为Ce Al O_(3)>Fe>Mn S>Ce S>Ce_(2)O_(2)S>Ce_(2)O_(3).结合不锈钢中复合夹杂物的实验结果可知,Ce_(2)O_(3)诱导点蚀发生的概率最高,Ce Al O_(3)可以有效提高钢的耐腐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局部腐蚀 夹杂物 电子功函数 原位观察 稀土元素铈
下载PDF
三溴偶氮胂吸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精矿中铈组稀土元素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弘强 郝冬梅 +2 位作者 张雪梅 张翼明 白丽萍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78,共2页
研究了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精矿中铈组稀土元素。实验选择了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显色酸度为0.24mol/L^1.44mol/L盐酸,当稀土的浓度在0μg/mL^1.6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方法回收率在100.8%~101.6%之... 研究了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精矿中铈组稀土元素。实验选择了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显色酸度为0.24mol/L^1.44mol/L盐酸,当稀土的浓度在0μg/mL^1.6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方法回收率在100.8%~10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溴偶氮胂 稀土精矿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的合成及光度法测定铈组稀土元素 被引量:9
5
作者 潘教麦 刘勇 徐钟隽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并用于铈组稀土元素的光度测定。在酸性介质中,试剂与铈等稀土元素形成蓝色络合物,在633nm处具有最大吸收。铈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钢铁中铈组稀土的直接... 合成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并用于铈组稀土元素的光度测定。在酸性介质中,试剂与铈等稀土元素形成蓝色络合物,在633nm处具有最大吸收。铈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钢铁中铈组稀土的直接测定,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稀土元素 偶氮磺类 显色剂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合金钢样中的铈组各个稀土元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开利 周伟良 +2 位作者 潘教麦 许叶春 葛爱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以二溴对甲基偶氮磺 ( DBM- SA)为显色剂 ,应用化学计量学中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结合分光光度法 ,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铈组五个元素不经分离可直接进行同时测定。对合金钢试样中铈组五个元素的个别含量及铈组总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人工神经网络 合金钢 分光光度法 多组分同时测定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合金钢样中的铈组稀土元素 被引量:7
7
作者 郑静 林开利 +1 位作者 周伟良 潘教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7,共4页
以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DBMBSA)为显色剂,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铈组5种元素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各自含量,实现了合成样品和合金钢样品中个别分量和铈组总量的测定,并进一步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结... 以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DBMBSA)为显色剂,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铈组5种元素不经分离直接同时测定各自含量,实现了合成样品和合金钢样品中个别分量和铈组总量的测定,并进一步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人工神经网络 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 分光光度法 组分同时测定
下载PDF
光度法用于合金钢样中铈组各个稀土元素同时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静 林开利 +1 位作者 周伟良 潘教麦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89,共5页
铈组稀土元素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对铈组五个元素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各自含量,实现了合成样品和合金钢样品中个别含量和铈组总量的测定,并进一步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 多组分同时测定
下载PDF
三溴偶氮胂直接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铈组稀土元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雅琴 潘傥 李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1-33,共3页
研究了铈组稀土元素与三溴偶氮胂(TBA)的显色反应,在强盐酸介质中铈组稀土元素与TBA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在635nm,铈组稀土与TBA的络合比为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25)×105Lm... 研究了铈组稀土元素与三溴偶氮胂(TBA)的显色反应,在强盐酸介质中铈组稀土元素与TBA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在635nm,铈组稀土与TBA的络合比为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25)×105Lmol-1cm-1,在(0~25)μg/5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这个方法已应用于直接光度测定铝合金中的铈组稀土,并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溴偶氮胂 稀土元素 铝合金 直接光度法
下载PDF
稀土元素Ce掺杂TiO_2光催化剂制备及微波强化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曼弯 张美 毕先均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12期986-990,共5页
在[Bmim]PF6离子液体介质中微波辅助制备稀土元素Ce掺杂改性的TiO_2光催化剂TiO_2-Ce,以甲基橙溶液和苯酚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和微波辐射-紫外光照降解条件下考察TiO_2-Ce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利用荧光技术以对苯二甲酸作为荧... 在[Bmim]PF6离子液体介质中微波辅助制备稀土元素Ce掺杂改性的TiO_2光催化剂TiO_2-Ce,以甲基橙溶液和苯酚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和微波辐射-紫外光照降解条件下考察TiO_2-Ce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利用荧光技术以对苯二甲酸作为荧光探针检测TiO_2-Ce催化剂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并对光催化降解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了解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得的TiO_2-Ce催化剂具有较高光催化降解活性和热稳定性,在紫外光照和微波辐射-紫外光照条件下降解60 min后,甲基橙降解率分别为98.6%和99.3%,苯酚降解率分别为96.6%和97.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TiO_2-Ce在微波辐射-紫外光照条件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比紫外光照多,因而微波辐射-紫外光照具有强化TiO_2-Ce降解模拟污染物作用的效果。反应动力学数据表明,TiO_2-Ce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反应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表观速率常数k最大值为0.056 2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稀土元素铈 掺杂改性 TIO2光催化剂 微波强化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终冷温度对稀土TiC颗粒增强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武会宾 丁超 袁晓鸣 《包钢科技》 2024年第4期72-78,共7页
稀土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对优化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稀土元素铈(Ce)作为主要添加剂,制备了一种稀土TiC颗粒增强的耐磨钢,并系统地探讨了终冷温度对其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凝固过程中铈元素能够有效地细化... 稀土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对优化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稀土元素铈(Ce)作为主要添加剂,制备了一种稀土TiC颗粒增强的耐磨钢,并系统地探讨了终冷温度对其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凝固过程中铈元素能够有效地细化铸态组织中的长条链状TiC颗粒,轧制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含量会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有所减少。磨损试验表明,稀土铈微合金化的TiC颗粒能够有效阻碍磨损的进行,从而提高钢板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耐磨钢 TIC颗粒 终冷温度
下载PDF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铜合金中微量铈组稀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梦琴 冯泳兰 +2 位作者 莫运春 屈景年 曾荣英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3,共3页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铈组稀土元素(Ln)的显色反应及光度性能,建立了测定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在pH 9.0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铈组稀土元素与DBSAF形成稳定的...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铈组稀土元素(Ln)的显色反应及光度性能,建立了测定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在pH 9.0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铈组稀土元素与DBSAF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0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03×105~1.34×105,在25mL溶液中,稀土元素的量在0μg^33.6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铈组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经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103%,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稀土Ce(Ⅲ)对辣根细胞膜蛋白-ANS复合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光梅 王丽红 +2 位作者 孙兆国 周青 黄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62-1662,共1页
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生理调控特性,但其调控的机理未成研究明晰。尤其是细胞学机理不清晰。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稀土植物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二作是十分必要的,而探索宏观生命现象的细胞学机制则成为稀土研究的重点。细胞膜上的膜蛋... 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生理调控特性,但其调控的机理未成研究明晰。尤其是细胞学机理不清晰。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稀土植物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二作是十分必要的,而探索宏观生命现象的细胞学机制则成为稀土研究的重点。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是外源性物质作用的靶点之一,且它们在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此,本文以经济作物辣根为研究对象,以ANS为荧光探针(荧光探针ANS在极性条件下不发任何荧光,但与非极性区域结合后发出强烈荧光),运用荧光显微镜为工具,探讨Ce(Ⅲ)对辣根细胞膜蛋白一ANS复合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辣根 细胞膜蛋I=LI—ANS复合体系
下载PDF
白云鄂博儿童尿中镧、铈、钕含量参比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青青 张利霞 +3 位作者 席海灵 阴海静 张立峰 郑磊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44-347,352,共5页
目的了解包头市白云鄂博健康儿童体内轻稀土元素的暴露水平,确定白云鄂博儿童尿中镧、铈、钕参比值。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法采集白云鄂博144名健康小学生晨尿,选择其中肌酐浓度在正常范围的123人,用ICP-MS测定尿中镧、铈、钕的含量,结果经... 目的了解包头市白云鄂博健康儿童体内轻稀土元素的暴露水平,确定白云鄂博儿童尿中镧、铈、钕参比值。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法采集白云鄂博144名健康小学生晨尿,选择其中肌酐浓度在正常范围的123人,用ICP-MS测定尿中镧、铈、钕的含量,结果经肌酐校正后,制定95%参考值上限。结果本次调查的尿中镧、铈、钕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性别和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确定白云鄂博儿童尿中轻稀土元素含量参比值分别为镧<72.542μg/g,铈<75.818μg/g,钕<45.595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镧、、钕) 尿样 参比值 ICP-MS 儿童
下载PDF
稀土铈对铝镁铈合金燃料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易幻 蔡水洲 邹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5-1191,共7页
采用熔炼法制备了Mg的质量分数为15%、Ce的质量分数为0%,1%,3%和5%的Al-Mg和Al-Mg-Ce合金燃料。用XRD、DTA-TG和SEM/EDS分别表征了合金燃料的物相组成、氧化放热行为和形貌/元素分布,分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稀土Ce的合金氧化反应差异性的... 采用熔炼法制备了Mg的质量分数为15%、Ce的质量分数为0%,1%,3%和5%的Al-Mg和Al-Mg-Ce合金燃料。用XRD、DTA-TG和SEM/EDS分别表征了合金燃料的物相组成、氧化放热行为和形貌/元素分布,分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稀土Ce的合金氧化反应差异性的原因及Al-Mg-Ce合金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的升高,Al-Mg-Ce合金的氧化放热性能逐渐降低。稀土Ce的添加使Al-Mg-Ce合金第一个放热峰开始温度比Al-Mg合金粉低160℃左右。其中,Al-15Mg-1Ce合金粉的氧化放热焓为6413μV·s/mg,1300℃时的增重为90%,表现出更好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Al-Mg-Ce 合金燃料 氧化反应
原文传递
Ce(Ⅲ)在辣根体中的迁移
16
作者 郭晓珊 周青 +2 位作者 朱旭东 陆天虹 黄晓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922-1924,共3页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结果表明:(1)Ce(Ⅲ)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Ce(Ⅲ)离子...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结果表明:(1)Ce(Ⅲ)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Ce(Ⅲ)离子迁移是通过质外体至共质体进入细胞的.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体中的行为,为稀土离子植物环境效应机理及辣根植物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辣根 迁移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La^(3+)、Pr^(3+)、Nd^(3+)、Eu^(3+)-β-二酮-邻菲绕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7
作者 吴宇雄 周尽花 +1 位作者 赵鸿斌 赵仁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第一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为第二配体,分别合成了铈组稀土元素(La3+、Pr3-、Nd3-、Eu3+)的三元螯合物。用UV、IR、1HNMR、Ms等手段确证了该4种铈组稀土金属-β-二酮-邻菲绕啉...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第一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为第二配体,分别合成了铈组稀土元素(La3+、Pr3-、Nd3-、Eu3+)的三元螯合物。用UV、IR、1HNMR、Ms等手段确证了该4种铈组稀土金属-β-二酮-邻菲绕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的结构为Ln-(PMBP)3-(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 5-丙烯酰胺基-1 10-邻菲绕啉 合成方法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下载PDF
Effect of adding Ce on interfacial reactions between Sn-3.0Ag-0.5Cu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斌 栗慧 +2 位作者 王娟辉 朱华伟 焦羡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The form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u-S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layer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n-3.0Ag-0.5Cu-xCe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during soldering and ag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u6Sn5 IMC is... The form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u-S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layer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n-3.0Ag-0.5Cu-xCe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during soldering and ag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u6Sn5 IMC is observ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in all conditions. After aging for 120 h,the Cu3Sn IMC is then obtained. With increasing aging time,the scalloped Cu6Sn5 structure changes to a plate structure. The Cu3Sn film always forms with a relatively planar interface. By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 Ce (only 0.1%,mass fraction) into the Sn-3.0Ag-0.5Cu solder alloy,the growth rate of the Cu-Sn IMC at the interface of solder alloy system is decreased. When the time exponent is approximately 0.5,the growth of the IMC laye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a diffusion over the studied time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NTERFACE Sn-3.0Ag-0.5Cu solder rare earth element
下载PDF
Directional migration behavior of cerium during sintering process of mischmetal doped cemented carbide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立 陈述 +2 位作者 熊湘君 余贤旺 王元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Three observ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form and the behavior of rare earth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high activity mischmetal (RE, with lanthanum and cerium) doped WC-8%Co-0.048%RE(ma... Three observ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form and the behavior of rare earth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high activity mischmetal (RE, with lanthanum and cerium) doped WC-8%Co-0.048%RE(mass fraction) alloy with low carbon-containing level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S),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addition amount of rare earth in the alloy is very minute. The directional migr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cerium were discussed. First, the sinter skin (surface) is observed. oxide on the sinter skin, and lanthanum in these cerium observed, and lanthanum containing phase/micro-zone in It is shown that there exists a dispersedly distributed cerium containing enrichment positions is very minute. Secondly, the polished section is the alloy is identified. Finally,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fracture of cemented carbide is resulted from the heterogeneous phase or other defects within the microstructure, the fracture surface is observed and cerium containing phase/micro-zone in the fracture source approximately 260 μm from the surface is identified. These combined observations reveal adequately the fact that lanthanum and cerium get separated and cerium predominantly migrates towards the surface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ed carbide rare earth surface segregation directional migration liquid phase sintering
下载PDF
铈对低合金超高强钢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月月 王昭东 邓想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0,共7页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铈对低合金超高强钢马氏体相变组织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制备了不含铈与铈质量分数为0.0792%的两组对比试验用钢。采用OM、SEM和TEM分析了试验用钢的显微组织,并利用DIL805A淬火膨胀仪绘制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研究...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铈对低合金超高强钢马氏体相变组织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制备了不含铈与铈质量分数为0.0792%的两组对比试验用钢。采用OM、SEM和TEM分析了试验用钢的显微组织,并利用DIL805A淬火膨胀仪绘制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铈的添加细化了原奥氏体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7.63减小到6.42μm;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使马氏体板条宽度得到细化,平均宽度由250减少到211nm。此外,对于马氏体相变动力学,铈的添加使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由391降低到380℃;在马氏体相变前中期,铈阻碍了马氏体转变,在马氏体相变后期,铈促进了马氏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铈 低合金超高强钢 马氏体相变 组织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