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7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型稀土矿二维多孔注液溶液渗流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研究
1
作者 王代惠 胡凯建 +4 位作者 丁鹏杰 李立浩 汪豪 王晓军 钟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掌握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溶液流动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是保证资源高效回收的关键。传统柱浸试验无法观察到多孔注液过程中溶液流动扩散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基于此,设计了二维箱型浸矿模型,以质量分数2%的MgSO_(4)溶液为浸矿剂,开展多孔... 掌握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溶液流动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是保证资源高效回收的关键。传统柱浸试验无法观察到多孔注液过程中溶液流动扩散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基于此,设计了二维箱型浸矿模型,以质量分数2%的MgSO_(4)溶液为浸矿剂,开展多孔注液浸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浸出液体积、稀土离子浸出质量以及浸出速度不同,溶液入渗方式由自由入渗转为交汇入渗;注液孔正下方区域浸出液体积最大,交汇区次之,边界区最小;注液孔正下方区域稀土离子浸出几乎无拖尾现象,浸出速度最快,交汇区域次之,边界区域最慢;通过分析矿体各区域平均浸出稀土离子质量发现,稀土离子存在随溶液从注液中心向两侧迁移的行为,孔间交汇区浸出稀土离子质量最大,矿体边界区域次之,注液孔正下方区域浸出稀土离子质量最小。研究成果可为原地浸出注液方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稀土 二维箱型浸矿模型 稀土离子迁移 浸出速度 浸出质量 稀土离子浓度
下载PDF
低浓度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离
2
作者 吴江华 张杜超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639,共15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配比。在水相pH<2.0、[SO_(4)^(2-)]/Σ[RE^(3+)]<10、相比R_(O/A)=2∶1、混相时间10 min的情况下,轻稀土离子组与重稀土离子组的单级萃取分离系数可达23.0023,经5级逆流萃取处理后,对应的累积萃取分离系数可达36.7016。该分组萃取分离法可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尾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低浓度轻稀土离子,负载有机相经稀盐酸洗杂、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反萃处理后可得到轻稀土富集液,轻稀土离子的综合收率为8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低浓度轻稀土离子 选择性萃取 分组萃取 原地浸出尾液
下载PDF
可见光稀土离子掺杂固体激光器(特邀)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思佳 田文龙 +3 位作者 杨云霄 于洋 朱江峰 魏志义 《光电技术应用》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可见光波段激光在科研、工业、医疗以及通信领域应用广泛,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稀土离子掺杂激光器和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产生,其中可见光稀土离子掺杂激光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可见光波段激光的几种典型应用,然后分析了目... 可见光波段激光在科研、工业、医疗以及通信领域应用广泛,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稀土离子掺杂激光器和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产生,其中可见光稀土离子掺杂激光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可见光波段激光的几种典型应用,然后分析了目前可以产生可见光激光的稀土离子(镨、钕、钐、铕、铽、镝、钬、铒、铥)的发射吸收光谱和激光特性,最后综述了其中较有潜力的镨离子和铽离子在可见光固体激光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激光 稀土离子 固体激光器 离子 离子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Bi_(2)MoO_(6)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RhB
4
作者 贾欣欣 徐梦姣 +2 位作者 艾礼莉 郭楠楠 王鲁香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3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针对Bi_(2)MoO_(6)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低的问题,以期通过稀土离子掺杂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改性.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Bi_(2)MoO_(6)光催化剂,即为RE3+/Bi_(2)MoO_(6)(RE3+=Tb3+、Sm3+).通过... 针对Bi_(2)MoO_(6)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低的问题,以期通过稀土离子掺杂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改性.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Bi_(2)MoO_(6)光催化剂,即为RE3+/Bi_(2)MoO_(6)(RE3+=Tb3+、Sm3+).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RE3+/Bi_(2)MoO_(6)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该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稀土Tb3+、Sm3+离子掺杂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增大,并且对其能带结构、可见光吸收范围均有所调节,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高.在可见光下,样品4%Tb3+/Bi_(2)MoO_(6)和4%Sm3+/Bi_(2)MoO_(6)对50 mL 10 mg/L RhB的光降解率均达95%以上,较纯相Bi_(2)MoO_(6)的光催化效率提升了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掺杂 Bi_(2)MoO_(6) 光催化剂 罗丹明B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0.6BaTiO_(3)-0.4Bi(Mg_(1/2)Ti_(1/2))O_(3)陶瓷的储能性能研究
5
作者 常劭祎 毛海军 +4 位作者 汪丰麟 陈兴宇 刘卓峰 李巍 张为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弛豫铁电陶瓷由于优异的介电和储能性能,在陶瓷储能电容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0.05 mol Nd^(3+)、Sm^(3+)和Gd^(3+)稀土离子掺杂的0.6BaTiO_(3)-0.4Bi(Mg1/2Ti1/2)O3陶瓷。结果表明,所有陶瓷均表现为典型的... 弛豫铁电陶瓷由于优异的介电和储能性能,在陶瓷储能电容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0.05 mol Nd^(3+)、Sm^(3+)和Gd^(3+)稀土离子掺杂的0.6BaTiO_(3)-0.4Bi(Mg1/2Ti1/2)O3陶瓷。结果表明,所有陶瓷均表现为典型的弛豫铁电体,其中Nd^(3+)掺杂的陶瓷样品具有最小的介电损耗,获得了最大的击穿场强(350 kV/cm)和储能效率(94.38%);Gd^(3+)掺杂的陶瓷样品具有最大的介电常数,获得了最高的可恢复储能密度(4.33 J/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体 稀土离子 击穿场强 储能性能
下载PDF
氨基改性Cu-BTC对水溶液中镧铈稀土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亮 李嘉权 +3 位作者 王岩 刘涛 段晓光 王少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7,共9页
采用超声浸渍法合成氨基功能化Cu-均苯三甲酸(BTC)复合材料,考察了聚醚胺加入量对Cu-BTC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XRD、FTIR、N_(2)吸附-脱附、SEM、ICP-OES等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质及其吸附镧铈稀土离子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聚醚胺加... 采用超声浸渍法合成氨基功能化Cu-均苯三甲酸(BTC)复合材料,考察了聚醚胺加入量对Cu-BTC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XRD、FTIR、N_(2)吸附-脱附、SEM、ICP-OES等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质及其吸附镧铈稀土离子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聚醚胺加入量为Cu-BTC质量的1%时,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最佳,对稀土离子的吸附量和选择性最大,在pH=6、25℃、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初始含量为400 mg/L时,复合材料对Ce^(3+)和La^(3+)稀土离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分别达到550 mg/g和90%。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再生后的试样对稀土离子的吸附能力下降明显,这是因为吸附过程以络合反应为主,部分稀土离子进入Cu-BTC骨架内难以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 稀土离子 吸附 络合反应
下载PDF
矿样粒级对稀土离子反吸附影响研究
7
作者 叶华昌 胡凯建 +5 位作者 李立浩 丁鹏杰 汪豪 王晓军 钟文 范婷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2期14-19,33,共7页
在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过程中,交换出的稀土离子会再次被矿石颗粒吸附。为研究矿样粒级对稀土离子反吸附的影响,以4种粒级(-0.5、0.5~1、1~2、2~3 mm)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的Y^(3+)(钇离子)和5 g/L的(NH4)2SO4... 在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过程中,交换出的稀土离子会再次被矿石颗粒吸附。为研究矿样粒级对稀土离子反吸附的影响,以4种粒级(-0.5、0.5~1、1~2、2~3 mm)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的Y^(3+)(钇离子)和5 g/L的(NH4)2SO4混合溶液为试验溶液,开展了液固比为1∶1的柱浸试验,分析了溶液在不同粒级矿柱内渗流过程中Y^(3+)的反吸附行为规律,结果表明,粒级越小,溶液渗流越均匀,穿透时间越长,浸出液中Y^(3+)质量浓度变化越小,Y^(3+)峰值质量浓度越小,峰宽越窄,Y^(3+)反吸附质量越大;通过对比不同粒级矿柱上、中、下位置矿样中Y^(3+)反吸附质量发现,沿溶液渗流方向Y^(3+)反吸附质量逐渐减小,且粒级越小,变化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出 稀土离子 Y^(3+) 粒级 反吸附 渗流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荧光材料在防伪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娟 陈世碧 +3 位作者 姚植彩 龚劲松 徐慢 戴武斌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2-489,共8页
具有可调输出、光透射率较低和声子能量少的稀土荧光材料在安全图案、标签和编码等防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信息存储方面对防伪材料荧光性的需求,稀土掺杂荧光防伪材料从单一荧光模式向复合型荧光模式发展,并以防伪油墨、防伪... 具有可调输出、光透射率较低和声子能量少的稀土荧光材料在安全图案、标签和编码等防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信息存储方面对防伪材料荧光性的需求,稀土掺杂荧光防伪材料从单一荧光模式向复合型荧光模式发展,并以防伪油墨、防伪薄膜等材料形式赋予了图案、标签和编码等防伪技术不同的安全模式。从荧光防伪技术基本防伪概念和应用研究等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实现可调色发射、多刺激响应的复合型荧光防伪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就现阶段荧光防伪技术中多模时空荧光防伪和实际应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对荧光防伪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荧光防伪技术特别是稀土掺杂防伪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材料 稀土离子 上转换发光 能级跃迁 防伪技术
下载PDF
电负性评估稀土离子电荷转移跃迁理论及在量子调控发光中的应用
9
作者 史国强 薛冬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8,共5页
发光过程中存在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将其归结为量子行为。而稀土晶态材料作为发光的载体,包含了晶格、电荷、自旋以及轨道在内的多种自由度。稀土离子在晶体中可以看作一种无机晶格活性掺杂剂。由于稀土离子半径较大,其掺杂到晶... 发光过程中存在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将其归结为量子行为。而稀土晶态材料作为发光的载体,包含了晶格、电荷、自旋以及轨道在内的多种自由度。稀土离子在晶体中可以看作一种无机晶格活性掺杂剂。由于稀土离子半径较大,其掺杂到晶体中容易引起晶格畸变,形成空位缺陷,并进一步导致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晶格环境发生改变,形成缺陷、晶格、电子结构等多尺度结构。由稀土离子掺杂引起的缺陷可以归结为局域对称性破缺,影响晶格自由度。此外,稀土离子f电子的复杂性导致了体系中的电荷、自旋、轨道等自由度的不稳定性。因此,通过多自由度耦合方法可以明确稀土晶态材料中发光来源的本质。通过电负性评估稀土离子电荷转移跃迁理论,可以将稀土晶态材料中离子尺度的晶格自由度,以及电子尺度的电荷、自旋以及轨道自由度整合起来,实现稀土晶态材料发光的量子调控。本文主要论述电负性评估稀土离子电荷转移跃迁理论及其在量子调控发光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调控 稀土离子 离子电负性标度 自由度 电荷转移跃迁理论
下载PDF
3~5μm稀土离子掺杂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邀)
10
作者 王森宇 陈俊生 +3 位作者 赵鑫生 雷浩 罗鸿禹 李剑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4,共13页
3~5μm中红外波段是一个极特殊的电磁波谱区间,它不仅覆盖着众多分子与原子的本征吸收峰,同时还是大气透明窗口之一。此波段的激光器在气体探测、生物医疗、国防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中围绕常用于3~5μm光纤激光产生的三... 3~5μm中红外波段是一个极特殊的电磁波谱区间,它不仅覆盖着众多分子与原子的本征吸收峰,同时还是大气透明窗口之一。此波段的激光器在气体探测、生物医疗、国防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中围绕常用于3~5μm光纤激光产生的三种稀土离子(即Er^(3+)、Ho^(3+)和Dy^(3+)),对基于这些离子掺杂的连续和脉冲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3~5μm掺稀土离子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氟化物光纤 稀土离子 连续激光器 脉冲激光器
原文传递
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Ⅰ)──添加轻稀土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晁自胜 林海强 +3 位作者 陈国周 吴廷华 万惠霖 闵恩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353-1358,共6页
导向剂的陈化时间和反应胶的晶化温度可以影响 Na Y分子筛的晶化行为 .随导向剂陈化时间的增加 ,Na 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 ,晶粒尺寸减小 ;随晶化温度的升高 ,Na 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 ,但晶粒尺寸增加 .而向合成体系中添加轻稀土离子... 导向剂的陈化时间和反应胶的晶化温度可以影响 Na Y分子筛的晶化行为 .随导向剂陈化时间的增加 ,Na 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 ,晶粒尺寸减小 ;随晶化温度的升高 ,Na 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 ,但晶粒尺寸增加 .而向合成体系中添加轻稀土离子 (L n3+)对 Na Y分子筛的晶化行为影响更为明显 .与未添加稀土离子时相比较 ,在一定的稀土离子添加量范围内 [n(L n3+) / n(Al3+) <0 .2 ],Na 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明显加快而晶粒尺寸显著减小 ,同时所合成出的 Na Y分子筛的 n(Si O2 ) / n(Al2 O3)比也有较大的提高 .添加稀土离子使合成体系中形成异晶晶种的 L n(OH) 3微晶 ,从而进一步引发 Na Y分子筛的成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分子筛 NAY 晶体尺寸 合成 稀土离子 催化剂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对于TiO_2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朋 陈文新 +2 位作者 刘应亮 黄浪欢 石春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1-87,共7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浓度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在测试其对碱性藏花红的降解效果后发现,RE3+>RE2+>RE4+.经过对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ibl...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浓度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在测试其对碱性藏花红的降解效果后发现,RE3+>RE2+>RE4+.经过对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ibleDR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后,稀土离子尽管有较大的半径但是主要还是掺杂到晶格中.稀土离子掺杂对TiO2的影响主要有:①抑制由锐钛矿到金红石的转变;②提高光吸收率;③抑制载流子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稀土离子 离子掺杂
下载PDF
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晓晶 张善荣 +1 位作者 张树功 裴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模拟生理条件研究了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性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Tb与BSA形成1∶2配合物,表观络合常数lgK=7.93,并由pH电位法得出相近结果.用平衡透析法确定Pr与BSA结合的高亲合位... 模拟生理条件研究了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性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Tb与BSA形成1∶2配合物,表观络合常数lgK=7.93,并由pH电位法得出相近结果.用平衡透析法确定Pr与BSA结合的高亲合位点数为2,低亲合位点数大于6,两类条件结合常数lgK1=5.157,lgK2=3.435.由NMR法通过23Na弛豫时间的改变可知稀土与BSA络合后蛋白质体积膨胀,活动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血清白蛋白 结合 BSA 配合物
下载PDF
纳米晶体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质及其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付作岭 董晓睿 +2 位作者 盛天琦 侯利 张蕾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近年来,纳米晶体中稀土离子发光性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在发光、高清显示、光电子纳米器件、生物荧光标记、激光和闪烁体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如水热法、溶胶... 近年来,纳米晶体中稀土离子发光性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在发光、高清显示、光电子纳米器件、生物荧光标记、激光和闪烁体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软化学合成方法如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通过合成工艺的调控,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不同颗粒尺寸、分散均匀、形貌可控的稀土离子掺杂氧化物(氟化物)微/纳米晶体,利用激发、发射、漫反射以及高分辨激光光谱等光谱分析手段对其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弄清影响发光行为的本质原因。同时,结合光谱实验数据,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方法进行理论计算,成功解释了光谱变化规律和不同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为相关稀土光谱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晶体 稀土离子 电荷迁移带 能量传递
下载PDF
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紫外光谱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晓晶 王志强 +1 位作者 陈继 张树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14种稀土离子均使BSA~280um特征吸收峰强增加,诱导BSA构象发生改变.紫外差谱结果表明,只有氧原子参加与稀土配位.BSA与稀土配位基团为亲水外壳的氨基酸波基和肽键上的...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14种稀土离子均使BSA~280um特征吸收峰强增加,诱导BSA构象发生改变.紫外差谱结果表明,只有氧原子参加与稀土配位.BSA与稀土配位基团为亲水外壳的氨基酸波基和肽键上的C=O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 生物效应 配位
下载PDF
稀土离子与乳铁蛋白结合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兵 杜秀莲 +3 位作者 李荣昌 王夔 金坚 王博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0,共5页
用紫外示差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了 Tb3+ 和 Eu3+ 在 p H 7.4的条件下与乳铁蛋白及脱铁乳铁蛋白的结合作用 .结果表明 ,Tb3+及 Eu3+可特异性地结合在脱铁乳铁蛋白的两个 Fe3+结合部位 ,但不能从已经结合铁的乳铁蛋白中把... 用紫外示差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了 Tb3+ 和 Eu3+ 在 p H 7.4的条件下与乳铁蛋白及脱铁乳铁蛋白的结合作用 .结果表明 ,Tb3+及 Eu3+可特异性地结合在脱铁乳铁蛋白的两个 Fe3+结合部位 ,但不能从已经结合铁的乳铁蛋白中把铁置换出来 .测得 Tb3+与这两个部位结合的条件平衡常数为 lg K1 =8.4 8± 0 .2 4和 lg K2 =6.72± 0 .1 8( 2 5℃ ,0 .1 0 mol/L Na Cl,0 .1 0 mol/L Hepes,p H=7.4 ) . Tb3+ 在这两个位点结合时 ,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 .在 Tb3+ 与蛋白质的浓度比低时 ,构象趋于紧缩 ,色氨酸残基进入疏水的环境 ;当 Tb3+ 结合得较多时 ,构象转而开放 ,色氨酸残基转向亲水性环境 .但无论哪种情况 ,Tb3+ 与脱铁乳铁蛋白的结合都不影响蛋白的二级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脱铁乳铁蛋白 稀土离子 结合作用 生物效应 构象
下载PDF
稀土离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和测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永坛 康经武 +1 位作者 李菊白 欧庆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947-950,共4页
以咪唑为背景电解质,以乳酸作为络合剂,采用毛细管离子电泳(CIE)间接紫外法,研究了分离与测定稀土离子的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酸度、络合剂浓度、背景电解质共存离子的浓度、分离电压对稀土离子分离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 以咪唑为背景电解质,以乳酸作为络合剂,采用毛细管离子电泳(CIE)间接紫外法,研究了分离与测定稀土离子的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酸度、络合剂浓度、背景电解质共存离子的浓度、分离电压对稀土离子分离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14种稀土离子混合物在6min内完成分离,检测限可达7.8×1014 mol,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某稀土公司生产的少铕氯化稀土进行了分离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稀土离子 咪唑 CIE
下载PDF
稀土离子(Sm^(3+))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5 位作者 田维坚 章兴龙 于惠霞 王丽莉 黄昌清 景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本文合成了稀土离子(Sm3+)的三种β二酮类二元有机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对配体HFA,HTTA和DBM及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发现Sm(HFA)3和Sm(TTA)3在645nm处(对应Sm3+的4G5/... 本文合成了稀土离子(Sm3+)的三种β二酮类二元有机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对配体HFA,HTTA和DBM及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发现Sm(HFA)3和Sm(TTA)3在645nm处(对应Sm3+的4G5/2→6H9/2跃迁)有很强的荧光峰,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并且分析了配合物和配体的能级结构、配体的取代基、配体结构对称性以及CH键含量对配合物光谱性能的影响,证明了HTTA是Sm3+发红色荧光的优良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有机配合物 发光性能 能级匹配
下载PDF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9
作者 杨建虎 戴世勋 姜中宏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4-298,共15页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由于其在短波长激光器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总结了稀土离子中常见的几种不同的发光机制,分析了几种常见稀土离子在不同的泵浦方式下的发光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对基质成分的依赖性及...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由于其在短波长激光器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总结了稀土离子中常见的几种不同的发光机制,分析了几种常见稀土离子在不同的泵浦方式下的发光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对基质成分的依赖性及其研究进展,并对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上转换发光 上转换激光器 研究进展 发光机制 泵浦 基质成分
下载PDF
在空气下制备掺二价稀土的硼酸盐及二价稀土离子(RE^(2+)=Sm,Eu,Tm,Yb)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22
20
作者 苏锵 曾庆华 裴治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3-298,共6页
本文讨论了Sm2 + 、Eu2 + 、Tm2 + 、Yb2 + 等二价稀土离子的光谱特征 ,特别是在一些含四面体硼酸根的硼酸盐如SrB4 O7、SrB6 O10 和BaB8O13中它们的光谱性质。当以三价稀土离子取代化合物中的二价碱土离子时 ,利用不等价取代而产生的... 本文讨论了Sm2 + 、Eu2 + 、Tm2 + 、Yb2 + 等二价稀土离子的光谱特征 ,特别是在一些含四面体硼酸根的硼酸盐如SrB4 O7、SrB6 O10 和BaB8O13中它们的光谱性质。当以三价稀土离子取代化合物中的二价碱土离子时 ,利用不等价取代而产生的缺陷所带的电荷 ,可在高温的空气下使上述的稀土离子还原成二价 ,不需加入化学还原剂 ,从而提出了一个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二价稀土离子 光谱 硼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