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自抑制效应微观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李志军
刘铭礼
+3 位作者
李世龙
李振国
苏智阳
王学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5,共9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NT)中NO_(x)吸附和还原过程产生自抑制效应的微观机理,构建了LNT催化剂Pt—M(M=Pt,Pd)/γAl_(2)O(3)(100)构型的微观模型。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了NO和CO在不同催化剂组合构型上的吸附过程及吸附构型...
为了进一步探究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NT)中NO_(x)吸附和还原过程产生自抑制效应的微观机理,构建了LNT催化剂Pt—M(M=Pt,Pd)/γAl_(2)O(3)(100)构型的微观模型。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了NO和CO在不同催化剂组合构型上的吸附过程及吸附构型,进行了电子结构分析,分析了贵金属组合和吸附构型对NO和CO吸附过程,电荷转移及成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附构型对NO和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影响显著,N/C-end构型是最稳定的吸附构型;NO和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吸附成键过程相似,在催化位点数量有限时,催化剂上会发生NO与CO之间的竞争吸附,这是自抑制效应的主因;钯的加入会略降低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同时限制自抑制效应,提高还原过程效率。本研究为自抑制效应微观机理的完善提供了有效补充,为探究LNT催化剂的合理结构与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
第一性原理
自抑制效应
竞争吸附
铂族催化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d(111)与Pt(111)上NO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
作者
李志军
曹飞
+3 位作者
王学豹
李世龙
张时杰
李振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8-594,共7页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氮氧化物(NO_(x))后处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可有效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中铂(Pt)和钯(Pd)两种贵金属之间的替换问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氮氧化物(NO_(x))后处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可有效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中铂(Pt)和钯(Pd)两种贵金属之间的替换问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首先,对一氧化氮(NO)、氧气(O_(2))、二氧化氮(NO_(2))在两种催化剂(111)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之后,在两催化剂表面对比研究了氧化过程中涉及的O_(2)解离与NO氧化两反应过程,揭示了NO在Pd与Pt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结果显示:3种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为NO>O_(2)>NO_(2).氧覆盖度将会改变氮氧化物的最佳吸附构型,随着表面氧原子的增加NO会由三重空位式吸附转变为顶点吸附,NO_(2)会由μ-N,O-亚硝基吸附转变为硝基吸附.在O_(2)解离过程中Pt的催化能力优于Pd,但是两者对NO氧化的催化能力接近.在Pd和Pt表面反应限速步骤都是O_(2)的解离,Pd对O_(2)较弱的解离能力导致了其NO的转化效率低于Pt.氧覆盖度对氧化过程存在影响,通过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氧覆盖度的提升使催化剂与吸附物质之间的吸附能下降,这导致了反应由吸热变为放热,使催化可以自发进行.反应生成的NO_(2)需要1.00 eV以上的能量完成脱附,这在原子层面解释了NO_(2)对NO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
第一性原理
铂族催化剂
一
氧化
氮
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自抑制效应微观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李志军
刘铭礼
李世龙
李振国
苏智阳
王学豹
机构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6136,51576140)
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ELMS2019B01)。
文摘
为了进一步探究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NT)中NO_(x)吸附和还原过程产生自抑制效应的微观机理,构建了LNT催化剂Pt—M(M=Pt,Pd)/γAl_(2)O(3)(100)构型的微观模型。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了NO和CO在不同催化剂组合构型上的吸附过程及吸附构型,进行了电子结构分析,分析了贵金属组合和吸附构型对NO和CO吸附过程,电荷转移及成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附构型对NO和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影响显著,N/C-end构型是最稳定的吸附构型;NO和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吸附成键过程相似,在催化位点数量有限时,催化剂上会发生NO与CO之间的竞争吸附,这是自抑制效应的主因;钯的加入会略降低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同时限制自抑制效应,提高还原过程效率。本研究为自抑制效应微观机理的完善提供了有效补充,为探究LNT催化剂的合理结构与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
第一性原理
自抑制效应
竞争吸附
铂族催化剂
Keywords
lean NO x trap
first principle
self-inhibition effect
competitive adsorption
platinum groups catalyst
分类号
TK4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d(111)与Pt(111)上NO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
作者
李志军
曹飞
王学豹
李世龙
张时杰
李振国
机构
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8-5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6136,51576140)
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ELMS2019-B01,NELMS2017A02)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1818).
文摘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氮氧化物(NO_(x))后处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可有效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的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中铂(Pt)和钯(Pd)两种贵金属之间的替换问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首先,对一氧化氮(NO)、氧气(O_(2))、二氧化氮(NO_(2))在两种催化剂(111)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之后,在两催化剂表面对比研究了氧化过程中涉及的O_(2)解离与NO氧化两反应过程,揭示了NO在Pd与Pt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结果显示:3种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为NO>O_(2)>NO_(2).氧覆盖度将会改变氮氧化物的最佳吸附构型,随着表面氧原子的增加NO会由三重空位式吸附转变为顶点吸附,NO_(2)会由μ-N,O-亚硝基吸附转变为硝基吸附.在O_(2)解离过程中Pt的催化能力优于Pd,但是两者对NO氧化的催化能力接近.在Pd和Pt表面反应限速步骤都是O_(2)的解离,Pd对O_(2)较弱的解离能力导致了其NO的转化效率低于Pt.氧覆盖度对氧化过程存在影响,通过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氧覆盖度的提升使催化剂与吸附物质之间的吸附能下降,这导致了反应由吸热变为放热,使催化可以自发进行.反应生成的NO_(2)需要1.00 eV以上的能量完成脱附,这在原子层面解释了NO_(2)对NO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
第一性原理
铂族催化剂
一
氧化
氮
氧化
Keywords
lean NO_(x)trap
first principles
platinum-group catalyst
NO oxidation
分类号
TK4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自抑制效应微观机理的研究
李志军
刘铭礼
李世龙
李振国
苏智阳
王学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d(111)与Pt(111)上NO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志军
曹飞
王学豹
李世龙
张时杰
李振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