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耐药的影响
1
作者 马平 田亮 +6 位作者 周建文 毛彦娜 栗春香 何永艳 王亚峰 平玉豪 刘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本1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骨髓中PD-L1的表达量,并分析初治AML病儿PD-L1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慢病毒构建PD-L1过表达、干扰PD-L1表达的AML细胞,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对柔红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凋亡实验检测经柔红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887±0.064相比,初治儿童AML病儿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的表达量2.927±0.271显著增高(t=7.34,P<0.001);根据一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完全缓解(CR),将初治AML病儿一个疗程达CR者定义为CR组,将未达CR者定义为NR组,相较于CR组的2.346±0.190,NR组PD-L1基因的表达量5.249±0.662显著增高(t=4.22,P=0.003);病儿不同发病年龄,性别,法、美、英(FAB)分型,白细胞计数,预后分层间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CR与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过表达PD-L1的Molm-13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IC50值,更低的凋亡率;干扰PD-L1表达的THP1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低的IC50值,更高的凋亡率。结论PD-L1在初治AML病儿中表达增高,且PD-L1的高表达与1个疗程诱导治疗是否达CR显著相关;PD-L1可以促进AML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儿童 化疗耐药 柔红霉素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王华丽 任伟伟 +1 位作者 李险峰 王红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入临汾市人民医院的60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CTC PD-L1经CytoSorter CTC系统测定。对宫颈...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入临汾市人民医院的60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CTC PD-L1经CytoSorter CTC系统测定。对宫颈癌病理特征与PD-L1^(+)CTC之间的相关性予以分析,并比较PD-L1^(+)CTC和PD-L1-CTC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估宫颈癌放化疗后PD-L1^(+)CTC数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TC检出率及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PD-L1^(+)CTC检出率更低(38.33%vs.56.67%),PD-L1^(+)CTC检出数量更少[(0.77±1.20)个vs.(1.27±1.5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PD-L1^(+)CTC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P<0.05)。同步放化疗后,宫颈癌患者PD-L1^(+)CTC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D-L1^(+)CTC患者的PFS短于PD-L1-CT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CTC PD-L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PFS预后因素。结论宫颈癌放同步放化疗前后测定的CTC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同步放化疗 循环肿瘤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预后
下载PDF
黄芪多糖调节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发展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3
作者 陈姣敏 许卫星 张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865-1872,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WSU-DLCL2、BJAB、SP53等3种NHL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5、10、50、100、200、400μmol/L)黄芪多糖处理,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黄芪...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WSU-DLCL2、BJAB、SP53等3种NHL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5、10、50、100、200、400μmol/L)黄芪多糖处理,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黄芪多糖最佳浓度、对黄芪多糖敏感的细胞。将WSU-DLCL2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芪多糖组、BMS-1[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抑制剂]组、黄芪多糖+BMS-1组,检测各组细胞菌落形成、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D-1/PD-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WSU-DLCL2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检测CD8+T细胞百分比、凋亡率和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后续实验选择200μmol/L黄芪多糖处理WSUDLCL2细胞。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BMS-1组和黄芪多糖+BMS-1组WSU-DLCL2细胞菌落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D8+T细胞凋亡率,及WSU-DLCL2细胞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WSU-DLCL2细胞凋亡率、CD8+T细胞比例及共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黄芪多糖组、BMS-1组比较,黄芪多糖+BMS-1组WSU-DLCL2细胞菌落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D8+T细胞凋亡率,及WSU-DLCL2细胞PD-1、PD-L1蛋白表达进一步下降(P<0.05),WSU-DLCL2细胞凋亡率、CD8+T细胞比例及共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FN-γ、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抑制NH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减少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逃逸 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BJAB细胞 SP53细胞 WSU-DLCL2细胞
原文传递
保存时间与温度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检测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杨敏 余蕾 +1 位作者 孙情 陈耿标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8期565-568,I0003,共5页
目的分析保存时间与温度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检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固定良好的正常扁桃体、胎盘组织和已知PD-L1阳性的口腔鳞癌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将组织芯片切涂胶白片36张,平均分成4组,每组9张白片,每张白片上均有3种组织;... 目的分析保存时间与温度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检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固定良好的正常扁桃体、胎盘组织和已知PD-L1阳性的口腔鳞癌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将组织芯片切涂胶白片36张,平均分成4组,每组9张白片,每张白片上均有3种组织;第1、2组不烤片,第3、4组于(58±2)℃烤箱烤片30 min;将第1、3组置于室温(25℃)冰箱保存,第2、4组置于-20℃冰箱保存。结果随着实验时间推移,在4组芯片的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胎盘组织、口腔鳞癌的肿瘤细胞中,第1组、第3组芯片的阳性强度减弱较明显,第2组、第4组芯片的阳性强度减弱不明显,4组芯片两两比较可以得出,4组芯片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的阳性强度均不受烤片与否的影响,-20℃冷冻保存的芯片相较于室温(25℃)保存的芯片阳性强度减弱不明显,抗原能获得更好的保存。结论PD-L1检测受保存时间与保存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抗原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保存
下载PDF
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状态
5
作者 李庆龙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刘星 梁盼 张永高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按7∶3比例将27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95)与验证集(n=82):训练集含PD-L1阳性亚组88例、阴性亚组107例,验证集各含37及45例。比较不同... 目的观察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按7∶3比例将27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95)与验证集(n=82):训练集含PD-L1阳性亚组88例、阴性亚组107例,验证集各含37及45例。比较不同集别亚组间临床及常规CT特征,分析胃癌PD-L1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CT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评估胃癌PD-L1状态的效能。结果训练集亚组间Borrmann分型、cN分期、cM分期、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及厚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orrmann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厚径均为PD-L1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训练集胃癌PD-L1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32及0.841,在验证集分别为0.657、0.801及0.789;临床模型的AUC均低于其他模型(P均<0.05)。结论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评估胃癌PD-L1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2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克隆抗体增强DC疫苗致敏的B细胞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体液免疫
6
作者 胡阳阳 汪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55-159,192,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是否可以增强ALDH high CSC-DC疫苗致敏的B细胞靶向ALDH high肿瘤干细胞(CSCs)的体液免疫作用。方法:建立B16-F10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分别接受PBS、ALDH high CSC-DC+IgG、ALDH high CS...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是否可以增强ALDH high CSC-DC疫苗致敏的B细胞靶向ALDH high肿瘤干细胞(CSCs)的体液免疫作用。方法:建立B16-F10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分别接受PBS、ALDH high CSC-DC+IgG、ALDH high CSC-DC疫苗、PD-L1单克隆抗体、ALDH high CSC-DC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的治疗,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及肿瘤的体积。实验结束时收集各组小鼠的肿瘤,单个肿瘤细胞悬液进行ALDEFLUOR染色检测CSCs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B细胞上PD-1的表达量。同时进一步行抗体结合试验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试验检测B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体结合和裂解CSCs的能力。结果:相较于单独治疗组,PD-L1单克隆抗体与ALDH high CSC-DC疫苗的联合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联合治疗组小鼠活化的B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仅为6.5%。抗体结合试验提示,与ALDH high CSC-DC疫苗单独治疗组11.3%的结合率相比,联合治疗组小鼠B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体可以特异地结合15.7%ALDH high CSCs。同时CDC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B细胞培养上清特异性地裂解ALDH high CSCs。结论:PD-L1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增强ALDH high CSC-DC疫苗致敏的B细胞产生靶向ALDH high CSCs的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肿瘤干细胞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肝癌小鼠的表达及鳖甲煎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鑫 崔佳林 +6 位作者 赵丹 章广玲 李彩霞 崔立华 芦美华 张淑坤 兰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19-823,共5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肝癌小鼠的表达,探讨鳖甲煎丸抑制肝癌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肝癌...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肝癌小鼠的表达,探讨鳖甲煎丸抑制肝癌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肝癌模型;自第6周开始,鳖甲煎丸组给予鳖甲煎丸(1.365 g/kg)灌胃,1次/d;至第24周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肝脏的相对质量,记录肝脏表面结节数,测定最大结节直径,取肝组织行HE染色,并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L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的相对质量、表面结节数量和结节最大直径较对照组比较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组小鼠肝脏的相对质量、表面结节数量和结节最大直径均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镜下可见肝小叶结构紊乱,有增生性结节及癌结节,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可见核深染及核分裂,伴炎症细胞浸润及点、片状坏死灶,鳖甲煎丸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小鼠肝组织PD-L1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组PD-L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PD-L1在肝癌小鼠的肝组织中高表达,鳖甲煎丸抑制肝癌发生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PD-L1表达、降低肝癌细胞免疫逃逸,并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肝癌 鳖甲煎丸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通过上调肌细胞增强因子2C促进PC9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
8
作者 吴宁霞 应帅 +8 位作者 葛文 李雅 阮玉婷 王伟民 李玉 张婧 邱文 王迎伟 赵晨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1-342,共12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促进PC9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用IL-1750μg·L^(-1)刺激PC9细胞0(细胞对照),1,2,3,6和12 h,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C9细胞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促进PC9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用IL-1750μg·L^(-1)刺激PC9细胞0(细胞对照),1,2,3,6和12 h,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C9细胞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和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构建pIRES2⁃MEF2C及其对照质粒pIRES2-EGFP和MEF2C短发夹RNA(shMEF2C)及其对照质粒shCTR,分别转染PC9细胞48 h(shRNA质粒转染后加IL-17刺激3 h),即分pIRES2-EGFP和pIRES2-MEF2C组或shCTR,shCTR+IL-17和shMEF2C-4+IL-17组,同上检测MEF2C和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另构建PD-L1启动子全长(pGL3-PD-L1-FL)和不同截短的pGL3-PD-L1-1~pGL3-PD-L1-4质粒。先将pGL3-PDL1-FL与pIRES2⁃MEF2C共转染PC9细胞48 h或与shMEF2C-4共转染48 h加IL-17刺激3 h,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测定PD-L1-FL启动子活性(分组同上)。此外,将对照pGL3-basic和pGL3-PD-L1-FL及pGL3-PD-L1-1~pGL3-PD-L1-4截短启动子质粒分别转染PC9细胞48 h再加IL-17刺激3 h或与pIRES2⁃MEF2C共转染PC9细胞后再测PD-L1启动子活性。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IL-17刺激2 h,MEF2C和PD-L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3 h达峰(P<0.01)。与pIRES2⁃EGFP组相比,pIRES2⁃MEF2C组PD-L1 mRNA(P<0.05)和蛋白表达(P<0.01)及启动子活性(P<0.05)明显升高;与shCTR组相比,shCTR+IL-17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P<0.01),但shMEF2C-4+IL-17组则明显低于shCTR+IL-17组(P<0.01)。此外,与pGL3-basic组比,IL-17刺激或过表达MEF2C可增加pGL3-PD-L1-FL,pGL3-PD-L1-1,pGL3-PD-L1-2和pGL3-PD-L1-3启动子活性(P<0.05,P<0.01),但pGL3-PD-L1-3和pGL3-PD-L1-4启动子活性则显著低于pGL3-PD-L1-FL组(P<0.05,P<0.01),提示PD-L1启动子这2个区域含有MEF2C的结合部位。结论IL-17通过上调MEF2C表达促进PC9细胞PD-L1表达,其机制可能与MEF2C结合PD-L1启动子的相应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介素17 肌细胞增强因子2C 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微卫星不稳定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汤涛 王辉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微卫星不稳定(MSI)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9年1月—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20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PD-...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微卫星不稳定(MSI)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9年1月—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20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PD-L1,4种错配修复(MMR)蛋白[MutS同源蛋白2(MSH-2)、MSH-6、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MutL同源蛋白1(MLH1)],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D4和CD8的表达情况,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MSI不同状态下与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组织分化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HER-2、苏氨酸特异性激酶(BRAF)基因V600E突变、PD-L1表达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MSI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320例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占9.7%(31/320)、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占9.1%(29/320)、微卫星稳定(MSS)占81.3%(260/320)。MSI 3种状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PD-L1表达水平、组织分化类型、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病理分期、HER-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MSI-H中,无淋巴结转移、PD-L1低表达、中~高分化类型以及BRAF基因V600E突变阴性的患者数量均明显少于有淋巴结转移、PD-L1高表达、低分化类型和BRAF基因V600E突变阳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I-H与PD-L1高表达存在相关性(r=0.42、P<0.001);CD4和CD8高表达患者中,MSI-H(24例)占比明显多于MSS(12例)和MSI-L(17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腺癌患者中,MSI和PD-L1水平可能与CD4、CD8蛋白的表达相互影响,可为寻找更准确的免疫标志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
10
作者 钱钰婷 夏俊贤 李梦君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4期160-164,共5页
目的 IMPassion 131试验的阴性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中的应用效果仍不明确。该研究旨在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对m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 目的 IMPassion 131试验的阴性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中的应用效果仍不明确。该研究旨在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对m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出2022年3月前发表PD-1/PD-L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m TNB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主要研究结果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OS)和安全性。应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3项Ⅲ期RCT进行荟萃分析,纳入2 400例晚期mTNBC患者。在意向性人群(ITT)中,免疫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显著延长PFS{风险比(HR):0.82[0.74,0.90],P<0.0001}和提高ORR{优势比(OR):1.38[1.16,1.63],P=0.0002}。在PD-L1(+)的亚组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免疫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延长PFS{HR:0.73[0.64,0.85],P<0.0001}和提高ORR{OR:1.58[1.25,1.99],P=0.0001}。免疫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没有提高OS{ITT:HR:0.97[0.75,1.25],P=0.80;PD-L1+:HR:0.87[0.56,1.34],P=0.53}。免疫联合化疗组更容易发生3级不良反应{OR:1.32[1.11,1.57],P=0.002}和严重不良事件{OR:1.40[1.08,1.80],P=0.01}。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导致毒性激增的主要因素{OR:2.35[1.26,4.36],P=0.007}。结论 免疫联合化疗延长了mTNBC患者的PFS,并提高了mTNBC患者的ORR,且毒性可控,总体生存优势尚未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抑制剂 化疗 乳腺癌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与干燥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汪宇 牛广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5期128-133,共6页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风湿科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它的特征是泪腺、唾液腺、汗腺并增殖时其表达上调并能调节效应T细胞的功能。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作为其受体,与程序性细...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风湿科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它的特征是泪腺、唾液腺、汗腺并增殖时其表达上调并能调节效应T细胞的功能。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作为其受体,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一起发挥调控免疫功能的作用。文章从PD-1和PD-L1的结构出发,分析了其功能的发挥可能跟翻译后汗腺高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有关,病情发展到后期可累及肺、肝、肾器官及使淋巴癌风险增加。口干眼干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伴有关节部位疼痛或者反复的腮腺肿大等其他临床症状。目前关于S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腺上皮细胞、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受环境因素的刺激,机体产生异常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导致组织损伤。PD-1和PD-L1通路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D-1在未活化的T细胞表面呈低表达状态,与T细胞正常激活蛋白的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有关;PD-1在多种免疫细胞的表面表达,文章分析了其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T细胞上的表达,探讨了PD-1/PD-L1轴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以及阻断该轴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SS患者体内的PD-1表达较高,提示了PD-1和PD-L1通路与SS发生发展有关。通过发病机制的不同探讨了PD-1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基于PD-1治疗SS的可能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江南 罗亮 +3 位作者 刘莉 孙小琴 姜星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 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 PD-1/s PD-L1在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RAU患者(轻... 目的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 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 PD-1/s PD-L1在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RAU患者(轻型18例,重型5例,疱疹型7例)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U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CD16++56+),散射比浊法检测RAU患者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Ig M、C3、C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AU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s PD-1、s PD-L1蛋白表达,并对s PD-1、s PD-L1表达水平与RAU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值相比,RAU患者CD4+水平降低,Ig M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患者的s PD-1及s 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轻型、重型RAU患者的s PD-1及s 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疱疹型RAU患者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AU患者s PD-1表达量与CD19+、C4存在正相关关系(r1=0.389,P1=0.034;r2=0.382,P2=0.037)。结论 RAU患者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RAU患者s PD-1、s PD-L1蛋白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RAU免疫机制的调节,可能在RAU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
下载PDF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文香 李剑琦 +1 位作者 刘少颜 黄凯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83-2186,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不同级别宫颈脱落细胞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价值,分析这两个指标的表达与高危HPV DNA负荷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脱落细胞129例,细胞石蜡包埋,采用免... 目的探讨检测不同级别宫颈脱落细胞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价值,分析这两个指标的表达与高危HPV DNA负荷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脱落细胞129例,细胞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SLC-1、PD-L1的表达,采用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高危HPV DNA病毒负荷量,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TSLC-1在正常宫颈细胞(NILM)、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鳞癌(SCC)和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00%(23/25)、72.72%(24/33)、85.19%(23/27)、26.47%(9/34)、0(0/6)、0(0/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蛋白在NILM、ASC、LSIL、HSIL、SCC和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25)、51.51%(17/33)、70.37%(19/27)、100.00%(34/34)、100.00%(6/6)、50.00%(2/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LC-1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呈负相关(r=-0.55,P<0.05),而PD-L1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r=0.63,P<0.05);(2)TSLC-1的表达与高危HPV DNA病毒负荷量呈负相关(r=-0.463,P=0.000),而PD-L1的表达与高危HPV DNA病毒负荷量呈正相关(r=0.499,P=0.000)。结论 TSLC-1异常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早期事件,TSLC-1和PD-L1均与高危HPV感染有关,TSLC-1和PD-L1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HPV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芪灵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庆宇 施维群 +3 位作者 倪伟 陆增生 何创 黄灵跃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芪灵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 目的:观察中药芪灵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芪灵合剂联合拉米夫定片(LAM)治疗组29例和单用LAM对照组27例,于抗病毒治疗的第0、24、48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的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 24周、48周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逐渐下降;48周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PD-L1 48周后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芪灵合剂联合LAM能够提高CHB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灵合剂 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艳 郑晓永 +1 位作者 杨雅阁 方立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 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D-L1基因901T>A位点可能通过介导了PD-L1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了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
下载PDF
TGF-β1通过ERK1/2通路上调人肝星状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培培 鲍士祥 +3 位作者 金帅 常伟 路景涛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探讨TGF-β1上调肝星状细胞LX-2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10、20μg·L^-1 TGF-β1与肝星状细胞LX-2共培养,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PD-L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ERK1/2蛋... 目的探讨TGF-β1上调肝星状细胞LX-2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10、20μg·L^-1 TGF-β1与肝星状细胞LX-2共培养,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PD-L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5、10、20μg·L^-1TGF-β1刺激LX-2细胞48 h后,LX-2表面的PD-L1表达明显增加;10μg·L^-1 TGF-β1刺激LX-2细胞24、48、72 h后,LX-2表面的PD-L1表达明显增加;5、10、20μg·L^-1TGF-β1刺激LX-2细胞48 h后,LX-2细胞ERK1/2含量不变,LX-2细胞p-ERK1/2的表达增加,同时ERK1/2特异性阻断剂U0126下调TGF-β1增加的LX-2细胞p-ERK1/2和PD-L1表达。结论TGF-β1能够增加LX-2表面PD-L1表达,其机制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ERK1/2 P-ERK1/2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5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的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诗光 赵敬坤 +1 位作者 陆爱国 毛志海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543-549,共7页
目的:分析CXCL5(C-X-C motif ligand 5)蛋白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1年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结肠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 目的:分析CXCL5(C-X-C motif ligand 5)蛋白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1年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结肠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共78例.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预后随访.标本制备组织芯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危险评分标准对CXCL5、PD-L1表达进行评分,分析其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最后分析CXCL5、PD-L1表达与结肠直肠癌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组织中CXCL5、PD-L1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与肿瘤直径、TNM分期相关.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CXCL5高表达、PD-L1高表达是结肠直肠癌病人总生存率的预后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D-L1高表达是结肠直肠癌病人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CXCL5与PD-L1均高表达的病人预后最差.结论:CXCL5与PD-L1联合可对结肠直肠癌病人进行危险度分层,预测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CXCL5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免疫检测点阻滞剂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鹏 徐玉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免疫检测点阻滞剂在实体瘤治疗上取得振奋人心的效果。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B细胞,在限制自身免疫及过度炎症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的高表达使T细胞活性受到...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免疫检测点阻滞剂在实体瘤治疗上取得振奋人心的效果。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B细胞,在限制自身免疫及过度炎症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的高表达使T细胞活性受到过度抑制,从而发生肿瘤免疫逃逸;PD-L1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检测点阻滞剂疗效的标志物。免疫治疗因其持久的反应性及较小毒副作用使部分肿瘤患者获益明显。本文旨在阐述主要的PD-1/PD-L1检测点阻滞剂(单抗)近年来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尿路上皮癌、肾细胞癌等治疗上研究的现状并在获益人群中筛选出可能具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学标志物 免疫检测点阻滞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调控脂多糖所致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介导免疫麻痹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方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调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免疫共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介导免疫麻痹的机制。方法:以LPS刺激小鼠DCs建立脓毒血症免疫麻痹体系,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调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免疫共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介导免疫麻痹的机制。方法:以LPS刺激小鼠DCs建立脓毒血症免疫麻痹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和BrdU细胞增殖实验分别检测LPS所致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结果:LPS显著上调D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表达,并抑制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00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抑制剂——SB203580能显著降低LPS所致PD-L1的高水平表达。SB203580和PD-L1封闭抗体均能显著逆转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现象(P<0.0001)。结论:LPS上调D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是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麻痹的主要原因。阻断p38 MAPK信号有助于改善脂多糖所致PD-L1高表达介导的树突状细胞免疫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脂多糖 脓毒症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 免疫麻痹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
20
作者 黄昂 巨立中 +4 位作者 张纪元 孙颖 滕光菊 王福生 邹正升 《肝脏》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表面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表面PD-L1分子的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表面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表面PD-L1分子的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率与血清AST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35),且免疫活化(IA,即免疫清除期)患者的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上PD-L1的平均荧光强度(16.75±9.36)最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上调,且与AST水平正相关,可能与乙型肝炎感染慢性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单核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CD1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