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
1
作者 孙敏 曾敏 杨丹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158-160,165,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 目的 观察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稚阴稚阳之体给予平衡火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次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75.86%,χ^(2)=4.188,P=0.041)。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1、2、3天,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第1、2天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显著,其退热起效更快,解热时间更短,可减少退热药口服次数,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儿童 风热证 稚阴稚阳之体 平衡火罐 解热时间
原文传递
基于《内经》“阳化气、阴成形”与小儿“稚阴稚阳”理论试释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吐蛔”之机理
2
作者 孙兆旭 张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884-888,共5页
《伤寒论》中厥阴病篇历来为医家所争议,其中蛔虫上逆、吐蛔的机理又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中医儿科“稚阴稚阳”理论的阐述来分析为何蛔虫上逆、吐蛔能体现出厥阴病上热下寒的病机。以求对伤寒厥阴病... 《伤寒论》中厥阴病篇历来为医家所争议,其中蛔虫上逆、吐蛔的机理又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中医儿科“稚阴稚阳”理论的阐述来分析为何蛔虫上逆、吐蛔能体现出厥阴病上热下寒的病机。以求对伤寒厥阴病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相关文献的研究与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一定意义。The section on Jueyin disease in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mo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mechanisms of upward reversal and vomiting of ascaris are also subject to different opin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why the upward reversal and vomiting of ascaris can reflect the pathogenesis of Jueyin diseas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eat in the upper part and cold in the lower part, by elaborating on the theories of “yang transforming qi and yin shaping” in the Neijing and “childish yin and childish ya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diatrics.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yphoid fever and Jueyin disease, this also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蛔虫 吐蛔 伤寒论 厥阴病 阳化气 稚阴稚阳
下载PDF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认识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岩杰 赵喜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量化阴阳 纯阳之体 稚阴稚阳
下载PDF
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雅 田丽 +1 位作者 郑春燕 李更生 《中医儿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2-15,共4页
论述了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是对小儿机体的基础状态和基本的共性体质的概括和表达,不仅反映了小儿的基本生理特点,而且是小儿病理变化的基础,更是小儿临证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和用药法度。并指出目前医务工作者对该体质学说的再认识、理解... 论述了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是对小儿机体的基础状态和基本的共性体质的概括和表达,不仅反映了小儿的基本生理特点,而且是小儿病理变化的基础,更是小儿临证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和用药法度。并指出目前医务工作者对该体质学说的再认识、理解和运用的几点争议和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稚阴稚阳 小儿 体质
下载PDF
试述“纯阳”和“稚阴稚阳”学说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鲁 樊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9-20,共2页
"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机体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稚阴稚阳"就是指小儿各种生理功能幼稚和不完善,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充盛,调护上要从饮食、衣着及顺应四时气候变... "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机体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稚阴稚阳"就是指小儿各种生理功能幼稚和不完善,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充盛,调护上要从饮食、衣着及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等方面加以注意,衣被不可太厚太暖,饮食不可过于辛热,以防拢阳致亢而发热疾。也不可过于单薄或饮食寒凉,以防寒伤于阳。小儿"稚阴稚阳",抗病力弱,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小儿用药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中病即止。"治热当令热去而不冷,治冷当冷去而不热。"泻实防伤正,补虚避免滞留余邪,对寒热错杂之证须辨明寒重热重,遇虚实相兼之证要分清主次,谨慎选药,适当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 稚阴稚阳 儿科
下载PDF
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被引量:9
6
作者 鲁艳芳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1期2245-2247,共3页
小儿体质有"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阳有余阴不足之体"和"少阳之体"等,其中以"纯阳之体"与"稚阴稚阳之体"的学术争鸣最为突出,影响最大。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小儿体质有"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阳有余阴不足之体"和"少阳之体"等,其中以"纯阳之体"与"稚阴稚阳之体"的学术争鸣最为突出,影响最大。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高度概括了小儿脏腑娇柔,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幼稚不足,主要表现肾气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薄弱,气血未足;肌肤柔嫩,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精神未全。患病时病情易变,治疗须及时、准确。稚嫩之体,用药须中和,调治脾胃最为上。神气怯弱,宜谨调精神,促进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体质 学术争鸣 稚阴稚阳
下载PDF
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理论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爱蓉 《湖南中医杂志》 1993年第6期24-25,共2页
在儿科体质理论中,历来存在着“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两种主要观点。“纯阳之体”的理论起于道家阴阳学说,如吴鞠通言:“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纯阳之体理论正式运用于医学则始见于《颅囱经》:“凡... 在儿科体质理论中,历来存在着“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两种主要观点。“纯阳之体”的理论起于道家阴阳学说,如吴鞠通言:“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纯阳之体理论正式运用于医学则始见于《颅囱经》:“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大体言之,“纯阳之体”的理论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意义:一则侧重于机体抗病功能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二则象征初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 稚阴稚阳 小儿体质学说
下载PDF
试述“稚阴稚阳”学说在儿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梅晓萍 吴桂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文对历代医家的论述加以学习和归纳 ,就”稚阴稚阳”观的生理基础和病理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儿童的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从体格、智力至脏腑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无论在形体、生理和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 本文对历代医家的论述加以学习和归纳 ,就”稚阴稚阳”观的生理基础和病理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儿童的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从体格、智力至脏腑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无论在形体、生理和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 ,这一观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理上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病理上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因此在辩证论治、小儿用药上要及时正确、谨慎 ,在小儿养护上要细心、周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稚阴稚阳”学说 儿科 中医理论 中医病机
下载PDF
“稚阴稚阳”刍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马瑞荣 《河北中医》 2000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稚阴稚阳 儿童 生理特点
下载PDF
稚阴稚阳学说及其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禧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第3期5-6,共2页
稚阴稚阳学说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高度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对儿科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提出稚阴稚阳学说也是小儿喂养调护的依据。
关键词 稚阴稚阳学说 儿科 生理病理特点 临床 养护
下载PDF
浅谈对小儿“稚阴稚阳”的体会
11
作者 邝玉笑 《汕头科技》 1995年第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小儿疾病 稚阴稚阳 中医
下载PDF
基于少阳学说、阳常有余及稚阴稚阳理论的小儿临床用药经验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盈盈 任献青 +3 位作者 丁樱 李盼盼 许玉龙 张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36-2138,共3页
因小儿自身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历代医家对此论述理论颇多,文章所探讨的是在儿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占据重要地位的三大较为成熟的理论:少阳学说、阳常有余学说、稚阴稚阳学说,且后两者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 因小儿自身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历代医家对此论述理论颇多,文章所探讨的是在儿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占据重要地位的三大较为成熟的理论:少阳学说、阳常有余学说、稚阴稚阳学说,且后两者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中。在临床经验中强调小儿应达阴阳平衡之体,突显阴平阳秘之重要,疾病方更易愈。笔者通过阐述三者之理论内涵、联系,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融合贯通于临床,探讨其在儿科的临床用药经验,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学说 阳常有余学说 稚阴稚阳学说 小儿临床用药经验
原文传递
“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理论的核心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荣谦 王洪玲 +2 位作者 张虹 王俊宏 孙洮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3-375,共3页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枢转 生机 生理 病理 纯阳学说 稚阴稚阳学说
下载PDF
徐荣谦小儿“少阳学说”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尚建 徐荣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29,共2页
少阳学说是中医儿科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是中医儿科临床治疗特色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小儿阴阳平衡是阳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徐荣谦教授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把"纯... 少阳学说是中医儿科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是中医儿科临床治疗特色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小儿阴阳平衡是阳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徐荣谦教授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把"纯阳"和"稚阴稚阴"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中。认为其内容包括纯阳学说、潜涵、稚阴稚阳学说、纯阳而非孤阳等,包括肝肾同源、阴阳和、肝脾和,对少火学说与少阳学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学说 稚阴稚阳学说 徐荣谦
下载PDF
从小儿体质谈小儿慎用寒凉药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瑜 杨国汉 杨学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9-79,共1页
从小儿体质角度,谈儿科临床上用药弊端,主张慎用寒凉之品,维护小儿"稚阴稚阳"。
关键词 小儿体质 稚阴稚阳 寒凉药
下载PDF
试论小儿纯阳学说地位的演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凯文 陈晓涵 +1 位作者 王晓聪 李成卫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纯阳学说是中医对小儿体质的理论归纳,“纯阳”先由术数范畴进入道教术语体系,由道教引入中医学领域;唐末内丹学的兴起为纯阳学说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土壤;金元时期,医家以纯阳学说为理论依据,用药多以寒凉为主,确立纯阳学说的权威性,是典... 纯阳学说是中医对小儿体质的理论归纳,“纯阳”先由术数范畴进入道教术语体系,由道教引入中医学领域;唐末内丹学的兴起为纯阳学说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土壤;金元时期,医家以纯阳学说为理论依据,用药多以寒凉为主,确立纯阳学说的权威性,是典型的“赋魅”过程;明清时期,医家对纯阳学说的无限扩大提出质疑,并提出“稚阴稚阳”学说作为重新诠释纯阳学说的新思路,是一个“祛魅”过程。文章引入“赋魅”“祛魅”的概念,分析探讨小儿纯阳学说学术地位演变过程,深入理解各时期中医理论认知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学说 赋魅 祛魅 内丹学 稚阴稚阳
下载PDF
浅析小儿体质特点与性早熟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蕙 高树彬 杨一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五脏不足有余等体质特点与小儿性早熟发病的相关性较为密切,而小儿偏颇体质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和证型的判定。通过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可以指导儿童性早熟的预防、药物治疗及采取相应的综合调理措施。
关键词 青春期 早熟 体质 性早熟 稚阴稚阳 儿童
下载PDF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荣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体质 稚阴稚阳 形气未充 纯阳 脏腑娇嫩 生气通天论 小儿生理特点 中医儿科 生机蓬勃 阴阳互根
下载PDF
中药直肠点滴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兆泉 杨华 +1 位作者 徐传凤 刘静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82-83,共2页
手足口病是由直肠病毒(其中以EV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炎和手足、臀部皮痒为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且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因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宜早发现... 手足口病是由直肠病毒(其中以EV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炎和手足、臀部皮痒为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且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因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中药直肠点滴 治疗 常见传染病 临床表现 稚阴稚阳 病情变化 肠病毒
下载PDF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研究述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徐静 王晓鸣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2期1347-1350,共4页
小儿体质学说的中医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少阳学说和五脏有余不足学说等。近代对小儿体质类型的划分有根据气血盛衰划分、根据脏腑禀赋划分、根据年龄阶段划分和综合分类等。不同体质小儿的发病倾向和疾病的证候、传变、转归... 小儿体质学说的中医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少阳学说和五脏有余不足学说等。近代对小儿体质类型的划分有根据气血盛衰划分、根据脏腑禀赋划分、根据年龄阶段划分和综合分类等。不同体质小儿的发病倾向和疾病的证候、传变、转归不同,故治疗时当根据不同体质的先、后天因素差异,采取不同的调理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类型 小儿 纯阳学说 稚阴稚阳学说 少阳学说 五脏有余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