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Lp-PLA2、MCP-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媛媛 彭鑫 +3 位作者 毛黎黎 杨欣怡 刘晶晶 邵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Lp-PLA2、MCP-1、sICAM-1水平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身体困重、痰多纳呆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各症状积分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MCP-1、sLCA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Lp-PLA2、MCP-1、s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痹阻 LP-PLA2 MCP-1 SICAM-1 炎性因子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武天坤 孟醒 +7 位作者 杨庆宇 杨宏辉 李清曼 杨亚攀 杨廷杰 徐桂安 朱利杰 杨巧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分析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3—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 分析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3—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冠心宁(0.38 g/片),3次/d,4片/次,疗程15 d。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78.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积分情况、中医主症积分情况、硝酸甘油减停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宁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能切实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 老年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肥胖患者睡眠及心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宝凤 郭广栗 +2 位作者 张辉 杨展 张利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肥胖患者睡眠及心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0例UA合并肥胖的患者,对照组和EECP组按1∶1等比例随机分组,各8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肥胖患者睡眠及心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0例UA合并肥胖的患者,对照组和EECP组按1∶1等比例随机分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日间嗜睡、睡眠效率、心指数(CI)、全身血管外周阻力(SR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ECP治疗1个疗程后EECP组患者AHI、日间嗜睡、睡眠效率、CI、SRV均有改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EECP组日间嗜睡、睡眠效率、CI、SRV均有改善(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改善UA合并肥胖患者睡眠及心功能,且疗效可持续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增强型体外反搏 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功能
下载PDF
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对老年左室功能正常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华 刘佩林 +1 位作者 董丹丹 吴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和血清蛋白(ALB)对老年左室功能正常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左室功能正常的UA病人106例,均行超...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和血清蛋白(ALB)对老年左室功能正常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左室功能正常的UA病人106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并接受PCI治疗。依据随访期间病人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58例)和MACE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Hb、ALB与MACE的关系,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高血压史、既往心肌梗死比例升高(P<0.0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钙蛋白I(c TnI)升高(P<0.05或P<0.01),血清Hb、ALB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既往心肌梗死、血清hs-CRP升高、血清NT-pro BNP升高、血清Hb降低、血清ALB降低及LVEF降低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b、ALB与MACE的发生呈线性负相关,当Hb≥117.8 g/L时,Hb每增加10 g/L,病人发生MACE的风险降低17%(P<0.05);当ALB≥34.70 g/L时,ALB每增加1 g/L,病人发生MACE的风险降低14%(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结论:低血清Hb及ALB水平是老年左室功能正常的UA病人PCI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病人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左心室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张辰浩 王佳 +3 位作者 任如画 刘一颖 高美丽 王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7期983-99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联合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联合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通心络联合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数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RCT研究,涉及1 694例病人,其中试验组849例,对照组8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总胆固醇[MD=1.03,95%CI(0.55,1.51),P<0.000 1]、三酰甘油[MD=0.41,95%CI(0.23,0.59),P<0.00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7,95%CI(0.29,0.85),P<0.000 1]、超敏C-反应蛋白[MD=3.49,95%CI(2.07,4.90),P<0.000 01]水平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18,95%CI(0.08,0.28),P=0.000 5]方面也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1,95%CI(1.16,1.27),P<0.000 0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通心络联合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疗效优于单用他汀,且安全性较好。由于纳入研究存在数量少、样本量小、方法学质量较低等局限,该研究结果尚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血脂异常 通心络 他汀 血脂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6
作者 彭君 吴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84例行PCI治疗的UAP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84例行PCI治疗的UAP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LVEF(57.12±7.57)%高于对照组的(49.57±7.35)%,6MWD(436.91±24.76)m长于对照组的(417.17±23.93)m,NYHA心功能分级(1.37±0.35)级低于对照组的(1.71±0.42)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分别为(83.51±9.12)、(81.96±8.57)、(81.95±8.75)、(81.73±9.12)、(81.07±9.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7±8.13)、(71.35±7.84)、(72.06±7.92)、(71.74±8.01)、(70.45±8.74)分(P<0.05)。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可改善UAP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家庭康复训练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活心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黄秀珍 何欢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活心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活心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功能指标、心绞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C、TG、LDL-C、NT-proBNP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HDL-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和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活心丸治疗效果较佳,利于调节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缓解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活心丸 血脂水平 心功能
下载PDF
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的效果
8
作者 郭秀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4例UA合并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心...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4例UA合并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接受心可舒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和血脂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 d,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UA合并焦虑症,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频率和程度,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焦虑症 心可舒片 尼可地尔 临床指标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冠状动脉内靶向注射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
9
作者 李易行 晋辉 +8 位作者 卢明 王中明 曾辉 韦艳 刘静 韩风杰 孙亚超 付红 郑海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冠状动脉内靶向注射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为...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冠状动脉内靶向注射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PCI术前远程缺血预适应,后常规行PCI治疗;B组:靶向灌注导管于靶病变远端给予尼可地尔(0.06mg/kg)后行常规PCI治疗;C组: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靶向灌注导管于靶病变远端给予尼可地尔(0.06mg/kg)后行常规PCI治疗。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检测并记录慢血流、低血压、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帧数(TMPFC);于PCI术前、术后24h检测并记录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PCI术后即刻,观察组患者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的CTFC、TMPFC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A组和B组(P<0.05)。观察组患者cTnI低于对照组,C组患者cTnI低于A组和B组(P<0.05)。PCI中,观察组患者低血压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C组患者VEGF、NO高于对照组,且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ET-1低于对照组,且低于A组和B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冠状动脉内靶向注射尼可地尔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心外膜血流、心肌灌注水平,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4a型心肌梗死),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影响术中血压,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NO的生成和释放,降低ET-1的生成和释放这一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脉介入术 4a型心肌梗死 远程缺血预适应 尼可地尔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参芪五味子片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林士杰 梁琦欣 覃业语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究乌灵胶囊联合参芪五味子片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抑郁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富马酸比索... 目的探究乌灵胶囊联合参芪五味子片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抑郁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欣康缓释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乌灵胶囊联合参芪五味子片。对比两组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血浆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内皮素(endothelin,ET)、胆固醇(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心电图疗效、中医症状疗效较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SAS、SDS及PSQI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P、ET、TC及TG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ANP、ET、TC以及TG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NE、5-HT、D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NE、5-HT、DA水平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参芪五味子片能改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并焦虑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参芪五味子片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李妍怡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11
作者 王欢 董建华 +3 位作者 陈雪梅 焦学婷 巩婷 李妍怡 《河南中医》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李妍怡教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是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故究其病机不外“虚”“痰”“瘀”,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肺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以痰瘀互结,气血失和为标。李教授认为,此病要辨清病情轻重,... 李妍怡教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是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故究其病机不外“虚”“痰”“瘀”,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肺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以痰瘀互结,气血失和为标。李教授认为,此病要辨清病情轻重,权衡缓急,常主张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古方佛手散为底方自拟佛手通痹汤治之,还提倡整体调治,愈后防复。若属肾阴虚难以上济心火,心火盛而致心烦、易怒者,加淡豆豉、栀子等药以清心除烦;若属胸痛日久导致心烦不寐者,可用酸枣仁、远志、首乌藤等药以养心安神;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而致神疲乏力者,宜用八珍汤配伍,以补其气血,扶正益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佛手通痹汤 李妍怡
下载PDF
基于“气街理论”论治不稳定型心绞痛
12
作者 鲁杰铭 钱隆鑫 +5 位作者 王洁 谭令 李树森 龙霖梓 曲华 付长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453-458,共6页
深刻剖析《黄帝内经·灵枢》“气街”理论的来源、含义,从气街角度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由痰瘀阻络致头气街气机不畅,由心脉瘀阻导致胸气街气机闭阻,由痰浊壅盛导致腹气街营气不能上达,由脉络瘀阻导致胫气街气不上荣。以... 深刻剖析《黄帝内经·灵枢》“气街”理论的来源、含义,从气街角度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由痰瘀阻络致头气街气机不畅,由心脉瘀阻导致胸气街气机闭阻,由痰浊壅盛导致腹气街营气不能上达,由脉络瘀阻导致胫气街气不上荣。以豁痰开窍、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经活络为法,采用针药结合,上下配穴,腧募配穴等取穴原则,以内关、膻中、心俞、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多气街同调,配天麻钩藤饮、血府逐瘀汤、二陈汤、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等经典方药,使气机畅达。“气街理论”为灵活运用百家经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气街理论 胸痹心痛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王魁岳 吴溧兴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效果。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107例冠心病SAP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3例、二联组54例。西药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二联组在...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效果。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107例冠心病SAP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3例、二联组54例。西药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二联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二联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二联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6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改善冠心病SAP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阿司匹林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14
作者 龚本冰迪 王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室重塑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室重塑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46例,常规治疗(调脂、降压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和B组(46例,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心室重塑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以及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的心绞痛症状。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血管扩张功能(FMD)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短,且B组均短于A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表(SAQ)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B组均高于A组(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心室重塑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生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石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06-108,115,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观察生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脉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生命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7/47),高于对照组的87.23%(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黯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V、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活血汤 老年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16
作者 王敏 周志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与尼可...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与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内皮功能损伤指标、冠状动脉微循环、炎症指标水平、心脏超声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炎症指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超声参数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缓解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单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损伤 炎症反应 冠状动脉微循环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灵雁 闫付兴 +1 位作者 朱春胜 郑玲玲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TLR4/MyD88/NF-κB通路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MyD88、NF-κB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71±0.78、1.48±0.47、1.45±0.4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42±0.73、3.18±0.76、2.3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为(2.26±0.26)mmol/L,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93±0.21)mmol/L,两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1.90±0.41)mmol/L、(5.46±0.59)mmol/L、(2.64±0.46)mmol/L,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1±0.43)mmol/L、(5.93±0.54)mmol/L、(3.16±0.4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58.61±4.61)%、(71.24±7.79)m L,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3.52±4.42)%、(64.71±6.05)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1.12±0.31)次/周、(1.12±0.23)min/次,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5±0.47)次/周、(1.74±0.27)min/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略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寒凝心脉型)疗效确切,可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TLR4/MyD88/NF-κB通路及血脂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寒凝心脉型 麝香保心丸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心功能 血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结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陈鑫 刘后春 董方亮 《系统医学》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合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合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UAP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大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补肾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经验
19
作者 程芯怡 钱怡 张叶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梗之间,不加以控制极易引发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传统医学中据其表现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等范畴,普遍认为其病机归于“血瘀”,合并痰浊、寒凝、气滞等,张叶祥教...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梗之间,不加以控制极易引发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传统医学中据其表现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等范畴,普遍认为其病机归于“血瘀”,合并痰浊、寒凝、气滞等,张叶祥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脏亏虚,心肾失交,脉气不充,血脉滞涩,形成血瘀,瘀久酿毒,毒伤血脉,总结UA根本病机为“肾虚血瘀,因瘀致变”,提出“补肾”“活血”“解毒”治疗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型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补肾活血解毒 张叶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