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油低度分提关键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陈安 章文翰 章立平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研究了稻米油的分提技术,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分提自动化设计。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分提条件:脱蜡养晶温度为20℃,养晶时间为20 h;脱脂养晶温度为0~5℃,养晶时间为22 h;搅拌速度为12 r/min;验证了稻米油分提工艺在中试和实际生产中... 研究了稻米油的分提技术,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分提自动化设计。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分提条件:脱蜡养晶温度为20℃,养晶时间为20 h;脱脂养晶温度为0~5℃,养晶时间为22 h;搅拌速度为12 r/min;验证了稻米油分提工艺在中试和实际生产中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稻米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分提技术 工艺参数 脱脂脱蜡 结晶养晶 米糠 糠蜡
下载PDF
两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稻米油煎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恒彬 高盼 +4 位作者 江小明 陈玉 钟武 胡传荣 何东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0,共7页
为选择适合稻米油煎炸的天然抗氧化剂,对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两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添加量进行了选择,并测定了稻米油在30 h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营养物质以及危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的最佳添加量均为200 mg/kg,... 为选择适合稻米油煎炸的天然抗氧化剂,对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两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添加量进行了选择,并测定了稻米油在30 h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营养物质以及危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的最佳添加量均为200 mg/kg,其氧化诱导时间均高于未添加天然抗氧化剂组(1.50 h);煎炸过程中,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油酸值(KOH)增幅最小(30 h, 0.64 mg/g),极性组分含量达到煎炸油废弃标准(27%)的时间最长(23 h);添加茶多酚的稻米油过氧化值最高值较小(6.12 mmol/kg);煎炸后,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油α-生育酚(18 h, 17.66%)和谷维素(24 h, 93.24%)的保留率最高;茶多酚可有效减少反式脂肪酸的生成,但迷迭香提取物抑制BaP生成的效果较好;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可显著提升稻米油脂肪酸的稳定性;两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稻米油煎炸过程中3-MCPD酯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煎炸效果和成本,迷迭香提取物对提升稻米油煎炸性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天然抗氧化剂 迷迭香提取物 茶多酚 煎炸性能
下载PDF
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抗氧化作用及煎炸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志兴 邢文君 张淼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202,共9页
以稻米油的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危害物质作为检测指标,来研究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的抗氧化作用和煎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0.5%大叶冬青多酚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稻米油储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和增加氧化时间,并能延缓稻米油酸价、过氧化... 以稻米油的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危害物质作为检测指标,来研究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的抗氧化作用和煎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0.5%大叶冬青多酚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稻米油储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和增加氧化时间,并能延缓稻米油酸价、过氧化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上升趋势。在稻米油抗氧化性能上,其可延缓煎炸过程中稻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物质上升,提高稻米油氧化稳定性。在稻米油营养物质上,大叶冬青多酚可以有效延缓生育酚、谷维素和甾醇活性物质的降解。在有害物质苯并(a)芘生成上,大叶冬青多酚可以延缓其上升,可延长稻米油使用寿命。大叶冬青多酚效果优于市售BHT。大叶冬青多酚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可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多酚 稻米油 抗氧化 煎炸性能
下载PDF
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4
作者 李婷 郝静静 +1 位作者 崔励 王大鸷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以自制稻米油甲酯、丝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对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增溶、乳化、泡沫、去污、润湿、抗硬水等性能进行研究。... 以自制稻米油甲酯、丝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对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增溶、乳化、泡沫、去污、润湿、抗硬水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的收率可达91.73%,采用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法测得总活性物质量分数为78.5%。稻米油酰基丝氨酸钠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增溶性,同时具有优良的乳化性、泡沫性、去污性、润湿性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甲酯 丝氨酸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基于激光近红外的稻米油掺伪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涂斌 宋志强 +4 位作者 郑晓 曾路路 尹成 何东平 亓培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9-1545,共7页
该文主要研究激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稻米油掺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将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餐饮废弃油掺入稻米油中,按照不同质量比配置189个掺伪油样,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对采集的稻米油掺伪... 该文主要研究激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稻米油掺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将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餐饮废弃油掺入稻米油中,按照不同质量比配置189个掺伪油样,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对采集的稻米油掺伪图谱数据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正交信号校正(O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去趋势技术联用算法(SNV_DT)三种不同预处理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经过预处理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应用支持向量机分类(SVC)方法建立稻米油掺伪样品的定性分类校正模型,选择网格搜索算法对模型参数组合(C,g)进行寻优,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另采用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和SPA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掺伪油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并选用网格搜索算法对SVR模型参数组合(C,g)进行寻优,建立最优参数模型。研究表明,建立的SVC模型预测集和校正集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和100%;对比SVR和PLS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稻米油中掺杂油脂的含量的预测,两种方法均能够实现含量预测,SVR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好,相关系数R高于0.99,均方根误差(MSE)低于5.55×10-4,预测精度高。结果表明,采用激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稻米油掺伪的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为其他油脂的掺伪分析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近红外光谱技术 定性-定量 特征波长 偏最小二乘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米糠蜡对稻米油基凝胶油形成的影响及动力学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月 邹德智 +3 位作者 李婷婷 王彤 江连洲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9-64,共6页
以三级稻米油为基料油,研究了米糠蜡(rice bran wax,RBW)添加量对凝胶油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凝胶油结晶形成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时,RBW添加量为4%时便可形成凝胶油。随着RBW添加量的增加,凝胶油的硬度明显增加,贮藏30 d后凝胶油... 以三级稻米油为基料油,研究了米糠蜡(rice bran wax,RBW)添加量对凝胶油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凝胶油结晶形成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时,RBW添加量为4%时便可形成凝胶油。随着RBW添加量的增加,凝胶油的硬度明显增加,贮藏30 d后凝胶油硬度变化不显著。凝胶油的固体脂肪含量也随RBW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多趋势,凝胶油主要为β′晶体。4%和7%RBW添加量凝胶油晶体为絮状,添加量为10%时凝胶油晶体转变为长枝晶状且密度增大。该凝胶油仅有一个结晶峰,采用Avrami方程模型拟合出的直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34 31),说明Avrami方程能较好地适用于稻米油基凝胶油结晶过程的研究,得到Avrami指数n为1.396 83,表明该凝胶油的晶体成核为均相瞬时成核并按照一维与二维混合结晶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稻米油 米糠蜡 凝胶 凝胶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稻米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姜绍通 牛春祥 +1 位作者 庞敏 孛瑞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共5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稻米油脱酸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设计,重点考察温度、转速和进料速度对酸值的影响,得到分子蒸馏脱酸最佳操作条件及二次响应面模型,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8℃、转速183r/min、进...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稻米油脱酸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设计,重点考察温度、转速和进料速度对酸值的影响,得到分子蒸馏脱酸最佳操作条件及二次响应面模型,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8℃、转速183r/min、进料速度2.05mL/min,此时所得酸值为1.01mg/g K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分子蒸馏 脱酸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9种市售稻米油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徐 徐小光 +2 位作者 刘睿杰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基于快速柱层析-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方法,分析市售9种稻米油中极性物主要组分构成比例,与5种植物油极性物构成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在分析条件下的分布。结果表明:稻米油相比常见植物油初始极性组分含量偏高,与棕榈油接近,... 基于快速柱层析-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方法,分析市售9种稻米油中极性物主要组分构成比例,与5种植物油极性物构成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在分析条件下的分布。结果表明:稻米油相比常见植物油初始极性组分含量偏高,与棕榈油接近,达6.3%~16.4%,极多的甘油二酯类(DG)水解产物,是造成稻米油极性组分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条件下,谷维素归于极性组分中的DG类,植物甾醇在极性和非极性组分中皆有,甾醇存在形式的不同造成分布差异,游离甾醇归于极性组分中的游离脂肪酸类(F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极性组分 谷维素 植物甾醇
下载PDF
9种商品稻米油营养成分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冉 薛雅琳 +3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朱琳 张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4,共3页
对市售9种商品稻米油的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9种稻米油脂肪酸组成种类稳定,主要脂肪酸油酸占38.99%-44.14%、亚油酸占29.41%-37.47%、棕榈酸占15.62%-19.25%,油酸与亚油酸比例接近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1... 对市售9种商品稻米油的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9种稻米油脂肪酸组成种类稳定,主要脂肪酸油酸占38.99%-44.14%、亚油酸占29.41%-37.47%、棕榈酸占15.62%-19.25%,油酸与亚油酸比例接近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1∶1比例;9种稻米油样品微量营养成分含量范围波动较大,其中2号样品谷维素含量最高,达11 284 mg/kg,3号样品总生育酚及角鲨烯含量最高,分别为600.23、3 327.5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脂肪酸组成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木质活性炭精制稻米油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傲 孙康 +1 位作者 蒋剑春 刘光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在分析活性炭物化性能的基础上,探讨了4种化学法和2种物理法活性炭对四级稻米油的精制效果,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四级稻米油精制效果的影响;通过溶剂法对吸附后活性炭进行再生,进一步分析了再生活性炭对稻米油的精制效果,以及再生过程中... 在分析活性炭物化性能的基础上,探讨了4种化学法和2种物理法活性炭对四级稻米油的精制效果,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四级稻米油精制效果的影响;通过溶剂法对吸附后活性炭进行再生,进一步分析了再生活性炭对稻米油的精制效果,以及再生过程中稻米油和谷维素的回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焦糖脱色率是影响活性炭对四级稻米油精制脱色效果的关键因素;化学法活性炭CAC4精制稻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50℃、振荡吸附时间30 min、一次性投加,此条件下且活性炭添加量30%精制后稻米油的色泽度为黄30、红3.0(罗维朋比色槽宽度133.4 mm),达到一级稻米油的标准,谷维素质量分数0.24%,谷维素损失率89.25%,稻米油损失率46.70%;CAC4吸附2次时对稻米油仍有明显的精制脱色效果。活性炭的再生结果表明: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基本恢复,具有较好的稻米油精制效果,三次再生CAC4精制稻米油的色泽度为黄30、红2.5;同时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可实现稻米油和谷维素的有效回收,以及色素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稻米油 谷维素 活性炭再生
下载PDF
稻米油精炼过程中微量营养素变化及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瑛瑶 郭咪咪 方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2,共4页
对稻米油全球开发情况、稻米油化学组成与特性等做了简要概述。综述了稻米油中γ-谷维素、生育酚等微量营养素在精炼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精炼下脚料中的分布,阐述了γ-谷维素、生育酚、植物甾醇及其复合物对稻米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稻米油 化学组成 微量营养素 精炼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结合判别分析检测稻米油掺伪 被引量:1
12
作者 喻凤香 陈煦 +3 位作者 魏小军 邓育平 谭洁琦 薛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了对掺伪稻米油进行准确快速定性检测,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稻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对稻米油进行模拟掺伪,测定不同掺伪率下的脂肪酸含量变化,采用判别分析检测掺伪油脂种类。结果表明,... 为了对掺伪稻米油进行准确快速定性检测,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稻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对稻米油进行模拟掺伪,测定不同掺伪率下的脂肪酸含量变化,采用判别分析检测掺伪油脂种类。结果表明,纯植物油的判别准确率为100%,掺伪油判别准确率为91.7%;稻米油中掺棕榈油9%以上、掺菜籽油2%以上、掺棉籽油20%以上、掺大豆油6%以上均能正确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掺伪 判别分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长足发展的中国稻米油生产与装备制造业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共3页
米糠是全球重要的油料资源,全球米糠资源多达5000万t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作为稻米生产的副产物——米糠资源丰富。稻米油中富含维生素E、谷维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油溶性生理活性物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充分利用... 米糠是全球重要的油料资源,全球米糠资源多达5000万t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作为稻米生产的副产物——米糠资源丰富。稻米油中富含维生素E、谷维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油溶性生理活性物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充分利用米糠资源榨油,是造福人类的好事。中国从1955年开始生产稻米油,经过不断的开发研究,中国的稻米油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望到2020年米糠利用率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生理活性物质 料资源 稻米生产 食用 装备制造业 植物甾醇 谷维素
下载PDF
稻米高度利用和稻米油的营养保健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里特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2年第6期3-4,7,共3页
概述了我国稻米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稻米油的营养保健价值,阐述了稻米油的特点及其功能成分,并介绍了稻米油在日本的开发情况,提出了我国应充分利用米糠资源,积极发展稻米油产业的意见。
关键词 稻米 稻米油 脂营养 保健食品
下载PDF
国内外高酸值稻米油脱色技术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肇立春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2,共3页
稻米油通常因米糠中解脂酶的解脂作用而产生较高的酸值,酸值高的稻米油色泽随之加深,从而使稻米油的脱色成为稻米油精炼的瓶颈问题。本文全面调研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酸值稻米油脱色的相关方法与技术,以期能为高酸值稻米油的脱色科技攻... 稻米油通常因米糠中解脂酶的解脂作用而产生较高的酸值,酸值高的稻米油色泽随之加深,从而使稻米油的脱色成为稻米油精炼的瓶颈问题。本文全面调研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酸值稻米油脱色的相关方法与技术,以期能为高酸值稻米油的脱色科技攻关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高酸值 脱色
原文传递
无溶剂体系酶法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稻米油的研究
16
作者 郭雄 万聪 +1 位作者 何东平 胡传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2,共5页
以高酸值稻米油和单甘酯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1ackett-Burman试验对各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是影响酶法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稻米油工艺的主要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以高酸值稻米油和单甘酯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1ackett-Burman试验对各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是影响酶法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稻米油工艺的主要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9.7h、反应温度67℃、酶添加量3%,在此工艺条件下,稻米油中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4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酯 高酸值稻米油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酶法
下载PDF
化学计量法结合气相色谱检测稻米油掺伪大豆油
17
作者 喻凤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10期69-72,共4页
为研究稻米油掺混大豆油的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米油掺不同比例大豆油的脂肪酸含量,将C14∶0、C16∶0、C16∶1、C17∶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2∶0的含量作为变量,使用聚类分析和... 为研究稻米油掺混大豆油的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米油掺不同比例大豆油的脂肪酸含量,将C14∶0、C16∶0、C16∶1、C17∶0、C18∶0、C18∶1、C18∶2、C18∶3、C20∶0、C20∶1、C22∶0的含量作为变量,使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掺伪油脂进行定性,结果表明,稻米油掺大豆油16%以上聚类分析能正确进行辨别,掺大豆油6%以上判别分析能正确进行辨别。建立大豆油定量检测的线性模型为YC18∶3=0.090 6 X+2.456 4(R2=0.992 5),利用向量夹角余弦法计算纯稻米油与掺伪稻米油的相似度,建立了掺伪量与相似度的线性模型,Y=12.33 X3-26.047 X2-2.685 5 X+100.05(R2=0.999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大豆 气相色谱 掺伪 辨别
下载PDF
化学精炼对稻米油谷维素和总酚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志艳 金俊 +3 位作者 刘睿杰 常明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1,共4页
稻米油因具有高营养价值、良好的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精炼过程直接影响稻米油性质及伴随物,选取毛油及脱胶、脱蜡、脱酸、中和、脱色、脱臭和脱脂7个精炼工序的稻米油,研究精炼工序对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和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 稻米油因具有高营养价值、良好的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精炼过程直接影响稻米油性质及伴随物,选取毛油及脱胶、脱蜡、脱酸、中和、脱色、脱臭和脱脂7个精炼工序的稻米油,研究精炼工序对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和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4种方法评估精炼过程中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总酚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精炼使稻米油的谷维素和总酚含量分别损失了82%和94%;与毛油相比,在精炼过程中ABTS、FRAP、ORAC和DPPH 4种方法测定脱脂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损失了91%、47%、92%和58%,且这4种方法对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评估的结果均与谷维素及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P <0.05),ABTS法、ORAC法和DPPH法的评估结果均与酸值呈显著相关(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精炼 谷维素 总酚 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关性
下载PDF
甘蔗蜡制备稻米油基油凝胶及其相关性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伟宁 王莹 +5 位作者 于洋 姜宇婷 吴非 韩翠萍 于殿宇 史永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稻米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甘蔗蜡制成具有塑性的油脂凝胶。研究甘蔗蜡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硬度、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油脂凝胶中... 在稻米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甘蔗蜡制成具有塑性的油脂凝胶。研究甘蔗蜡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硬度、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油脂凝胶中甘蔗蜡添加量不小于7%时,即可出现凝胶行为。油脂凝胶体系的硬度、SFC、融化焓和结晶焓均随甘蔗蜡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XRD结果显示,甘蔗蜡油脂凝胶中同时含有α、β、β’三种晶型,其中以β晶型为主,随着甘蔗蜡添加量增多,α和β’晶型的量增多。晶体呈球状,分布均匀。随甘蔗蜡添加量的增加,结晶数量增加,尺寸减小,导致分布密度增加,即甘蔗蜡添加量越高,硬度越大,结构化植物油的能力越强,形成油脂凝胶结构稳定性越好,表明在稻米油中加入甘蔗蜡可以形成油脂凝胶,该油脂凝胶中无反式脂肪酸,富含天然营养成分,具有适宜的油脂凝胶硬度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凝胶 甘蔗蜡 稻米油 凝胶特性 结晶网络结构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稻米油形成乳状液的破乳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佳 许朵霞 +1 位作者 王振华 张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7,共6页
在水酶法提取稻米油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状液,降低了稻米油的提取率。为了提高水酶法提取稻米油的提取率,以破乳率为指标,研究最佳乳状液破乳技术。首先优化了酶法提取稻米油的破乳时间及破乳温度,在此基础上,比较调节pH破乳法、CaCl_... 在水酶法提取稻米油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状液,降低了稻米油的提取率。为了提高水酶法提取稻米油的提取率,以破乳率为指标,研究最佳乳状液破乳技术。首先优化了酶法提取稻米油的破乳时间及破乳温度,在此基础上,比较调节pH破乳法、CaCl_(2)破乳法和乙醇破乳法的破乳效果,研究最佳破乳条件下乳状液粒径、Zeta电位的变化并观察破乳前后乳状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稻米油乳状液最佳破乳工艺条件为采用调节pH破乳法,调节乳状液pH至7,60℃下300 r/min搅拌60 min。在最佳条件下,破乳率可达93.15%。经过破乳的乳状液油滴表面的蛋白膜被破坏,油滴之间发生聚集,平均粒径增大,Zeta电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乳状液 水酶法 破乳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