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果穗维管束系统的发育及其与穗粒库容的关系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启平 董树亭 高荣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5-1000,i0002-i0003,共8页
应用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系统观察了玉米穗、粒发育期间穗轴及小穗柄内维管束的分化、发育和联络,测量了不同维管束的横截面积;收集测定了果穗发育过程中果柄伤流液;探讨了穗、粒维管束的发育与穗粒库容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穗内维管束... 应用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系统观察了玉米穗、粒发育期间穗轴及小穗柄内维管束的分化、发育和联络,测量了不同维管束的横截面积;收集测定了果穗发育过程中果柄伤流液;探讨了穗、粒维管束的发育与穗粒库容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穗内维管束联络系统的分化发育与穗分化相一致;穗柄—穗轴—籽粒的维管联络在双小穗期初步建成,至穗分化结束时完善成熟;不同穗位、粒位的果穗维管束数目、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下位退化穗和果穗顶部的维管束发育差;穗柄与穗轴内的大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与穗粒数、籽粒干重、籽粒体积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籽粒发育期间,穗柄伤流量及输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籽粒干重的增长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维管束系统 伤流液 穗粒库容
下载PDF
小麦不同品种光合速率和^(14)C同化物分配对源库比改变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明荣 王振林 曹鸿鸣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A00期91-94,共4页
选用千粒重大小不同的小麦品种,研究了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对两类品种(大粒品种和小粒品种)穗部性状、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单穗平均增重速率、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后,两类品种的... 选用千粒重大小不同的小麦品种,研究了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对两类品种(大粒品种和小粒品种)穗部性状、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单穗平均增重速率、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后,两类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单穗平均增重速率(分别表征籽粒库容活性和穗粒库容活性)相应提高,穗粒重表现为补偿性增长。两类品种比较,小粒品种的增长幅度大于大粒品种。穗粒库容活性增强使得小粒品种灌浆中后期的植株光合速率提高,使两类品种分配到籽粒中的14C同化物比例增加。从而表明,无论是植株光合速率还是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皆受库容活性的调控,调控方式和幅度因品种类型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粒库容活性 光合速率 ^14C同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