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不同穴位组合降低血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福 宣丽华 +2 位作者 张舒雁 龚秀杭 徐勇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557-559,共3页
目的:拟制并筛选出降脂疗效佳、重复性好的穴位组合。方法:将1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4组穴位组合(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太白、丰隆+三阴交、丰隆+太白)进行针刺治疗,以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为指标... 目的:拟制并筛选出降脂疗效佳、重复性好的穴位组合。方法:将1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4组穴位组合(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太白、丰隆+三阴交、丰隆+太白)进行针刺治疗,以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各组降脂效果均较为明显,且在随访1个月后其疗效是稳定的;在降胆固醇的疗效中,丰隆+三阴交组比其他各组要好,是最佳的一组;在降甘油三酯的疗效中,各组无明显差异,但在随访1个月后的疗效比较中,足三里+三阴交组较为明显,提示该组合是较佳的一组。结论:丰隆+三阴交组降胆固醇疗效最佳,足三里+三阴交组降甘油三酯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针灸疗法 穴位组合
原文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组合降低血总胆固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福 宣丽华 +2 位作者 张舒雁 龚秀杭 徐勇刚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9期537-538,共2页
目的:拟制并筛选出降低血总胆固醇疗效佳、重复性好的穴位组合。方法:将12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入4组穴位组合(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太白、丰隆—三阴交、丰隆—太白)进行针刺治疗,以治疗前后及1个月后血总胆固醇的含量变化为... 目的:拟制并筛选出降低血总胆固醇疗效佳、重复性好的穴位组合。方法:将12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入4组穴位组合(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太白、丰隆—三阴交、丰隆—太白)进行针刺治疗,以治疗前后及1个月后血总胆固醇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各组降低血总胆固醇效果均较为明显,且在1个月后,其疗效是稳定的;通过比较,丰隆—三阴交组比其他各组效果要好,提示该组合是最佳的一组。结论:丰隆—三阴交组降低血总胆固醇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针灸疗法 穴位组合
下载PDF
针灸不同穴位组合对大鼠心肌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锐 马海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7-30,共4页
本文运用实验法,观察游泳训练后且实施不同穴位组合针灸治疗的5组SD大鼠心肌细胞的SOD、GSH-Px的活性高低和MDA的含量多少.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对各组大鼠心肌中的SOD、GSH-Px、MDA都有较大的影响,说明穴位针灸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具... 本文运用实验法,观察游泳训练后且实施不同穴位组合针灸治疗的5组SD大鼠心肌细胞的SOD、GSH-Px的活性高低和MDA的含量多少.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对各组大鼠心肌中的SOD、GSH-Px、MDA都有较大的影响,说明穴位针灸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具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性的比较,针灸治疗(大椎+后三里)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最明显,针灸治疗(三阴交+后三里)的效果次之,而针灸治疗(肾俞+后三里)的效果不明显.而对于某些心肌指标的趋势出现反向变化的情况,目前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组合 运动性疲劳 心肌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穴位组合对肾结石绞痛止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佘黎欣 彭伙灵 熊伟川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9期62-63,共2页
针刺治疗肾结石绞痛,除了针刺穴位的深浅、留针时间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穴位的组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非常重要,是基础。如果穴位的选择不到位,就会达不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在多年的临床针刺治疗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套治疗肾结石... 针刺治疗肾结石绞痛,除了针刺穴位的深浅、留针时间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穴位的组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非常重要,是基础。如果穴位的选择不到位,就会达不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在多年的临床针刺治疗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套治疗肾结石绞痛的穴位组合,疗效确切。1临床资料病例共计136例,男110例,女2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针时间 穴位组合 肾结石 绞痛 止痛
下载PDF
电针配伍穴位通过HIF-1α/VEGF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鲍思辰 温佳华 +5 位作者 张源渊 杨伊琪 董闪 王景玄 杨彦玲 刘敏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2-1198,1263,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伍穴位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脊髓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 目的:观察电针配伍穴位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脊髓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Sham组)、模型组36只(SCI组)和电针组36只(SCI+EA组)。以T10为中心,用HI—0400脊髓打击器构建大鼠SCI模型;Sham组只去除椎板,不损伤脊髓。SCI+EA组术后1d开始电针干预,穴位配伍为大椎、至阳、命门、夹脊、足三里、三阴交,每日一次,每次30min,干预28d。于损伤后1d、3d、7d、14d、21d、28d 6个时间点,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节段组织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①BBB运动功能评分SCI+EA组14d后明显升高,与SCI组比较有差异(P<0.05);②HE染色Sham组脊髓结构完整,神经元形态清晰。SCI组3d有打击空洞,出血。7d、14d可见坏死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增多;21d、28d神经元数量减少。SCI+EA组电针3d后,脊髓打击处可见空洞、出血,7d后变性的神经元细胞结构逐渐清楚,细胞核清晰,核膜完整,坏死细胞计数较SCI组少(P<0.05);③免疫荧光显示HIF-1α、VEGF定位于运动神经元,损伤后7d荧光强度达到高峰,SCI+EA组荧光强度在各时间点均强于SCI组(P<0.05),Sham组荧光强度低于SCI组与SCI+EA组(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损伤后7d SCI+EA组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多于SCI组(P<0.05),14d后各对应时间点SCI+EA组蛋白表达均高于SCI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电针 组合穴位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司俊丽 张卓文 +1 位作者 李国才 肖建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乳腺肿物切除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单侧乳腺肿物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30):A组,静脉全麻+TEAS患侧内关穴、合谷穴;B组,静脉全麻+TEAS患侧内关透...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乳腺肿物切除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单侧乳腺肿物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30):A组,静脉全麻+TEAS患侧内关穴、合谷穴;B组,静脉全麻+TEAS患侧内关透外关穴、合谷透劳宫穴、双侧肩井穴。用韩氏穴位电刺激仪进行穴位刺激后行静脉全麻,TEAS持续至术毕,观察并记录TEAS前、TEAS 30 min、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手术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苏醒各时间点(分别表示为T1、T2、T3、T4、T5、T6、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心率(heart rate,HR)、平均血压(mean blood pressure,MBP)、Sp O2的变化及切皮时体动反应、苏醒质量,并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EAS后30 min(T2),B组较A组的BIS值、HR、MB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T7),B组较A组BIS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全过程丙泊酚及芬太尼的总用量,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强化、协同镇静效应,能显著减少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量,在全麻乳腺肿物切除术静脉麻醉中有辅助作用。而TEAS患侧内关透外关穴、合谷透劳宫穴及双侧肩井穴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穴位刺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乳腺手术 静脉麻醉 穴位组合
下载PDF
天灸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新怡 吴莉 +6 位作者 刘智艳 郭慧 曲红岩 李永凯 刘娟 杨欢 曹琳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天灸药膏及不同穴位组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末每组20例。天灸1组、天灸2组选用生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天灸3组、天灸4组选用炒白芥子制备...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天灸药膏及不同穴位组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末每组20例。天灸1组、天灸2组选用生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天灸3组、天灸4组选用炒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天灸1组、天灸3组穴位选取双侧肺俞、风门、膏肓;天灸2组、天灸4组穴位选取双侧大杼、膈俞、肾俞。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4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两两比较发现天灸1组、天灸3组疗效优于天灸2组、天灸4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天灸1组与天灸3组、天灸2组与天灸4组比较,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门、肺俞、膏肓穴位组合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生白芥子与炒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穴位贴敷法 发泡疗法 药物处方 穴位组合
下载PDF
“对穴”临床治验
8
作者 王居易 张地芬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3,共2页
“对穴”临床治验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100700)王居易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张地芬关键词穴位组合,针灸验案“对穴”是笔者根据中医的经络气化理论及其脑穴的特性,在应用古代经验的穴位组合的基础上,通过... “对穴”临床治验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100700)王居易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张地芬关键词穴位组合,针灸验案“对穴”是笔者根据中医的经络气化理论及其脑穴的特性,在应用古代经验的穴位组合的基础上,通过临证30余年,总结出若干由两个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组合 针灸验案 疗效
下载PDF
针刺与脑组织腺苷水平的相关性
9
作者 吴九如 刘子萱 +3 位作者 刘新宇 张崇恒 曲姝妍 胡英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单一穴位针刺及组合穴位针刺对大鼠脑组织中腺苷水平的动态影响,探讨不同穴位针刺及不同穴位组合针刺对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600只随机分成12组,按照实验设计针刺并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波长260 nm下测定大鼠脑... 目的通过研究单一穴位针刺及组合穴位针刺对大鼠脑组织中腺苷水平的动态影响,探讨不同穴位针刺及不同穴位组合针刺对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600只随机分成12组,按照实验设计针刺并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波长260 nm下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腺苷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中腺苷水平,推断不同针刺方案产生的镇静催眠效果。结果所考察的穴位受到针刺作用后都可以引起脑组织中腺苷水平的升高,但多穴位组合的腺苷水平升高更明显;不同的穴位组合,在针刺后1 h内腺苷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2 h后的腺苷水平差别则比较明显(P<0.05);各组雄性大鼠脑组织中腺苷水平均略高于雌性大鼠(P<0.05)。结论针刺刺激的睡眠相关穴位越多,催眠效果就越好,且大鼠脑组织中腺苷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组合 腺苷 动力学
下载PDF
胃十穴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
10
作者 覃光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7期522-522,530,共2页
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外科手术后常见,严重影响患者康复[1-2]。笔者在临床中逐步总结一种新的穴位组合“胃十穴”,形成标准化的治疗胃瘫的方案。该方案操作简单,标准化操作,适用于所有胃瘫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术后胃瘫综合征 胃瘫 标准化操作 穴位组合 外科手术后 疗效显著 患者康复
下载PDF
刍议内关穴在按摩临床上的应用
11
作者 吕蔓生 《按摩与导引》 2002年第5期57-57,共1页
按摩临床根据症状辨证,选用相应有效的穴位配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内关是按摩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它位于掌内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络经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在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内关的主治是... 按摩临床根据症状辨证,选用相应有效的穴位配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内关是按摩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它位于掌内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络经穴位,八脉交会穴之一。在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内关的主治是胃痛、呕吐、心悸、精神失常,笔者积累多年临床按摩内关应用的实践经验,对其主要作用总结如下几个方面:1消除疼痛1.1 胃脘痛:内关与足三里、脾胃俞、至阳组合,能有效地消除胃痛。1.2胸胁痛:与太渊、合谷相合,同时配合局部推法,能消除疼痛。1.3肋骨骨折及胸部手术后:与太渊、合谷组合,能明显地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按摩 穴位组合 临床应用 疼痛 理气开郁 退热
下载PDF
电针不同组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梦醒 付周婷 +3 位作者 刘箐 宋宗胜 张慧 唐巍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1-928,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脑缺血后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穴位组合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每组27只。参考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脑缺血后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穴位组合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每组27只。参考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电针Ⅰ组取左侧“曲池”“合谷”“足三里”及“水沟”,电针Ⅱ组取“百会”“风府”及左侧“内关”“心俞”,两电针组均于术后4h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min,1次/d,共治疗14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神经元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区CD34阳性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侧大脑运动皮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结果: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P<0.01),神经元结构发生破坏,CD34阳性表达及PI3K、Akt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缺血区病理改变均有所好转,CD34阳性细胞表达及PI3K、Akt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同时点电针Ⅰ组比较,电针Ⅱ组大鼠14d时mNSS评分降低(P<0.05),7、14d时CD34阳性表达升高(P<0.01,P<0.05),3、7、14d时PI3KmRNA表达升高(P<0.05,P<0.01),3、7d时Akt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模型组、电针Ⅰ组、电针Ⅱ组均在14d时mNSS评分最低(P<0.01);在14d治疗时程内,模型组、两电针组CD34阳性表达均持续升高(P<0.05,P<0.01),7d时PI3K、Akt mRNA表达最高(P<0.05,P<0.01)。结论:在电针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下,脑缺血后电针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发挥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上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不同穴位组合对脑缺血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可能存在差异性,以心与脑的关系指导下的配穴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神经功能 神经-血管单元 PI3K/Akt信号通路 穴位组合
原文传递
两种头针疗法对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靳玉洁 黄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08-0011,共4页
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头针疗法结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0例脑瘫伴言语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言语训练组(以下称常规组)66例、常规治疗+言语... 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头针疗法结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0例脑瘫伴言语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言语训练组(以下称常规组)66例、常规治疗+言语训练+靳三针穴位组合头针组(以下称靳三针组)63例和常规治疗+言语训练+焦氏穴位组合头针组(以下称焦氏头针组)6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言语训练,靳三针组和焦氏头针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言语训练+头针针刺疗法,靳三针组头针穴位取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舌三针;焦氏头针组在选取穴位上,对于头针穴位,选取焦氏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智九针(额五针、四神聪)、林氏颞三针。结果:靳三针组和焦氏头针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氏穴头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靳三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穴位组合头针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和单纯言语训练对脑瘫伴言语障碍者都有治疗效果,但头针结合言语训练的疗效优于后者;两种穴位组合头针疗法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瘫痪 言语障碍 头针疗法 穴位组合 语言训练
下载PDF
针刺防治无先兆偏头痛临床优选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天玮 王波 +5 位作者 刘姗姗 王观涛 顾文静 康洵 马文 沈卫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21-5525,共5页
目的:筛选无先兆偏头痛针刺防治的优选方案。方法:80例纳入研究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按析因设计方案随机分为8组,分别采用穴位组合(A)、针刺频率(B)、刺激形式(C)3个因素及相应的2个水平进行12次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 目的:筛选无先兆偏头痛针刺防治的优选方案。方法:80例纳入研究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按析因设计方案随机分为8组,分别采用穴位组合(A)、针刺频率(B)、刺激形式(C)3个因素及相应的2个水平进行12次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天数、程度、头痛影响测试问卷、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分值的改变,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于减少头痛天数、缓解头痛程度、改善失能状态而言,主穴+辨证辨经配穴、有电针的治疗组合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能起到最佳的改善效果。针刺频率的两个水平在本次试验中的各项指标上均未提示有单独效应或是交互效应。结论:针刺预防性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初步优选方案为:主穴和辨证辨经配穴,配合电针,可获得相对最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穴位组合 针刺频率 电针 析因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