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唑蓝(MTT)法空斑形成实验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崇海 皮光环 +3 位作者 王莉佳 赵晓东 蒋利萍 杨锡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噻唑蓝(MTT)法空斑形成实验在病毒滴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噻唑蓝(MTT)代替常规的中性红作为染色剂进行空斑形成实验MDCK和Hep-2细胞在12孔板上形成单层后,分别感染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加入单层琼脂糖代替传统双层琼... 目的:探讨噻唑蓝(MTT)法空斑形成实验在病毒滴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噻唑蓝(MTT)代替常规的中性红作为染色剂进行空斑形成实验MDCK和Hep-2细胞在12孔板上形成单层后,分别感染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加入单层琼脂糖代替传统双层琼脂糖培养3-4天,用噻唑蓝(MTT)代替常规的中性红作为染色剂计数空斑。结果:⑴MTT法空斑形成实验检测流感病毒和RSV病毒滴度操作简单,时间短;⑵与常规中性红法空斑形成实验比较检测病毒滴度没有差异;⑶MTT法可以避免假空斑形成。结论:MTT法空斑形成实验可替代中性红法空斑形成实验,且更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实验 噻唑蓝(MTT)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空斑形成实验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于莉 吴璇 +1 位作者 汪旻旻 黄升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5-598,共4页
采用空斑形成实验方法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滴度,加入覆盖层倒置培养27、30、34、40h后经固定染色、剔除覆盖层后,可见清晰透明空斑,边缘清晰、形态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空斑直径分别为1、1.5、3、5mm左右。加入覆盖层后培养病毒的... 采用空斑形成实验方法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滴度,加入覆盖层倒置培养27、30、34、40h后经固定染色、剔除覆盖层后,可见清晰透明空斑,边缘清晰、形态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空斑直径分别为1、1.5、3、5mm左右。加入覆盖层后培养病毒的时间可以影响RSV最终所形成的空斑大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空斑逐渐增大,在30~34h所形成的空斑大小最佳,易于计数。病毒的稀释度也会影响空斑最终形成的数量,且随着稀释度的增加,空斑数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形成实验 甲醛-结晶紫
下载PDF
新型肠道病毒空斑实验在猴轮状病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应先 旷雅舒 徐翼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038-1040,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用于肠道病毒的新型病毒空斑实验在猴轮状病毒SA11的应用效果,建立新型轮状病毒空斑-实验方法。方法将成功应用于EV71/Vero细胞模型的新型空斑实验方法,稍加改进,用于SA11/MA104病毒感染细胞模型。观察空斑形成的大小,形成时间... 目的观察用于肠道病毒的新型病毒空斑实验在猴轮状病毒SA11的应用效果,建立新型轮状病毒空斑-实验方法。方法将成功应用于EV71/Vero细胞模型的新型空斑实验方法,稍加改进,用于SA11/MA104病毒感染细胞模型。观察空斑形成的大小,形成时间及实验的可重复性。结果在SA11/MA104病毒细胞感染模型上,应用新型病毒空斑实验方法可较快地形成肉眼可识别的空斑,在空斑可数的稀释度,大多数空斑能分开,其大小基本一致,少数空斑融合成相对较大空斑。覆盖层添加胰酶对孔板形成时间无影响,但胰酶浓度过高(>5μg/ml)导致空斑形态不规则。空斑实验可重复性达到90%以上。结论新型病毒空斑实验可以用于猴病毒SA11感染细胞模型。相比传统空斑实验可重复性大大提高,操作也极为简便,为抗人轮状病毒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新型空斑实验 微晶纤维素
原文传递
广西苦丁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郝静 张美英 +7 位作者 王一飞 王亚峰 王小燕 裴赢 任哲 刘秋英 张颖君 杨崇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苦丁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c effect,CPE)和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测定不同苦丁茶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药物对病变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 目的探讨不同苦丁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c effect,CPE)和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测定不同苦丁茶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药物对病变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细胞的保护,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3个方面初步探索苦丁茶提取物抗HSV-1病毒活性的机理。结果苦丁茶水提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IC50为108.24μg/ml,药物对细胞的保护及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活性。结论苦丁茶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且初步推测其抗病毒活性是作用在病毒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细胞病变效应法 减数实验
下载PDF
川楝子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赖志才 瞿畅 +7 位作者 曾恕芬 裴赢 向阳飞 钱垂文 任哲 王一飞 张颖君 杨崇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川楝子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川楝子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 目的在体外研究川楝子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川楝子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三个方面初探川楝子提取物抗HSV-1活性的机理。结果川楝子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8.26μg/mL,TI值为18。研究显示,川楝子提取物在体外对HSV-1直接灭活的效果明显,而对HSV-1吸附与穿入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差。结论川楝子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HSV-1感染作用,且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HSV-1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提取物 MTT法 细胞病变效应法(CPE) 减数实验
下载PDF
贵州老鹰茶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凡力 周敏 +10 位作者 许敏 裴赢 向阳飞 赖志才 瞿畅 钱垂文 任哲 张颖君 杨崇仁 北里海雄 王一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inh... 目的研究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与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PRA)测定甲醇提取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步探讨其抗HSV-1的活性机理。结果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2.02μg/ml。药物主要是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结论贵州老鹰茶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其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作用在HSV-1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老鹰茶 MTT法 细胞病变效应法 减数实验
下载PDF
41种南药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郝静 张美英 +7 位作者 王一飞 王亚峰 王小燕 裴赢 杨珂 钱垂文 张颖君 杨崇仁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和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从41种南药提取物中筛选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结果从13种植物的41种提取物中找到了1种含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成分,即苦丁茶水...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法和空斑减数实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从41种南药提取物中筛选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结果从13种植物的41种提取物中找到了1种含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成分,即苦丁茶水提物。对苦丁茶水提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有希望开发出新的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细胞病变效应法 减数实验
原文传递
桉叶水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赖志才 瞿畅 +7 位作者 田立文 张美英 裴赢 向阳飞 钱垂文 王一飞 张颖君 杨崇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0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直干桉叶水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CPE观察实验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 目的:研究直干桉叶水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活性。方法:采用CPE观察实验与空斑减数实验测定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计算其空斑抑制率和IC50,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探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机理。结果:直干桉叶水提物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84.28μg/ml。药物主要是对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也能影响对病毒对细胞的吸附。结论:直干桉叶水提物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初步推测直干桉叶水提物抗HSV-1活性的机理是影响病毒的囊膜结构从而使之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干桉叶 MTT法 细胞病变效应法(CPE) 减数实验
下载PDF
可视化测定病毒滴度及抗病毒药物药效的方法优化
9
作者 唐崎 曹苑苑 +3 位作者 张欣雨 朋王平 芦宝静 黄升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在生物医学专业的细胞培养课程中,测定病毒滴度和抗病毒药物药效这一综合实验是其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病毒空斑实验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通过优化传统空斑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其次... 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在生物医学专业的细胞培养课程中,测定病毒滴度和抗病毒药物药效这一综合实验是其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病毒空斑实验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通过优化传统空斑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其次通过整合空斑实验和药物实验,简化抗病毒药物实验方法;通过定量且可视化的测定病毒滴度和抗病毒药物药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兴趣。此外,通过前沿技术荧光酶联免疫斑点(Fluo-ELISPOT),可视化和定量检测病毒噬斑(FFU),克服传统空斑实验不能检测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不显著病毒的滴度和抗病毒药物药效,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实验手段和新的见解。优化的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提高了细胞课程教学质量,推动了学生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空斑实验 荧光酶联免疫 实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
下载PDF
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中元 刘荭 +2 位作者 李正秋 王敏 张奇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7-623,共7页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O等细胞中可产生直径1~4mm的圆形空斑,空斑的大小与宿主细胞的种类和接种的病毒浓度有关。通过对感染细胞制备的超薄切片和病毒负染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显示这是一类呈典型子弹头样的弹状病毒颗粒。感染了病毒悬液的鲫和鲤先后在第2天和第3天开始出现病症,间隔1~2d后发病的鱼开始死亡,至第14天,两种感染鱼的死亡率均达到83.3%。收集人工感染后濒死的鲫和鲤,分别制备组织匀浆液,回接感染鱼类培养细胞,24h内能使其出现与原发病鲤组织匀浆液所引起的类似的细胞病变。因此证实患病鲤是由病毒病原感染所致。[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7—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细胞培养 病毒感染 空斑实验
下载PDF
运用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汉滩病毒滴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伟 杨栋强 +5 位作者 潘蕾 于海涛 李彧 王伟 王平忠 白雪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9-581,584,共4页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仪快速测定汉滩病毒滴度的方法。方法:汉滩病毒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以汉滩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G1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抗体为二抗,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阳性细胞率,评价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仪快速测定汉滩病毒滴度的方法。方法:汉滩病毒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以汉滩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G1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抗体为二抗,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阳性细胞率,评价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病毒接种量的阳性细胞率,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比。结果:感染后36 h阳性细胞百分率为(10.06±0.42)%,最低检测的病毒滴度为100 TCID50/mL。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空斑实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滴定法,FCM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检测汉滩病毒滴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 流式细胞术 空斑实验 间接免疫荧光 病毒滴度
原文传递
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莉莉 孙颖 +4 位作者 齐桂云 黄冬娟 韩珊珊 王迎晨 曲章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进行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的分离以及型别鉴定。方法标本来源于本实验室检测腺病毒阳性的1例呼吸道感染临床患者痰标本,将该例标本经处理后接种肺癌A549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用空斑实验进行病毒的分离和纯化,以纯化后的病毒核酸提取物为... 目的进行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的分离以及型别鉴定。方法标本来源于本实验室检测腺病毒阳性的1例呼吸道感染临床患者痰标本,将该例标本经处理后接种肺癌A549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用空斑实验进行病毒的分离和纯化,以纯化后的病毒核酸提取物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进行BLAST序列分析确定其型别。结果分离到一株人腺病毒毒株,对其六邻体蛋白基因PCR产物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证明该腺病毒株的六邻体序列与人7型腺病毒六邻体基因同源性均为100%。结论从哈尔滨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检测到的1例腺病毒经分离鉴定为人腺病毒7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病毒培养 空斑实验:PCR
下载PDF
汉滩型与希望山型汉坦病毒的体外重组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文臻 黄长形 +4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谢玉梅 郝春秋 张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 探明汉坦病毒汉滩型与希望山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 ,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 .方法 用汉坦病毒汉滩型 76 - 118株与希望山型 PHV株混合感染 Vero E6细胞 ,空斑形成实验挑取子代病毒克隆株 ,传代培养后用 RT-PCR方法鉴定子代... 目的 探明汉坦病毒汉滩型与希望山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 ,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 .方法 用汉坦病毒汉滩型 76 - 118株与希望山型 PHV株混合感染 Vero E6细胞 ,空斑形成实验挑取子代病毒克隆株 ,传代培养后用 RT-PCR方法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 .结果 子代病毒 14 /36来源于 PHV株 ;12 /36来源于 76 - 118株 ;5 /36汉滩型与希望山型分型引物扩增均为阳性 ;1株子代病毒 L,S片断均来源于76 - 118株 ,而 M片段两种引物扩增均为阳性 ;2株子代病毒 L片断来源于 76 - 118株 ,S片断来源于 PHV株 ,M片段两种引物扩增均为阳性 . 1株子代病毒 L ,S片断均来源于 76 - 118株 ,而 M片段来源于 PHV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斑实验 基因重组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B抑制IFN介导的抗病毒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义 罗海波 +1 位作者 高博 黄来强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2-806,i0001,共6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非结构蛋白NS4B的功能仍不很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NS4B对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的影响。建立稳定表达NS4B的细胞系后,用空斑实验研究NS4B在不同浓度的IFN_α下对水泡口炎病毒(VSV)的影响,利用代表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非结构蛋白NS4B的功能仍不很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NS4B对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的影响。建立稳定表达NS4B的细胞系后,用空斑实验研究NS4B在不同浓度的IFN_α下对水泡口炎病毒(VSV)的影响,利用代表2308个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的微点阵研究其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流式细胞仪分析IFNGR1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HCV_NS4B能微弱地抑制IFN_α介导的抗病毒反应,可能原因是HCV_NS4B抑制一些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的表达,特别是与IFN_γ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因此,NS4B对HCV耐受干扰素治疗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4B 空斑实验 DNA微点阵
下载PDF
不同血清型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文臻 黄长形 +5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李光玉 李谨革 谢玉梅 张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病毒克隆,挑得的单个病毒克隆在VeroE6细胞上扩增。分别用分型引物对子代病毒进行RT-PCR实验,以确定子代病毒L、M、S片段核酸的来源,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发现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30/44株来源于亲代病毒,9/44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26/36株来源于亲代病毒,3/36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的基因重排率(20.45%)明显高于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8.33%)。结论这种重排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HTN型与SEO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而更容易发生基因重排。而HTN型与PHV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斑实验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与双歧杆菌裂解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红莹 许国强 杜耀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对肺炎丸雷伯菌与双歧杆菌裂解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做对比研究。方法:上述2种菌经培养后,采用超声破碎法获得其细菌裂解物。对细菌裂解物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溶血空斑试验检测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0.625g/L肺炎克雷伯菌和双... 目的:对肺炎丸雷伯菌与双歧杆菌裂解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做对比研究。方法:上述2种菌经培养后,采用超声破碎法获得其细菌裂解物。对细菌裂解物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溶血空斑试验检测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0.625g/L肺炎克雷伯菌和双歧杆菌裂解物对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裂解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与双歧杆菌裂解物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溶血空斑实验
下载PDF
免疫磁珠检测水中f2噬菌体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礼源 谢秀红 +1 位作者 吴武鑫 谷康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04-606,共3页
目的:构建免疫磁珠检测水中f2噬菌体的方法,为检测水中病毒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将兔抗f2噬菌体IgG与微磁珠化学偶联构建免疫磁珠,吸附水中f2噬菌体,然后洗脱免疫磁珠结合的噬菌体,空斑实验检测f2噬菌体的效价。改变洗脱... 目的:构建免疫磁珠检测水中f2噬菌体的方法,为检测水中病毒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将兔抗f2噬菌体IgG与微磁珠化学偶联构建免疫磁珠,吸附水中f2噬菌体,然后洗脱免疫磁珠结合的噬菌体,空斑实验检测f2噬菌体的效价。改变洗脱液pH,观察不同pH对免疫磁珠捕获病毒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化学方法将抗体包被到磁珠上效果良好,免疫磁珠对f2噬菌体的吸附效率约50%以上,但洗脱效率存在差异,约30%的f2噬菌体可从免疫磁珠上洗脱下来;不同pH值洗脱液洗脱效果有差异,在pH值接近2.7时效果较好。结论:本实验通过化学偶联法成功构建免疫磁珠,并获得了较好的捕获病毒效果,但洗脱解离效率偏低,因此洗脱液及洗脱条件的选择是本研究提高病毒回收率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F2噬菌体 空斑实验
下载PDF
绿色荧光标记重组人偏肺病毒空斑形成滴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春梅 陈昕 +3 位作者 张金辉 王永 步志高 赵晓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 建立用于绿色荧光标记的重组人偏肺病毒(GFP-rhMPV)空斑形成滴度测定方法.方法 基因组中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hMPV全序列cDNA质粒和主要蛋白质表达质粒转入细胞293T后获得感染性重组hMPV.GFP-rhMPV在Vero-E6细胞中连续传代提... 目的 建立用于绿色荧光标记的重组人偏肺病毒(GFP-rhMPV)空斑形成滴度测定方法.方法 基因组中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hMPV全序列cDNA质粒和主要蛋白质表达质粒转入细胞293T后获得感染性重组hMPV.GFP-rhMPV在Vero-E6细胞中连续传代提升病毒滴度并保存.将等倍稀释的重组病毒液接种常规制备的Vero-E6细胞单层,用含或不含胰酶的低熔点琼脂精凝胶覆盖细胞,孵育一定时间后,采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荧光空斑数和抗原抗体蓝斑形成法计算病毒滴度.结果 感染后3 d,荧光显微镜下GFP-rhMPV可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覆盖层下形成分界较为清晰的绿色荧光集落,接种后3 d荧光空斑相对独立,便于计数.蓝斑形成法在感染后第5天蓝斑较大,易观察.此前拯救获得的GFP-rhMPV在宿主细胞Vero-E6中的复制滴度可达1×10^6 PFU以上.结论 成功建立了GFP-rhMPV的空斑形成实验滴度定量检测方法,为hMPV的致病机制、防治手段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偏肺病毒 形成实验 滴度测定
原文传递
表面蛋白烯醇化酶Enolase在S.suis 2感染中的角色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雯 潘秀珍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在获得具有酶活性的猪链球菌2型(S.suis2)05ZYH33重组烯醇化酶Enolase蛋白的基础上,旨在继续探索其在细菌粘附和引发免疫下调作用中的角色。方法流式细胞术(FCM)、Hep2细胞粘附竞争试验、免疫空斑试验。结果流式细胞术...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在获得具有酶活性的猪链球菌2型(S.suis2)05ZYH33重组烯醇化酶Enolase蛋白的基础上,旨在继续探索其在细菌粘附和引发免疫下调作用中的角色。方法流式细胞术(FCM)、Hep2细胞粘附竞争试验、免疫空斑试验。结果流式细胞术FCM的细胞定位显示Enolase可以部分存在S.suis205ZYH33细菌的表面;Hep2细胞粘附竞争试验表明猪链球菌表面Enolase参与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免疫空斑实验的结果揭示Enolase在抑制宿主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结论 Enolase作为一个表面蛋白,确实在S.suis2感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烯醇化酶Enolase 流式细胞术 黏附 溶血形成实验
下载PDF
其它
20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0年第5期319-322,共4页
901565 头皮静脉压与颅内压关系初探/黄裕昌…//实用儿科杂志.-1990,5(3).-150选择1岁以下前囟未闭婴儿90名,其中新生儿29名,测定其头皮静脉压(SVP)、颅内压(ICP)、新生儿血压(BP)。结果:1岁以下90名,ICP≤0.98kPa 者62名,其 SVP 均值为... 901565 头皮静脉压与颅内压关系初探/黄裕昌…//实用儿科杂志.-1990,5(3).-150选择1岁以下前囟未闭婴儿90名,其中新生儿29名,测定其头皮静脉压(SVP)、颅内压(ICP)、新生儿血压(BP)。结果:1岁以下90名,ICP≤0.98kPa 者62名,其 SVP 均值为0.06kPa;ICP≥1.08kPa 者28名,其 SPV 均值为0.10kPa,S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 前囟 黄裕 高渗性脱水 恢复期血清 溶血空斑实验 脐血检查 进针方法 气管切开术 颅内低压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