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地区省级村落为例
1
作者 李根 田海宁 +1 位作者 郭瑞 闫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96,114,共7页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陕北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延安和榆林地区尤为突出,而陕南和关中区域除安康和渭南地区分布相对密集,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全省已经形成4个集中聚集区域;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其所处区海拔高度和水系分布密切相关,低海拔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多邻近水源地或沿河流水系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和河流水系分布直接影响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基本格局,地域文化、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4个核心区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GIS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果园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
作者 苑惠丽 杨亚楠 陈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多时相中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采样数据和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开展黄河故道地区果园信息提取,结合地形因子、海岸线分布等基础地理数据,探讨果园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果园的聚集度特征。结果表明:黄河... 基于多时相中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采样数据和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开展黄河故道地区果园信息提取,结合地形因子、海岸线分布等基础地理数据,探讨果园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果园的聚集度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故道果园面积约1268.30 km^(2),其中砀山县、丰县和萧县为果园种植的主要地区;果园主要分布于高程>20~60 m、坡度≤4°的范围内的地势平坦地带,分别占果园总面积的86.84%和88.43%;果园主要分布于距离海岸线>280 km的区域内,占果园总面积的91.20%;县(区)域、10 km×10 km、5 km×5 km和1 km×1 km格网尺度下的果园种植密度呈显著空间正相关,属于空间聚集分布模式,随空间尺度降低,聚集度越高。可见黄河故道地区果园逐渐呈现出种植规模化、连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空间分布特征 黄河故道地区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基于声场空间分布特征
3
作者 杨旭 唐靖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89,194,共6页
首先,介绍了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振动机理和故障特征,并研究了基于声场空间分布特征的故障诊断流程;然后,对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的声音信号采集及特征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利用神经网络算法的模式识别对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的故障进行... 首先,介绍了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振动机理和故障特征,并研究了基于声场空间分布特征的故障诊断流程;然后,对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的声音信号采集及特征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利用神经网络算法的模式识别对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的故障进行诊断。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对联合收割机滚动轴承故障的综合诊断率为91.67%,系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声场空间分布特征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白马湖水质2008—2021年空间分布特征
4
作者 张新星 陈小菊 张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基于2008—2021年白马湖水质监测数据,本文采用距平系数法分析研究了白马湖各生态功能分区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是白马湖水质状况最重要的控制因子,其中白马湖核心区、开发控制利用区总氮和总磷距平系数多为负数,白马... 基于2008—2021年白马湖水质监测数据,本文采用距平系数法分析研究了白马湖各生态功能分区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是白马湖水质状况最重要的控制因子,其中白马湖核心区、开发控制利用区总氮和总磷距平系数多为负数,白马湖缓冲区总氮、总磷、富营养化指数距平系数均为正数。白马湖缓冲区多年水质状况较差,2018年以后有好转趋势。现阶段,各生态功能分区总磷、总氮水质类别仍处于Ⅳ类,控氮、控磷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距平系数法 空间分布特征 白马湖
下载PDF
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清清 杨晓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7-286,共10页
地质文化村(镇)是地质文化科普的重要窗口,也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的进一步评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 地质文化村(镇)是地质文化科普的重要窗口,也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的进一步评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我国50个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型;(2)各省(市、区)地质文化村(镇)数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呈“东多西少”格局;(3)地质文化村(镇)形成1个高密度核心区、2个次高密度集聚区、1条核心延长带;(4)影响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由特色地质资源、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3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对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影响最大且效果显著。在今后地质文化村(镇)的评定建设中,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申报;适当给予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倾斜;加大地质文化村(镇)宣传力度;充分发掘地质特色及民俗文化,加强地质文化村(镇)与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镇) 地质遗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新疆冰湖制图及空间分布特征
6
作者 刘帅琪 李均力 +1 位作者 李若楠 都伟冰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513-524,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的冰川迅速融化,形成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冰湖。部分冰湖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并可能引发溃决洪水,提高对这些小型冰湖的制图精度对深入了解冰川冰湖灾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DUNet语义分割...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的冰川迅速融化,形成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冰湖。部分冰湖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并可能引发溃决洪水,提高对这些小型冰湖的制图精度对深入了解冰川冰湖灾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DUNet语义分割模型生成2022年新疆冰湖数据集,并结合历史冰湖数据分析了冰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10 hm^(2))、中(>1~10 hm^(2))、小(≤1 hm^(2))型冰湖的制图平均误差分别为2.29%、10.02%、27.71%,平均误差均小于已有的三种冰湖产品,其中面积>0.81 hm^(2)的冰湖相对误差为18.36%。2022年新疆>0.06 hm^(2)的冰湖数量为6854个,总面积为200.36 km^(2)。其中,≤1 hm^(2)的冰湖占总数量的70.32%,>1 hm^(2)的冰湖占总面积的92.49%。阿尔泰山区、天山西部、天山南部是新疆冰湖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近30年来冰湖数量增加最多的区域;在各区域中,面积≤10 hm^(2)的冰湖数量增加最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新疆冰湖灾害预警、冰湖灾害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新疆 遥感 空间分布特征 深度学习 Sentinel-2影像
下载PDF
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孙卿 高楠 田祥宇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山西省前4批3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等方法,探讨并揭示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西省全域及晋北晋中晋南三大区域乡村旅游重点村离散程度高,方向性明显,... 以山西省前4批3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等方法,探讨并揭示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西省全域及晋北晋中晋南三大区域乡村旅游重点村离散程度高,方向性明显,除晋北地区外,其他区域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均衡分散型态势;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整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密北疏的特征;根据各自特点,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可以划分为红色旅游发展型、农耕文化体验型、生态康养度假型、特色风景观光型四大类,其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空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重点村分布的关键因素是距低级景区距离、交通通达度、高程;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与距高级景区距离单因子影响力不显著,但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孙亚东 刘敏 李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科学研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推动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 科学研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推动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分布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凝聚型空间分布格局;从省域尺度来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四川、云南和江西等省份。②密度特征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1个高密度核心区、1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1条倒“Y”字形核心带。③影响因素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受经济产业、社会政治、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产业因素和旅游资源因素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北交所开市两周年回顾与小结——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行业和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张剑波 虞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从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到2023年11月14日收盘,北交所已开市交易两周年。本文简要回顾分析在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总体概况、行业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简单展望。一、总体概况:第二周年上市数量远超第一... 从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到2023年11月14日收盘,北交所已开市交易两周年。本文简要回顾分析在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总体概况、行业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简单展望。一、总体概况:第二周年上市数量远超第一周年北交所开市以来,开市之日首批上市81家公司,在第一周年(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11月14日)新上市企业45家,在北交所退市转板至创业板上市2家(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上市 退市 空间分布特征 总体概况 简要回顾 交易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
10
作者 佟盾 张戈 朱凤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2,共13页
为探讨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本研究以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POI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分... 为探讨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本研究以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POI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结果表明,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三大特性,即景区依赖性、集聚性和向心性,以“一片区,两个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格局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北部密度高、南部密度低。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于蓟州区西部与北部,以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形成集聚格局,并通过极化效应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在集聚区内进一步增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蓟州区中部与西部,呈现出以增长极为主的空间集聚格局。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格局是基于自然本底因素形成,并受到社会经济和客源吸引潜力因素的共同驱动,影响因素按解释能力从高到低分别为海拔高度(0.81)、A级旅游景区数量(0.68)、旅游发展政策(0.55)、旅游收入(0.53)。自然本底奠定了空间集聚的资源基础,A级旅游景区作为空间集聚的核心增长极,旅游发展政策引导强化了其地域根植性,而经济社会因素又影响着空间集聚的市场规模。双因子的交互效应比单因子的影响力高,产生非线性增强与双因子增强两种效应。研究表明,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集聚、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受自然本底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及客源吸引潜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POI数据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蓟州区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近海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评价研究
11
作者 史奇让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基于遥感技术研究近海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评价近海区域污染状况。选择东中国近海海域某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所使用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数据与航测遥感数据两部分,基于遥感反射率搭建近海COD浓度数据的相关水质反演模型。基于遥感... 基于遥感技术研究近海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评价近海区域污染状况。选择东中国近海海域某区域作为研究区域,所使用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卫星遥感数据与航测遥感数据两部分,基于遥感反射率搭建近海COD浓度数据的相关水质反演模型。基于遥感反射率搭建近海悬浮颗粒物浓度数据的相关水质反演模型。随着与海岸的距离逐渐增大,COD污染情况逐渐减轻,减轻程度较低,说明研究区域近海COD污染情况整体比较严重,分布较为均匀。比较COD与悬浮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发现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更加严重,容易在近岸区域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COD 悬浮颗粒物 空间分布特征 污染状况
下载PDF
翁源县古树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2
作者 苏洋 岑嘉欣 +3 位作者 黄夏宁 宋凯 施媛 郭志嵘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10 a,平均树龄为170 a;树高主要集中在11~16 m,平均树高为14.1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0~1.00 m,平均胸径为0.89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0~16.25 m,平均冠幅为14.19 m。从生长状况上看,生长势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的古树分别有356,16,5,56株。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古树在8个镇区均有分布,呈聚集型分布,存在6个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且聚集古树15株以上的集聚区。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是影响翁源县古树种类组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源县 古树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邓李精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乡村旅游效益显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周边的作用,可带动邻近乡村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文化内涵,激发经济活力。为探究江苏省在不同尺度下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 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乡村旅游效益显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周边的作用,可带动邻近乡村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文化内涵,激发经济活力。为探究江苏省在不同尺度下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地理联系率等空间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不同尺度下均呈现凝聚型的空间分布特征。(2)重点村高密度核心区在省域尺度下呈“U”型分布态势;在三大区域尺度下苏南、苏中分别呈“T”“K”型分布态势,苏北呈双核分布态势;在市域尺度下,各地市的高密度核心区以旅游景区、经济中心、主干路网为核心向周边延伸,大体呈片状分布态势。(3)重点村在不同尺度下均表现出集中性较低集聚分布趋势,且内部不均衡程度较高的分布特征。(4)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程度、客源市场规模、地方政策环境等人文、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江苏省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安徽省美丽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姚侠妹 张清怡 +2 位作者 袁婷婷 梁磊 偶春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基于ArcGIS10.8的最邻近指数、基尼指数等方法对安徽省526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地理联系率、重叠分析法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分布呈现出聚集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且... 采用基于ArcGIS10.8的最邻近指数、基尼指数等方法对安徽省526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地理联系率、重叠分析法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分布呈现出聚集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且其在地理区域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皖南1个高密度中心,皖北1一个次密度中心,皖西以及皖中地区分布较少的格局;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在不同市域之间的分布差异较大,且其分布主要受到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以及人文因素中的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空间分布特征 区域分布差异 安徽省
下载PDF
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管理研究
15
作者 黄书健 撒莹 +2 位作者 朱可欣 徐安民 刘思雨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等分析方法,结合ArcGIS10.8,对云南省77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云南省传统村落整体呈凝聚分布。2)市级尺度上,传...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等分析方法,结合ArcGIS10.8,对云南省77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云南省传统村落整体呈凝聚分布。2)市级尺度上,传统村落呈分散分布,县级尺度上则呈集中分布;不论在县域还是市域范围内,传统村落都存在不均衡分布。3)共有3个主要的高密度聚集区,分别位于滇西北、滇西及滇南地区。通过地理探测器研究方法,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交替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地形因素。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到最近市中心距离和路网密度也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以下保护管理策略:1)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打造区域传统村落名片;2)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保护利用;3)重视地形与交通的影响作用;4)保护与发展相结合;5)构建利益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 村落保护管理 云南省
下载PDF
典型铅冶炼厂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吸附规律研究
16
作者 郎涛 毛雯雯 路超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指出铅冶炼厂废弃后堆积存放的冶炼渣仍对环境产生持续且严重的污染行为,为此本文旨在探究冶炼厂土壤中主要污染物铅在不同土壤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冶炼厂土壤中平均铅含量为1921.77 mg/kg,表层土... 本文指出铅冶炼厂废弃后堆积存放的冶炼渣仍对环境产生持续且严重的污染行为,为此本文旨在探究冶炼厂土壤中主要污染物铅在不同土壤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冶炼厂土壤中平均铅含量为1921.77 mg/kg,表层土壤超标率达51%,最大值高出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的725倍,且铅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层土壤铅含量空间差异大,西北方向(即厂房所在地)土壤污染严重,功能分区对铅污染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通过吸附实验探究了铅的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冶炼厂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污染 空间分布特征 吸附规律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丁明月 刘洋洋 +2 位作者 化明星 丁嘉豪 张建鹏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以河南省2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传统村落呈空间集聚分布特点,其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从省域尺度上看,河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 以河南省2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传统村落呈空间集聚分布特点,其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从省域尺度上看,河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豫北地区,其次为豫南、豫中和豫西,豫东地区相对较少;从市域尺度上看,河南省传统村落在平顶山市、信阳市、安阳市以及鹤壁市等地呈高密度集聚状态;影响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因素相对较多且错综复杂,地形、水文、历史文化、交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都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GIS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GWR的开封城郊复合污染区农田土壤中As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18
作者 徐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152-0156,共5页
研究城郊污染区农田土壤中As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开展土壤污染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开封东郊汴东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0m×200m网格布点法在研究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246个,运用ArcGIS软件并基于地理加权回... 研究城郊污染区农田土壤中As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开展土壤污染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开封东郊汴东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0m×200m网格布点法在研究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246个,运用ArcGIS软件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法,分析土壤As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自相关分析,发现开封东郊复合污染区农田土壤As含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土壤As含量南部高北部少,且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与河流附近。As含量与pH成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中CaCO3(P<0.01)、有机质(P<0.01)和污染源距工厂距离(P<0.01)也成负相关关系。运用反距离加权(IDW)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As含量进行空间分布插值,可以直观看出各种影响因素在研究区内的影响程度,各影响因子与土壤As含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表现为pH>土壤有机质(SOM)>CaCO3>粘粒。由于pH值通过影响土壤As的活性来影响其含量,本文选取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抑制了重金属元素的活性,使得pH值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显著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地理加权回归 AS 影响因素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玫臻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以甘肃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ArcGIS等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可视化处理并解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差异性集聚特征,地区分布呈现不均衡分层,其空间分布密度差... 以甘肃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ArcGIS等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可视化处理并解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差异性集聚特征,地区分布呈现不均衡分层,其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性明显,形成一个高度聚集区和三个次密集聚集区。(2)甘肃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双因子增强现象。(3)甘肃省传统村落随着海拔增高、坡度变陡和与河流的距离增大其空间分布数量逐渐下降;而与气温和到邻近行政区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呈正态分布,拥有一个适宜值;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要素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江西省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凌浩杰 张延飞 +2 位作者 邵佳敏 丁木华 虞俊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森林康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新途径,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选取江西省301处森林康养资源,采用最邻近距离、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规模度指数与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 森林康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新途径,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选取江西省301处森林康养资源,采用最邻近距离、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规模度指数与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森林康养资源呈现“北多南少,省界处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分布于沿省界一带,呈半圆条带状分布;江西省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受水系、地形、常住人口、交通通达度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而受森林覆盖率、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江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