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视觉与深度学习的焊接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空间定位方法
1
作者 石玮 周坤 +2 位作者 刘福海 张焱 杨战利 《电焊机》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针对目前焊接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空间定位精度低、速度慢和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的高效、高精度的切割点空间定位方法。首先,利用3D视觉技术获取钢管端部的点云数据,通过三维点云处理方法提取有... 针对目前焊接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空间定位精度低、速度慢和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的高效、高精度的切割点空间定位方法。首先,利用3D视觉技术获取钢管端部的点云数据,通过三维点云处理方法提取有效点云和过滤点云中的离群点,并采用二维图像处理方法将其投影为二维图像;然后通过深度学习中目标检测方法确定二维图像中钢管端部与引熄弧板连接边缘区域;最后计算分析钢管端部与引熄弧板在二维图像中的交点信息并将交点信息映射至原始三维点云,完成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的空间定位。实验测试了896个不同的钢管端部带有引、熄弧板点云数据(正样本)和104个不带有引熄弧板数据(负样本),统计测试结果:正样本管端和引熄弧板连接边缘定位准确率达到99.56%、误检率为0.15%,负样本检出率为0.29%。使用本文方法测试294次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空间位置,统计测试结果与实际切割点位综合误差,结果均在±2 mm以内,钢管端部引熄弧板切割点空间定位平均耗时为5.8 s。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熄弧板 点云处理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的猕猴桃分类识别与空间定位
2
作者 刘博文 徐卫平 +1 位作者 徐钦 陈华伟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复杂自然环境下果实的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是猕猴桃机械臂采摘的关键和难点。面向猕猴桃实时采摘应用,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猕猴桃分类识别算法、空间定位模型构建和机械臂采摘实验研究。优选Anchor_Free的一阶段YOLOX算法模型,并通过... 复杂自然环境下果实的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是猕猴桃机械臂采摘的关键和难点。面向猕猴桃实时采摘应用,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猕猴桃分类识别算法、空间定位模型构建和机械臂采摘实验研究。优选Anchor_Free的一阶段YOLOX算法模型,并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调整通道数、增加特征融合、堆叠特征融合对该模型特征融合环节加以改进,提高了非结构化环境下猕猴桃果实的分类识别精度。实验数据表明,改进YOLOX算法对独立果实、树叶遮挡、树干遮挡、果实重叠的平均精度(AP)分别提升至99.38%、98.43%、93.82%和92.98%,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96.15%,其平均F1值提升至94.24%,且在640×640分辨率下每幅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为0.019 s。进一步地,利用图像深度信息对识别目标进行三维空间位置求解,并经物理实验验证,实验中果实定位坐标误差≤3.3%。算法在识别率、检测时间和定位误差3方面取得了较优的综合性能,满足猕猴桃机械臂采摘中果实的实时识别及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采摘 目标分类识别 深度学习 YOLOX 空间定位
原文传递
智能识别与空间定位技术在高速铁路车站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边原 赵俊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车站建筑结构复杂程度上升与智能化管理需求日益增进的情况,提出使用智能识别、空间定位技术和BIM运维技术相结合,应用到高速铁路车站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以辅助日常运维的应用方案。通过对比不同的图像识别模型和空...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车站建筑结构复杂程度上升与智能化管理需求日益增进的情况,提出使用智能识别、空间定位技术和BIM运维技术相结合,应用到高速铁路车站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以辅助日常运维的应用方案。通过对比不同的图像识别模型和空间定位方法,并参考实际铁路运维场景中的监控相机覆盖范围,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应用图像识别技术的空间定位方法来获取特定设备空间位置,用来提高运维管理数据获取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路线,包括设备特征采集、特征点选取、摄像头标定、空间坐标转换等关键环节,将检测方法和定位算法集成,得到特定设备设施定位的方法。最后对这套空间定位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讨论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铁路运维领域的多个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空间定位 运维管理 高速铁路车站 单目相机
下载PDF
让空间定位更精准——濮阳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纪实
4
作者 张晶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45-45,共1页
“运行维护较好,运行完好率达95.3%。”近日,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工作推进会上,濮阳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受到省自然资源督查办公室通报表扬。近年来,濮阳市高度重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工作,通过精心部署,加... “运行维护较好,运行完好率达95.3%。”近日,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工作推进会上,濮阳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受到省自然资源督查办公室通报表扬。近年来,濮阳市高度重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工作,通过精心部署,加压推进,压实责任,保障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持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定位 基准站 空间定位 通报表扬 运行维护 濮阳市 建设和维护 自然资源
下载PDF
对接接头焊件缺陷空间定位及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石端虎 吴三孩 +3 位作者 历长云 赵洪枫 刚铁 何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实现对接接头激光焊件缺陷的空间定位及可视化,添加辅助块将其转换为T形接头焊件.基于无标识旋转视差法获取了焊件X线检测图像,建立了缺陷空间定位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焊件缺陷的深度、偏移量、沿焊缝纵向分布、缺陷大小等空间位置数据... 为实现对接接头激光焊件缺陷的空间定位及可视化,添加辅助块将其转换为T形接头焊件.基于无标识旋转视差法获取了焊件X线检测图像,建立了缺陷空间定位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焊件缺陷的深度、偏移量、沿焊缝纵向分布、缺陷大小等空间位置数据的自动提取,并对缺陷空间定位模型进行了无损伤验证.试验结果表明:80个预设空间位置气孔缺陷的深度平均相对误差为0.21%,偏移量平均相对误差为0.71%,沿焊缝纵向分布无误差.创建的焊件三维模型实现了批量气孔缺陷的空间再现.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批量气孔缺陷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该类焊件的焊接工艺修订、连接质量判定及结构完整性评价等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视差法 对接接头焊件 缺陷空间定位 无损伤验证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换流站三维实景空间定位与区域入侵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峰 肖耀辉 霍立海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换流站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巡视的方式监测区域入侵,监测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纰漏,无法确保换流站关键区域的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换流站三维实景空间定位与区域入侵监测方法。构建换流站三维实景模型,定位三维警戒空间,利用目标跟踪算... 换流站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巡视的方式监测区域入侵,监测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纰漏,无法确保换流站关键区域的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换流站三维实景空间定位与区域入侵监测方法。构建换流站三维实景模型,定位三维警戒空间,利用目标跟踪算法,监测换流站入侵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5次入侵事件,监测的平均偏差始终低于1.675 m,定位警戒空间的偏差较小;最高漏检率和最高误检率均未超过1%,整体监测平均时间为0.53 s,保证了换流站关键区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三维实景模型 空间定位 目标跟踪 入侵目标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和指纹图谱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空间定位方法
7
作者 冯晓泽 寇鹏 +2 位作者 梁得亮 崔新奇 王浩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的关键承载点,若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绝缘故障在变压器故障中占比最高,而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PD)又是导致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对PD进行有效定位有重要实际意义。传统的变压器超高频PD定位...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的关键承载点,若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绝缘故障在变压器故障中占比最高,而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PD)又是导致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对PD进行有效定位有重要实际意义。传统的变压器超高频PD定位方法主要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分析,但其噪声敏感性以及高同步采样要求所带来的硬件开销限制了应用。对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接收信号强度(RSSI)指纹图谱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基于近邻传播聚类和神经网络的初定位,以及基于压缩感知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平均定位误差为0.017m,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局部放电 压缩感知 近邻传播算法 神经网络 指纹图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双电机驱动的管道检测机器人空间定位
8
作者 王鲁辉 李巍 +3 位作者 李生文 李太江 程晔锋 徐向前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4期13-18,50,共7页
本文目的是研究双电机驱动的机器人在管道里的空间定位。针对此,构建了双电机驱动机器人运动模型,并采用了PID算法控制机器人实现差速转向和直线运动。进而结合编码器与陀螺仪采集的数据,进行位移计算和位置坐标推导。最后,进行机器人... 本文目的是研究双电机驱动的机器人在管道里的空间定位。针对此,构建了双电机驱动机器人运动模型,并采用了PID算法控制机器人实现差速转向和直线运动。进而结合编码器与陀螺仪采集的数据,进行位移计算和位置坐标推导。最后,进行机器人管道定位试验,取真实轨迹位置坐标与算法计算位置坐标各30组,通过Origin软件仿真其运动轨迹,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轨迹基本重叠,平均误差小于3.5%,表明该定位算法可应用于双驱机器人开展管道检测时的空间定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驱动机器人 空间定位 管道检测 PID算法
下载PDF
中国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解读
9
作者 王瑞琦 楼颖 李雄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4期45-55,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解读,有助于全面认识风景名胜区风景系统形成的基础内涵。【方法】以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西岳的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利用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梳理相关历史古籍资料,分析空间对位和空间控... 【目的】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解读,有助于全面认识风景名胜区风景系统形成的基础内涵。【方法】以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西岳的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利用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梳理相关历史古籍资料,分析空间对位和空间控制的关系,探讨其国土尺度下的空间秩序与选址表征的理想格局以及功能与等级背后的差序结构,再研究两个层面的文化构图的内在联系。【结果】最终解读古代华山具有“中干龙脉,京畿重地”的国土空间定位:“中干龙脉”体现在华山作为“吉壤”之所、“四岳五山”的核心以及华阴处于“阴阳八卦九宫”的风水宝地模式的“艮位”;“京畿重地”则反映为华山在地利、地政、地缘三个方面表现出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结论】一方面为研究华山风景名胜区在国土尺度的整体布局确定了历史本底和空间原型;另一方面为解读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联系提供理论基础,推动风景名胜区空间逻辑理法的传承和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整合优化以及“五岳联合体”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风景园林 中国传统地理学 国土空间定位 华山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量器空间定位方法
10
作者 白传麒 张文涛 赵翠莲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7期44-47,共4页
本文针对标准金属量器自动检定流程中存在的量器安装定位烦琐、过程缓慢的问题,通过分析标准金属量器的图像特征及其与相机间的相对位姿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量器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测距获取相对距离、YOLOv4识别玻璃... 本文针对标准金属量器自动检定流程中存在的量器安装定位烦琐、过程缓慢的问题,通过分析标准金属量器的图像特征及其与相机间的相对位姿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量器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测距获取相对距离、YOLOv4识别玻璃液位管和表尺位置,并分割图像、使用标准件法测量罐体轴线旋转角度,对量器与相机间的当前相对位姿进行数值化并提供定位引导。实验证明:该方法测量精度满足需求,能为工作人员提供直观的定位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金属量器 单目视觉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基于YOLO v5m的红花花冠目标检测与空间定位方法
11
作者 郭辉 陈海洋 +3 位作者 高国民 周伟 武天伦 邱兆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2-281,共10页
针对红花采摘机器人田间作业时花冠检测及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定位算法(Mobile safflower detection and position network,MSDP-Net)。针对目标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 v5m网络模型C-YOLO v5m,... 针对红花采摘机器人田间作业时花冠检测及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定位算法(Mobile safflower detection and position network,MSDP-Net)。针对目标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 v5m网络模型C-YOLO v5m,在YOLO v5m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插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相较于改进前分别提高4.98、4.3、5.5个百分点。针对空间定位,本文提出了一种相机移动式空间定位方法,将双目相机安装在平移台上,使其能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定位精度一直处于最佳范围,同时避免了因花冠被遮挡而造成的漏检。经田间试验验证,移动相机式定位成功率为93.79%,较固定相机式定位成功率提升9.32个百分点,且在X、Y、Z方向上移动相机式定位方法的平均偏差小于3 mm。将MSDP-Net算法与目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SDP-Net的综合检测性能均优于其他5种算法,其更适用于红花花冠的检测。将MSDP-Net算法和相机移动式定位方法应用于自主研发的红花采摘机器人上进行采摘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500次重复试验中,成功采摘451朵,漏采49朵,采摘成功率90.2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取垄长为15 m范围内,盛花期红花花冠采摘成功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采摘机器人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空间定位精度分析与补偿
12
作者 王调品 李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7-134,共8页
为解决数控机床空间定位精度建模不完备及传统逆向叠加补偿存在残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空间定位精度分析与补偿技术。以某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旋量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机床运动链的基础上,推导计算了两卧式加工中心运动... 为解决数控机床空间定位精度建模不完备及传统逆向叠加补偿存在残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空间定位精度分析与补偿技术。以某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旋量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机床运动链的基础上,推导计算了两卧式加工中心运动链的运动学正解,并结合21项几何误差分析,构建该卧式加工中心空间定位精度模型;其次,利用十二线法辨识21项几何误差,并输出该机床空间定位精度预测离散图;然后,基于空间对角线测试验证该卧式加工中心空间定位精度模型的准确性;最终,基于NC代码优化补偿技术实现了空间定位精度补偿。结果表明:空间定位精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平均值相对偏差最大不超过2μm,且NC代码优化补偿技术的补偿效率最高为8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定位精度 十二线法 精度预测 优化补偿
下载PDF
山东招远灵山沟金矿床金矿化空间定位机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孙丰月 于晓飞 +1 位作者 冯占山 李延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0-925,共6页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灵山沟金矿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为"结环"状,是主、次级断裂组合控矿,即灵山—北截断裂与其次级断裂构成的结环控制了灵山沟金矿的产出;同时研究了该金矿工业矿体的空间...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灵山沟金矿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为"结环"状,是主、次级断裂组合控矿,即灵山—北截断裂与其次级断裂构成的结环控制了灵山沟金矿的产出;同时研究了该金矿工业矿体的空间定位机制,建立了灵山沟金矿不同深度上工业矿体分别受灵北断裂(F1)和其次级断裂(F5)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以及热液上升通道控制的空间定位机制,从而解释了同一矿区存在产状明显不同的两类矿体的原因,为矿区及外围开展矿体定位预测和进一步预测找矿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控矿样式 矿体空间定位机制 山东招远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无线电遥测与GPS空间定位的比较:野外放归大熊猫的跟踪定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10 位作者 张亚辉 刘巅 李仁贵 周小平 黄炎 汤纯香 魏荣平 张贵权 李德生 王鹏彦 张和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以佩戴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的GPS颈圈(Lotek GPS_4400M)的放归大熊猫"祥祥"作为目标动物,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RT)和GPS跟踪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每日监测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的... 以佩戴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的GPS颈圈(Lotek GPS_4400M)的放归大熊猫"祥祥"作为目标动物,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RT)和GPS跟踪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每日监测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状况、移动规律和觅食行为。为了比较RT和GPS在高山峡谷地区空间定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引入空间定位率、地形特征、空间定位差、巢域大小和日移动距离等指标来分析RT和GPS之间的定位差异。结果表明:RT的空间定位效率明显高于GPS的自动定位(P<0.001),分别是54.1%(绘图法)和45.2%(≧2D);不同月份RT和GPS的空间定位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大熊猫不同月份的海拔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特性密切相关。RT位点的地形指数中坡度高于GPS,坡向和海拔高度较GPS定位点低,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 (两点直接计算法和绘图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天位点之间的距离(空间定位差)平均450~660 m左右;RT与GPS所估测的大熊猫巢域大小,除5月、9月和12月RT低于GPS外,其余月份为前者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移动距离除12月份RT小于GPS外,其余月份都呈现出RT大于GPS的格局,统计检验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所测指数之间都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RT遥测和GPS定位都可以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而且GPS无线电颈圈在亚高山和高山森林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遥测(RT) GPS 空间定位 高山峡谷地区 大熊猫 跟踪
下载PDF
应用PET研究示踪剂穴位注射后的经络走行空间定位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义杰 田嘉禾 +9 位作者 陈英茂 尹大一 张锦明 张书文 邵明哲 姚树林 丁为民 刘自来 祝总骧 徐瑞民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利用PET多功能图像处理软件 (MPItool)的图像融合功能 ,显示18F 脱氧葡萄糖 (FDG)穴位注射后沿经络走行的空间定位。方法 健康志愿者 5例 ,用生物物理经络体表循行线客观定位法在体表精确测定经典穴位 ,除选定为注射点的最... 目的 探讨利用PET多功能图像处理软件 (MPItool)的图像融合功能 ,显示18F 脱氧葡萄糖 (FDG)穴位注射后沿经络走行的空间定位。方法 健康志愿者 5例 ,用生物物理经络体表循行线客观定位法在体表精确测定经典穴位 ,除选定为注射点的最低穴位外 ,其他拟测穴位均作出标记点。固定体位 ,分别采集透射扫描和发射扫描图像 ,将两者融合 ,并据三维坐标系 ,测标记点距与之对应的相同空间坐标水平处走行线的距离。结果 清晰显示了示踪剂穴位注射后沿经络走行与肢体的空间关系 ,得上巨墟穴位平均深度约 3.8cm、足三里穴位约 5cm。这些深度数值与经典穴位深度基本相符。结论 利用PETMPItool,初步获得拟测经典穴位与该穴位注射后示踪剂沿经络走行的空间位置及距离 ,基本符合经典理论记述的穴位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示踪剂 穴位注射 经络走行 空间定位
下载PDF
大营地区古层间氧化带识别与空间定位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鲁超 焦养泉 +4 位作者 彭云彪 吴立群 苗爱生 荣辉 谢惠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8-1240,共13页
潜在铀储层内部的层间氧化作用与铀成矿作用同时进行而且密不可分,(古)层间氧化带被认为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运用岩芯和钻孔资料以及各分带的岩石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信息识别古层间氧化带,结合铀储层中具有古氧化性质和... 潜在铀储层内部的层间氧化作用与铀成矿作用同时进行而且密不可分,(古)层间氧化带被认为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运用岩芯和钻孔资料以及各分带的岩石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信息识别古层间氧化带,结合铀储层中具有古氧化性质和还原性质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定量地给予古层间氧化带以空间定位,并据此可以划分出古完全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铀储层规模、隔挡层、暗色泥岩及煤层等因素对于古层间氧化带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层间氧化带 二次还原 空间定位 识别标志
下载PDF
用于变电站放电源空间定位的特高频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叶海峰 钱勇 +2 位作者 王江 盛戈皞 江秀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4-60,共7页
基于宽带单极天线理论,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变电站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特高频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椭圆单极贴片的结构,具有全向、宽频带、高灵敏度、驻波比低及群时延稳定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变电站放电源全向检测的要求,多个传感器可组成特... 基于宽带单极天线理论,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变电站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特高频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椭圆单极贴片的结构,具有全向、宽频带、高灵敏度、驻波比低及群时延稳定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变电站放电源全向检测的要求,多个传感器可组成特高频传感器阵列,对放电源进行空间定位。实验室搭建的局放实验平台对该传感器的空间检测及定位性能进行了验证,并成功将由该传感器组建的传感器阵列用于了变电站现场放电在线监测。实验室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满足变电站放电源空间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高频 群时延 灵敏度 空间定位 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放电源空间定位用特高频传感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叶海峰 钱勇 +2 位作者 刘宗杰 盛戈皞 江秀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33-340,共8页
采用特高频传感器阵列对放电源进行空间定位可极大地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该文在研究确立空间定位用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单极天线理论和曲流技术,设计了一种球面锥形结构的新型特高频传感器。通过仿真及实验检测,... 采用特高频传感器阵列对放电源进行空间定位可极大地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该文在研究确立空间定位用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单极天线理论和曲流技术,设计了一种球面锥形结构的新型特高频传感器。通过仿真及实验检测,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影响传感器各项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室搭建的局放检测定位平台对传感器阵列的空间定位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曲流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传感器的小型化,本文研制的传感器在500~2 000MHz带宽内具有驻波比低、全向、高灵敏度、及群时延一致性好等特点,基于特高频传感器阵列的定位系统能够对放电源进行准确定位,方位角误差小于2°,能够满足局放源空间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定位 局部放电 特高频传感器 群时延 灵敏度
下载PDF
热液型铀矿空间定位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26
19
作者 林锦荣 李子颖 +2 位作者 胡志华 王勇剑 王峰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6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垩世区域拉张作用时间相耦合,区域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导致断陷红盆形成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控盆深源断裂构造为铀矿区域控矿构造。铀成矿与中生代多期富铀岩浆岩(火山岩和花岗岩)关系密切,富铀岩浆活动中心指示深部地壳存在铀的高场;来源于地幔的流体交代富铀地壳及岩浆岩,形成铀成矿流体,而富铀岩浆岩则成为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热液型铀矿 岩浆活动中心 断陷红盆 深源断裂构造 空间定位
下载PDF
采用红外扫描激光与超声技术的室内空间定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军 于之靖 +1 位作者 诸葛晶昌 薛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17-2423,共7页
为了解决当前定位方法无法兼顾高精度、高集成度、多任务性、实时性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室内空间定位系统。该方法通过单台测量基站向被测空间内发射旋转扫描红外激光信号以及超声脉冲信号,采用旋转扫描红外激光形... 为了解决当前定位方法无法兼顾高精度、高集成度、多任务性、实时性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室内空间定位系统。该方法通过单台测量基站向被测空间内发射旋转扫描红外激光信号以及超声脉冲信号,采用旋转扫描红外激光形成多平面约束,采用高精度超声测距形成距离约束。然后,将多平面约束与距离约束相耦合,得到测量靶标的非线性约束方程组。最后,利用非线性最优化算法解算得到测量靶标的精确空间坐标。该方法仅采用单台测量基站即可完成全周向、多任务实时性的空间测量与定位。采用激光跟踪仪系统作为比对基准验证了本方法的测量精度及可靠性。结果显示,在5m的被测空间内,其定位测量误差在0.3mm以内,可满足大多数工业测量应用场合需求。与传统的室内定位方法相比,本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集成度以及测量效率,为全站式空间定位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定位 扫描红外激光 超声测距 激光测距 非线性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