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去潮来:南头古城的时间层积与空间演替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燊 冯江 《时代建筑》 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
因海而生的深圳南头古城经历了明清的备海与治县、民国的县政计划、建国初的县治迁离,到改革开放的"城中村"化,再到最近开展的保护与更新行动,在此过程中海洋对南头古城的影响逐渐退却,而多轮历史大潮则在城中留下了可读的空... 因海而生的深圳南头古城经历了明清的备海与治县、民国的县政计划、建国初的县治迁离,到改革开放的"城中村"化,再到最近开展的保护与更新行动,在此过程中海洋对南头古城的影响逐渐退却,而多轮历史大潮则在城中留下了可读的空间印迹.文章通过地理环境、形态格局、街坊肌理和建筑物来辨析明清以来南头古城的时间层积和空间演替,结合地方文献理解南头古城的空间史程,认为南头古城的现状是所城、县城、村社三个时期的叠合,其实质是城村混合而成的濒海聚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头古城 形态格局 地籍模式 遗痕 空间演替
下载PDF
北京老城商业空间演替过程研究——以1996年到2006年内城南北剖线变化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尚意 纪李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3-499,共7页
城市商业空间变化是城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老城不再是城市唯一的商业区和商务区布局地。在唯一性地位丧失后,老城的商业空间特性将发生变化。本研究选择北京老城的一条南北剖线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整... 城市商业空间变化是城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老城不再是城市唯一的商业区和商务区布局地。在唯一性地位丧失后,老城的商业空间特性将发生变化。本研究选择北京老城的一条南北剖线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整理。结果显示,1996到2006年的10年间,商业中心地空间格局发生了演替,同时出现了专门化的商业区。本研究以中心地理论、柔性专门化概念和中心城市演变理论来分析商业空间演替原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用"职能数"划分商业区等级,用同类店的"线密度"划分专门化商业区。本研究的另一探索是用野外景观调查法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①北京老城商业空间的演替可以从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变化来分析。自1996到2006年,调查剖线上二等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减小,连续的专门化商业区出现。②剖线上中心地格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交通的发展。③柔性专门化布局趋势促使调查线上专门化商业区的出现。城市扩展,城市边缘新型商业业态与老城商业业态的竞争,导致高档专门化商业区向高级商业中心地的靠拢,也顺应了老城高级中心地职能提升的需要。由于数据资料的原因,仅取南北纵向的街面上的店为分析对象。由于未获得各业种在北京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只能绘出剖线附近的中心地等级变化,目前的结论尚不能推断老城其他地区商业空间演替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老城 商业空间演替
下载PDF
国外保障性住房空间演替及其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章征涛 周雨杭 张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113,共5页
在总结国外主要国家保障性住房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从空间布局、空间组织和空间融合3个方面,详细评述了其应对住房短缺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以为我国现阶段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提供一些实例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形式 空间演替 启示
原文传递
城镇空间的演替与功能聚散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星 韩晶 《新建筑》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深入研究了城镇空间演替的特征和发生机制,提出了空间演替的核心是功能聚散效应的作用过程。进一步对功能聚散效应的历史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功能聚散效应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并总结出功能聚散效应的四种分布曲线类型。
关键词 空间演替 镶嵌 类聚 异分
下载PDF
产城融合背景下城乡结合区居住空间演替特征与理想结构——以南京麒麟地区为例
5
作者 蒲卉 张鹏 《江苏城市规划》 2019年第6期18-24,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在城市边缘进行了大量产业园开发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园区通常距城市中心较远,导致严重的'产城分离',造成大规模基础设施浪费、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在产业园内居住空间的模式则多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在城市边缘进行了大量产业园开发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园区通常距城市中心较远,导致严重的'产城分离',造成大规模基础设施浪费、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在产业园内居住空间的模式则多经历'产居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居融合'等阶段性发展路径。如今,产城融合已成为推动职住平衡、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的较优发展模式。文章首先梳理居住空间发展的经典模式,进而以南京麒麟地区为例,梳理其由产城分离到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居住空间结构的演绎特征,进而以'产城融合'为理论基础,系统性提出产城融合背景下理想居住空间结构猜想,以期为当下大规模产业园区的空间转型与新老城空间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结构 空间演替特征 产城融合 职住平衡
原文传递
郊区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异理想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以南京为例
6
作者 肖娅 余思奇 王园 《城市地理》 2017年第4X期26-26,共1页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快速推进阶段,大城市城乡结合地区的郊区化现象呈现出了主动被动相结合的特点。本文在已有的对于郊区化进程对城乡结合地区居住空间演替影响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东山副城为例,初步探索大都市郊区化进程中城...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快速推进阶段,大城市城乡结合地区的郊区化现象呈现出了主动被动相结合的特点。本文在已有的对于郊区化进程对城乡结合地区居住空间演替影响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东山副城为例,初步探索大都市郊区化进程中城乡结合地区居住空间的理想结构并从主动郊区化和被动郊区化两个方面总结出研究地块居住空间演替的动力机制,并从政府调控、市场利益驱动、规划导向、公众择居四个方面提出对郊区化影响下的居住空间演替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居住空间演替 理想结构及动力机制
下载PDF
艾丁湖流域植被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立 刘亮 张明江 《地下水》 2019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实地植被调查、无人机航拍、机民井调查和探井施工揭露潜水位的方法获取艾丁湖流域植被盖度、植被种类及地下水位数据,并定量分析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植被种类空间演替的规律。研究提出:疏叶骆驼刺的最适宜水位埋深... 采用实地植被调查、无人机航拍、机民井调查和探井施工揭露潜水位的方法获取艾丁湖流域植被盖度、植被种类及地下水位数据,并定量分析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同时分析植被种类空间演替的规律。研究提出:疏叶骆驼刺的最适宜水位埋深为4.5~5.8m,生长下限为0.7 m,植被空间演替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呈现由喜水植被过渡为耐旱植被的规律,出现芦苇/红柳-盐穗木-刺山柑/野西瓜-骆驼刺/白刺等优势植被逐渐交替的顺序,为研究西北地区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调查 地下水位 艾丁湖流域 空间演替
下载PDF
历史层累视角下的地方形成机制探讨——以北京东高村镇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戴俊骋 周尚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工业空间的演替过程中,地方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地理学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多琳·梅西地方历史层累理论,以北京平谷东高村镇为例,采用访谈方法,调查当地不同时期和同时期内各种动力对该镇地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资本作用和提琴技... 在工业空间的演替过程中,地方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地理学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多琳·梅西地方历史层累理论,以北京平谷东高村镇为例,采用访谈方法,调查当地不同时期和同时期内各种动力对该镇地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资本作用和提琴技艺传承的能动性是决定东高村镇是否保持地方性的关键。本文认为:第一,一个地方历史层累的过程可以视为资本在当地的积累过程。第二,经济层与文化层的互动,以及多元主体的进入,使得原本不构成地方性的制琴技艺,试图转化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承创新系统。第三,地方还由层内不同行动者与资本结构的博弈产生,一旦行动者无法突破资本结构的束缚,将导致地方性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形成 历史层累 工业空间演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