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1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常规城市公交车辆危险驾驶热点路段识别
1
作者 张文会 刘拓 +1 位作者 宋雅靖 苏嘉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50,共13页
为了获得公交危险驾驶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识别危险驾驶状态的空间集聚性,确定危险驾驶状态热点路段,并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采集4个季度各1周公交车辆卫星定位数据样本,修复重复数据、异常数据和... 为了获得公交危险驾驶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识别危险驾驶状态的空间集聚性,确定危险驾驶状态热点路段,并对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采集4个季度各1周公交车辆卫星定位数据样本,修复重复数据、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并以公交站点为节点划分空间区段,对每个区段进行编号;接着,将速度过快、急加速、急减速和急转弯确定为危险驾驶状态,参照车辆运动学特性获得4种危险驾驶状态阈值,并计算4种危险驾驶状态的统计学指标和全局莫兰指数,结果表明,公交车辆危险驾驶状态具有空间集聚性(空间随机分布概率p<0.01,标准差得分值Z>2.58),速度过快状态(全局莫兰指数为0.731)的空间集聚性最为显著;然后,分别对4种危险驾驶状态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绘制了90%、95%和99%置信度下的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合城市地图,获得危险驾驶状态的热点路段;最后,选取路段长度、车道数、平直度等9个指标,对比分析了OLS模型、SLE模型、SEM模型和SDM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SDM模型获得4种危险驾驶状态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公交车辆危险驾驶状态空间识别、精细化安全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交车辆 运行安全 热点路段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评价及空间自相关演化
2
作者 郑兴无 蒋宇豪 《物流技术》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对于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优化我国物流发展布局,提高物流效率。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缺乏对于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的认识。基于此,通过对2009-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物流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自相关... 对于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优化我国物流发展布局,提高物流效率。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缺乏对于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的认识。基于此,通过对2009-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物流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自相关的研究方法,对2009-2021年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的变化情况以及空间自相关的演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目前我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现状表现为东高西低,京津冀、成渝、长三角、珠三角表现优异,总体呈现十字型布局,以武汉、郑州为代表的中部城市正在崛起;在此期间,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总体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但是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大;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总体呈现集聚情况,这种集聚总体呈现出先增高再减小的趋势;中国城市物流发展潜力集聚情况总体变动较小,并且大多数城市处于LL(低低)集聚之中,HH(高高)集聚型城市数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物流 发展潜力 物流场理论 空间自相关演化
下载PDF
不同采样间距下农田土壤镉含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研究
3
作者 陈胤再 陈柏成 +2 位作者 梅皓天 夏枫 柳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24-229,共6页
本文以舟山市定海区某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在仅改变采样间距的基础上,全面探讨40 m、20 m这两种采样间距下农田土壤镉(Cd)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两种采样间距下均具有明显的尺... 本文以舟山市定海区某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在仅改变采样间距的基础上,全面探讨40 m、20 m这两种采样间距下农田土壤镉(Cd)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两种采样间距下均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短采样间距(20 m)更易于揭示Cd元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及治理,虽然40 m采样间距能减少前期调查成本,但无法准确识别Cd含量较高值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加后期安全利用及治理的不确定性,而20 m采样间距则能够准确地进行异常值识别,有助于对Cd含量较高值所在位置的土壤采取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以及摸排切断污染源头,为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采样间距 尺度效应
下载PDF
生态用地动态演变与热环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例
4
作者 夏圣洁 陈慧儒 +1 位作者 张钧韦 刘艳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2-1040,共9页
为探讨城市群尺度下生态用地与热环境的空间相关性,以2010~2022年间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用地及热环境的动态演变的基础上,从热贡献度、用地均衡度和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等方面对二者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为探讨城市群尺度下生态用地与热环境的空间相关性,以2010~2022年间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用地及热环境的动态演变的基础上,从热贡献度、用地均衡度和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等方面对二者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群生态用地中基础性生态用地与辅助性生态用地相互转化频繁;(2)2010~2022年间研究区热环境变化复杂:高温区面积增加最多,达11.63%,次高温区面积占比减少5.75%,升温区域占19.40%,降温区域占24.16%;(3)城市群生态用地与热环境有着密切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基于热贡献指数的各类用地对热环境贡献排序为:辅助性生态用地(0.95)>非生态用地(0.33)>基础性生态用地(-1.29),基础性生态用地起显著降温效应;生态用地均衡度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性,其中2010年最为显著,莫兰指数(Moran'sI)为-0.264且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在空间分布上,生态用地类型与温度分区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重心迁移轨迹表明二者在动态变化过程上具有一致性.本文在城市群尺度视角下探讨生态用地演变与热环境的空间自相关性,为城市群生态用地的热消减理论研究进行了补充,在实践上为城市群热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中部城市群 生态用地 热环境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左其亭 杨振龙 +2 位作者 路振广 王敏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7,75,共10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河南受水区9个县(区),构建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障碍度模型辨析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制约因素,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县(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集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dex,WREI)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3.55%;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用水占比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WREI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作用,空间集聚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水资源利用效率 SMI-P 障碍因子分析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6
作者 张良勇 许世伟 谷晓羽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采用动态DEA-Malmquist方法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状况,采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技...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采用动态DEA-Malmquist方法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状况,采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技术进步率是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在空间上具有正的自相关性,并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因此,应重点提升技术效率,根据区域自身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水资源利用策略,以促进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 莫兰指数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国家耕地质量等别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苏北地区耕地保护分区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彤 高建岗 王亚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533,共9页
掌握苏北地区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可为苏北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分区与制定差异化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苏北地区2020年度耕地质量三类等别指数作为空间变量,探讨苏北地区市县尺度下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趋势分布... 掌握苏北地区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可为苏北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分区与制定差异化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苏北地区2020年度耕地质量三类等别指数作为空间变量,探讨苏北地区市县尺度下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趋势分布,同时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定量描绘苏北地区各市县耕地质量分异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分区保护模式。结果表明,苏北地区耕地自然等别较为集中,自然等别在5~7等之间,以6等地为主。自然等指数在东西方向呈现倒“U”形的变化趋势,利用等指数呈现由北向南逐级递减趋势,经济等指数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先逐渐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南北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从苏北地区全局Moran′s I值来看,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的Moran′s I值分别为0.357、0.389、0.349,即国家利用等>国家自然等>国家经济等,表明苏北地区耕地质量在市县尺度呈现较强的聚集趋势。苏北地区耕地质量指数LISA分析中正相关类型高于负相关类型,且正相关类型聚合性较强,负相关类型呈零散分布。高-高型通过组团状集聚分布,低-低型主要以片状、条带状形式分布,低-高和高-低型零星分布。本研究根据LISA多维度集聚类型组合特征,对苏北地区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具体划分为核心保护区、质量提升区、综合改良区、结构调整区4类保护分区,并提出对应的分区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指数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苏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龙家勇 吴承祯 +1 位作者 洪伟 林君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9-53,共5页
相邻原则构造空间邻接矩阵,以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2000~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差异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统计值由2000年0.159增大到2001年0.202 9,后减小到2007年的0.197 9,继续减小到2008年的... 相邻原则构造空间邻接矩阵,以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2000~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差异性。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统计值由2000年0.159增大到2001年0.202 9,后减小到2007年的0.197 9,继续减小到2008年的-0.034 9,趋势分析表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在2000~2007年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且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到2008年呈显著性很弱的负相关。对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确定了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空间演变态势,其散点图揭示我国存在中东部碳排放量高而西部低的空间聚集现象。并对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实现全国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指数 二氧化碳量 邻接矩阵
原文传递
利用空间自相关法研究华北克拉通中部瑞雷面波频散特征
9
作者 刘建欢 徐佩芬 +1 位作者 凌甦群 游志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62-3167,共6页
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 NCC)是中国大陆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是研究大陆岩石圈形成与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在2007年1月13日记录的地震微动信号的垂向分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法(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 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 NCC)是中国大陆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是研究大陆岩石圈形成与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在2007年1月13日记录的地震微动信号的垂向分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法(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SPAC)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中部块体7~33 s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研究区的频散曲线随周期增加而增大。7~12 s的相速度增加梯度较陡,可能反映了该区域地表太古宙至古生代早期的古老基岩露头的影响;13~16 s的相速度反映中地壳的速度变化,中部块体的相速度值随周期增大而逐渐减小,并在16 s时达到最小值,这与该地区中地壳发育低速层的地质背景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瑞雷面波 相速度 微动 华北克拉通(NCC)
下载PDF
基于利奇马台风路径下的FY-4A海洋热含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月 谢涛 +2 位作者 鄢俊洁 赵立 方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7,共9页
每年我国沿海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台风灾害影响,台风对我国多个省市地区人民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海洋热含量(TCHP)是影响台风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将2019年利奇马台风数据与基于FY-4A融合海温数据反演得到的TCHP数据做时空匹配... 每年我国沿海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台风灾害影响,台风对我国多个省市地区人民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海洋热含量(TCHP)是影响台风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将2019年利奇马台风数据与基于FY-4A融合海温数据反演得到的TCHP数据做时空匹配,得到利奇马台风路径上的TCHP。然后在地统计学的基础上,引入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台风路径上的TCHP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CHP的全局Moran′s I值为0.94,即在相邻空间位置上具有高度的正空间自相关性;TCHP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主要以高-高,低-低这2种空间聚集形态为主,在局部空间上没有表现出异质性,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在利奇马台风发生及发展过程中,随空间位置的变化,TCHP属性值逐渐由低-低聚集类型向高-高聚集类型转变,对海-气交换产生负反馈影响,此时TCHP和台风移速在此变化过程中虽然波动较大,但是变化后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台风强度也在变化之后增速也逐渐变缓,形成一个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HP 台风 空间自相关分析 利奇马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郑州市碳储量时空演变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11
作者 孙一帆 徐梦菲 汪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384,共11页
[目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以“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分析河南省郑州市土地利用与碳储量时空演变之间响应关系,为实现城市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GIS和InVEST模型,对2005—... [目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以“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分析河南省郑州市土地利用与碳储量时空演变之间响应关系,为实现城市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基于GIS和InVEST模型,对2005—2020年碳储量时空分布进行定量评估,然后结合PLUS模型,模拟2050年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辅以莫兰指数和热点分析在格网尺度下评估其空间关联程度。[结果](1)2005—2020年,耕地不断调整为建设用地,累计转入1 004.98 km^(2),致使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用地减少趋势相对自然发展情景得到较好改善。(2)受城镇化快速扩张的影响,2005,2020年郑州市碳储量分别为6.59×10^(7),5.67×10^(7) t, 15 a间高碳密度地类用地转移,碳储量空间分布呈“西高东低,南北中等,中部低”的特点,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变化分别减少了8.27×10^(6) t和1.80×10^(6) t,其中耕地发挥着重要碳汇作用。(3)碳储量空间分布上具有集聚性,冷热点分布不均,生态保护情景下热点破碎化程度缓和。巩义市和登封市始终为碳储量集聚程度较高区域。[结论]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密切相关,郑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应适当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自相关 热点分析 河南省郑州市
下载PDF
基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的轨道与地面公交换乘服务水平分析:以北京市早高峰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报 李世豪 宋佳芮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轨道站点换乘服务水平分析有利于制定缩短换乘时间的规划策略和方案,而现有研究缺少利用公交IC卡的数据进行轨道交通站点换乘服务水平的分析﹒本文基于北京市公交IC卡的数据,对其轨道站点早高峰进出站客流量、轨道和地面公交线路间的平... 轨道站点换乘服务水平分析有利于制定缩短换乘时间的规划策略和方案,而现有研究缺少利用公交IC卡的数据进行轨道交通站点换乘服务水平的分析﹒本文基于北京市公交IC卡的数据,对其轨道站点早高峰进出站客流量、轨道和地面公交线路间的平均换乘时间进行统计,并分别进行轨道站点进站客流量与公交换乘地铁的平均换乘时间、轨道站点出站客流量与地铁换乘公交的平均换乘时间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此探究轨道站点客流量与换乘时间之间的空间集聚关系,并将高-高、低-高集聚特征站点作为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站点﹒结果表明:公交-地铁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的站点有28个,地铁-公交换乘服务水平较差的站点有24个﹒最后,以国贸站为例,分析了其换乘服务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其地面公交运营的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换乘时间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换乘服务水平
下载PDF
遂溪县季节性撂荒耕地的空间格局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13
作者 刘耀楷 张靖琳 +5 位作者 王友情 邱泷娇 陈嘉儿 吴兆东 周飞 吴明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在城镇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加上耕种收益减少,农民生产意愿降低,导致耕地撂荒现象发生,部分南方地区出现了季节性撂荒问题,导致耕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粮食产量锐减,威胁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本文以广东省遂溪... 在城镇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加上耕种收益减少,农民生产意愿降低,导致耕地撂荒现象发生,部分南方地区出现了季节性撂荒问题,导致耕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粮食产量锐减,威胁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本文以广东省遂溪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与ArcGIS识别遂溪县季节性耕地撂荒的状况,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季节性撂荒耕地空间集聚性程度,为遂溪县开展撂荒耕地整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2020年内,遂溪县3—6月季节性撂荒耕地总面积为6 188.87 hm^(2),6—9月为2 884.03 hm^(2),9—12月为7 076.64 hm^(2),总体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撂荒耕地地块分布较为零碎,呈零星状分布。②撂荒耕地在空间上呈现高度集聚性分布,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季节性撂荒耕地现象出现区域集中,其中北部与西北部季节性撂荒耕地空间集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季节性 空间自相关分析 遂溪县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山东省臭氧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14
作者 刘义 陈乐奇 +1 位作者 高飞 邬铭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值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呈“倒V形”特征,存在6月、9月一大一小2个峰值;夏季高、冬季低。年均值空间上呈西南(鲁南)高、东部(半岛)低的特征,夏季臭氧浓度西高东低,鲁西北为高值,半岛地区为低值。臭氧浓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性较强,夏季空间正自相关性最强。年均臭氧浓度中,内陆地区多为高值聚类区(HH区);半岛地区及周边多为低值聚类区(LL区),高值聚类区面积大于低值聚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15
作者 张露 李勇 李成绕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216-220,226,共6页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区“三生”空间以生活空间为主,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主要为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呈聚合分布,生活空间随机分布;“三生”空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生活空间集聚程度最高。证明了POI数据在城市“三生”空间识别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三生”空间 空间自相关 成都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评价与优化——以大连甘井子区义务教育设施为例
16
作者 马志斌 刘代云 《城市建筑》 2023年第5期76-81,共6页
空间自相关是研究要素数值关系及其空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以此为技术支撑,从可达性、设施质量、人口分布密度、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四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性的评价体系。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范围,分析义务教育设施可达性和教... 空间自相关是研究要素数值关系及其空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以此为技术支撑,从可达性、设施质量、人口分布密度、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四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性的评价体系。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范围,分析义务教育设施可达性和教育质量配置水平的差异化特征,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Geo-Da平台分别把人口分布密度与义务教育设施密度、教育质量和房价相结合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断甘井子区的义务教育设施空间公平性是否存在差异,并基于公平评价总结出义务教育设施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平 义务教育设施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的空间自相关法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
17
作者 潘啟安 沈旭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基于空间自相关法从粤港澳大湾区短周期密集台阵的21个观测点记录的微动信号中提取了瑞雷波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广州市番禺区内布设的台阵下方1 k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台阵下方0.25 km深度以内的速度明显偏低,介于... 基于空间自相关法从粤港澳大湾区短周期密集台阵的21个观测点记录的微动信号中提取了瑞雷波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广州市番禺区内布设的台阵下方1 k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台阵下方0.25 km深度以内的速度明显偏低,介于1.17 km/s到1.59 km/s之间;0.25—1 km深度之间的速度平稳增加至2.88 km/s,表明通过空间自相关法可以有效地获取观测台阵下方稳定可靠的浅层速度结构。因此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与空间自相关法结合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群地区进行地下浅层的精细结构探测的一种有效、经济、环保的手段,将在未来城市地区的浅层结构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密集台阵 空间自相关(SPAC)法 频散曲线 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建设用地扩张规律及其与道路网络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18
作者 林钦贤 林以恒 +2 位作者 真诗泳 刘娜翠 胡喜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01-3010,共10页
科学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建设用地的发展规律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与道路发展相关性的分布特点,以福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和开源地图(open street map, OSM)路网数据为基础,利... 科学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建设用地的发展规律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与道路发展相关性的分布特点,以福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和开源地图(open street map, OSM)路网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环缓冲区、等角扇形、经纬网络划分研究单元,计算建设用地整体和局部的分形纬数、紧凑度、密度、扩张强度、扩张速度等扩张指数以及道路线密度、道路加权核密度,利用相关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2000—2020年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及其与道路网络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州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趋势,扩张的主要区域为距市中心3~17 km区域且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东南方向扩张强度最大,东北和西南部扩张速度较快,西部、北部扩张强度与扩张速度均较低;2015、2020年建设用地与道路网络的分布呈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Moran’I)分别为0.829和0.835,高-高聚类集中在城市中心,低-低聚类集中在城市西部以及边缘地区,市中心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建设用地与道路网络发展的主要地区,且二者发展较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指数 道路网络 时空特征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泰州市美国白蛾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19
作者 陈立勇 刘娜 +3 位作者 周祥锋 卞生辉 李玲 叶军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该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2022年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泰森多边形对空间进行微观划分,采用空间自相关对美国白蛾不同发生时期空间分布特征和冷热点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泰州市美国白蛾空间上呈聚集分布,不... 该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2022年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泰森多边形对空间进行微观划分,采用空间自相关对美国白蛾不同发生时期空间分布特征和冷热点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泰州市美国白蛾空间上呈聚集分布,不同发生时期空间聚集程度相对稳定,湿度对美国白蛾发育和空间聚集分布有一定影响。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姜堰区北部和兴化市西北部,其中姜堰区北部为主热点区域,兴化市西北部为次热点区域。持续性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泰兴市南部和靖江市全域,极少量美国白蛾成虫扩散至如泰运河以南。认为该研究所用方法适用于基层林业部门对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空间自相关 泰森多边形 热点分析 时空分布 泰州市
下载PDF
社会解组理论对侵财类犯罪的实证检验——基于线性回归、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的分析模型
20
作者 许博洋 唐赫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4-43,共10页
“盗抢骗”等侵财犯罪率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作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犯罪类型,探索出该类犯罪高发的影响因子,对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解组理论的本土化检验为视角,择取2019年G... “盗抢骗”等侵财犯罪率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作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犯罪类型,探索出该类犯罪高发的影响因子,对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解组理论的本土化检验为视角,择取2019年G省21座城市的侵财犯罪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静态与动态的可视化分析方式呈现影响侵财犯罪率的社会解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流动性是能够显著正向影响G省侵财犯罪率的社会解组因子,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出犯罪热点聚集并由中心城市向周围地区辐射的规律,社会解组理论对于我国的侵财类犯罪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侵财类犯罪的有效防控提供宏实践观层面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解组理论 侵财类犯罪 多元线性回归 空间自相关检验 地理加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