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6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彭观景 秦春宏 何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 目的探讨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4组: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31例、PTCD+抗菌素组25例、抗菌素+血必净组25例、单纯抗菌素组22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小板(Platelets,PL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变化,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血必净治疗ACST的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4组ACST患者血清WBC、PLT、PCT、CRP及TBI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TBIL、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患者的TBIL平均(23.3±12.9)μmol/L、PCT平均(3.4±1.8)ng/L和CRP平均(16.6±7.3)mg/L,较其余3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血清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抗菌素组平均住院(7.1±2.0)d,较其余3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TCD+抗菌素组及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血必净配合PTCD能明显缓解ACST患者的病情,血必净对促进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 重症胆管炎
下载PDF
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陈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中等量(30~60 mL)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 目的研究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中等量(30~60 mL)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钻孔组43例采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血管内皮功能(ET-1、NO)、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钻孔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低,术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ET-1水平显著降低,MBI评分、NO水平显著升高,且钻孔组NIHSS评分、ET-1水平比常规组低,MBI评分、NO水平比常规组高(P<0.05);钻孔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常规组(22.50%)低(P<0.05);术后6个月,钻孔组和常规组死亡率相当(P>0.05)。结论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HICH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钻孔穿刺引流 中等量 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张亚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42-144,148,共4页
目的:比较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HIC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 目的:比较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HIC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对照组采用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皮肤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研究组血清CRP、PCT、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锥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HICH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等量 脑出血 颅骨锥孔穿刺引流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 炎性因子 神经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CT定位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张海坡 何建军 佘晓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CT定位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将其... 目的:分析CT定位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T定位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血管内皮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CT定位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预后及生活质量水平,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定位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 尿激酶灌注 老年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中医辨证结合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李宝东 陈冬云 +2 位作者 殷桥 谢建勤 蔡江瑞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22年6月在丹阳市中医院脑外科住院行硬通道穿刺引流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2012年6月-2022年6月在丹阳市中医院脑外科住院行硬通道穿刺引流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KP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医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C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KP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术后3个月CSS评分和mR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KP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中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NSE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医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标本同治,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显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通道 穿刺引流 中医辨证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定位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永雙 栗学玉 +1 位作者 龚政源 黄海能 《右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我国HICH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但目前对于HICH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近年来,血肿穿刺引流术因创伤小且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我国HICH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但目前对于HICH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近年来,血肿穿刺引流术因创伤小且预后满意在我国HICH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为穿刺引流术的精准定位提供了新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血肿穿刺引流在HICH治疗中的优势以及3D导板个体化定位的优势,对于我国基层医院开展HICH的救治、HICH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现就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导板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穿刺引流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7
作者 霍健 王礼东 +1 位作者 王旭 范家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的53例分为对照组,实施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的53例分为观察组。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神...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的53例分为对照组,实施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的53例分为观察组。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3 d及10 d的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8.45±5.06)%、(80.73±5.29)%及(82.68±5.17)%,高于对照组的(32.16±4.12)%、(36.47±4.38)%、(42.67±4.7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3.17±1.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4±2.71)分(P<0.05),MMSE评分和FMA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67±1.24)分比(26.25±2.62)分,(77.03±10.13)分比(65.50±8.89)分](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6%,低于对照组的18.87%(P<0.05)。结论相对于保守治疗,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患者血脂清除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且能降低脑出血总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3D打印导板 穿刺引流 认知功能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王红教授应用扶正护场理论联合穿刺引流治疗复杂性肝脓肿的诊疗经验
8
作者 张璐 翟丽娜 +2 位作者 杨朝帅 曲鹏飞 王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部分肝脓肿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治疗效果不佳,且液化缓慢无法穿刺引流,治疗颇为困难,临床将此类肝脓肿定义为复杂性肝脓肿。王红教授认为复杂性肝脓肿是正虚邪侵结果,抗生素和清热解毒只是治标,扶正祛邪方为治本。护场代表着外科感染正... 部分肝脓肿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治疗效果不佳,且液化缓慢无法穿刺引流,治疗颇为困难,临床将此类肝脓肿定义为复杂性肝脓肿。王红教授认为复杂性肝脓肿是正虚邪侵结果,抗生素和清热解毒只是治标,扶正祛邪方为治本。护场代表着外科感染正邪交争中,正气充盈,对邪气能起到约束作用,起到限制脓肿扩散的作用,促进形成局限制脓肿。同时提出了关于早期诊断复杂性肝脓肿的辅助标准之一:影像学检查肝脓肿周围无水肿带表明护场、正气不足。王红教授将复杂性肝脓肿分为“初起期、成脓期、修复期”。初起期扶正护场、促进脓肿液化,成脓期穿刺引流给邪出路,修复期促进脓肿排出、活血生肌修复坏死组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扶正护场 穿刺引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MMP-9的影响
9
作者 尹治清 陆晓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3-64,73,共3页
目的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 目的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MMP-9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等进行对比,无差异(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TBi L、AS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50(CA50)、MMP-9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相较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应用肝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MMP-9水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 肿瘤标志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影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刘花艳 库朝阳 陈太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腹...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A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炎性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ALP、IBIL、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TNF-α、IL-6、CRP、WBC水平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术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TGBD应用于AC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肝功能指标及炎性应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急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志华 陈智全 傅宪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18年1月到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最终选取符合要求共76例);分组方式:本次研究采用按电脑随机法将76例患...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18年1月到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最终选取符合要求共76例);分组方式:本次研究采用按电脑随机法将76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是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更佳,手术相关时间更短(P<0.05),M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63%VS 15.79%)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非典型性肝脓肿的效果
12
作者 郭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非典型性肝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4月郓城诚信医院收治的74例非典型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切开置管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非典型性肝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4月郓城诚信医院收治的74例非典型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切开置管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体温复常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性肝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并发症少、症状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经皮穿刺引流 非典型性肝脓肿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胡振华 姜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对于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湘乡市人民医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实施CT影像定位穿刺引流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 目的:对于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湘乡市人民医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实施CT影像定位穿刺引流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实施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治疗的40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价值(P=0.023)。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价值(P=0.012)。结论: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手术导板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引流手术
下载PDF
TRAIL及CD64表达与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14
作者 饶文旭 尚林松 田开浩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诱导凋亡的配体(TRAIL)及IgGFc受体Ⅰ(CD64)表达水平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信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微...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诱导凋亡的配体(TRAIL)及IgGFc受体Ⅰ(CD64)表达水平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信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25)和非感染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72h的血清和脑脊液中T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T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与各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4±15.3)min、(18.6±4.7)d,明显长于非感染组的(54.8±12.6)min、(15.3±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血清和脑脊液中的TRAIL和CD64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Hunt-He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TRAIL及CD64的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Hunt-Hess评分密切相关,TRAIL及CD64可能作为颅内感染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指标,为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诱导凋亡的配体 IgG Fc受体Ⅰ 颅内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超早期与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刘俊 徐勤义 +3 位作者 王栋 陆瑨 陆俊杰 孙呈国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与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发病6~... 目的:探究超早期与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发病6~12 h进行血肿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发病<6 h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 d、4 d、6 d神经功能,术前、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4 d、6 d,试验组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预后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血肿穿刺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预后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肖航 陈振兴 李斌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七叶皂苷钠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 目的探究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七叶皂苷钠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七叶皂苷钠,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3,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水肿容量、神经功能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aporin-4 Antibody,AQP4-Ab)、人细胞纤维连接蛋白(Human Cell Fibronectin,CPN)、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七叶皂苷钠干预,患者的AQP4-Ab、Cfn、IL-6、hs-CRP得到明显调整,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缩小脑水肿面积,减少血肿量,加速其意识清醒,对其整体治疗有效率的提升有一定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 七叶皂苷钠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杨永亮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33-135,139,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抽...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1、64.328、19.382、56.502,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03、11.363、60.164、20.012,P<0.05)。术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4、4.510、11.326、6.074,P<0.05)。术后7 d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35;χ^(2)=5.741,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提升血肿清除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穿刺引流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王坤 张淳化 +1 位作者 罗长稳 李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微小核糖核酸-124(miR-12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 目的探讨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微小核糖核酸-124(miR-124)、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和B组(30例)。A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8.98±10.65)岁,出血部位:丘脑3例、小脑2例、基底节区23例、顶叶1例、额叶1例、颞叶1例。B组男17例、女例13例,年龄(59.20±10.71)岁,出血部位:丘脑3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20例、顶叶1例、额叶2例、颞叶1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B组给予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术前、术后7 d、1个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术前、术后1个月的miR-21、miR-124、sTREM-1、PCT水平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72 h血肿清除率均低于A组[(46.65±42.43)ml比(71.67±44.76)ml、(65543.54±23521.06)元比(96574.76±50234.54)元、(73.65±12.87)%比(88.09±17.65)%],手术时间短于A组[(0.65±0.32)h比(2.03±0.41)h],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长于A组[(9.65±5.54)d比(2.65±1.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9、3.073、3.641、14.622、6.696,均P<0.05)。术后1个月,B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A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23)。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B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A组[(16.65±3.65)分比(19.87±3.87)分、(6.54±0.65)分比(13.76±1.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1、21.114,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miR-21、miR-124、sTREM-1、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B组血清miR-21水平高于A组[(3.02±0.45)比(2.37±0.41)],miR-124、sTREM-1、PCT水平均低于A组[(5.43±0.45)比(6.98±0.67)、(6.87±0.23)ng/L比(16.87±1.65)ng/L、(2.76±0.18)μg/L比(5.87±0.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1、10.571、32.879、21.035,均P<0.05)。B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14/30),与A组25.81%(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7,P=0.090)。结论在HICH治疗中,NEIHE血肿清除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ICU住院时间,但SCPD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神经功能,调节患者miR-21、miR-124、sTREM-1、PCT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