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术式对胆心综合征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穿戴式心电图改变状况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金伟 简陈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71-74,7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用于胆心综合征外科手术后围术期心功能指标和穿戴式心电图改变状况。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用于胆心综合征外科手术后围术期心功能指标和穿戴式心电图改变状况。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仅采取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接受穿戴式心电图监测、心功能超声检查及心肌酶检测,并对其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患者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房室阻滞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氨酶(α-HBDH)脑钠肽(BNP)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心综合征患者在外科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后心电图异常率、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穿戴式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肌酶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可穿戴式心电图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韬 刘阁 +7 位作者 韩宝石 颜勇 李丹丹 汪晶晶 郭军 石亚君 杨庭树 陈韵岱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可穿戴式远程网络心电图诊断平台在院外场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院外采集并实时传输到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图网络会诊中心的67 730例远程网络心电图。分析心电图的质量以及对心律失...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可穿戴式远程网络心电图诊断平台在院外场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院外采集并实时传输到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图网络会诊中心的67 730例远程网络心电图。分析心电图的质量以及对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无法正常判读心电图约794份(1.17%);检出标注为"危急"的心电图共311份(0.46%),标注为"急"的心电图共4 586份(6.77%)。发现心律失常25 797例(38.09%),其中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停搏> 2.5 s145例(0.2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0.02%)、室性心动过速21例(0.03%)。共检出ST段改变患者7 991例(11.80%);确诊急性心肌缺血106例(0.16%);检出心肌梗死共86例(0.13%),其中陈旧性心梗53例(0.0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3例(0.05%)。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0例被及时转诊行急诊PCI,转诊率达9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患者均转诊至对应医院,转诊率100%;其中30例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远程网络可穿戴式心电图设备操作简便,适用于家庭及社区。心电图可诊断率高,出具报告时间短,危急患者可通过网络平台转诊,第一时间获得心电图诊断并得到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可穿戴式心电图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清松 陈韬 +5 位作者 石亚君 韩宝石 王晋丽 颜勇 郭军 陈韵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研究可穿戴式心电图相对于标准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12例患者,入院后同时间段内使用可穿戴式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采集并最终诊断为AC... 目的研究可穿戴式心电图相对于标准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12例患者,入院后同时间段内使用可穿戴式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采集并最终诊断为ACS的心电图数据。分析心电图质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两种心电图诊断符合率、ST段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ACS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0例(17.86%),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4例(30.56%),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51.78%)。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为金标准,可穿戴式心电图诊断敏感性为98.57%,特异性为95.24%,阳性预测值97.18%,阴性预测值97.56%,诊断符合率97.32%。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在ST段变化符合率分别为98.21%(110/112)、98.21%(110/112)。STEMI患者和NSTEMI患者各导联ST段变化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UAP患者可穿戴式心电图相对于标准12导联心电图ST段I、V2、V4上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导联ST段变化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ACS定性诊断中,可穿戴式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一致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UAP患者,ST段I、V2、V4存在定量差异,但不影响疾病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准确性
下载PDF
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的智能分类模型:基于十二导联穿戴式心电设备
4
作者 王泓森 米利杰 +9 位作者 张越 葛兰 赖杰伟 陈韬 李健 时向民 修建成 唐闵 阳维 郭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858,共8页
目的基于十二导联穿戴式心电设备,探索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机制鉴别的智能分类模型。方法选取356份SVT的穿戴式心电图,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的方式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建立智能分类模型,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诊断为SVT并行电生理检... 目的基于十二导联穿戴式心电设备,探索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机制鉴别的智能分类模型。方法选取356份SVT的穿戴式心电图,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的方式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建立智能分类模型,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诊断为SVT并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共101例作为测试集。对比心动过速诱发前后的心电图参数改变,基于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并加入窦性心律对比图增强训练,建立SVT机制分类的智能分类模型并验证诊断效能。进一步提取II,III,V1三导联心电信号建立分类模型,并对比其与十二导联智能分类模型的效能。结果101例测试集中68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3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训练模型在验证集中识别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最高精确率-召回率曲线下面积达到0.9492,F1评分为0.8195。最终II导联,III导联,V1导联,三导联与十二导联智能分类模型于测试集中的总F1评分分别为0.5597,0.6061,0.3419,0.6003与0.6136。对比十二导联,III导联的净重新分类指数与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分别为-0.029(P=0.714)与-0.005(P=0.817)。结论基于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初步建立了穿戴式心电图对SVT机制分类的智能分类模型,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心电图 室上性心动过速 十二导联心电图 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穿戴式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傅文霞 陈力秀 +1 位作者 乐佳玮 李若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6-930,共5页
目的·比较穿戴式动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记录仪和12导联ECG的性能,验证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对于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14例受试者,分别采取仰卧位、站立位和运动后站... 目的·比较穿戴式动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记录仪和12导联ECG的性能,验证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对于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14例受试者,分别采取仰卧位、站立位和运动后站立位,使用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和12导联ECG进行图像采集。将12导联EC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穿戴式动态ECG检测AF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评价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12导联ECG诊断结果分为2组,其中非AF组61例,AF组53例。AF组受试者年龄显著大于非AF组(P=0.000),CHA2DS2-VASc评分高于非AF组(P=0.001),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比例高于非AF组(P=0.014)。服用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在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取仰卧位,佩戴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60 s,ECG检测由AI算法自动判定AF 47例、非AF 65例、无法判断2例。与金标准心电图比较(无法判断为假阳假阴性),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诊断AF的一致性为94.74%(95%CI 88.76%~97.80%),灵敏度为88.68%(95%CI 77.06%~95.07%),特异度为100%(95%CI 92.91%~1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 90.98%~100%),阴性预测值为91.04%(95%CI 81.48%~96.16%)。受试者取站立位,佩戴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的60 s,ECG检测由AI算法自动判定AF 50例、非AF 61例、无法判断1例。与金标准心电图比较(无法判断为假阳假阴性),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诊断AF的一致性为97.37%(95%CI 92.21%~99.44%),灵敏度为94.34%(95%CI 84.03%~98.65%),特异度为100%(95%CI 92.91%~1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 91.48%~100%),阴性预测值为95.31%(95%CI 86.57%~98.92%)。运动后,受试者的检测结果同站立位。测试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无明显的器械缺陷。结论·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且操作简便,可提高阵发性AF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穿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 心电图 筛查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清松 陈韬 +9 位作者 韩宝石 王泓森 沈娟 石亚君 李丹丹 王晶 颜勇 王进亮 郭军 陈韵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研究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托中国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平台,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使用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采集并成功上传至心电云平台的使用者心电图资料,... 目的:研究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托中国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平台,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使用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采集并成功上传至心电云平台的使用者心电图资料,对使用者的症状、心电图诊断情况、心电危急值检出情况、疾病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66 735例使用者的有效心电图资料,其平均年龄(55.8±16.2)岁,男性36 961例(55.38%),女性29 774例(44.62%)。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11 686例(17.51%),窦性心动过缓7 907例(11.85%),窦性心动过速3 102例(4.65%),房性早搏2 092例(3.13%),室性早搏2 631例(3.94%)。ST段/ST-T改变11 558例(17.32%),急性心肌缺血101例(0.15%),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0.02%),急性心肌梗死12例(0.02%)。共检出危急值心电图340例(0.51%),死亡8例(0.01%),29例(0.04%)无法取得联系,预警后250例(0.37%)去医院就诊,其中155例(0.23%)就诊后接受药物治疗,57例(0.09%)接受手术治疗。结论:智能可穿戴十二导联心电图可远程监测心电状态,从而进行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有利于使用者及时接受针对心血管急症的医疗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穿戴式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 远程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