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透式审判思维在冒名登记公司纠纷中的适用
1
作者 任江 朱文艳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1-154,共14页
鉴于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在受案范围上的分离与独立性,实践中针对冒名登记公司纠纷逐渐形成了三种裁判路径,但均面临难以全面审视与评价案件完整要件事实的局限性。穿透式审判具有突破司法技术限制、还原完整要件事实、统一裁判综合效果... 鉴于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在受案范围上的分离与独立性,实践中针对冒名登记公司纠纷逐渐形成了三种裁判路径,但均面临难以全面审视与评价案件完整要件事实的局限性。穿透式审判具有突破司法技术限制、还原完整要件事实、统一裁判综合效果的技术特点,使其在应对行为外观与真实意图相矛盾的民行交叉案件时,能够打通民行诉讼间的技术壁垒。盖因以实质先于形式为核心理念的穿透式审判能够在确定司法程序的基础上,穿透诉讼主体与诉讼请求,避免同一要件事实在民行诉讼间的逻辑断裂,从而最大程度还原案件事实真相、厘清完整法律关系,全面保护被冒名人权利,为民行交叉纠纷的解决开辟新的司法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 民行交叉 冒名登记公司 姓名权 工商登记
下载PDF
新时代能动司法语境下善用穿透式审判思维——以资产管理类金融纠纷为适用对象
2
作者 刘月 《南方论刊》 2024年第7期69-71,74,共4页
能动司法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审判工作的必然要求。穿透式审判思维是新时代能动司法的再实践,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即对内追求“公平与效率”价值,对外彰显社会治理效果。资管类纠纷基于涉众性、复杂性等特性,适用穿透性审判思维有... 能动司法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审判工作的必然要求。穿透式审判思维是新时代能动司法的再实践,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即对内追求“公平与效率”价值,对外彰显社会治理效果。资管类纠纷基于涉众性、复杂性等特性,适用穿透性审判思维有其必要性,但实践中也存在“金融司法监管化”的质疑,应当坚持“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对金融监管政策保持应然尺度内的尊重,探索其适用的边界,在构建裁判规则及诉源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司法 穿透式审判思维 公正与效率 社会效果 金融纠纷
下载PDF
资产管理案件穿透式审判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姿昂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88,共3页
针对近些年来出现的资产管理乱象及资管纠纷,穿透式监管与穿透式审判的提出,势必有利于规范资产管理行业、有利于资产管理纠纷的审理和裁判。但要进一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有效维护资管市场秩序,依法公正解决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问题,... 针对近些年来出现的资产管理乱象及资管纠纷,穿透式监管与穿透式审判的提出,势必有利于规范资产管理行业、有利于资产管理纠纷的审理和裁判。但要进一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有效维护资管市场秩序,依法公正解决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问题,还需加快构建穿透式审判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管理 穿透监管 穿透式审判
下载PDF
民商事案件中穿透式审判思维的运用及限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梓臣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49-157,共9页
在为服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司法保障和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穿透式审判思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当逻辑三段论在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时遭遇困境,应当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穿透式审判... 在为服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司法保障和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穿透式审判思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当逻辑三段论在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时遭遇困境,应当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穿透式审判思维以实现案件审理的实质正义为目标,以“奥卡姆剃刀”原理为理论基础,能够揭开审判人员的“思维之幕”。通过对疑难案例的分析证明,穿透式审判思维可以运用在证据审核、事实认定、论证说理、法律适用等方面。穿透式审判思维的运用也要有权力边界,主要受到司法正义理念的指引、语言文字固有含义的规范、外观主义规则意识的约束。从思维角度研究法官日常裁判案件的工作过程,找出规律性和可复制性,为审判实践提供指引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思维 民商事案件 权力边界
下载PDF
穿透式审判思维在民商事案件中的运用与界限 被引量:3
5
作者 谷昔伟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穿透式审判思维的核心要义是实质重于形式,实体上主要从法律主体、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三个方面探求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法律事实,以此规制脱法行为,探求当事人内心真意。以《民法典》第146条和第153条作为认定隐藏于外观形式下的实质法律关... 穿透式审判思维的核心要义是实质重于形式,实体上主要从法律主体、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三个方面探求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法律事实,以此规制脱法行为,探求当事人内心真意。以《民法典》第146条和第153条作为认定隐藏于外观形式下的实质法律关系,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程序上通过构建二审释明变更诉请、准许预备之诉等实质解决纠纷,实现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向。基于外观主义的交易安全、社会政策导向同样是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穿透式审判应有其界限。原则上,内部关系偏重实质,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外部关系偏重形式,保护交易安全及外部第三人的合理信赖,但遵循外观主义将导致显非合理结果时,真实权利人内部效力穿透相对人至外部第三人。总之,实质重于形式与形式重于实质互为补充、一体两面,共同维护正义稳定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正义 穿透式审判 实质重于形 民商事案件
下载PDF
穿透式审判思维的适用规则与界限——基于要件事实理论勾勒三阶七步穿透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正民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穿透式审判思维对民商事案件的具体审判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缺乏统一的认知和穿透标准,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对穿透式审判存在不同理解和运用上的差异,进而导致穿透式审判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司法功能,因此有必要以要件事实理论为基础,体... 穿透式审判思维对民商事案件的具体审判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缺乏统一的认知和穿透标准,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对穿透式审判存在不同理解和运用上的差异,进而导致穿透式审判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司法功能,因此有必要以要件事实理论为基础,体系化构建穿透标准。在穿透范围方面,简单案件可仅就案件事实进行穿透,复杂案件应进行全面穿透;在穿透深度方面,应以查清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为限度;在穿透方法方面,构建三阶七步穿透法,从庭前、庭中、庭后三个阶段分七步列出法官需完成的穿透清单,具体描绘法官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的精细化过程。通过界限厘定与规则构建,助力民商事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 审判思维 要件事实 三阶七步穿透
下载PDF
金融司法与监管的协同:穿透式审判中的挑战与回应
7
作者 郭金良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金融司法与监管的有效协同是实现金融风险治理的关键问题。目前金融司法穿透式审判中,两者的协同面临着传统民商法规则适用困境、以契约自由为基础的交易规则张力不足、金融监管规则介入司法范围存在不确定性等挑战。实质法治观、政府... 金融司法与监管的有效协同是实现金融风险治理的关键问题。目前金融司法穿透式审判中,两者的协同面临着传统民商法规则适用困境、以契约自由为基础的交易规则张力不足、金融监管规则介入司法范围存在不确定性等挑战。实质法治观、政府与市场关系法治理论及法律不完备理论为金融监管规则介入司法奠定了法理基础。在金融司法穿透式审判中,应明确介入金融司法的金融监管规则的具体类型,以货币秩序稳定、审慎监管、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等标准认定金融领域公序良俗,建立金融司法穿透式审判“五步法”模式,规范监管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适用的程序控制,并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司法 穿透式审判 合同效力
原文传递
论“穿透式审判”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海龙 潘玮璘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0,共8页
“穿透式审判”是把哲学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司法办案当中,体现能动司法,具有破除“机械司法”、实质化解纠纷、避免“程序空转”的司法功效。穿透式审判与机械司法相对立,一些案件中若法官仅限于理解条文表面含义、... “穿透式审判”是把哲学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司法办案当中,体现能动司法,具有破除“机械司法”、实质化解纠纷、避免“程序空转”的司法功效。穿透式审判与机械司法相对立,一些案件中若法官仅限于理解条文表面含义、机械适用法条,则可能使裁判结论与实质公正、朴素正义观出现明显偏差,给当事人或社会公众造成“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简单办案”的不良形象,导致减损司法公信力;此时应当运用“穿透式”思维,穿透条文字义、穿透表面合意、穿透表面证据或穿透诉讼请求,准确把握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准确认定真实法律关系,根据公平正义法治原则,作出体现实质公正的裁判结论,实现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穿透式审判是一种例外的、个案的矫正方法,应以“实质公平正义”法治精神为边界,若过度适用可能导致自由裁量权滥用。本文着重讨论穿透式审判的适用范围、基本内涵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 能动司法 机械司法 实质公正
原文传递
民事判决既判力与执行力的关系--反思穿透式审判思维 被引量:21
9
作者 任重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63,共22页
既判力与执行力一元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应有之义,是《宪法》第13条第1款和《民法典》第3条的基本要求,是《刑事诉讼法》第12条在民事诉讼中的对仗。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模式界定实乃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和强制执行法之法教义学展... 既判力与执行力一元论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应有之义,是《宪法》第13条第1款和《民法典》第3条的基本要求,是《刑事诉讼法》第12条在民事诉讼中的对仗。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模式界定实乃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和强制执行法之法教义学展开。关于既判力相对性原则的学术纷争使逐步配备的立法资源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进而出现“立法有、实践乱、理论无”的局面。二元论及执行力主观范围扩张虽克服了执行力主观范围小于既判力之立法问题,但存在对诉讼规范的忽视并引发“乱执行”。就生效判决的强制执行而言,其制度目的是实现审判程序所认定的请求权主张,而非客观既存的实体请求权。一元论在我国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规范障碍,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代表的司法实践可借助一元论得以证成、赋权和反思,并被归结为权利义务承受型、诉讼实施权赋予型和执行力穿透型等扩张模式。执行力穿透型扩张未经充分的理论证成,是泛化理解和认识纠纷一次性解决以及穿透式审判思维的结果。相反,第三人向执行法院承诺履行不仅不是执行力的扩张,反而蕴含既判力相对性的精神,即在充分知情等程序保障的前提下自愿放弃接受审判之权利而直接承受强制执行,这使债权人获得了新的执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既判力 执行力 诉讼实施权 纠纷一次性解决 穿透式审判思维
原文传递
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穿透式”类型化研究
10
作者 贺肖琴 《争议解决》 2023年第3期859-863,共5页
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夫妻会在婚前或婚后订立忠诚协议。但由于法律对此类协议的属性和效力未予明确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能制度化。关于夫妻忠诚协议的性质认定、效力认定、以及法律适用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婚姻忠诚协议... 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夫妻会在婚前或婚后订立忠诚协议。但由于法律对此类协议的属性和效力未予明确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能制度化。关于夫妻忠诚协议的性质认定、效力认定、以及法律适用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婚姻忠诚协议内容应当分为两类,分别为:不具有夫妻财产约定性质与具有夫妻财产约定性质的婚姻忠诚协议。继而根据约定内容将“忠诚协议”作类型化区分,由此明确司法保护的范围,用“穿透式”审判思维依据具体内容细化为:身份变化型、财产承担型、混合型、自由限制型的四种子模式忠诚协议。最后,法官宜遵循类型化的思路,借助忠诚协议内容约定的具体化解释,对婚内协议的效力进行更为细致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协议 合同法 婚姻法 效力认定 类型化 穿透式审判
下载PDF
省思穿透式审判思维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亮 《人大法律评论》 2021年第1期225-243,共19页
借鉴金融监管的穿透式监管理念,穿透式审判思维正成为重要的司法理念。穿透式审判思维既有长期的司法实践基础,又在新形势下发展出新的内涵。将穿透式审判思维运用到资产管理类金融消费者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可以从横向穿透和纵向穿透两... 借鉴金融监管的穿透式监管理念,穿透式审判思维正成为重要的司法理念。穿透式审判思维既有长期的司法实践基础,又在新形势下发展出新的内涵。将穿透式审判思维运用到资产管理类金融消费者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可以从横向穿透和纵向穿透两个角度构建立体化的穿透式审查模式,并通过建立以合同效力审查为中心、以利益衡量为辅助的裁判规则体系,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司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式审判 金融消费纠纷 资管新规
原文传递
通谋虚伪规则在金融领域的适用——以(2020)京民终36号判决为例
12
作者 潘修平 于晓琪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6,93,共7页
通谋虚伪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总则中规定的一项民事规则。为了与穿透式金融监管改革相契合,在金融案件的审判中,法院日益倾向于运用通谋虚伪规则,突破金融产品的外部法律设计,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确定其... 通谋虚伪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总则中规定的一项民事规则。为了与穿透式金融监管改革相契合,在金融案件的审判中,法院日益倾向于运用通谋虚伪规则,突破金融产品的外部法律设计,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确定其法律效力。对(2020)京民终36号判决进行研究发现,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存在区别,如果忽视商行为的外观,坚持探寻商主体内含于心的真实意愿,忽视商业效益,不利于商业的运转。通谋虚伪规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制度,应当审慎适用于金融领域。此外,本案体现了当前审判倾向中目的解释论逐渐偏重的迹象,法院不应在文义解释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忽略文义解释的优先性。最后,司法应该坚持审慎立场,坚守司法的被动性和最终性,不能随意对合同效力进行无效处理,避免司法与行政界限模糊,防止以“政策”代替“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谋虚伪规则 穿透式审判 意思表示 信托
下载PDF
毒品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13
作者 裴晓倩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从严治毒刑事政策下,毒品犯罪从严惩处的政策导向与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制度要求有所冲突。实践中,从严与从宽因素并存时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从宽幅度不清、证据认定标准混乱、程序简化不明等困境。从严与从宽存在冲突的原因,在于诉讼主体... 从严治毒刑事政策下,毒品犯罪从严惩处的政策导向与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制度要求有所冲突。实践中,从严与从宽因素并存时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从宽幅度不清、证据认定标准混乱、程序简化不明等困境。从严与从宽存在冲突的原因,在于诉讼主体的思维认知偏差、庭审规则的缺失、程序简化决定因素不明等。梳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的实证数据,以穿透式审判思维为识别工具,可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在毒品案件的适用。一方面明确形式审查与实质穿透两步走的流程,从严格审查证据标准、穿透被告人认罪行为表现等方面综合确定从宽幅度;另一方面确定刑罚裁量时应把握先严后宽的量刑规则,从而达致从严和从宽的适度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认罪认罚 穿透式审判思维 量刑评价
下载PDF
金融司法监管化:动因、困境与调适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霞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随着金融司法适用行政规章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穿透式审判在金融司法中的全面推行,金融司法呈现出监管化趋向。金融司法监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过于公共政策化,在人民司法的理念下,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司法的主要目标,从而... 随着金融司法适用行政规章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穿透式审判在金融司法中的全面推行,金融司法呈现出监管化趋向。金融司法监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过于公共政策化,在人民司法的理念下,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司法的主要目标,从而扮演监管追随者的角色。由于制度角色和制度功能不同,金融司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作用有限,金融司法监管化会严重降低司法可预期性,损害契约自由,抑制金融创新。建议按照“相对独立、互相尊重、加强沟通”的原则构建二者关系,发挥金融司法对金融监管或补强或纠偏的作用,重点关注公序良俗原则及合同效力制度的规范适用,及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发挥好金融司法作为规范交易行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制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司法 金融监管 穿透式审判 制度功能 公共政策法院
下载PDF
履约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裁判的乱象及其矫正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秀丽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2-106,共15页
履约保证保险属于“保险”而非“保证”已成为保险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审判实践中对其法律关系定性和法律适用则不然,导致“同案不同判”。“穿透式”审判思维为此类案件的审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首先,穿透法律事实,查清保险人、... 履约保证保险属于“保险”而非“保证”已成为保险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审判实践中对其法律关系定性和法律适用则不然,导致“同案不同判”。“穿透式”审判思维为此类案件的审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首先,穿透法律事实,查清保险人、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之间存在多重身份与契约;其次,穿透法律关系,根据保险法理剖析履约保证保险的本质,确定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最后,穿透法律适用,准确适用《保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根据保险法理来认定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保险费是否合法及违约金条款的效力。如此,不仅能统一裁判尺度,亦可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达审判之实质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约保证保险 穿透审判思维 实质正义
下载PDF
隐名股东执行异议之诉中外观主义的审慎适用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宗 《西部学刊》 2022年第11期86-90,共5页
隐名股东能否阻却债权人对显名股东名下代持股权的强制执行分歧较大,实务中真实权利与“信赖利益”成对抗格局。采用“复合解释方法”将《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中的“第三人”缩小解释为“与显名股东进行股权交易并已实际取得股权... 隐名股东能否阻却债权人对显名股东名下代持股权的强制执行分歧较大,实务中真实权利与“信赖利益”成对抗格局。采用“复合解释方法”将《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中的“第三人”缩小解释为“与显名股东进行股权交易并已实际取得股权的第三人”,并认为债权人因失察股权代持情形具有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外观主义现存的三大风险:使“执行异议之诉”救济案外人权利制度目的落空、对隐名股东权益保护失衡、与“同案同判”精神相悖。在此基础上,一是要将外观主义限缩适用于“完全隐名股东”,二是要提高债权人“合理信赖”判定标准,三是要秉持“穿透式”审判思维方式,注重保护真实权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持股权 执行异议之诉 外观主义 穿透审判
下载PDF
论合同定性中的“目的”——以名实不符合同为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阙梓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42,192,共14页
法院在合同性质认定的裁判说理中时常援引“合同目的”要素。“目的”的规范意义多被解读为等同当事人真意,能够决定合同性质。但此种法理阐述混淆了合同解释与评价的界限,使得裁判者容易直接以外部视角对合同进行审视,以裁判者认为的... 法院在合同性质认定的裁判说理中时常援引“合同目的”要素。“目的”的规范意义多被解读为等同当事人真意,能够决定合同性质。但此种法理阐述混淆了合同解释与评价的界限,使得裁判者容易直接以外部视角对合同进行审视,以裁判者认为的目的替代当事人的目的,从而导致多重弊病。应区分合同目的在合同解释与评价阶段的不同功能,前者通过补充合同内容发现当事人真意、例外情形下推定形成当事人真意进而辅助定性;后者通过评价性肯定或否定性修正当事人真意,决定合同性质。名实不符合同定性应先在解释层面发现合同主观目的并用以探求当事人真意,再讨论类推适用的可能性,仅在两类场景中裁判者能越过合同内容,直接以合同客观目的对合同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实不符 合同目的 意思表示解释 穿透式审判 类推适用
原文传递
融资性循环贸易纠纷裁判路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潘涛 张倩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8,共7页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囿于向银行贷款困难,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更为堪忧,为维持市场活性,扩大企业规模,不少中小微企业与非金融机构以“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融资模式,实现资金的拆借流转。通过检索海量生效...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囿于向银行贷款困难,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更为堪忧,为维持市场活性,扩大企业规模,不少中小微企业与非金融机构以“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融资模式,实现资金的拆借流转。通过检索海量生效裁判文书发现,融资性循环贸易因涉及交易主体众多、标的额大、交易模式复杂,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的真实意图和表面意思不一致导致审判实践中产生法律关系认定不清、表面行为与隐藏行为效力认定难等困境。通过对融资性循环贸易纠纷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求此类案件的共性与规律,对于统一类案的裁判标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模 循环贸易 真实意思表示 穿透式审判
原文传递
论民事纠纷相对性解决原则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卫平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民事纠纷是当事人之间就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争议。民事纠纷一旦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其争议的解决通常就是法院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就当事人主张的权利和相应事实范围内,对其事实的确认和对权利义务作出裁判,其裁判的效力是相对的,事... 民事纠纷是当事人之间就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争议。民事纠纷一旦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其争议的解决通常就是法院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就当事人主张的权利和相应事实范围内,对其事实的确认和对权利义务作出裁判,其裁判的效力是相对的,事实认定也是相对的,也就构成了所谓的纠纷相对性解决原则。纠纷相对性解决原则是对民事纠纷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一般情形的一种表达。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民事纠纷的特点,反映了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的要求,也是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逻辑特点的体现和反映。以这一原则对民事诉讼实践活动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人们在解决民事纠纷时,往往没有顾忌这一原则,纠纷一次性解决、穿透式审判等实践活动都可能存在跨界越边的情形。从纠纷相对性解决原则这一视角还可以发现人们实践中的所谓裁判预决效、同案同判或类案同判等习以为常的概念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充分认识这一原则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把握民事诉讼中纠纷解决的规律,认真对待民事纠纷解决中的特殊情形,为其设置相应的条件,构建有利于符合民事纠纷特点的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分原则 判决效力 既判力 纠纷一次性解决 穿透式审判 同案同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