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杭 王伟文 +1 位作者 李薇 杨正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64-536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将编码红色荧光蛋白DsRed的质粒(标记树突棘)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P301L突变的人类Tau蛋白基因共转染到5~7d的原代培养大... 目的 探讨大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将编码红色荧光蛋白DsRed的质粒(标记树突棘)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P301L突变的人类Tau蛋白基因共转染到5~7d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持续培养,编码DsRed的质粒和野生型GFP-Tau共转染为对照.以神经活细胞实时图像成像分析Tau蛋白易位过程.以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各组Tau蛋白的表达及AMPA受体数量改变.结果 野生型GFP-Tau蛋白组只出现在树突上,GFP-P301L突变组Tau蛋白广泛出现于树突棘上;与野生型组相比,GFP-P301L突变组Ta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AMPA受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通过显著减少AMPA受体数量,导致AMPA受体在突触后膜上的运输失常,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AMPA受体 突触后膜
下载PDF
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对大鼠脑内突触后膜致密物-9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嵬 贾建新 +4 位作者 闫旭升 方欣 杨占君 蔡志平 崔成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 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分别注射Aβ1-42寡聚体10 μg联合去势,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样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睾酮组、氟他胺组、氟他胺+睾酮组... 目的:研究睾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 1-42寡聚体联合去势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分别注射Aβ1-42寡聚体10 μg联合去势,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样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睾酮组、氟他胺组、氟他胺+睾酮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尼氏染色计数各组正常锥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突触后膜致密物-95(PSD-95)的表达量.结果:睾酮组细胞计数、PSD-95表达量较高,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但与其余3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氟他胺组、氟他胺+睾酮组、模型对照组中神经细胞数量与PSD-95表达量组间均无差异.结论:睾酮对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细胞存活率与雄激素受体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突触后膜致密物-95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突触后膜和突触下致密小体的亚显微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人义 范淑荣 《解剖学报》 CAS 1981年第1期72-75,11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突触后致密小体的亚显微结构,发现突触后致密小体与突触后膜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细丝连接。突触后致密小体多见于GrayⅠ型突触内,它们具有复杂的形态特点,推测这种结构在突触传递上有重要的作用,可能与兴奋性突触有关。注... 本文研究了突触后致密小体的亚显微结构,发现突触后致密小体与突触后膜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细丝连接。突触后致密小体多见于GrayⅠ型突触内,它们具有复杂的形态特点,推测这种结构在突触传递上有重要的作用,可能与兴奋性突触有关。注:本研究承中山大学电镜室和山东医学院电镜室给予帮助,谨致谢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后膜 胞浆 细丝 细胞质 小体 突触 致密 细胞超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多巴胺对大鼠纹状体突触前和突触后膜 Na^+,K^+-ATP 酶活性调节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刚 秦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用蔗糖Ficol梯度不连续离心法制备大鼠纹状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研究多巴胺(DA)受体对突触前和突触后膜Na+,K+ATP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DA(10-8~10-5mol·L-1)显著抑制突触后膜... 用蔗糖Ficol梯度不连续离心法制备大鼠纹状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研究多巴胺(DA)受体对突触前和突触后膜Na+,K+ATP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DA(10-8~10-5mol·L-1)显著抑制突触后膜Na+,K+ATP酶的活性,单独用选择性D1(SKF38393)或D2(LY171555)受体激动剂均无抑制作用,而当二者合用时则产生与DA相似的抑制效应。DA对Na+,K+ATP酶的抑制效应可被单独用选择性D1(SCH23390)或D2(spiperone)受体拮抗剂而逆转。相反,DA却能显著激活突触前膜Na+,K+ATP酶的活性,单用spiperone即可逆转此激活效应。结果提示,突触前和突触后DA受体对Na+,K+ATP酶的调节存在差异,可能与它们的不同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突触 突触后膜 纹状体 ATP酶
下载PDF
异丙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波 曾邦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后膜 异丙酚 受体 抑制性受体 中枢作用机制 静脉麻醉药 兴奋性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突触后膜β受体效应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岐新 薛春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3-25,共3页
人参皂甙(GS,10^(-4)g/ml)明显抑制大鼠门脉(RPV)自发活动张力,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GPT)和减慢豚鼠右心房(GPRA)心率。 GS还增强异丙肾上腺素(Iso)对RPV自发活动张力抑制以及对GPT的松弛效应,但对抗Iso增加心率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GS... 人参皂甙(GS,10^(-4)g/ml)明显抑制大鼠门脉(RPV)自发活动张力,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GPT)和减慢豚鼠右心房(GPRA)心率。 GS还增强异丙肾上腺素(Iso)对RPV自发活动张力抑制以及对GPT的松弛效应,但对抗Iso增加心率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GS可能对突触后膜β受体效应起调谐剂(modulator)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门脉 豚鼠气管 豚鼠右心房 异丙肾上腺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突触后膜
下载PDF
“不完全氧糖剥夺”对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的增强作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斌 韩会丽 +2 位作者 马文裴 董志芳 徐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1-496,共6页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qu...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不完全氧糖剥夺"的离体脑片模型,该模型满足两个条件,灌流液里氧气部分剥夺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氧糖剥夺"可以导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而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以对抗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因此近年来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而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在缺血半暗带是否有改变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采用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方法,研究"不完全氧糖剥夺"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IPSCs)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完全氧糖剥夺"使GABAAR介导的IPSCs的峰值增加而衰减时程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流的峰值增加是由于GABAAR-氯离子通道的电导增加所致,而与氯离子的反转电位变化无关。这些发现提示在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区域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神经元面对缺血状态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内稳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氧糖剥夺 A型γ-氨基丁酸受体 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 峰值 衰减时程
下载PDF
神经突触后膜蛋白Neuroligin-1的力-电感知及其耦合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胡炜 安辰毅 +7 位作者 张同同 廖泰霖 刘俊伟 张勇 欧阳波 娄继忠 许均瑜 陈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9-89,共1页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重要结构基础,电信号及生物力学信号动态耦合调控神经突触的形成和成熟。神经突触的动态连接主要由突触黏附分子间特异性原位互作调控,但黏附分子是否通过感知力、电信号来动态调控突触形成及其分子机制...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重要结构基础,电信号及生物力学信号动态耦合调控神经突触的形成和成熟。神经突触的动态连接主要由突触黏附分子间特异性原位互作调控,但黏附分子是否通过感知力、电信号来动态调控突触形成及其分子机制至今并不清楚。该问题是生物力学、力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神经生物学 神经突触 突触后膜 信号传递 生物力学 突触形成 互作调控
原文传递
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及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斌 刘金霞 +6 位作者 毛文静 张文彦 邓春颖 张晋霞 马原源 贺永贵 李世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及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material 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自噬抑制... 目的探讨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及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material 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预处理组(3-MA组)和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ap组)。每组又分为模型制备成功后1、2、4、8周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应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Syn、PSD-95蛋白表达。结果(1)与Sham组比较,VD组各时间点LC3-Ⅱ/LC3-Ⅰ比值增加,Syn、PSD-95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VD组比较,3-MA组各时间点LC3-Ⅱ/LC3-Ⅰ比值减少,Syn、PSD-95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Rap组各时间点LC3-Ⅱ/LC3-Ⅰ比值增加,Syn、PSD-95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2)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与Syn、PSD-95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抑制自噬有利于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突触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自噬 突触 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 突触可塑性
原文传递
杀虫磺对昆虫突触后膜N型受体的占领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安西 赵文柱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杀虫磺 昆虫 突触后膜
下载PDF
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是怎样“逃脱”乙酰胆碱酯酶的水解到达突触后膜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2,共1页
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一个酶分子在一秒钟就能催化分解25000μmol的乙酰胆碱(ACh),一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可在2 ms的时间内被水解。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效率如此之高,突触前膜释放的ACh在到达突触后膜之前是怎样避免被水解的?... 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一个酶分子在一秒钟就能催化分解25000μmol的乙酰胆碱(ACh),一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可在2 ms的时间内被水解。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效率如此之高,突触前膜释放的ACh在到达突触后膜之前是怎样避免被水解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过量底物抑制作用底物抑制作用是指酶的催化反应由于底物浓度过高,其反应速率反而会下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抑制作用 突触后膜 催化分解 突触小泡 催化效率 电镜照片 终板电位 神经冲动 反应速率 酶分子
下载PDF
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调节实例及拓展训练
12
作者 宋金红 《教学考试》 2023年第16期65-66,共2页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材提到“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但未就...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材提到“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但未就原因进行深入解释。就这个问题,笔者查阅资料后进行整理同大家分享。1.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的原因可卡因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兴奋剂,能够改变大脑感受周围环境的功能。可卡因能促进一些特定神经递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多巴胺受体 人教版教材 突触后膜 拓展训练 神经活动 神经递质释放 周围环境
原文传递
缺血缺氧后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2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忠 徐如祥 +3 位作者 刘宝松 黄涛 丁涟沭 袁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2(GluR2)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临床缺血过程致神经元缺氧损伤,运用双重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和共聚焦检测技术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神经元突触后...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2(GluR2)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临床缺血过程致神经元缺氧损伤,运用双重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和共聚焦检测技术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GluR2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进行模拟缺血处理后,膜表面的GluR2总含量、含有GluR2突触的相对含量以及含有突触部位GluR2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降低,而且上述变化随着模拟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缺氧损伤可致突触后膜表面GluR2含量降低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形成缺乏GluR2的新的AMPA受体通道,介导Ca2+的快速内流,引起神经元的延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突触后膜 缺血缺氧 含量变化 GLUR2 培养海马神经元 免疫荧光技术 变化情况 缺氧损伤 相对含量 缺血时间 显著性差异 胚胎大鼠 体外培养 模拟临床 模拟缺血 不同时间 检测技术 突触部位 受体通道 AMPA Ca2+
原文传递
幼年爪蟾突触前ACh受体对视顶盖神经元突触后膜GABA受体的调制
14
作者 王红 蔡浩然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应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以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currents,mIPSCs)为指标,对敏感期内爪蟾突触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调制视顶盖神经元突触后膜的GABAa受体的活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成年... 应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以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currents,mIPSCs)为指标,对敏感期内爪蟾突触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调制视顶盖神经元突触后膜的GABAa受体的活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成年神经元相比,从未成年动物神经元记录到的mIPSCs的振幅较小,下降时间较长.mIPSCs是由GABAa受体介导的.AChR激动剂(carbachol,nicotine,DMPP和cytisine等)均可使mlPSCs的频率增加,且carbachol的怍用需要Ca2+介导;而乙酰胆碱水解产物choline却无此作用;AChR竞争性拮抗剂DH-β-E能够拮抗carbachol诱发的mIPSCs频率增加,α3β4亚型AChR拮抗剂mecamyllamine也可以拮抗这一怍用,而在低浓度下对α7亚型AChR特异拮抗的MLA却没有这种拮抗作用.因此,乙酰胆碱以Ca2+依赖的方式参与了mIPSCs的突触前调制,其中可能主要涉及AChR的α3β4亚单位,但可能不涉及α7亚单位.同时还观察到,无Ca2+灌流可以导致巨形PSCs的出现,钳位电压对mIPSCs频率亦有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 突触 ACh受体 神经元 突触后膜 GABA受体 视顶盖 敏感期 γ-氨基丁酸 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酰胆碱受体 调制作用
原文传递
听觉剥夺延缓大鼠上外橄榄核神经元抑制性突触的发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海波 殷善开 +2 位作者 冯艳梅 贺数康弘 小宗静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在出生后2周,大鼠上外橄榄核(LSO)神经元所接受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投射从以γ-氨基丁酸(GABA)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甘氨酸为主,探讨听觉剥夺对该转变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压固定膜片钳技术,观察生后13~15d听觉剥夺大鼠和正常发育大... 目的在出生后2周,大鼠上外橄榄核(LSO)神经元所接受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投射从以γ-氨基丁酸(GABA)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甘氨酸为主,探讨听觉剥夺对该转变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压固定膜片钳技术,观察生后13~15d听觉剥夺大鼠和正常发育大鼠LSO神经元中GABA和甘氨酸受体电流的构成比率。结朵在出生后4~6 dLSO神经元,GABA和甘氨酸受体电流成分分别为(65.7±5.3)%和(34.3±5.3)%,出生后13~15d正常发育大鼠为(14.9±5.1)%和(84.1±5.1)%;出生后13~15d听觉剥夺大鼠为(38.7±5.9)%和(61.3±5.9)%。与正常发育组相比,听觉剥夺大鼠LSO神经元接受较多的GABA能投射(P〈0.001)和较少的甘氨酸受体电流(P〈0.001)。结论听觉剥夺大鼠LSO神经元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转换现象出现部分受阻,听觉信号刺激与听觉中枢通路的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剥夺 听觉中枢 上外橄榄核 发育 抑制性突触后膜微电流
下载PDF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佩 王海祥 王维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651-653,共3页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突触 LTP 学习记忆 学习与记忆 突触传递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界面曲率 突触结构参数 突触囊泡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
17
作者 平静 洪思琦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1 重症肌无力研究概况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疾病,是B细胞驱动、T细胞依赖、补体和抗体介导,由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自身抗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肌肉无力,... 1 重症肌无力研究概况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疾病,是B细胞驱动、T细胞依赖、补体和抗体介导,由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自身抗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肌肉无力,常累及眼外肌、延髓、四肢及躯干肌肉,表现为易疲劳性且晨轻暮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传递 障碍疾病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介导 神经肌肉接头 突触后膜 他克莫司
下载PDF
突触的超微结构
18
作者 张文峰 郭勇力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由于突触在神经信息传递中的极端重要性,引起了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有关突触形态机能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已从亚微结构层次向分子水平深化,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向传统观点发出挑战。本文就突触超微... 由于突触在神经信息传递中的极端重要性,引起了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有关突触形态机能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已从亚微结构层次向分子水平深化,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向传统观点发出挑战。本文就突触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神经元 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下载PDF
05.诊断技术与实验方法
19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85-285,320,共2页
05.02电生理学05.196突触前电位presynaptic potential发生在突触前神经末梢的负电位变化。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有总和效应,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05.197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有兴奋性突触后... 05.02电生理学05.196突触前电位presynaptic potential发生在突触前神经末梢的负电位变化。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有总和效应,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05.197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强度 负电位 突触后电位 电生理学 突触后膜 诊断技术 突触 神经末梢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丽芳 毛梅 +2 位作者 张宇(综述) 邓晖 冯加纯(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在突触后膜,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除了我们熟知的症状,MG患者还会出现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睡眠障碍性呼吸(sl...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在突触后膜,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除了我们熟知的症状,MG患者还会出现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睡眠障碍性呼吸(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及嗅觉、听觉、认知等非运动症状。MG自身免疫性抗体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MG的临床分型也倾向于与不同抗体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运动症状 自身免疫性抗体 MYASTHENIA GRAVIS 自身免疫性疾病 睡眠障碍性呼吸 ACHR 不安腿综合征 突触后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