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舍曲林对抑郁症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翁孝琴 薛山 +1 位作者 罗彬彬 陈佐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症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PSD-95 mRNA表达与抑郁症大鼠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在64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大鼠中随机选择16只作为对照组,余48只大鼠作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症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PSD-95 mRNA表达与抑郁症大鼠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在64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大鼠中随机选择16只作为对照组,余48只大鼠作为模型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给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抑郁组、抑郁+生理盐水组和抑郁+舍曲林组,每组16只。抑郁+舍曲林组大鼠每日灌胃舍曲林5.8 mg·kg^(-1),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5.8 mg·kg^(-1),均干预4周;抑郁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记录并比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摄入量及运动总距离。采用Y迷宫实验和巴恩斯迷宫实验检测对照组、抑郁组、抑郁+生理盐水组和抑郁+舍曲林组大鼠的认知功能,然后处死大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摄入量、运动总距离均少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少于对照组,错误反应次数多于对照组,总潜伏期反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第2、4天进入目标洞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大鼠第1、3天进入目标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少于对照组,错误反应次数多于对照组,总潜伏期反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抑郁+舍曲林组与对照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总潜伏期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舍曲林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多于抑郁组和抑郁+生理盐水组,错误反应次数少于抑郁组和抑郁+生理盐水组,总潜伏期反应时间短于抑郁组和抑郁+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组与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错误反应次数和总潜伏期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第1、2、3、4天进入目标洞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抑郁+舍曲林组与对照组大鼠第1、2、3、4天进入目标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舍曲林组大鼠第1、2、3天进入目标洞时间短于抑郁组和抑郁+生理盐水组(P<0.05);第4天进入目标洞时间与抑郁组和抑郁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第1、2、3、4天进入目标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舍曲林组与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舍曲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抑郁组和抑郁+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组与抑郁+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表达水平与大鼠在Y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0.486,P<0.05),与错误反应次数呈显著负相关(r=-0.581,P<0.05)。结论舍曲林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的表达量,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 mRNA的表达与大鼠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海马 舍曲林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突触后致密蛋白-95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转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秀娟 王静敏 牛争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受体 转运
下载PDF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峥嵘 肖豆 +4 位作者 唐雅妮 石文英 娄必丹 章薇 陈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和肺经组,每组再分成3、7、14、21、28 d 5个时点,每个时点6只。采用颈外...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和肺经组,每组再分成3、7、14、21、28 d 5个时点,每个时点6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心包经组取穴“天泉”“曲泽”“内关”“大陵”,肺经组取穴“天府”“尺泽”“列缺”“太渊”,于造模后第2日开始干预,每次30 min,连续电针6 d,间隔1 d,继续电针,共28 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7、14 d SYP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时点PSD-95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肺经组大鼠脑组织各时点SYP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除3 d外,心包经组、肺经组大鼠脑组织PSD-9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同一时点肺经组比较,除3 d外,心包经组大鼠脑组织SYP和PSD-9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各时点SYP和PSD-9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大鼠脑组织各时点SYP和PSD-95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同一时点肺经组比较,心包经组大鼠脑组织3、7、21 d SYP和PSD-95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心包经穴能提高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P和PSD-95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手厥阴心包经 突触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突触可塑性 大鼠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突触蛋白Ⅰ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秋月 郑卉 +2 位作者 姚智超 张小郁 汪江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6,279,共6页
目的:探究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训练对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光栓法建立局部缺血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缺血组(n=9)、缺血+训练组(n=9),术后16h开始对缺血+训练组进行康... 目的:探究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训练对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光栓法建立局部缺血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缺血组(n=9)、缺血+训练组(n=9),术后16h开始对缺血+训练组进行康复训练,持续至21天,分别于术后第1、3、7、14、21天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加速转棒训练、爬梯子训练、平衡木训练、悬挂训练,2次/d。21天后取脑做Western Blot分析SynapsinⅠ、PSD-95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测试结果表明,脑卒中后第1天缺血组和缺血+训练组疲劳转棒的成绩和抓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在训练后第3天,缺血+训练组转棒成绩增高至假手术组水平,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在训练第7天后,转棒成绩三组间无差异;前肢抓力恢复较慢,训练第7天后,缺血+训练组抓力提高至假手术组水平,较缺血组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术后21天,缺血组PSD-9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训练组显著高于缺血组(P<0.01);SynapsinⅠ表达水平缺血组较假手术组低(P<0.05),缺血+训练组显著高于缺血组(P<0.01)。结论: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训练促进小鼠脑功能恢复与突触蛋白SynapsinⅠ和PSD-95表达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康复训练 动物行为 突触蛋白 突触蛋白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下载PDF
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尹若熙 李树民 +1 位作者 俞腾飞 李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7-499,共3页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通过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数量和功效的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后致密区(PSD)是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的结构基础,而PSD-95是新近...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通过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数量和功效的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后致密区(PSD)是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的结构基础,而PSD-95是新近在谷氨酸能突触的PSD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够整合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信号。该蛋白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本文就PSD-95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大鼠PSD-95表达调控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武莉娜 许国栋 +2 位作者 李素芳 宋景贵 张朝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23期3530-3534,共5页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大鼠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调控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筛选50只行为学评分均一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卒中后抑郁组,每组最终达到6只以上。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大鼠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调控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筛选50只行为学评分均一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卒中后抑郁组,每组最终达到6只以上。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应激(CUMS)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运用被动躲避实验评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海马PSD-9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后(术后36天),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组与卒中后抑郁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OFT水平、PSD-9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减少,被动规避缺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区PSD-95表达下降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慢性氟中毒致学习记忆损伤的脑内突触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章子贵 孙岩 郑祥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探讨了慢性氟中毒致学习记忆损伤的脑内机制.选用初断乳雄性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3个分别饮用15,30和60 mg/L Na F溶液的染氟组.染氟期为18月.每3月用开场行为和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分别在... 探讨了慢性氟中毒致学习记忆损伤的脑内机制.选用初断乳雄性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3个分别饮用15,30和60 mg/L Na F溶液的染氟组.染氟期为18月.每3月用开场行为和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分别在染氟中期(9月)和染氟结束后(18月)分2批断头处死大鼠,进行脑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和海马CA3区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等检测.结果表明:慢性氟中毒致大鼠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显著或极显著抑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脑海马突触膜流动性、PSD-95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慢性氟中毒致脑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慢性氟中毒致学习记忆损伤的脑内突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氟中毒 海马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学习记忆 膜流动性
下载PDF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成熟过程中PSD95与GluA2的分布
8
作者 颜颖慧 杨梦婕 +2 位作者 王梅 杜娆 朱增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成熟过程中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与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α-amino-3-hydroxyl-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亚基GluA2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原代...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成熟过程中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与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α-amino-3-hydroxyl-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亚基GluA2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别培养至4(days in vitro,DIV)、7 DIV、14 DIV及20 DIV,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标记神经元内PSD95和GluA2,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60倍下拍摄记录,并进行共定位分析。结果随着神经元的成熟,PSD95逐渐呈点状密集分布于树突和树突棘;GluA2则在胞体、轴突、树突及树突棘均匀分布;4DIV和7DIV神经元树突部位PSD95与GluA2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0.033和0.734±0.019,显示强烈的共定位;而在14DIV和20DIV二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则为0.547±0.021和0.574±0.024,呈现中等程度相关。结论GluA2在原代海马神经元成熟过程中胞内分布无特异性,PSD95的胞内功能定位依赖于树突棘状结构的产生,而GluA2与PSD95在成熟神经元树突棘的共定位提示在此树突棘存在着包含AMPA受体的稳定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AMPA受体 GluA2 分布
下载PDF
基于PSD-95-NMDAR-nNOS通路研究针刺对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柴金苗 李钦青 +1 位作者 李琦 汤子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15-4617,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以及对NMDAR1表达调节的影响。方法:14日龄SD初生幼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右侧眼睑缝合制作形觉剥夺弱视模型。针刺治疗组大鼠... 目的:研究针刺对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质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以及对NMDAR1表达调节的影响。方法:14日龄SD初生幼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右侧眼睑缝合制作形觉剥夺弱视模型。针刺治疗组大鼠右侧睛明、风池,大椎,隔日1次,每次10min,治疗30d。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幼鼠视皮质NMDAR1、PSD-95、n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MDAR1、PSD-95、n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NMDR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MDAR1、PSD-95、n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提高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质NMDAR1、PSD-95、nNOS mRNA的表达,增加神经细胞突触后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皮质 针刺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1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鹏 李瑞晟 +4 位作者 王虹 任映 孙海芸 杨金铎 王蓬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18-1821,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protein-95,PSD-95)和骨架蛋白Shan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10 mg.kg-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protein-95,PSD-95)和骨架蛋白Shan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10 mg.kg-1.d-1)、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d-1),正常对照组为相同背景非转基因小鼠。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行为学检测,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或P<0.05)。PSD-95和Shank1免疫组化,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较对照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姜黄素干预组有所恢复。Western blot检测海马PSD-95的蛋白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PSD-95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比对照组小鼠明显变细、颜色变浅(P<0.01);姜黄素干预组小鼠海马PSD-95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明显增粗、颜色加深(P<0.05)。结论:姜黄素增加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shank1和PSD-95表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的结构和可塑性,提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骨架蛋白Shank1
原文传递
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运华 勾云 +4 位作者 周波 李宏伟 刘芬 童雪涛 文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观察孤独症大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桥尾蛋白(gephyrin)在前额叶皮质的表达变化,探讨突触相关蛋白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孕12.5d(E12.5)一次性腹腔注射丙戊酸钠(600mg/kg)的孕鼠所产下... 目的观察孤独症大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桥尾蛋白(gephyrin)在前额叶皮质的表达变化,探讨突触相关蛋白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孕12.5d(E12.5)一次性腹腔注射丙戊酸钠(600mg/kg)的孕鼠所产下的子代鼠作为模型组,同样方法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的孕鼠所产下子代鼠作为正常组。通过斜板实验、睁眼实验、三箱实验验证模型是否成功;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比生后42天两组大鼠突触相关蛋白SYN、PSD-95、gephyrin在前额叶皮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1)成功建立孤独症动物模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生长发育迟缓;社会交往能力异常、对新鲜事物偏好障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孤独症大鼠突触相关蛋白SYN、PSD-95表达显著增多(P<0.05),gephy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突触蛋白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突触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桥尾蛋白 前额叶皮质
原文传递
pBDNF过表达对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许曼玉 张园 +1 位作者 易旭 许志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海马注射携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肽(pBDN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基因整合载体(AAV-pBDNF)对阿尔茨海默病鼠(AD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8只6月龄APP/PS1转基因AD小鼠,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空载体对照组、AAV-pB... 目的探讨海马注射携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肽(pBDN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基因整合载体(AAV-pBDNF)对阿尔茨海默病鼠(AD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8只6月龄APP/PS1转基因AD小鼠,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空载体对照组、AAV-pBDNF组、AAV-pBDNF+p75NTR抗体组,每组6只。空载体对照组右侧海马注射AAV-GFP(2μL,1×1012 vg/mL),AAV-pBDNF组右侧海马注射AAV-pBDNF(2μL,1×1012 vg/mL),AAV-pBDNF+p75NTR抗体组右侧海马注射AAV-pBDNF(2μL,1×1012 vg/mL)和p75NTR抗体(2μL,10μg/mL)。海马注射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AD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AAV-pBDNF在AD鼠脑内转染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运动速度无明显差异。第5天时,对照组与AAV-pBDNF+p75NTR抗体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第1天有明显下降(P<0.05),而AAV-pBDNF组AD鼠的逃避潜伏期虽然也较第1天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V-pBDNF组AD小鼠穿越平台次数较其余两组少(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AAV-pBDNF转染之后,在脑内神经元成功表达pBDNF,而胶质细胞不表达pBDNF。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AV-pBDNF组AD鼠的PSD-95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和AAV-pBDNF+p75NTR抗体组(P<0.05)。结论 pBDNF可能通过p75NTR受体信号通路下调海马PSD-95的表达,降低AD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肽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
原文传递
Anti-miR-132通过结合FXR1减轻PTSD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彭军波 季丽莉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miR-132是否通过结合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XR1)从而上调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以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及抑郁样行为。方法 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通过向... 目的 探讨miR-132是否通过结合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XR1)从而上调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以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及抑郁样行为。方法 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通过向大鼠右侧侧脑室注射慢病毒建立miR-132基因沉默的PTSD大鼠模型。将PTSD模型大鼠分为PTSD组、sh-miR-NC组和sh-miR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RT-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大鼠和PTSD组大鼠杏仁核miR-132及FXR1的水平;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miR-132基因沉默对PTSD大鼠焦虑样及抑郁行为的影响。行为学实验后取材各组大鼠杏仁核,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SD95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miR-132是否与FXR1存在结合位点。结果 PTSD组大鼠杏仁核miR-13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X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132基因沉默显著减轻PTS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及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SD组大鼠杏仁核神经元PSD9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miR-132基因沉默显著升高PTSD组大鼠杏仁核神经元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132与FXR1结合。结论 miR-132通过FXR1介导杏仁核神经元PSD95水平上调,从而显著减轻PTSD大鼠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杏仁核 miR-132 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