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触囊泡蛋白2A及苔藓细胞对耐药性癫痫共患认知障碍的影响
1
作者 黎辰 张淑敏 +1 位作者 王丽琨 伍国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耐药性癫痫共患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突触囊泡蛋白2A是位于突触前膜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的囊泡蛋白,也是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的作用靶点,可通过调控苔藓细胞的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传递平衡影响认知功能。本文就突触囊... 耐药性癫痫共患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突触囊泡蛋白2A是位于突触前膜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的囊泡蛋白,也是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的作用靶点,可通过调控苔藓细胞的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传递平衡影响认知功能。本文就突触囊泡蛋白2A和苔藓细胞在耐药性癫痫共患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 苔藓细胞 耐药性癫痫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电针对MCAO大鼠脑内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显奋 陈英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3-416,共4页
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和缺血再灌+电针组,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造成局灶性缺血90min,电针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1h,以后每天1次。在缺血再灌1,7和14天分别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 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和缺血再灌+电针组,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造成局灶性缺血90min,电针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1h,以后每天1次。在缺血再灌1,7和14天分别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在缺血灶周围的皮质表达。在再灌后7和14天后电针组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再灌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提高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在缺血灶周围皮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后轴突的出芽和突触的形成,提高了缺血后神经元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MCAO 脑内 GAP-43 突触囊泡蛋白 再灌注损伤 针灸疗法 脑缺血
下载PDF
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突触囊泡蛋白2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毛诗贤 冯亚梅 +2 位作者 楚兰 郭文洁 李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杏仁核点燃癫痫发生过程中突触囊泡蛋白2A(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在海马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治疗组予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灌胃,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测定不同... 目的探讨杏仁核点燃癫痫发生过程中突触囊泡蛋白2A(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在海马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治疗组予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灌胃,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测定不同时期SV2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V2A蛋白的表达。结果 SV2A在1w时表达降低,之后逐渐升高,到8w时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相比,除1w组外,2w组、4w组、8w组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2A的表达与癫痫的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2A 海马 慢性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下载PDF
芦丁对三甲基锡损害学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与拮抗突触囊泡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启忠 赵奇 +2 位作者 陈纯海 周舟 余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芦丁对三甲基锡(Trimethyltin,TMT)损害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6~9周龄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TMT组、TMT+芦丁组、芦丁组,每组各10只;建立TMT(2.25 mg/kg·B.W... 目的探讨芦丁对三甲基锡(Trimethyltin,TMT)损害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6~9周龄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TMT组、TMT+芦丁组、芦丁组,每组各10只;建立TMT(2.25 mg/kg·B.W.)急性暴露模型,后两组芦丁(10 mg/kg·B.W.)预处理1周,均腹腔注射;TMT给药后24 h,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的逃逸潜伏期,Western检测各组海马和皮层脑区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P)的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显示TMT给药后24 h,与TMT组相比,对照组和芦丁组及TMT+芦丁组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与芦丁组及对照组相比,TMT+芦丁组逃逸潜伏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显示TMT给药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TMT组海马和皮层脑区SY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TMT组相比,TMT+芦丁组海马和皮层脑区SY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芦丁组及对照组相比,TMT+芦丁组海马和皮层脑区SYP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丁预处理对TMT急性暴露损害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海马和皮层脑区SYP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水迷宫 三甲基锡 突触囊泡蛋白 芦丁
下载PDF
铅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与突触囊泡蛋白相关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奇 王艳 +1 位作者 武红娟 陈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与铅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铅染毒组,对照组饲以蒸馏水,铅染毒组饲以2.4mmol/L的醋酸铅水溶液,在暴露后30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检测其... 目的探讨小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与铅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铅染毒组,对照组饲以蒸馏水,铅染毒组饲以2.4mmol/L的醋酸铅水溶液,在暴露后30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检测其逃逸潜伏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水平,并采用HE切片方法观察处理前后小鼠海马脑区病理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铅暴露后30d可导致小鼠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且暴露后30d铅染毒组小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但脑组织HE切片显示铅暴露30d后并未引起脑组织海马脑区病理学改变。结论慢性铅暴露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且这种损伤可能与其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水迷宫 突触囊泡蛋白 海马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在ALS转基因鼠海马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海玲 管英俊 +3 位作者 张彩霞 刘冰 陈燕春 周风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为了为揭示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依据,观察不同年龄ALS转基因小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p)的表达情况。方法取95d、108d和122dALS转基因鼠海马,应用免疫... 目的为了为揭示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依据,观察不同年龄ALS转基因小鼠海马中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p)的表达情况。方法取95d、108d和122dALS转基因鼠海马,应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Syp在海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窝野生型鼠比较,Sy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95d龄ALS转基因鼠海马中无明显变化,在108d与122d龄ALS转基因鼠海马中明显降低。结论 Syp在ALS转基因鼠海马中表达减少表明,突触可塑性降低是ALS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 转基因鼠 突触囊泡蛋白 海马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永光 徐银 +4 位作者 喻绪恩 李广大 董健健 张亮亮 韩永升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突触囊泡蛋白 电针 Barnes记忆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国民 肖虹蕾 +2 位作者 佘振珏 谷华运 李永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突触囊泡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细胞有突触囊泡蛋白阳性反应.认为瘤细胞中突触囊泡蛋白的含量越多,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残留视网膜中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分布于内网层,外网层很...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突触囊泡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细胞有突触囊泡蛋白阳性反应.认为瘤细胞中突触囊泡蛋白的含量越多,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残留视网膜中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分布于内网层,外网层很少或无,明显不同于正常视网膜中突触囊泡蛋白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突触 突触囊泡蛋白 眼肿瘤
下载PDF
人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国民 谷华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用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38周人胚胎视网膜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及超微定位.结果显示:1.人胎14周突触囊泡蛋白才出现在早期视细胞的胞质中,随后,内网层及节细胞的胞体也相继出现,且由视网膜的中央区向周边区发展;2.随着胎龄增... 用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38周人胚胎视网膜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及超微定位.结果显示:1.人胎14周突触囊泡蛋白才出现在早期视细胞的胞质中,随后,内网层及节细胞的胞体也相继出现,且由视网膜的中央区向周边区发展;2.随着胎龄增长,神经细胞发育长大,突触囊泡蛋白的含量也逐渐增加,并从核周质中转移至突触前末梢,32周时基本与成人相似;3.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定位于突触前终末的突触小泡,核周质及轴突中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视网膜 发育 突触囊泡蛋白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2A:抗癫痫药物的新靶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晨 江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突触囊泡蛋白2A(SV2A)是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的作用位点,它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囊泡循环进而维持着突触囊泡的正常功能。SV2A敲除小鼠表现出癫痫易感性的增高。不同癫痫模型以及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SV2A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可能... 突触囊泡蛋白2A(SV2A)是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的作用位点,它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囊泡循环进而维持着突触囊泡的正常功能。SV2A敲除小鼠表现出癫痫易感性的增高。不同癫痫模型以及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SV2A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突触囊泡蛋白2A 癫痫易感性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宝洋 贾万健 周国民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突触囊泡蛋白 (Synaptophysin,Syp)是分布于突触囊泡膜上含量丰富的糖蛋白之一 ,与递质释放关系密切 ,并可影响突触可塑性。Syp可作为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可靠标记物用于神经系统形态、功能和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对于 Syp的... 突触囊泡蛋白 (Synaptophysin,Syp)是分布于突触囊泡膜上含量丰富的糖蛋白之一 ,与递质释放关系密切 ,并可影响突触可塑性。Syp可作为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可靠标记物用于神经系统形态、功能和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对于 Syp的功能及其具体作用机制 ,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 Syp 分类 分子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微波对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突触囊泡蛋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丽峰 彭瑞云 +8 位作者 胡向军 高亚兵 王水明 李杨 赵黎 王旭 马俊杰 高荣莲 苏镇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囊泡相关蛋白如突触素I(synapsinI),囊泡相关膜蛋白-2(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VAMP-2)和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以及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0mW/cm...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囊泡相关蛋白如突触素I(synapsinI),囊泡相关膜蛋白-2(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VAMP-2)和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以及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Wistar雄性大鼠,于辐射后6h,1,3和7d取材,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体突触素I,VAMP-2,突触融合蛋白和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改变;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VAMP-2和突触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结果30mW/cm2微波辐射后皮层突触素I于辐射后3d表达减少(P<0.01);海马突触素I表达1d增加,3d减少,7d又增加的波动(P<0.01)。皮层和海马突触囊泡蛋白于辐射后7d表达增加(P<0.01),VAMP-2和突触融合蛋白于辐射后7d内表达均降低。VAMP-2和突触融合蛋白相互作用在皮层于辐射后3d减弱,而海马于辐射后7d内明显减弱(P<0.01)。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囊泡蛋白表达异常,进而影响突触传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皮层 海马 突触 突触囊泡相关蛋白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2A在癫痫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义 王丽琨 伍国锋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94-96,共3页
突触囊泡蛋白2A(SV2A)是一种突触小泡膜上传递信息的跨膜蛋白,在突触囊泡中特异性表达,其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时,可通过引起突触结合蛋白1(Syt-1)数量减少,导致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失衡,进而诱发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是癫... 突触囊泡蛋白2A(SV2A)是一种突触小泡膜上传递信息的跨膜蛋白,在突触囊泡中特异性表达,其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时,可通过引起突触结合蛋白1(Syt-1)数量减少,导致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失衡,进而诱发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SV2A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递质释放、能量代谢、Syt-1、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学改变及与微小RNA双向作用导致癫痫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且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能够作用于SV2A靶点改善癫痫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探讨SV2A在癫痫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或可为癫痫及其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2A 癫痫 神经系统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人突触囊泡蛋白2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4
作者 邱语进 孙志杰 +6 位作者 赵鹏 付楚溪 霍江 熊向华 汪建华 万冬梅 张惟材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制备人突触囊泡蛋白2C(SV2C)单克隆抗体。方法:纯化SV2C/L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V2C/L4的特异性抗体,鉴定亚型及测定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抗体进行大量制备,并经SDSPAGE、Western印迹、间接ELISA和动物实... 目的:制备人突触囊泡蛋白2C(SV2C)单克隆抗体。方法:纯化SV2C/L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V2C/L4的特异性抗体,鉴定亚型及测定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抗体进行大量制备,并经SDSPAGE、Western印迹、间接ELISA和动物实验对抗体纯度、特异性、亲和力及中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得到纯度大于95%的SV2C/L4蛋白,经2轮筛选共获得13株鼠单抗,抗体重链大多为IgG1、IgG2a型,轻链均为κ型;选取效价最高的30号抗体进行大量制备,纯化后抗体的纯度大于99%,亲和力为6.7 nmol/L,中和活性为100 LD50/mg。结论:筛得1株高亲和力、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SV2C鼠单抗,为肉毒中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阐明Bo NT/A受体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2C A型肉毒毒素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突触囊泡蛋白2A参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玺冬 王丽琨 +1 位作者 韩旭 伍国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9-763,共5页
突触囊泡蛋白2A(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是一种分布于突触囊泡上的膜蛋白,在突触囊泡中特异性表达。在突触小体内,SV2A在正常的突触囊泡的释放和快速回收过程起重要作用。SV2A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1]。SV2A在... 突触囊泡蛋白2A(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是一种分布于突触囊泡上的膜蛋白,在突触囊泡中特异性表达。在突触小体内,SV2A在正常的突触囊泡的释放和快速回收过程起重要作用。SV2A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1]。SV2A在突触结构中异常表达能够影响突触囊泡生理功能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异常。SV2A下调可通过囊泡胞吐及内吞作用减弱、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表达量降低及准备释放池(readi⁃ly releasable pool,RRP)区域变小等途径,诱发癫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囊泡蛋白2A 突触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内分泌细胞中的突触囊泡蛋白
16
作者 陈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8-178,共1页
神经元分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至少通过两类分泌器,典型的突触囊泡(SVs)贮存和分泌非肽类神经递质,而肽类神经递质则贮存和分泌于大致密芯囊泡(LDCVs)[Hokfelt,Prog.Brain Res. 68:1(1986);De Camilli和Jahn, Annu. Rev. physiol. 52: 626... 神经元分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至少通过两类分泌器,典型的突触囊泡(SVs)贮存和分泌非肽类神经递质,而肽类神经递质则贮存和分泌于大致密芯囊泡(LDCVs)[Hokfelt,Prog.Brain Res. 68:1(1986);De Camilli和Jahn, Annu. Rev. physiol. 52: 626(1990)]。现已从丰富的突触囊泡蛋白中鉴别了几种。从这一工作中获得的资料促成了早期关于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的初步假说的形成[De Camilli和Jahn(1990); Sudhof, Curr.opin. Cell Biol. 1:655(1989); Perin, Nature 345:260(1990); Knau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内分泌细胞 突触囊泡蛋白
下载PDF
突触囊泡膜蛋白2B在胶质瘤研究中的进展
17
作者 马登镇 庞琦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621-3625,共5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胶质瘤。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有着较为规范的流程,但由于该肿瘤向周围浸润的特点,胶质瘤患者复发率较高且5年生存率仍然不够理想。突触囊泡膜蛋白2B (SV2B)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在细胞内分泌、递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胶质瘤。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有着较为规范的流程,但由于该肿瘤向周围浸润的特点,胶质瘤患者复发率较高且5年生存率仍然不够理想。突触囊泡膜蛋白2B (SV2B)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在细胞内分泌、递质释放等功能中展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V2B作为一种抑制性因素在乳腺癌与胶质瘤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了突触囊泡膜蛋白2B在胶质瘤中的功能作用、分子机制和临床前景,并提出该蛋白在未来可能成为胶质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有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突触囊泡蛋白2B (SV2B)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昆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年龄效应及其与海马突触囊泡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龙海 陈贵海 +2 位作者 江伟 张琼 王超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了探讨昆明小鼠(Mus musculus)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其与海马突触前囊泡蛋白1(synaptotagmin 1,SytⅠ)含量之间的关系。选取3个年龄段的昆明小鼠,①青年组:6月龄,28只;②中年组:11月龄,22只;③老年组:22月龄,17只。利用... 为了探讨昆明小鼠(Mus musculus)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其与海马突触前囊泡蛋白1(synaptotagmin 1,SytⅠ)含量之间的关系。选取3个年龄段的昆明小鼠,①青年组:6月龄,28只;②中年组:11月龄,22只;③老年组:22月龄,17只。利用六臂辐射状水迷宫(RAWM)任务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制作组织微阵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tⅠ在海马中的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六臂辐射状水迷宫实验参数和SytⅠ的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earman秩相关检测这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老年组昆明小鼠在学习期及记忆期的平均错误数及潜伏期均高于中年和青年鼠(P<0.05),中年昆明小鼠与青年鼠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老年组昆明小鼠在海马CA3区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中SytⅠ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中年鼠和青年鼠(P<0.05);昆明小鼠海马CA3、DG区SytⅠ的相对含量与学习期和记忆期的错误数及潜伏期均成正相关(P<0.05)。由此推断,昆明小鼠可出现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海马CA3和DG的SytⅠ相对含量出现年龄相关性升高,海马SytⅠ升高可能与昆明小鼠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小鼠 学习和记忆 海马突触囊泡蛋白 组织微阵列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突触病理及突触囊泡内吞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颖 官志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由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高度磷酸化Tau蛋白聚...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由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高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llary tangles,NFTs)及神经元丢失构成AD脑组织中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突触囊泡蛋白 突触 神经原纤维缠结
下载PDF
rhG-CSF增加实验性脑缺血周围区的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炳新 吕传真 罗玉敏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周围区的突触囊泡蛋白(synapstoph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rhG-CSF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周围区的突触囊泡蛋白(synapstoph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rhG-CSF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梗死周围区SY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脑缺血周围区SYN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结论:rhG-CSF可以促进脑缺血周围区的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梗死 突触囊泡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