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触素、胸腺素β4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1
作者 卓立飞 陈智伟 +1 位作者 黄丽金 刘芳芳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突触素(SYN)、胸腺β4(Tβ4)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96例,均经病理确诊。通过SYN、Tβ4表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SYN、Tβ4表达及SYN、Tβ4与病理特征及预... 目的探讨突触素(SYN)、胸腺β4(Tβ4)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96例,均经病理确诊。通过SYN、Tβ4表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SYN、Tβ4表达及SYN、Tβ4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YN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β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NSCLC组织中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Ⅲ期)者SYN阴性占比较高(P<0.05);TNM分期(Ⅲ期)者Tβ4阴性占比较高(P<0.05)。预后良好69例(71.88%),预后不良27例(28.13%)。多元Logistic分析;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SYN阴性表达、Tβ4阳性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β4、SYN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关系,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为临床诊疗NSCLC提高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胸腺Β4 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减退与海马结构的突触素改变 被引量:56
2
作者 洪岸 姚志彬 +1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将大鼠分为老年学习记忆损害组和正常组,用Morris水迷官测试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老年损害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青年组和老年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P<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也较之显著减... 将大鼠分为老年学习记忆损害组和正常组,用Morris水迷官测试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老年损害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青年组和老年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P<0.01);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也较之显著减少(P<0.01,P<0.05)。单克隆抗突触素(SYP)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其灰度值测定结构表明:老年损害组海马、齿状回SYP免疫反应产物灰度较青年组、老年正常组明显降低;老年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其海马结构SYP免疫反应产物灰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老年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结构SYP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突触素 海马结构 大鼠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塞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翁金森 刘楠 +4 位作者 杜厚伟 陈荣华 张逸仙 王杰华 黄华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BMSC治疗...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BMSC治疗组(BMSC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BMSC移植前用DAPI标记,BMSC组于造模成功1 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BMSC(1×106),vehicle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术后4 d、7 d和14 d通过平衡木行走、转棒上行走及网屏抓握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其恢复状况,并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突触素表达情况。结果:BMSC组缺血周边区脑组织中观察到DAPI染色的阳性细胞。BMSC组术后7 d和14 d神经功能评估明显优于MCAO组和vehicle组(P<0.05 orP<0.01);BMSC组术后4 d、7 d和14 d脑组织中突触素表达较MCAO组和vehicle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BMSC移植可以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缺血脑组织中突触素生成,BMSC移植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部分是通过促进脑组织中生成突触素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 MCAO 神经功能 突触素
原文传递
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的变化及针刺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加俊 石岩殊 +2 位作者 韩雪梅 梁雪梅 邬英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梗死及电针干预后突触素 (SYP)的动态变化 ,探讨突触可塑性的物质基础、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测定梗死对照组 (A组 )、针刺干预组 (B组 )、正常对照组... 目的 观察大鼠脑梗死及电针干预后突触素 (SYP)的动态变化 ,探讨突触可塑性的物质基础、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MCAO)〔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测定梗死对照组 (A组 )、针刺干预组 (B组 )、正常对照组 (C组 ) ,在 6h、2 4 h、3d、7d不同时间点 SYP的动态变化。结果 梗死灶中心区无明显 SYP阳性染色。A组 :梗死灶周围皮质阳性表达率于 6h、2 4 h表达减少 ,3d达最低值 ,7d开始增高但不及正常表达数值。病灶对侧对应区从 6 h始表达增加 ;B组 :针刺后阳性表达率增加。 A组和 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C组无变化。结论  MCAO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 SYP变化明显 ,对侧对应皮层表达亦增加 ,表明存在明显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针刺可促进这种可塑性变化 ,可能是主要的脑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梗死 突触素 针刺疗法 电针 免疫组化 测定
下载PDF
运动对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运才 姚志彬 +1 位作者 陈以慈 邝国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8,T008,共7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C57BL/6J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p38)的年龄变化以及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信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显示...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C57BL/6J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p38)的年龄变化以及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信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显示,24月龄鼠小脑皮质Ⅰ、Ⅴ叶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光密度值(COD值)明显小于13月龄鼠(P<0.01),后者COD值小于5月龄鼠(P<0.01);L4~S1段脊髓灰质Ⅱ、Ⅴ、Ⅶ层,突触素年龄相关的变化不明显(P>0.05)。5月龄小鼠经过8和19个月运动后,小脑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脊髓灰质Ⅱ、Ⅴ层只在19个月运动组显著增高(P<0.05,P<0.01)。表明从青年开始的长期适量运动能够防止随年龄增加的小脑皮质突触素的丢失,促进小脑皮质和脊髓灰质内突触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小脑 皮质 脊髓 衰老
原文传递
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周妍妍 刘艳丽 +1 位作者 董春雪 闫景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痴呆小鼠模型,五味子醇甲灌胃给药(10 mg·kg-1.d-1),4周后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HE、尼... 目的观察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痴呆小鼠模型,五味子醇甲灌胃给药(10 mg·kg-1.d-1),4周后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HE、尼氏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结果五味子醇甲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提高SYP表达,降低α-syn表达。结论五味子醇甲可通过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变性、脱失,改善突触功能等途径起到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五味子醇甲 尼氏小体 突触素 α-突触 核蛋白
下载PDF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8和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许能贵 汪帼斌 +3 位作者 易玮 佘世锋 黄真炎 赖新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与缺血 2周组相比突触素P3 8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与缺血 +电针 2周组和脑缺血 5周组相比 ,突触素P3 8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但仍明显低于假手术 5周组 (P <0 .0 5)。缺血 2周组大鼠在缺血区周围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增加明显 (P <0 .0 5) ,而缺血 5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5) ,而与缺血 2周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 5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提高突触素和GAP 43在缺血中心区周围皮层的表达 ,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缺血区 皮层突触素P38 GAP-43表达 大脑皮层
下载PDF
累加电针对坐骨神经痛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秋玲 陈淑萍 +3 位作者 高永辉 王俊英 谷世喆 刘俊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8-501,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EA)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其与海马及下丘脑突触素(SYN)表达的关系。方法:Wistar雌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30),去卵巢(OVX)+CCI组(n=30)。后2组又各分为不电针、EA2d和2周组,每组10例。OV... 目的:观察电针(EA)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其与海马及下丘脑突触素(SYN)表达的关系。方法:Wistar雌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30),去卵巢(OVX)+CCI组(n=30)。后2组又各分为不电针、EA2d和2周组,每组10例。OVX动物去除双侧卵巢,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7周后水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不同组分别电针2d、2周。辐射热照射测定大鼠缩腿潜伏期,以两足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AS)。结果:CCI后,动物HAS明显增大。CCI+EA2周组HAS的绝对值显著低于CCI组、CCI+EA2d组(P<0.05);显著低于OVX+CCI+EA2周组(P<0.05)。与CCI组比较,CCI+EA2周组下丘脑PVN、海马CA1区SYN积分灰度值明显较低(表达上调;P<0.05);而CCI+EA2d组无明显变化。OVX+CCI+EA2周组两脑区SYN积分灰度值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而显著高于CCI+EA2周组(P<0.05)。与CCI+EA2周组比较,OVX+CCI+EA2周组SYN表达的上调程度低(P<0.05)。结论:重复电针有累积镇痛效应;海马及下丘脑SYN表达上调与针刺累积效应密切相关;神经记忆力的减退在可减弱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累积效应 海马 下丘脑 突触素
下载PDF
运动对小鼠海马结构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运才 姚志彬 +2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邝国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研究了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C57BL/6J小鼠海马结构突触素(p38)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倍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象分析确定突触素含量。结果显示,24月龄... 研究了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C57BL/6J小鼠海马结构突触素(p38)年龄变化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倍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象分析确定突触素含量。结果显示,24月龄鼠齿状回分子层中带,海马CA3,CA1区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光密度值(COD值)小于13月龄鼠(P<0.05,P<0.01),后者被检各区COD值小于5月龄鼠(P<0.05,P<0.01)。5月龄小鼠经过8和19个月运动后,被检各区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表明从青年开始的长期适量运动能够防止增龄引起的海马结构突触素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海马结构 衰老 运动 小鼠
原文传递
跑台训练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罡 吴毅 +1 位作者 胡永善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2-874,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缺血加跑台训练组。线栓法阻断动物大脑中动脉血流2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2周,采用Western ...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缺血加跑台训练组。线栓法阻断动物大脑中动脉血流2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2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中突触素的表达;术后4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实验动物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和缺血加跑台训练组大鼠脑额顶叶皮质半暗区突触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跑台训练组升高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镜观察显示缺血加跑台训练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突触数目较多,突触形态基本正常。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减轻脑缺血性损伤程度,并可能通过增加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促进脑缺血性损伤后新生突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训练 超微结构 突触素 脑卒中
下载PDF
丰富环境干预对慢性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突触素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晖 王少烽 +1 位作者 张秋霞 王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干预对慢性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突触素(SYN)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丰富环境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低灌注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干预对慢性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突触素(SYN)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丰富环境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低灌注大鼠模型。丰富环境干预50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YN、MAP-2的表达。结果:慢性低灌注大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下降,搜索隐藏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明显延长;定位记忆障碍,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准确穿越平台位置的次数减少;工作记忆明显损害,寻找移动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比正常大鼠明显延长(P<0.01或P<0.05)。海马CA1、CA3区SYN、MAP-2的免疫反应明显减弱(P<0.01)。丰富环境干预后,大鼠搜索隐匿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准确穿越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比模型组增加;移动平台位置后,动物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路径明显比模型组缩短(P<0.01或P<0.05);海马区SYN、MAP-2的积分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慢性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与上调海马SYN、MAP-2蛋白表达,提高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丰富环境 康复 微管相关蛋白-2 突触素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艳 唐强 +2 位作者 朱路文 刘宏光 张春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跑台训练 大鼠
下载PDF
苯甲酸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海马突触素和钙结合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凤华 谭会兵 +1 位作者 左萍萍 葛秦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 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对大鼠海马CA1区、齿状回突触素 (synaptophysin ,Syn)及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 8k ,CaBP ,parvalbumin ,PV)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大鼠卵巢切除 (OVX)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的方法。结果 OVX组大鼠... 目的 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对大鼠海马CA1区、齿状回突触素 (synaptophysin ,Syn)及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 8k ,CaBP ,parvalbumin ,PV)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大鼠卵巢切除 (OVX)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的方法。结果 OVX组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突触素、PV ,CaBP积分光密度及面积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补充苯甲酸雌二醇 35d ,这 3项指标的积分光密度及面积密度均告恢复 ,与OVX组相比 ,呈显著性差异。结论 苯甲酸雌二醇可能通过调节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密度 ,为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缓解AD病人的症状提供结构基础 ,并通过维持胞内Ca2 + 的恒定达到保护神经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雌二醇 突触素 钙结合蛋白 海马 绝经期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姚志彬 何蕴韶 +2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龙大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切断SD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痴呆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CAI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 切断SD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痴呆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CAI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是减少了28.17% 、32.15%、17.36%和35.22%:NGF治疗组、损伤侧海马CAI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只减少了6.17%、5.52%、13.50%和3.81%.提示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使痴呆鼠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海马 突触素 痴呆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春 周辉 +2 位作者 白琳琳 王书春 章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03-1807,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移植入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存活、增殖,但其是否可替代损伤或坏死的神经细胞而重建神经通路,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尚不清楚。突触素是突触重建的重要标记之一。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移植入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存活、增殖,但其是否可替代损伤或坏死的神经细胞而重建神经通路,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尚不清楚。突触素是突触重建的重要标记之一。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2周移植组和4周移植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另取新生24hSD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经Hoechst33258标记后植入2周和4周移植组海马CA1区,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脑进行尼氏染色和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则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位点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施以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①2周和4周移植组海马CA1区细胞比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增多,但仍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均吸光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2周移植组和4周移植组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素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P<0.05)。③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相比,2周和4周移植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均显著增强,正确反应率明显提高(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移植入脑内的神经干细胞可促进突触形成,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素 海马 学习记忆
下载PDF
慢性捆绑应激致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及海马神经元突触素和突触后致密物95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廖敏 刘能保 +4 位作者 张敏海 李宏莲 刘少纯 刘向前 张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 了解慢性捆绑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捆绑 6h共 2 1d ,然后用Y迷宫对 2组大鼠进行行为检测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2组大鼠海马突触素... 目的 了解慢性捆绑应激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捆绑 6h共 2 1d ,然后用Y迷宫对 2组大鼠进行行为检测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2组大鼠海马突触素和突触后致密物 95 (PSD 95 )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免疫反应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应激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 (P <0 0 5 ) ;其海马CA3 区突触素和PSD 95免疫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慢性捆绑应激致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其海马神经元突触素和PSD 95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慢性捆绑应激 突触素 突触后致密物95 海马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段淑荣 潘永惠 +2 位作者 张璇 王勋 赵敬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0-432,469,共4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小时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小时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天、7天、14天、21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的表达。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造模对照组为好(P<0.05);突触素阳性细胞于脑缺血3天后即已出现,7天、14天、21天大量表达,7天为高峰,且康复组较造模对照组多(P<0.05)。随时间延长免疫组化染色变深。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突触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大脑中动脉闭塞 大鼠 脑梗死 突触素
下载PDF
健脑安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军祥 田金洲 +4 位作者 时晶 程龙 魏翠柏 黄启福 王永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脑安对血管性疾呆(V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健脑安口服给药治疗VD大鼠1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变化,与都可喜(Duxil)对照。结果①各组大鼠海马ChAT和Syn阳性表... 目的观察健脑安对血管性疾呆(V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健脑安口服给药治疗VD大鼠1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变化,与都可喜(Duxil)对照。结果①各组大鼠海马ChAT和Syn阳性表达面积比较如下,健脑安组(2 980±786.53)/(2 948.0±811.92)μm2和都可喜组(3 116.6±808.25)/(3 086.5±862.48)μm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1 004±464.4)/(1 704±671.74)μm2)P值均<0.01)。②ChAT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ChAT阳性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胞浆ChAT阳性染色较明显,可见阳性染色神经纤维,较密集。③Syn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围Syn阳性颗粒密集、染色深,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健脑安具有显著增加VD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痴呆认知和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脑安 血管性痴呆 海马 胆碱乙酰转移酶 突触素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强 刘宏光 +2 位作者 王艳 朱路文 李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组又分为3d、7d、14d、21d4个亚组。造模后24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前肢抓取训练,康复组给予前肢抓取训练,针刺组仅头穴丛刺法,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析前肢抓取成功率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各时间点,针康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在造模后14d和21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d和14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康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下载PDF
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肖华 黄晓琳 +1 位作者 王熠钊 黄国付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7-1060,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和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根据不同时间点每个组又细分为7d、14d和28d组3个亚组。复制大脑...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和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根据不同时间点每个组又细分为7d、14d和28d组3个亚组。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别给予电针、磁刺激和电针结合磁刺激干预。免疫荧光际记方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3区突触素的表达,蛋白印迹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之间缺血侧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差异。结果:电针、磁刺激和电针结合磁刺激都能显著上调3个时间点海马突触素的表达。从时间上看,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突触素的表达逐步上凋;不同组间比较,第28天时电针结合磁刺激海马突触素的表达最显著。结论:三种干预方法都能促进脑缺血大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其中第28天时电针结合磁刺激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经颅磁刺激 脑缺血 突触素 海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