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通气联合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症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艳 袁璞珺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PEE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PEE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指标水平[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恢复情况。结果:通气后48h,两组MAP、HR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48h,观察组SPO_(2)、PaO_(2)水平较对照组高;通气后48h,观察组血清cTnT、CK-MB水平较对照组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PEEP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水平,能减轻心肌损伤,促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症 俯卧位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固尔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使用中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海莲 赵凤英 +1 位作者 赵丽萍 蒲凤萍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4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总结使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26例呼吸窘迫症患儿使用固尔苏治疗中,根据药物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技术操作培训,采取基础护理与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护理管理。结果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氧饱和度维持... 目的总结使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26例呼吸窘迫症患儿使用固尔苏治疗中,根据药物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技术操作培训,采取基础护理与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护理管理。结果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结论正确、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配合,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固尔苏 护理
下载PDF
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江山 王粉 《现代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比较剖宫产与引导助产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接受阴道助产分娩,评价两种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胎儿窘迫症改善情况。结... 目的:比较剖宫产与引导助产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接受阴道助产分娩,评价两种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胎儿窘迫症改善情况。结果:2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0~3分比例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就局部指标而言,剖宫产术能进一步降低重度窒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抢救手段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 阴道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下载PDF
血清AQP-5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叶青 郄学敏 +2 位作者 姚爱敏 王媛媛 吴月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7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NRDS患儿120例进行治疗并做预后评估,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不同预后状态患儿的血清AQP-5浓度,并绘制AQP-5...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NRDS患儿120例进行治疗并做预后评估,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不同预后状态患儿的血清AQP-5浓度,并绘制AQP-5的ROC曲线,进一步评估NRDS的预后价值;所有患儿根据ROC曲线的预测临界值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及转归情况;考察AQP-5表达与临床数据关联;COX多因素回归确定NRDS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不同预后患儿的血清AQP-5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QP-5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以AQP-5水平2.42μg/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88.3%;根据预测的临界值,分为低风险组(AQP-5浓度≤2.42μg/L)88例和高风险组(AQP-5浓度>2.42μg/L)32例;低风险组患儿所需的氧疗时间、使用PS例数及其住院时间都要少于高风险组(P<0.05),且具有更少并发疾病,疾病预后及转归效果均明显好于高风险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分娩方式、出生窒息、胎盘异常、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妊娠高血压对NRDS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COX回归可知,AQP-5水平(Hr=4.685,95%CI1.833~11.974)、胎龄(Hr=4.125,95%CI1.182~14.396)、分娩方式(Hr=2.680,95%CI1.081~6.646)、胎盘异常(Hr=3.017,95%CI1.242~7.328)及Apgar评分(Hr=3.278,95%CI1.486~7.231)是NRD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QP-5与NRDS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NRDS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5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以急性呼吸窘迫症为表现的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德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报道1例以急性呼吸窘迫症为表现的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分析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通过1例骨髓病理证实的原发性NK/T淋巴瘤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对原发性NK/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目的报道1例以急性呼吸窘迫症为表现的原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分析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通过1例骨髓病理证实的原发性NK/T淋巴瘤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对原发性NK/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NK/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肺部且以急性呼吸窘迫为表现比较罕见,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和临床症状特点,此病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快,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结论原发性肺NK/T淋巴瘤临床罕见,诊断难度大,预后差,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急性呼吸窘迫症 临床分析 原发性 肺部 诊断治疗 T淋巴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炎琥宁致急性呼吸窘迫症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杰 陈敏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4年第B1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症 炎琥宁 慢性支气管炎 咳痰 就诊 入院 肋骨骨折 青霉素 过敏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师淑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症80例,均为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将盐酸氨溴索加吸氧治疗(对照组,n=40)与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症80例,均为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将盐酸氨溴索加吸氧治疗(对照组,n=40)与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呼吸窘迫症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除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RDS)并气胸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张建新 龚瑾 吴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总结全院ICU,新生儿中发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伴气胸的急诊处理体会。方法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并气胸30例,术时年龄出生2小时至一月,平均(2.5+8.4)周,体重最小仅750克1例,单侧或双侧的新生儿气胸,由呼吸机辅助通气下仍低氧症,即行胸腔... 目的 总结全院ICU,新生儿中发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伴气胸的急诊处理体会。方法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并气胸30例,术时年龄出生2小时至一月,平均(2.5+8.4)周,体重最小仅750克1例,单侧或双侧的新生儿气胸,由呼吸机辅助通气下仍低氧症,即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手术后缺氧症明显改善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气胸病情变化大,来势快,及时鉴别诊断,一旦气胸明确,即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症 RDS 并发 气胸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加CPAP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美珍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7期161-161,共1页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持续正压通气(CAPA)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症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单用盐酸氨溴索进行...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持续正压通气(CAPA)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症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单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CPAP机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临床治疗上,盐酸氨溴索联合CAPA机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盐酸氨溴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CAPA 新生儿 呼吸窘迫症
下载PDF
犬心源性呼吸窘迫症的急诊处理
10
作者 周红蕾 钱俞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1期254-255,共2页
本文通过一例犬心力衰竭导致呼吸窘迫的急诊病例,延伸出对心力衰竭的介绍,从动物的生理及心力衰竭的发展方面对每个急症措施进行讨论,包括建立呼吸通路方式的选择、急诊用药及时间的选择、生理数据监测对此病例后期护理的重要性等,以期... 本文通过一例犬心力衰竭导致呼吸窘迫的急诊病例,延伸出对心力衰竭的介绍,从动物的生理及心力衰竭的发展方面对每个急症措施进行讨论,包括建立呼吸通路方式的选择、急诊用药及时间的选择、生理数据监测对此病例后期护理的重要性等,以期为动物心源性呼吸窘迫症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心源性呼吸窘迫症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急诊处理
下载PDF
1例吸入工业用煤气致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戴榕娟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3期70-71,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肺泡—毛细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我科于2003年1月成功救治1例吸入工业用煤气致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患者,现将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肺泡—毛细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属于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我科于2003年1月成功救治1例吸入工业用煤气致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观察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煤气 急性呼吸窘迫症 护理体会 心源性 肺内外致病因素 肺泡—毛细管炎 并发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春云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给予无创通...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0%),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等,可以显著降低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病死率,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应用改良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诊断早期胎儿宫内窘迫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晨虹 王瑞荣 +1 位作者 王济娥 梁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6-48,共3页
应用B型超声及胎儿监护仪,对515例≥38孕周高危妊娠孕妇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象监测。结果表明: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BPS)≥6分者,胎儿预后良好,≤5分预后不良。提示B超监测与无负荷试验(NST)的阴性预测值近似。B超... 应用B型超声及胎儿监护仪,对515例≥38孕周高危妊娠孕妇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象监测。结果表明: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BPS)≥6分者,胎儿预后良好,≤5分预后不良。提示B超监测与无负荷试验(NST)的阴性预测值近似。B超检查的4项评分弥补了单纯应用NST判断胎儿预后的不足,提高了对胎儿监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鉴别 生物物理象评分 胎儿窘迫症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正强 冯雅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443-1445,14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76例ARDS合并COPD患者,男43例,女33例,年龄(51.62±8.12)(35~80)岁,均接受常规治疗,并经口面罩性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收集相关的人口学和临床数据...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76例ARDS合并COPD患者,男43例,女33例,年龄(51.62±8.12)(35~80)岁,均接受常规治疗,并经口面罩性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收集相关的人口学和临床数据。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O_(2))及吸入氧浓度(FiO_(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抽取患者肘静脉血,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随访4周后分为两组,即死亡组(n=22)与存活组(n=5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合并COPD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4周,76例患者中22例死亡,病死率为28.95%,54例存活。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肌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BODE指数、既往肺炎病史比例和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比例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长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BODE指数及合并MODS是ARDS合并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大、合并MODS及APACHEⅡ评分、BODE指数评分较高的ARDS合并COPD患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后
下载PDF
护士素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护理中的作用
15
作者 朱黎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2期37-37,共1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质量儿或过期产儿。笔者就护士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应具备的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质量儿或过期产儿。笔者就护士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应具备的素质作如下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素质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伟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535-1536,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呻吟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患者早期使用盐酸氨溴索临床疗效好,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症 盐酸氨溴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0例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治疗体会
17
作者 王姝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10期87-88,共2页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特征、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不同因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1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治疗后有些患者症状或体征有改善甚至消失,有些重症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缺乏有效...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特征、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不同因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1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治疗后有些患者症状或体征有改善甚至消失,有些重症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病死率很高;但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发现,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对病情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症 并发 治疗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卫生 戚刚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观察组...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PIP、Pplat、Pm、Ri、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PIP、Pplat、Pm、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aO_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性窘迫症患者的气道阻力和气道压力,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症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急性呼吸窘迫症中的应用
19
作者 漆雯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7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呼吸窘迫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19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上机后2h P...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呼吸窘迫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19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上机后2h PaCO2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儿科急性呼吸窘迫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呼吸窘迫症患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腰椎骨骨折术后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症1例报告
20
作者 刘林冲 代平 +1 位作者 韩乃云 刘来昌 《实用骨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患者张某,男,45岁,于98年9月19日因车祸伤及胸部及腰背部2小时入院。当时胸痛腰部疼痛及双上肢功能丧失,急诊行抗休克好转后以(1)L1骨折合并截瘫;(2)右侧9、10、11肋骨骨折住院。住院后呼吸、心跳、血压持续... 患者张某,男,45岁,于98年9月19日因车祸伤及胸部及腰背部2小时入院。当时胸痛腰部疼痛及双上肢功能丧失,急诊行抗休克好转后以(1)L1骨折合并截瘫;(2)右侧9、10、11肋骨骨折住院。住院后呼吸、心跳、血压持续平稳,于伤后48小时俯卧位行L1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术后 呼吸窘迫症 腰椎骨 住院 抗休克 上肢功能 俯卧位 Dick钉固定 腰部疼痛 减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