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功能重释与司法适用
1
作者 冉克平 张仪昭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公司法(二审稿)》对《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进行了增订与完善,该款的法理本质、司法适用与功能发挥等问题亟待厘清。宏观上,立法目的条款塑造了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品格,为公司法修订提供价值指引;微观上,立法目的条款对于公司法案件... 《公司法(二审稿)》对《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进行了增订与完善,该款的法理本质、司法适用与功能发挥等问题亟待厘清。宏观上,立法目的条款塑造了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品格,为公司法修订提供价值指引;微观上,立法目的条款对于公司法案件裁判亦具有指导功能。《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特有现象,在规范层面,《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能够促进企业家精神弘扬和经济增长,促进公司、股东、债权人、企业家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层面,针对形式援引和场景单一的问题,应当引导《公司法》立法目的条款的有限司法适用,采取适当利益衡量方式进行法律解释和漏洞填补。我国《公司法》修改应当围绕立法目的之要求,为公司创新发展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立法目的 企业家精神 司法适用 公司法修改 公司法功能
下载PDF
《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司法适用的实证分析与规范进路
2
作者 赵筝 赵陶钧 《电子知识产权》 2023年第11期83-94,共12页
我国《著作权法》第1条是立法目的条款。以在裁判说理中所起作用为标准,可将《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类型化为直接依据型、法律续造型、制定法的解释型、法律行为解释型、论证补强型、文书美化型与例行罗列型。《著作权法》... 我国《著作权法》第1条是立法目的条款。以在裁判说理中所起作用为标准,可将《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类型化为直接依据型、法律续造型、制定法的解释型、法律行为解释型、论证补强型、文书美化型与例行罗列型。《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存在错误适用与瑕疵适用问题。前者包括实质误用与形式误用;后者包括说理不充分适用、理解不统一适用与冗余适用。规范《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需秉持“克制”援引的基本立场,摒弃整条援引方式,并明确条文中不同层次立法目的各自指向,遵循绝对禁止援引场合与有条件援引场合的适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立法目的条款 裁判文书 说理论证 法条援引
下载PDF
论个人所得税法设置立法目的条款的必要性
3
作者 王云飞 《现代营销(上)》 2023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没有立法目的条款,这不符合我国绝大多数制定法的立法习惯。现有的12部单行税收实体法中,仅有2部设置了立法目的条款。立法目的条款无论从依据宪法设立的合法性宣示、传达立法者本意的宏观层面,还是从解释适用...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没有立法目的条款,这不符合我国绝大多数制定法的立法习惯。现有的12部单行税收实体法中,仅有2部设置了立法目的条款。立法目的条款无论从依据宪法设立的合法性宣示、传达立法者本意的宏观层面,还是从解释适用其他法条、以便适用于裁判案件的微观层面,均存在设立之必要性。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个人所得税法应有的价值追求及其价值发现个人所得税法的功能,最后从功能角度阐述立法目的条款设置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法 立法目的 纳税人权益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目的之检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学贤 雷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三年多来,对作为灵魂和核心的立法目的,学界尚缺乏应有的检视。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目的,我们发现其存在着权利界定不清、功能与目的不分以及表述不明等不足。应当将公民、法人和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三年多来,对作为灵魂和核心的立法目的,学界尚缺乏应有的检视。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目的,我们发现其存在着权利界定不清、功能与目的不分以及表述不明等不足。应当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信息权以及信息公开请求权作为核心立法目的,在此指导下重新设计具体规则,以弥补条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并为最终制定信息公开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立法目的 检讨 重构
原文传递
《图书馆法》应传播和实践公共图书馆精神--兼评我国《图书馆法》草案的立法目的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志宏 魏晨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10-113,119,共5页
文章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容实质,认为我国《图书馆法》应传播和实践公共图书馆精神,并应该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图书馆法》草案的立法目的,这将有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法》。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精神 立法目的
下载PDF
消费税法立法目的条款的考量与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霞 刘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立法目的条款是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修改和实施的方向性条款。消费税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税,更应在立法文本中明确其立法目的,以保证消费税税目调整正当性,弥合消费税法文本与实践的分歧。从内容上看,消费税法立法目的条款的设置,应考量... 立法目的条款是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修改和实施的方向性条款。消费税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税,更应在立法文本中明确其立法目的,以保证消费税税目调整正当性,弥合消费税法文本与实践的分歧。从内容上看,消费税法立法目的条款的设置,应考量消费税法与环境保护税法、消费税法与增值税法立法目的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厘清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的层次。从形式上看,消费税立法目的条款应采用多元分层的递进式模式,并严格遵循立法目的条款形式表达的一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税 特定目的 立法目的条款 科学立法
下载PDF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巍 张军建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63-67,共5页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以目的条款为通常的表现形式,由特定的价值取向所支配并受制于本国的制度基础。我国反垄断法应以制止垄断、维护竞争和保护多元利益为基本的立法目的。但是,应坚持对中性的垄断进行适度地干预...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以目的条款为通常的表现形式,由特定的价值取向所支配并受制于本国的制度基础。我国反垄断法应以制止垄断、维护竞争和保护多元利益为基本的立法目的。但是,应坚持对中性的垄断进行适度地干预,对多元和多变的竞争进行全面而灵活的保护,并在认定效率是前提、非效率是保障的基础上对二者加以平衡。另外,我国反垄断法在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三个方面的主导方向应该分别是:深化以自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依法规制垄断、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并基于这三大制度基础来构筑完善、系统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立法目的 价值取向 制度基础
下载PDF
立法目的、法院职能与法律适用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治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8,共8页
国家制定法关于立法目的表达和法院职能的规定,不仅会形成对适用法律方法的有效约束,而且一定情形下还会影响法律方法选择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司法方法,作为被社会主义法律目的规定的手段,其服务于、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而被演绎... 国家制定法关于立法目的表达和法院职能的规定,不仅会形成对适用法律方法的有效约束,而且一定情形下还会影响法律方法选择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司法方法,作为被社会主义法律目的规定的手段,其服务于、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而被演绎的种种存在和表现,是由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客观现实规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目的 法院职能 法律方法
下载PDF
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探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挚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177,共8页
修改《环境保护法》已成为目前中国环境立法的紧迫任务,确立科学的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则是完善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前提。该文在考察了一些代表性国家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基础上,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 修改《环境保护法》已成为目前中国环境立法的紧迫任务,确立科学的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则是完善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前提。该文在考察了一些代表性国家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基础上,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且日益多元化。文章具体探究了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两大层面,即价值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总结了各国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共性和特性,进而根据中国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重新设计中国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条款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法 立法目的 价值性目的 工具性目的
下载PDF
论图书馆法的立法目的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峻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文章分析了明确图书馆法立法目的的重要性;关于图书馆法立法目的存在的误区;明确图书馆法立法目的应当考虑的几个因素,最后提出了作者对图书馆法立法目的法条的建议稿。
关键词 图书馆法 立法目的 建议
下载PDF
环境立法目的的批判、解析与重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式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5,共6页
环境法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价值取向;环境立法应当反映环境问题的本质,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确立以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环境法之目的。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视角,... 环境法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价值取向;环境立法应当反映环境问题的本质,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确立以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环境法之目的。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视角,分析批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对环境立法的不当干扰,从环境法的价值观出发,解析和重构环境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 立法目的 人与自然 生态优先 重构
原文传递
论《长江保护法》立法目的之创设——以水安全价值为切入点 被引量:16
12
作者 柯坚 王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4,共8页
立法目的既是一部法的价值选择及其展开具体制度设计的基础,也指导着法的实施。根据长江保护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选择,《长江保护法》应当将水安全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之一,从而在环境法律的工具性目的与价值性目的之间建立联系,为法律提供... 立法目的既是一部法的价值选择及其展开具体制度设计的基础,也指导着法的实施。根据长江保护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选择,《长江保护法》应当将水安全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之一,从而在环境法律的工具性目的与价值性目的之间建立联系,为法律提供更为明确可行的价值目标,在立法结构和内容上形成逻辑的整全性和贯通性。作为《长江保护法》立法目的的水安全包含着三个价值维度:一是与流域人民群众健康相关联的饮用水安全,二是与流域城乡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关联的水资源安全,三是作为流域基础性自然生态条件保障的水生态安全。将水安全作为该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是法的安全价值的要求,也是国家环境义务的题中之义。为实现水安全的立法目的,在《长江保护法》的制度设计中应当建立基础与保质性、预防与管控性、修复与应急性三类不同的制度,形成制度合力,全面保障长江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长江保护法》 立法目的 饮用水安全 水资源安全 水生态安全
下载PDF
新《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评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超捷 李明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4-189,共6页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决定》对《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作了部分修改,具有明显的进步,如不再立足于行政监管法,转向规制安全生产全面工作;增加了...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决定》对《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作了部分修改,具有明显的进步,如不再立足于行政监管法,转向规制安全生产全面工作;增加了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法基本理念。但遗憾的是新法的立法目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未将职业健康保护纳入其中、保护人员的范围模糊不清、仍然保留着财产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法 立法目的 职业安全卫生
下载PDF
从性质看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之定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孔繁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139,共5页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是立法者根据对行政诉讼性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现实需要,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主观上期望该部法律在将来的实施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主观性与预见性、多元性与层次性、选择性与实现性的特征。我国现行行政诉讼之立法目的规定一...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是立法者根据对行政诉讼性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现实需要,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主观上期望该部法律在将来的实施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主观性与预见性、多元性与层次性、选择性与实现性的特征。我国现行行政诉讼之立法目的规定一方面偏离行政诉讼的性质,另一方面多元目的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立法目的选择,行政诉讼的实施条件制约立法目的。在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性质,客观判断我们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应将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定位为以救济权利为主之多元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立法目的 救济权利
下载PDF
民法典中立法目的条款的表达与设计——兼评《民法总则》(送审稿)第1条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颖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1期89-103,共15页
现行民事基本法律将第1条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是我国独有的做法。我国民法典的第1条仍应坚持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现行民法体系中立法目的条款的文本表达有诸多的问题,但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利益衡量、目的论解释等重要作用。当前各版... 现行民事基本法律将第1条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是我国独有的做法。我国民法典的第1条仍应坚持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现行民法体系中立法目的条款的文本表达有诸多的问题,但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利益衡量、目的论解释等重要作用。当前各版本民法典(民法总则)草案中的第1条在语言风格、基本定位和内容表达上存在诸多不足,为保持法典的安定性,作为立法价值的立法目的条款应排除不必要因素的影响,以保持第1条的稳定性。基于此,民法典中立法目的条款的文本设计应统合民法与商法之间关系、彰显私法价值、注重宪法与民法之间关系三个基本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目的 立法宗旨 民法典编纂 目的论解释
下载PDF
从立法目的看我国环境法的进一步完善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祥民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114-127,共14页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它既是指导我国健康发展的理论,也是使环境法制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法应当承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任务,把完成这一任务作为立法目的。接受&...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它既是指导我国健康发展的理论,也是使环境法制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法应当承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任务,把完成这一任务作为立法目的。接受"和谐目的论"就应对"环境行为"、"环境损害"、"环境影响程度"等努力做出恰当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的完善 环境法立法目的 文本环境法
下载PDF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理念和立法目的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利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0-76,共7页
价值理念是环境资源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而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对环境资源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环境资源法立法目的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理念不同的表现。因此,将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环境资源法,其真正目的应该... 价值理念是环境资源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而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对环境资源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环境资源法立法目的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理念不同的表现。因此,将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环境资源法,其真正目的应该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而不是保护这一整体中某一部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法 价值理念 立法目的
下载PDF
浅议《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勇 闫爽 王晓朴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08Z期18-19,共2页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12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特点.相对静态的立法未能同步适应甚至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继续推进和深化。试图对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12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若干新特点.相对静态的立法未能同步适应甚至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继续推进和深化。试图对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 立法目的 评价 回归
下载PDF
程序控权与程序性立法的控权指向检讨——以《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为个案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就对权力的规制而言,一个合理分权的权力结构当是最为根本和富有实效的,然在这一根本性前提尚未具备且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变化的境况下,程序对于控权的意义更应被特别强调,尤其在如《行政诉讼法》这样的程序性立法中。因为对权力的规制需... 就对权力的规制而言,一个合理分权的权力结构当是最为根本和富有实效的,然在这一根本性前提尚未具备且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变化的境况下,程序对于控权的意义更应被特别强调,尤其在如《行政诉讼法》这样的程序性立法中。因为对权力的规制需要程序要件的满足;权力行使的过程性要求对其制约的程序性;程序特别是正当程序本身即为控权机制;程序制约的过程正当性是法治之德的核心;程序的牵制性有助于催发权力结构的合理变化。但遗憾的是,在如《行政诉讼法》这样的控权性质相当浓厚的程序性立法中,由立法目的所体现的对于权力刻意维护的立法指向却是需要深刻检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控权 程序性立法 行政诉讼法 控权指向 立法目的 .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