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评价研究
1
作者 侯国玉 李燕领 蔡浩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资源投入机制和结构对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DEA数据包络...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资源投入机制和结构对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DEA数据包络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对2016年至2020年各省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各省域的综合效率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超过均值的地区比例较大,大部分省区对资源投入的管理能力较强。(2)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要素生产率发展不平稳,呈动态波动趋势,但总体情况较好。(3)政府财政支持、常住人口数量、人力资本等因素,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人才 DEA分析 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招生新政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张春合 张逸歌 +1 位作者 张辰琛 吴蒙鸣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6,F0003,共5页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招生新政”)的颁布实施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高校运动队的存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深入分析招生新政对...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招生新政”)的颁布实施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高校运动队的存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深入分析招生新政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研究认为,招生新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训矛盾”的解决,深化不同层级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协作,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韧性和包容性。在招生新政背景下,为实现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厘清体育与教育的关系,构建高质量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输送链,构建高效率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育机制,优化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育动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政策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学训矛盾 体教融合
下载PDF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国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7,共11页
从理论逻辑、价值逻辑、问题逻辑和实践逻辑系统阐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问题,认为: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有利于缓解人口红利下降与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模式,推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从理论逻辑、价值逻辑、问题逻辑和实践逻辑系统阐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问题,认为:竞技体育人才精准化培养有利于缓解人口红利下降与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模式,推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集约化整合,实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调控,促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与竞技水平全面发展。提出:应将精准化理念融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精准实施竞技体育人才的科学化识别,精准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精准开展竞技体育人才的程序化训练,精准开拓竞技体育人才的长效化教育,精准提升竞技体育人才的体系化保障,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成长成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人才 精准化培养模式 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 体育后备人才
下载PDF
四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作者 刘丽志 朱轩民 程怀春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6-118,F0003,共4页
高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高校不但要为我们的国家培养社会科学人才和自然科学人才,同样也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卓越的竞技体育人才。高校竞技体育是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与剖析高校... 高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高校不但要为我们的国家培养社会科学人才和自然科学人才,同样也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卓越的竞技体育人才。高校竞技体育是高等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与剖析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且要与时俱进。因此,研究分析我国当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高校 竞技体育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陈宁 卢文云 +3 位作者 王永安 魏晓燕 陈丛刊 邱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6,共9页
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完善我国"体教结合"模式需要从学理上厘清"体教结合"的内涵、结构与特征、形式与层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问题;要树立"... 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完善我国"体教结合"模式需要从学理上厘清"体教结合"的内涵、结构与特征、形式与层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问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六个共同"的合作理念、完善举国体制的制度设计理念;要通过整合"体教结合"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相关制度来健全"体教结合"模式体制;要努力创新"体教结合"模式运行的机制;要通过顶层设计、不断探索新模式、解决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来拓展"体教结合"模式的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体教结合”模式 制度设计 新理念与实践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原则与模式 被引量:17
6
作者 俞继英 宋全征 +1 位作者 杨再淮 沈建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1,共6页
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全面满足”、“永久动力”、“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等原则。构建了“五结合”激励模式,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充分结合;一二三线队伍充分结合;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 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全面满足”、“永久动力”、“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等原则。构建了“五结合”激励模式,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充分结合;一二三线队伍充分结合;激励与约束紧密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紧密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紧密结合。据此建立个人、群体和不同项目之间整体激励机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形式以及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人才 激励 原则 模式 结合 机制
下载PDF
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董永利 袁建国 +1 位作者 王建议 林秀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85,共5页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浙江省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的领导、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缺少高水平教练员、"教体结合"...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浙江省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的领导、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缺少高水平教练员、"教体结合"不力、生源不足、"学训矛盾"突出等。对策:加强内外管理,合理目标定位;加大投入力度,改进保障措施;加强教练员的引进和培养;降低入学标准,宽进严出;完善运动队管理;改革竞赛体制;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高校 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人才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麒麟 张建新 毛丽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从生源质量、经费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高校,通过整合教育、体育和企业三大系统的优势资源,联合互动,共同培养高水平竞技... 从生源质量、经费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高校,通过整合教育、体育和企业三大系统的优势资源,联合互动,共同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据此提出构建该培养模式的客观依据与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竞技体育人才 “校企三结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学归因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建喜 邓世忠 +2 位作者 连正茂 李可可 黄厚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99,115,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环境进行剖析。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取得巨大成效是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系密切相关的。建议我国逐步建立"大教育观念&quo...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环境进行剖析。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取得巨大成效是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系密切相关的。建议我国逐步建立"大教育观念",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轨道上来,并且充分发挥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的职能,健全学生竞赛体系以及学生体育活动司法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体育 美国体育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社会学
下载PDF
“开放的大教育”体系下可持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对策 被引量:12
10
作者 俞继英 宋全征 +1 位作者 杨再淮 沈建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5,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要可持续地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应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实施要点为:树立“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完善岗...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要可持续地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应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实施要点为:树立“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完善岗位培训体系;以及将体育学院办成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的大教育”体系 竞技体育人才 中国 运动训练 岗位培训 可持续培养 终身教育 体教结合
下载PDF
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建新 孙麒麟 毛丽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5-9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源质量不高、经费短缺、科技服务落后、教练员水平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在整合"体教结合""体企合作""...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源质量不高、经费短缺、科技服务落后、教练员水平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在整合"体教结合""体企合作""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校体企三结合"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人才 校体企三结合
下载PDF
美德澳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建新 孙麒麟 毛丽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98,10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炼出三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共性之处,即:适合国情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庞大的后备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炼出三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共性之处,即:适合国情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庞大的后备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服务;充裕的体育经费;关注大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应积极吸收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优秀经验,改革和完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国外体育 高校体育 竞技体育人才
下载PDF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 被引量:18
13
作者 蒋玉跃 杨东亚 齐伟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美国 竞技体育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 自由教育理念 体育精神 职业体育价值观
下载PDF
英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实现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渝 陈筝 邹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体教结合"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制度保障。主要结论:英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从中小学到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英国体育学院的自下而上、由宽渠道到专业化的...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体教结合"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制度保障。主要结论:英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从中小学到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英国体育学院的自下而上、由宽渠道到专业化的路径。体育资金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教练员培训、运动员选材、运动员保障作为配套制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的启示:创新培养路径,拓展资金投入渠道,推动科技创新与实践的结合,完善运动员、教练员发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人才 英国
下载PDF
中国女性竞技体育人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历届亚运会女性冠军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蔡晓梅 黄莉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6,共8页
在收集整理历届亚运会女性冠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方法总结出中国女性竞技体育人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学的相关观点解释这种时空分布的原因。结果表明:女性竞技体育人才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各省,西部地区为女性竞技体育人... 在收集整理历届亚运会女性冠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方法总结出中国女性竞技体育人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学的相关观点解释这种时空分布的原因。结果表明:女性竞技体育人才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各省,西部地区为女性竞技体育人才的缺失区;女性竞技体育人才数量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省份之间女性竞技体育人才内部结构差异显著。形成这种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主要包括:1)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文条件好的地区有利于女性运动人才的成长。2)人文地理环境中社会经济因素为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政策支持因素促使某些地区成为女性竞技体育人才的集中地;同时,区域文化差异因素也对女性空间分布格局起着重要作用。3)女性个人成长因素是竞技体育人才数量增加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竞技体育人才 亚运冠军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卓源 王守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35,共4页
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背景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 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背景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我国高校真正成为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奥运时期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实施“体教结合”的障碍及其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雷 王静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1,共4页
"体教结合"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具有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从分析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出发,揭示出"体教结合"模式实施的诸多障碍,提出了有... "体教结合"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具有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从分析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出发,揭示出"体教结合"模式实施的诸多障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削弱和祛除障碍的路径,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人才 障碍 路径
下载PDF
“新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航 吴淑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36,共2页
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的是国家投资办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偏重竞技成绩而忽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吸引和有... 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的是国家投资办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偏重竞技成绩而忽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吸引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制度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举国体制” 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投资 竞技成绩 社会资源 有效整合
下载PDF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概念及内部层次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连众 王前 李作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对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识别、应用竞技体育人才的隐性知识,对于保持运动员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在界定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 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对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识别、应用竞技体育人才的隐性知识,对于保持运动员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在界定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竞技体育人才隐性知识的内部层次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能为进一步拓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视角,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人才 隐性知识 概念 内部层次
下载PDF
2000年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雨普 程云峰 +3 位作者 董伟程 尹士勇 付士远 刘志勇 《体育科学》 1988年第3期1-5,93,共6页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既定的战略目标,如何着眼未来,有步骤地造就大批竞技体育人才,是一项基本的战略问题。本文从1985年5月至1986年9月,对哈尔滨、北京、西安、昆明、柳州、广州、福州、杭州和上海九大城市及相邻的八...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既定的战略目标,如何着眼未来,有步骤地造就大批竞技体育人才,是一项基本的战略问题。本文从1985年5月至1986年9月,对哈尔滨、北京、西安、昆明、柳州、广州、福州、杭州和上海九大城市及相邻的八个市县的3156名少年儿童和他们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与世界各体育强国的对比,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开发利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运动 人才资源 少年儿童 竞技体育人才 业余训练 非独生子女 传统项目学校 运动员 儿童少年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