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法力》看门罗对童话原型的戏仿与颠覆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天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X期47-48,共2页
本文从原型批判视角切入,论述门罗著名短篇小说《法力》对童话原型的戏仿与颠覆。泰莎是小说中显性的"灰姑娘",不仅没有得到"王子"的救赎,反而被"王子"送入疯人院。南希是小说中隐性的"灰姑娘"... 本文从原型批判视角切入,论述门罗著名短篇小说《法力》对童话原型的戏仿与颠覆。泰莎是小说中显性的"灰姑娘",不仅没有得到"王子"的救赎,反而被"王子"送入疯人院。南希是小说中隐性的"灰姑娘",虽然得到了婚姻,但是并不幸福。门罗通过一显一隐两个姑娘的经历,对传统灰姑娘模式进行了戏仿和颠覆,嘲讽了正统男权社会的审美及伦理标准,解构了婚姻救赎女性的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原型 灰姑娘 戏仿 颠覆
下载PDF
女巫玛琳菲森的救赎——论电影《沉睡魔咒》对《睡美人》童话原型的颠覆
2
作者 易新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91-93,共3页
本文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电影《沉睡魔咒》对《睡美人》童话原型人物和主题情节的颠覆,揭示了这种对隐含着父权意识的童话原型的颠覆反映的是当代女性对传统父权制世界观的反抗,它打破了传统童话对女性作为弱者的形象设定和男... 本文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电影《沉睡魔咒》对《睡美人》童话原型人物和主题情节的颠覆,揭示了这种对隐含着父权意识的童话原型的颠覆反映的是当代女性对传统父权制世界观的反抗,它打破了传统童话对女性作为弱者的形象设定和男人拯救女人的旧有救赎模式,颂扬了母爱的圣洁伟大,抒发了自立、自强、自爱、自救的女性主义救赎观,和两性平等和谐细水长流的女性主义爱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原型 《沉睡魔咒》 《睡美人》 颠覆
下载PDF
浅析1995版《理智与情感》改编的童话原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华菁 沈佳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162-163,共2页
以奥斯丁的处女作《理智与情感》的1995年版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化的一场对话。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不仅对比了改编和原著文本,还融入对童话原型的关注。改编者通过对男主人公的一系列重塑,使得男主人公相比原著... 以奥斯丁的处女作《理智与情感》的1995年版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化的一场对话。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不仅对比了改编和原著文本,还融入对童话原型的关注。改编者通过对男主人公的一系列重塑,使得男主人公相比原著中的形象变得富于魅力,"美女与野兽"的童话原型更符合这一版的《理智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丁 理智与情感 影视改编 童话原型 美女与野兽
下载PDF
隐含的读者:解读《占有》之童话原型
4
作者 黄浩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占有》是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的代表作,小说对西方的经典作品特别是童话进行了模仿与改写。本文通过伊瑟尔"隐含的读者"理论中既有知识结构的存在和结构化的阅读行为来解读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的童话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 《占有》是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的代表作,小说对西方的经典作品特别是童话进行了模仿与改写。本文通过伊瑟尔"隐含的读者"理论中既有知识结构的存在和结构化的阅读行为来解读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的童话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对《水晶棺》等读者熟悉的童话和神话故事的改编,探讨"隐含的读者"理论对小说叙事范本的指向性,理解童话在小说中的象征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的读者 童话原型 叙事范本 《占有》
下载PDF
“劳伦斯式”的救赎:论《马贩子的女儿》对童话原型的模仿与颠覆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园园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切入,论述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对灰姑娘和睡美人童话原型的模仿与颠覆。小说既与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着显见的平行关系,又打破了童话中男人拯救、女人被拯救以及男人主动、女人被动的两性关系... 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切入,论述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对灰姑娘和睡美人童话原型的模仿与颠覆。小说既与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着显见的平行关系,又打破了童话中男人拯救、女人被拯救以及男人主动、女人被动的两性关系的旧有模式,充分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女权主张和女性抵抗工业文明异化的救赎观。小说与童话原型表层的对应和深层的颠覆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并赋予"劳伦斯式"的救赎丰富的内涵与强烈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原型 劳伦斯 《马贩子的女儿》 模仿 颠覆
原文传递
经典童话在《魔法奇缘》中的续写与改编
6
作者 郭向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4,共2页
在《魔法奇缘》中,导演凯文·利玛(KevinLima)大量借用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及人物原型,借助影片对其加以续写;同时,在后现代语境下,导演也不断地对其环境和人物加以改编。透过对经典童话的续写和改编,我们看... 在《魔法奇缘》中,导演凯文·利玛(KevinLima)大量借用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及人物原型,借助影片对其加以续写;同时,在后现代语境下,导演也不断地对其环境和人物加以改编。透过对经典童话的续写和改编,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实现自我完善的自由而忽略的和谐安宁生存处境的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我们也看到了导演凯文·利玛(KevinLima)潜藏于剧本中关于人类其他生存困境的诸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原型 续写 改编 生存困境
下载PDF
蒂姆·伯顿电影的原型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雁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00-202,共3页
蒂姆.伯顿的电影风格独特,诡异、怪诞。该文运用原型理论解读蒂姆.伯顿的电影,在人物原型方面,他的作品折射出人的自我认识和反省的过程以及心中对立统一的双重性格;在童话原型方面,其作品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通过童话影射成人世界;在... 蒂姆.伯顿的电影风格独特,诡异、怪诞。该文运用原型理论解读蒂姆.伯顿的电影,在人物原型方面,他的作品折射出人的自我认识和反省的过程以及心中对立统一的双重性格;在童话原型方面,其作品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通过童话影射成人世界;在意象原型方面,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哥特式风格,但阴森黑暗的背后隐藏着人性的温婉。蒂姆.伯顿的个人经历也体现在其影像世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姆 伯顿 人物原型 童话原型 意象原型
下载PDF
《还乡》对睡美人童话的模仿与颠覆
8
作者 曾魁 《天中学刊》 2015年第5期96-99,共4页
《还乡》在女主人公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情节结构上对睡美人童话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是又突破了童话中公主逆来顺受的形象,解构了两性关系中男人主动、女人被动这一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模式。这是英国当时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和哈代支... 《还乡》在女主人公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情节结构上对睡美人童话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是又突破了童话中公主逆来顺受的形象,解构了两性关系中男人主动、女人被动这一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模式。这是英国当时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和哈代支持女权运动的社会批判立场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体现了哈代超越性别的人格魅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睡美人 童话原型 模仿 颠覆
下载PDF
论伊丽莎白·乔莉小说的后现代戏仿
9
作者 姜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后现代主义戏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保持了文化的连贯,伊莉莎白·乔莉将戏仿的这一特性运用在她的大多数作品里。她借助戏仿传统婚礼、童话原型、经典的女人形象以及男性眼中的女性美标准,来嘲讽并重宣正统男权社会的审美及伦理标准,... 后现代主义戏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保持了文化的连贯,伊莉莎白·乔莉将戏仿的这一特性运用在她的大多数作品里。她借助戏仿传统婚礼、童话原型、经典的女人形象以及男性眼中的女性美标准,来嘲讽并重宣正统男权社会的审美及伦理标准,颠覆但并不显偏颇,从而得以轻松地讲述女人的故事,避开了一般性的伦理解读和道德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莉莎白·乔莉 戏仿 童话原型 女性美 舞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