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及其特征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的视角
1
作者 李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其具体执行靠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有动力参与其中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实物收集法等收集资料;对18所研究型大学、共计11个一级学科的33位一线...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其具体执行靠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有动力参与其中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实物收集法等收集资料;对18所研究型大学、共计11个一级学科的33位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Nvivo软件按照三级编码的操作程序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取径完成了理论建构。研究发现,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包括不同主体主导因素、实践过程主导因素、目标结果主导因素和情境场景主导因素共四类32种动力因素。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视角发现,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具有情境性、能动性和变化性特征,其动力因素具有多元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特征,各个动力因素之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共生性特征。基于前述特征,政府、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者等需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改革文化,发挥教学制度的正面效应,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师 教学改革 动力特征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高校篮球体育课程思政探索
2
作者 邓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该文采用社会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SIT),对高校篮球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指出,当前高校篮球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在主体维度上,师生角色混乱,执行力不足;在行为维度上,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在内容维度上,内容设计趋于刻板;在环... 该文采用社会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SIT),对高校篮球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指出,当前高校篮球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在主体维度上,师生角色混乱,执行力不足;在行为维度上,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在内容维度上,内容设计趋于刻板;在环境维度上,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基于上述分析及对社会理论的深入思考,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在主体维度上,应明确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协同合作;在行为维度上,应实现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内容维度上,应注重内容的动态发展,紧密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在环境维度上,应营造稳定且智慧的教学环境,完善智慧教学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课程思政 篮球 体育教育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汉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3
作者 孟庭瑞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2期322-327,共6页
随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汉服热”作为新兴业态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关注。通过收集微博、抖音两大社交媒体平台游客对于洛阳汉服旅游的帖子文案,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 6软件进行高频词、语义网络、情感分析挖掘游客对洛阳... 随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汉服热”作为新兴业态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关注。通过收集微博、抖音两大社交媒体平台游客对于洛阳汉服旅游的帖子文案,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 6软件进行高频词、语义网络、情感分析挖掘游客对洛阳汉服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于洛阳汉服旅游的整体形象感知以积极情绪为主,但仍存在一些消极情绪。最后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从汉服文化符号互动、汉服消费、汉服文化体验等多维度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以期推动洛阳汉服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汉服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 洛阳
下载PDF
教学体态语的再理解及其应用审思——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域
4
作者 齐军 徐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教学体态语是师生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符号系统。当前对教学体态语的理解存在互动维度缺失的问题,需要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对其进行再理解。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教学体态语应用存在“镜中我”意识不强、个体内生性缺失、动态调整性匮... 教学体态语是师生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符号系统。当前对教学体态语的理解存在互动维度缺失的问题,需要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对其进行再理解。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教学体态语应用存在“镜中我”意识不强、个体内生性缺失、动态调整性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不断认识“镜中我”,提升教学体态语的应用默契度;发挥“主我”内生性,形成教学体态语的个人风格;强化“客我”调整性,追求教学体态语的动态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体态语 师生互动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研究
5
作者 叶恒语 杨云霞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5期42-49,共8页
高校“思政网红”是网络社交圈层化发展的文化产物。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范式,审视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面临的人设管理失衡、受众反馈失范、平台规则失序、社会报道失真等现实困境,提出管控传者“幕后形象”、警惕粉丝“后窗文化... 高校“思政网红”是网络社交圈层化发展的文化产物。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范式,审视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面临的人设管理失衡、受众反馈失范、平台规则失序、社会报道失真等现实困境,提出管控传者“幕后形象”、警惕粉丝“后窗文化”、弱化平台“造星想象”、关怀主体“多重面相”等维护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的对策思路,以期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网红 身份传播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幼儿园灾害教育的理论依据、问题及促进策略
6
作者 刘永春 马文华 王萌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依据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幼儿园灾害教育的实质是赋予幼儿园灾害教育中的象征性事物以意义,幼儿通过这些被赋予意义的符号进行相互作用与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运用和修改灾害符号对他的意义。幼儿园利用符号进行灾害教育活动不仅... 依据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幼儿园灾害教育的实质是赋予幼儿园灾害教育中的象征性事物以意义,幼儿通过这些被赋予意义的符号进行相互作用与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运用和修改灾害符号对他的意义。幼儿园利用符号进行灾害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避免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灾害风险,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应对灾害反应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符号互动脱离真实灾害反应,缺乏对符号外延的理解以及忽视对灾害符号的回顾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回归灾害符号的本真意义,重视灾害符号互动的体验性,构建“计划—活动—回顾”的符号互动模式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符号互动理论 灾害教育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老字号品牌IP形象设计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牛芸 陈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现有老字号IP形象开发模式的分析,在符号互动理论的架构下,从形象内核、符号系统、互动衍生三个维度,解析了老字号IP形象互动设计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老字号品牌IP形象的设计策略。以福建省老字号青红酒为例,阐述了在老...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现有老字号IP形象开发模式的分析,在符号互动理论的架构下,从形象内核、符号系统、互动衍生三个维度,解析了老字号IP形象互动设计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老字号品牌IP形象的设计策略。以福建省老字号青红酒为例,阐述了在老字号与传统文化联合发展的背景下,应注意强调IP形象的互动展现,结合场景、衍生设计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塑造IP形象,打造融合互动型老字号品牌IP,形成差异化竞争,彰显与传递老字号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老字号品牌 品牌IP IP形象设计 设计策略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网络表情包的生成机制、影响及其治理
8
作者 蒋其发 屈会 +1 位作者 赵彬 聂宇欢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9期21-27,42,共8页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创造性符号发展至今,经历了字符、Emoji到表情包的演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从社会互动、理解认同、符号演化等多重条件阐明了表情包的生成机制及其演进规律。表情包呈现出边缘...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创造性符号发展至今,经历了字符、Emoji到表情包的演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从社会互动、理解认同、符号演化等多重条件阐明了表情包的生成机制及其演进规律。表情包呈现出边缘性、抵抗性和娱乐性等青年亚文化特征,推动了多元文化发展并缩短了与主流文化的距离,但其泛滥也可能侵犯肖像权、造成群体性传播障碍、影响青年正确价值观形成、污染网络环境并加重网络沉迷等。理解表情包在社会互动中的符号角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应从文化、制度和技术方面发挥长处,从青年规避非理性思维、克服转型期短板弱项、弥补网络治理环节不足等方面进行治理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包 青年亚文化 符号互动理论 生成机制 治理改进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高职学生规则意识研究
9
作者 高宇 赵银琴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符号互动论阐释了人与人通过符号进行互动并形成深层次互动交流关系,对于高校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中应该把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来培养... 符号互动论阐释了人与人通过符号进行互动并形成深层次互动交流关系,对于高校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中应该把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而规则意识作为现代公民必备能力之一,是规范学生行为,助力建设安全有序校园的关键。探寻培养高职学生规则意识现状,通过寻找共同的网络互动文字符号、记录和解释符号互动内容、创设教育性的环境符号、激发学生自我管理、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拉近师生感情,将文化符号种进心里;多渠道因材施教,加深对规则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增强高职学生规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高职学生 规则意识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烟草包装设计探索
10
作者 徐萌 宫政 《中国包装》 2024年第9期49-54,共6页
本文以符号互动理论为研究视角,展开对“四大美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解析,探索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烟草包装设计的有机融合方式。通过结合“拂你如烟”黄鹤楼香烟包装设计实践,提出创新设计需要结合当代审美情境,从意义内涵出发塑... 本文以符号互动理论为研究视角,展开对“四大美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解析,探索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烟草包装设计的有机融合方式。通过结合“拂你如烟”黄鹤楼香烟包装设计实践,提出创新设计需要结合当代审美情境,从意义内涵出发塑造合理的视觉符号,保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平衡融合的设计思路,为现代烟草包装设计迭代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包装设计 烟草包装 四大美女
下载PDF
老年教育的内涵生成、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径——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11
作者 王媛 《职教通讯》 2024年第12期25-34,共10页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老年教育进行审思,可突破传统静态教育内涵分析框架,将老年教育活动视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符号过程。通过对老年教育符号世界“互动目的”“互动过程”“互动环境”的内在剖析,发现对老年教育符号意涵理解的偏差...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老年教育进行审思,可突破传统静态教育内涵分析框架,将老年教育活动视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符号过程。通过对老年教育符号世界“互动目的”“互动过程”“互动环境”的内在剖析,发现对老年教育符号意涵理解的偏差抑或其互动进程受阻,均会造成老年教育符号世界的冲突、失范,进而影响老年群体的进步与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老年教育仍存在“符号谬识”“文化忽视”“情境僵固”和“评价缺损”等问题。因此,老年教育在实现高质量回归进程中,应进一步重视符号互动的底层逻辑,以期赋能我国老年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内涵生成 现实审思 实践路径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秀娟 唐静 李晓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本文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媒体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本文采用"大学生多媒体与人际交往量表"问卷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研究,得出新媒体情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五个特点,并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本文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媒体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本文采用"大学生多媒体与人际交往量表"问卷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研究,得出新媒体情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五个特点,并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对该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媒体情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合理引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人际交往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海青 张燕妮 张国磊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符号互动理论从师生互动、社区互动、家长孩子互动三方面入手,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应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促进融合教育互动的实施;构建政校合作良性互动管理体系,... 符号互动理论从师生互动、社区互动、家长孩子互动三方面入手,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应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促进融合教育互动的实施;构建政校合作良性互动管理体系,弥补政策的不足;构建符号互动视野下的师生互动关系,增进师生交流;建立互动式家庭教育模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流动人口子女 融合教育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教学意蕴 被引量:22
14
作者 帅飞飞 李臣之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4,共4页
人是"符号的动物"。基于人的这一社会性本质,米德从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入探讨心灵、自我与社会及其内在统整关系,建构起符号互动理论大厦。在合作与互动成为教学支柱性内涵的今天,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折射出丰富的教学意... 人是"符号的动物"。基于人的这一社会性本质,米德从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入探讨心灵、自我与社会及其内在统整关系,建构起符号互动理论大厦。在合作与互动成为教学支柱性内涵的今天,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折射出丰富的教学意蕴,对确立人、文化与社会三重建构的教学目标、建设有效沟通的教学共同体、开展丰富立体的教学交往、选择精练活化的教学内容以及营造合作对话的教学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意蕴 教学目标 教学共同体 教学交往 教学内容 教学文化
下载PDF
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与实践机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忠 雷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2,共4页
符号互动论是研究人们互动交往与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的主观社会学理论。从该理论视角来看,学校文化领导要从传统文化、学校现有文化、未来文化三个维度对学校原有的符号系统进行全面认知,并通过价值符号、德行符号、契约符号、环境... 符号互动论是研究人们互动交往与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的主观社会学理论。从该理论视角来看,学校文化领导要从传统文化、学校现有文化、未来文化三个维度对学校原有的符号系统进行全面认知,并通过价值符号、德行符号、契约符号、环境符号四种领导方式进行文化领导。学校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学校成员是在互动中积极作用于学校环境的,是学校文化的积极创造者,而且学校文化领导应该是一种"对话互动"型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符号互动理论 学校文化领导
下载PDF
自我、体育与社会:论符号互动理论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产生与演进及其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对自我与身份认同、社会互动以及传媒领域中体育权力与斗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符号互动理论在体育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符号互动理论 自我 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马拉松与网络社交媒体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一萌 李延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7年第4期45-48,53,共5页
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出发,探讨马拉松与网络社交媒体互动关系。研究认为参与者出于热爱马拉松、自我展示和炫耀、形象管理、促进社会化成长和社交需求等因素导致了网络社交媒体与马拉松运动的互动。一方面,网络社交媒体能够加快马拉松运... 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出发,探讨马拉松与网络社交媒体互动关系。研究认为参与者出于热爱马拉松、自我展示和炫耀、形象管理、促进社会化成长和社交需求等因素导致了网络社交媒体与马拉松运动的互动。一方面,网络社交媒体能够加快马拉松运动发展、推进相关赛事的进程,有利于赛事主办方获取赛事反馈,从而为参赛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另一方面,马拉松运动也在扩大网络社交媒体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消费者认同度和忠诚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马拉松 网络社交媒体 关系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仇恨犯罪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旭 王晓滨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我国的仇恨犯罪并非由宗教差异及宗族歧视等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而是源于普通的社会矛盾。在仇恨犯罪发生之前,行为人往往处于冲突当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行为人将冲突理解为偏见、歧视、侮辱、嫉妒等... 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我国的仇恨犯罪并非由宗教差异及宗族歧视等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而是源于普通的社会矛盾。在仇恨犯罪发生之前,行为人往往处于冲突当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行为人将冲突理解为偏见、歧视、侮辱、嫉妒等。受这种心理状态的影响,行为人产生仇恨情绪,再加上我国传统复仇文化的刺激以及正当复仇途径受阻,最终导致了仇恨犯罪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不良互动是触发仇恨犯罪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恨犯罪 犯罪原因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明星身份的建构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靖鸣 姜凯宁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7,共4页
身份是传者的本质属性,身份的多重属性使明星在进行身份传播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研究发现,明星身份在传播中存在着身份错位、身份单调、身份崩塌、身份反转等诸多问题;在网络的虚拟公共领域中,通过对明星身份建构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 身份是传者的本质属性,身份的多重属性使明星在进行身份传播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研究发现,明星身份在传播中存在着身份错位、身份单调、身份崩塌、身份反转等诸多问题;在网络的虚拟公共领域中,通过对明星身份建构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认为需从传者与受者双方的角度对明星身份传播进行把控,从而构建良好的身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星身份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 身份传播
下载PDF
符号互动理论对犯罪原因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滨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7,共6页
符号互动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过程。其更关注行动者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他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符号互动的意义在于,其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合理满足行动者的各项需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 符号互动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过程。其更关注行动者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他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符号互动的意义在于,其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合理满足行动者的各项需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引入犯罪学研究,以其为理论基础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将有利于对引发犯罪的矛盾的尽早发现,有利于我们对犯罪动机形成过程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从人际层次出发对犯罪的形成过程进行有力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原因 互动中心论 符号互动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