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与第四强度理论值差异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闫群 朱福才 徐淑琴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4,共2页
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无量纲系数η,建立了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与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之间的相关函数φ(η),可以对两种理论值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无量纲系数η的力学概念清晰,且无需建立复杂应力空间屈服面和Lode参数等概念,从而大... 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无量纲系数η,建立了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与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之间的相关函数φ(η),可以对两种理论值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无量纲系数η的力学概念清晰,且无需建立复杂应力空间屈服面和Lode参数等概念,从而大大降低了两种理论值讨论的起点。其内容和结论可以直接引入到《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有益于初学者对理论值差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理论值差异 定量分析 无量纲系数η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 相关函数Φ(η)
下载PDF
基于磁各向异性的管壁应力集中区域检测方法
2
作者 杨理践 吕志鹏 +2 位作者 高松巍 郑福印 刘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针对应力集中导致管壁发生屈服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磁各向异性检测管壁应力集中区域的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研究了应力导致管壁产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建立了管壁当量应力与磁各向异性探头输出电压信号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管壁的当量... 针对应力集中导致管壁发生屈服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磁各向异性检测管壁应力集中区域的方法。从能量角度出发,研究了应力导致管壁产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建立了管壁当量应力与磁各向异性探头输出电压信号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管壁的当量应力判断其是否发生屈服失效,搭建了应力检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应力会导致管壁产生磁各向异性,磁各向异性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管壁当量应力的变化趋势和主应力方向所在延长线的角度,进而判断管壁是否产生应力集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各向异性 管壁 屈服失效 第三强度理论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 磁化率 应力集中区域
下载PDF
内压塔器下封头的强度和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商恩霞 关永祥 +2 位作者 刘武昌 宋晓峰 孙秋菊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2年第2期32-36,共5页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和古布金Z形图的罗德参数,对内压塔器下端与裙座对接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弹性失稳将比只承受内压作用时提前发生,因此对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厚度限制应比GB 150—199...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和古布金Z形图的罗德参数,对内压塔器下端与裙座对接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弹性失稳将比只承受内压作用时提前发生,因此对该标准椭圆封头的厚度限制应比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第7.1.2.1条中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提出了内压塔器下封头厚度按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公式7.1计算不能满足需要时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器 标准椭圆封头 裙座 第三强度理论 罗德参数 弹性失稳 屈服
下载PDF
弯曲剪应力对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金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2期81-82,共2页
分析了弯曲剪应力对弯扭组合变形轴主应力强度的影响,推出了考虑该因素影响时第三、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并给出了设计公式。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当轴中传动点距支承较近且扭矩比弯矩大时,剪应力对轴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传动轴 弯曲剪应力 弯扭组合变形 强度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下载PDF
石油测井仪器承压外壳强度计算的实用方法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策 贾桑 +2 位作者 许晶 张瑞萍 徐曼 《石油仪器》 2012年第4期16-17,20,共3页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一种石油测井仪器的强度计算简便公式,并由实例验证了该强度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文章提出的石油测井仪器强度计算方法及所得的强度计算公式简单实用、可靠性强,为石油测井仪器的强度和承压外壳结构设计...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一种石油测井仪器的强度计算简便公式,并由实例验证了该强度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文章提出的石油测井仪器强度计算方法及所得的强度计算公式简单实用、可靠性强,为石油测井仪器的强度和承压外壳结构设计分析提供了一条快捷方便、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测井仪器 强度计算 第三强度理论
下载PDF
充液壳体运输过程中的随机振动和瞬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鲁丽 杨翊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1期62-64,共3页
采用有限元模型分别作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承受路面振动下的随机振动分析以及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分析 ,给出变压器各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 ,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计算结果表明 :在路面振动情况下 ,最大应力产生在铁芯上 ,且玻璃支板... 采用有限元模型分别作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承受路面振动下的随机振动分析以及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分析 ,给出变压器各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 ,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计算结果表明 :在路面振动情况下 ,最大应力产生在铁芯上 ,且玻璃支板承受的应力较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 ,玻璃顶杆承受最大应力 ,玻璃支板承受的冲击应力较小。在路面振动和冲击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壳体 运输过程 随机振动 瞬态分析 变压器 第三强度理论
下载PDF
无摩擦网状阀片环臂的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树林 林槑 +1 位作者 束鹏程 何东平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27-30,共4页
建立了无摩擦网状阀片环臂物理模型,并用该模型求出了环臂的挠曲线方程、刚度及等效质量,并用第三强度理论分析了环臂的应力状况,为网状阀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网状阀 变形能 第三强度理论 阀片
下载PDF
应用力学综合练习
8
作者 方慕真 《当代电大》 2003年第8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自由体 计算题 机构示意图 弯矩图 弯扭组合 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 基点法 铰刚架 对称轴 角速度ω MPa 弯矩方程 四连杆机构
下载PDF
锅炉孔口危险区域的有限元应力分析与改进
9
作者 任毅 杨晓鹏 +3 位作者 李伟峰 朱凯 尹倩 陈庆元 《化工机械》 CAS 2016年第6期776-779,共4页
运用三维静态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孔口强度和孔口应力集中情况。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锅炉孔口位移场和应力场,并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对应力进行了校核。模拟分析了带加强板的锅炉孔口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有加强... 运用三维静态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孔口强度和孔口应力集中情况。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锅炉孔口位移场和应力场,并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对应力进行了校核。模拟分析了带加强板的锅炉孔口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有加强板时最大位移为0.711mm,比无加强板时减小了35.30%,加强板可以有效减弱锅筒和接管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孔口 应力分析 加强板 第三强度理论 ANSYS
下载PDF
对直埋热水管道锚固段当量应力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磊 杨萌 +1 位作者 乔正凡 王芃 《区域供热》 2017年第4期83-86,94,共5页
在CJJ/T 81-201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中给出了锚固段的应力验算公式,但对验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甚少。本文在分析热水直埋敷设管道受力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力学的知识,分析了冷热态下管道的当量应力,推导出了锚固... 在CJJ/T 81-201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中给出了锚固段的应力验算公式,但对验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甚少。本文在分析热水直埋敷设管道受力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力学的知识,分析了冷热态下管道的当量应力,推导出了锚固段应力验算公式,以帮助广大热力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规范验算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埋 热水管道 锚固段 安定性 当量应力 第三强度理论 屈服强度
下载PDF
Effect of Optimum Plastic Depth on Stresses and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Autofrettaged Cylinder 被引量:2
11
作者 ZHU Ruilin ZHU Guol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65-370,共6页
Autofrettag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ven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and raise load-bearing capacity for (ultra-)high pressure apparatu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n autofrettage has focused mostly on specific enginee... Autofrettag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ven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and raise load-bearing capacity for (ultra-)high pressure apparatu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n autofrettage has focused mostly on specific engineering problems, while general theoretical study is rarely done. To discover the general law contained in autofrettage theory, by the aid of the authors' previous work and according to the third strength theory, theoretical problems about autofrettage are studied including residual stresse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total stresse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etc. Because of the equation of optimum depth of plastic zone which is presented in the authors' previous work, the equations for the residual stresse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as well as the total stres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are simplified greatly. Thus the law of distribu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e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as well as the total stress and their equivalent stress and the varying tendency of these stresses are discovered. The relation among various parameters are revealed. The safe and optimum load-bearing conditions for cylinder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if the two parameters, namely ratio of outside to inside radius, k, and depth of plastic zone, kj, meet the equation of optimum depth of plastic zone, when the pressure contained in an autofrettaged cylinder is lower than two times the initial yield pressure of the unautofrettaged cylinder, the equivalent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equivalent total stress at the inside surface as well as the elastic-plastic juncture of a cylinder are lower than yield strength. When an autofrettaged cylinder is subjected to just two times the initial yield pressure of the unautofrettaged cylinder, the equivalent total stress within the whole plastic zone is just identically equal to the yield strength, or it is a constant. The proposed research theoretically depicts the stress state of ultra-)high pressure autofrettaged cylinder more accurately and more reasonably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ultra-)high pressure appar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和 承载能力 自紧 塑胶 高压设备 第三强度理论 屈服压力 最佳深度
下载PDF
高压输送管路壁厚计算中的软件复用
12
作者 张建国 李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1,共2页
当前,高压管路输送在运输和机械化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计算高压管路壁厚的软件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软件。介绍了壁厚的计算公式和一个计算高压管路壁厚的软件,在制作这一软件时,采用了软件复用的各种方法,使编出的软件精练准确... 当前,高压管路输送在运输和机械化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计算高压管路壁厚的软件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软件。介绍了壁厚的计算公式和一个计算高压管路壁厚的软件,在制作这一软件时,采用了软件复用的各种方法,使编出的软件精练准确,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送管路 第三强度理论 软件复用 壁厚计算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浇筑层间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洋 马少博 +2 位作者 赵珍 王博 张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是用流动性较强的混凝土在堆石之间填充并分层浇筑而成。为了研究浇筑层间的稳定性,采用刚体平衡原理和第三强度理论分别对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层间的抗滑稳定性和堆石间拉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坝体层... 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是用流动性较强的混凝土在堆石之间填充并分层浇筑而成。为了研究浇筑层间的稳定性,采用刚体平衡原理和第三强度理论分别对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层间的抗滑稳定性和堆石间拉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坝体层间堆石相对接触面积α的增大,层间抗滑稳定系数K逐渐增大,但是增加的幅度处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随着堆石相对超出高度β的增大,堆石间的拉力逐渐增大,β=15%可以作为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设计的上限值;地震工况对于坝体层间抗滑稳定系数K和堆石间拉力大小的影响较大,该工况抗滑稳定系数K减小了15%以上,堆石间拉力最大增大约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 浇筑层间 刚体平衡原理 第三强度理论 抗滑稳定性 堆石间拉力大小
下载PDF
翻转内衬修复技术在燃气管道上的适用性分析
14
作者 金强 马彬 +2 位作者 曹国权 帅健 李燕 《城市燃气》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针对城镇燃气管道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了燃气管道的主要缺陷类型及载荷特性,建立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燃气管道的失效判据,提出了翻转内衬法修复适用性的分析内容。对无外载荷或高压管道,只需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评估管道的环向应力是否满... 本文针对城镇燃气管道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了燃气管道的主要缺陷类型及载荷特性,建立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燃气管道的失效判据,提出了翻转内衬法修复适用性的分析内容。对无外载荷或高压管道,只需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评估管道的环向应力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对外载作用超过内压的管道,需要采用径向变形极限和第三强度理论分别评估管道的刚度和强度,对满足评估条件的管道才适于使用翻转内衬法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管道 翻转内衬法 适用性分析 修复技术 第三强度理论 运行工况 载荷特性 缺陷类型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压力容器纵向长圆形开孔补强应力分析
15
作者 刘辉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8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利用ANSYS软件对超过常规设计范围的压力容器中长圆形开孔补强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计算得出开孔边缘的应力值,利用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JB4732—1995标准判定模型结构安全。
关键词 压力容器 长圆形开孔补强 有限元应力分析法 第三强度理论
下载PDF
基于ASME规范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16
作者 闫迎辉 赫玲波 《一重技术》 2019年第4期11-14,共4页
以某反应堆压力容器为例,依据ASME规范,简要介绍压力容器应力分析的过程及方法,以提高相关设备的分析设计水平,以及对规范的理解。
关键词 ASME规范 反应堆压力容器 第三强度理论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机器人输入齿电机轴断裂的建模、仿真与强度分析研究
17
作者 张宏强 付晓玲 《科技尚品》 2017年第1期3-5,共3页
工业机器人的输入齿轮传动是一种很重要的传动方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沿啮合线作用在输入齿齿面上的法向载荷较大,输入齿同时受到扭矩和弯矩,受力点与其相连的电机轴根部形成悬臂梁,机器人在启动停止力矩下,电机轴容易断裂,为了解决这... 工业机器人的输入齿轮传动是一种很重要的传动方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沿啮合线作用在输入齿齿面上的法向载荷较大,输入齿同时受到扭矩和弯矩,受力点与其相连的电机轴根部形成悬臂梁,机器人在启动停止力矩下,电机轴容易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机器人的一轴输入齿传动基于ADAMS进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在较短的加减速时间里,得到输入齿的最大力矩,利用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找到了电机轴断裂的原因:输入齿与电机轴为整体的悬臂梁挠度太大,实际强度应力大于许用强度应力.严格控制加工件的尺寸精度,输入齿上安装轴承,减少输入齿的挠度,彻底解决了电机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齿轮 法向载荷 第三强度理论 挠度
原文传递
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克 南宫自军 王亮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4,共9页
针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筛选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及相关统计分析的筛选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该方法以弹体集中受力部位的分析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全弹结构进行简化有限元建模及截面应力分析。借助第... 针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筛选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及相关统计分析的筛选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该方法以弹体集中受力部位的分析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全弹结构进行简化有限元建模及截面应力分析。借助第三强度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筛选,实现了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的快速定位。结合某型空基战术导弹疲劳分析实例,定位出了其在挂飞工况下的结构疲劳危险部位,证实该方法具有筛选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结构疲劳危险部位 第三强度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