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黄埔的王牌军参谋——寻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少校周文天
1
作者 周渝 《贵阳文史》 2014年第4期29-32,共4页
70年前,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70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天(黄埔二期)、罗广文(黄埔教官)、胡琏(黄埔四期),乃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等王牌部队的荣耀与辉煌,皆早已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对今人而言,他们似乎是遥远的历史故事,... 70年前,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70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天(黄埔二期)、罗广文(黄埔教官)、胡琏(黄埔四期),乃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等王牌部队的荣耀与辉煌,皆早已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对今人而言,他们似乎是遥远的历史故事,但在周文天老人心中,他们又仿佛还未曾离去。走过烽火岁月,远去鼓角争鸣,70多年前的那场卫国战争在新生一代的印象中,大概只停留在白纸黑字的史实记载、泛黄的老照片或黑白的影像之上。然而对于年过九旬的周文天老人而言,70多年前的抗战经历成了他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他的传奇经历,与闻名于世的“名将摇篮”黄埔军校及“军中王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广文 胡琏 王牌部队 传奇经历 横山勇 常德会战 抗日前线 卫国战争 鄂西会战 第十八军
下载PDF
《陈诚日记》:国民党军的“围剿”因何失败
2
作者 陈红民 徐亮 《同舟共进》 2016年第2期75-79,共5页
1931年9月1日,国民党军对中共的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尚在进行中,一位高级军官就在其日记中历数此次军事行动的弊端: 此次“剿匪”,关于党政军所得之缺点如左(下): 一、党务: (一)过去党务工作未能深入民众心坎中,一般信仰... 1931年9月1日,国民党军对中共的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尚在进行中,一位高级军官就在其日记中历数此次军事行动的弊端: 此次“剿匪”,关于党政军所得之缺点如左(下): 一、党务: (一)过去党务工作未能深入民众心坎中,一般信仰不坚定。 (二)党义宣传未得事实佐证,不足昭信。 (三)党义指导与宣传,均缺一贯的精神(如标语、口号等),易启民众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诚 国民党 党义 党务工作 钱大钧 事行动 第十八军 政治生涯 李宗仁 昭信
下载PDF
试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我军由解放战争向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20,共6页
我军从1950年6月下旬结束解放战争至10月下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两场战争之间仅仅间隔4个月.本文拟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我军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解放战争向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过程,作一简要论述. 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适时... 我军从1950年6月下旬结束解放战争至10月下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两场战争之间仅仅间隔4个月.本文拟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我军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解放战争向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过程,作一简要论述. 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适时结束解放战争提出我军战略转变解放战争进入1950年春,我军解放了除西藏和台(湾)、澎(湖列岛)、金(门)、马(祖)等岛屿外的全部国土.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等已经奉命开始进军西藏,西藏解放指日可待.因此,解放台、澎、金、马等岛屿,全歼据岛负隅顽抗的蒋介石陆海空军60余万残部,就成为我军解放战争后期作战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西藏 战略转变 第二野战 东北边防 第十八军 台湾战役 第三野战 东北 解放台湾
下载PDF
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被引量:1
4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年第10期9-,共1页
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 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炳炎 第十八军 兵力 事实力 淞沪抗战
下载PDF
杀害毛泽民的凶手 在他手上落网
5
作者 井人 《党史博采(上)》 2003年第9期36-39,共4页
一 大军浩荡,横扫西北。1949年8月下旬,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主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以锐不可挡的雷霆之势直捣兰州。26日,第二兵团和总部直辖的十九兵团,在城郊沈家岭至狗娃山纵横90公里的防线上,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马鸿逵部4万余人,... 一 大军浩荡,横扫西北。1949年8月下旬,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主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以锐不可挡的雷霆之势直捣兰州。26日,第二兵团和总部直辖的十九兵团,在城郊沈家岭至狗娃山纵横90公里的防线上,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马鸿逵部4万余人,接着乘胜攻夺武威、张掖、酒泉,前锋直逼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民 第一野战 沈家岭 张思信 国民党 马鸿逵 盛世才 李英奇 第十八军 侦察科长
下载PDF
情系西藏的雪山名将谭冠三
6
作者 何立波 《党史博采(上)》 2020年第3期52-57,共6页
1985年病逝的开国中将谭冠三,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历史注定不会忘记他。他早年追随毛泽东、朱德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由毛泽东手把手地教会了搞调查研究。在抗日战争期间,谭冠三勇挫顽敌,被毛泽东誉为"以三对三,冠能盖石&qu... 1985年病逝的开国中将谭冠三,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历史注定不会忘记他。他早年追随毛泽东、朱德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由毛泽东手把手地教会了搞调查研究。在抗日战争期间,谭冠三勇挫顽敌,被毛泽东誉为"以三对三,冠能盖石"。新中国成立后,谭冠三又率领第十八军进军西藏,他的后半生扎根在了西藏,被誉为"雪山名将"。在解放西藏、站稳脚跟、执行协议、平叛与民主改革、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谭冠三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第一批在党的领导下为西藏的解放、发展进步而幵拓和奠基的著名人物之一。谭冠三的后半生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去世后将骨灰埋在了自己在拉萨亲手创办的八一农场,永远留在了这片雪域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期间 第十八军 解放西藏 雪域高原 党的领导 谭冠三 渐行渐远 后半生
下载PDF
发扬“老西藏精神”助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7
作者 李瑞 许培海 +3 位作者 郭天力 曾言言 朱庆 王圣友 《中国卫生人才》 2021年第7期67-69,共3页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孕育于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后筑路开荒、平乱改革、生产建设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与西...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孕育于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后筑路开荒、平乱改革、生产建设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与西藏地区革命建设相结合的先进产物,其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精神实质历久弥坚、始终不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西藏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 艰苦奋斗 医疗人才 第十八军 历久弥坚 革命实践 无私奉献
下载PDF
西藏岗托村:解放第一村的变迁
8
作者 鲜敢 《村委主任》 2019年第10期40-41,共2页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座落在金沙江畔,与四川省德格县隔江相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在这一带渡过金沙江,打响了解放昌都的战役。“解放军给村里人发大米,那是我吃的第一顿饱饭。”今年82岁的泽旺平措说,“现在...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座落在金沙江畔,与四川省德格县隔江相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在这一带渡过金沙江,打响了解放昌都的战役。“解放军给村里人发大米,那是我吃的第一顿饱饭。”今年82岁的泽旺平措说,“现在日子好了,家里四五亩田能收七八千斤土豆,卖上一大半就能挣1万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八军 德格县 岗托 江达县
下载PDF
高原筑路兵的初心与坚守
9
作者 王世鹏(文/图) 《中国公路》 2021年第19期74-74,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而,追古思今,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作为筑路兵,也是“老西藏精神”传人,要常念来路,常思今路,常想远路,沿着历史的足迹紧抓快干,踏着先辈的脚印续力前行。站在历史进程上回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而,追古思今,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作为筑路兵,也是“老西藏精神”传人,要常念来路,常思今路,常想远路,沿着历史的足迹紧抓快干,踏着先辈的脚印续力前行。站在历史进程上回望初心,筑路兵的“初心”是什么?展开史卷,为和平解放西藏、响应毛主席“把公路修到西藏去”的号召,党中央决定让本该驻守美丽富饶天府之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中途改道前往不毛之地的西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老西藏精神 不忘初心 第十八军 历史进程 西藏高原 天府之国 和平解放西藏
下载PDF
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10
作者 水新营 《党史文苑》 2020年第5期29-33,共5页
张国华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能征善战,军政兼优。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率部进军西藏,扎根西藏17年,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进军西藏新中... 张国华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能征善战,军政兼优。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率部进军西藏,扎根西藏17年,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进军西藏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指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影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他还要求,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1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华 第十八军 雪域高原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下载PDF
张国华:第一位进西藏的我军高级将领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介甫 《纵横》 2007年第3期37-40,1,共5页
1950年1月,中共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以及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东关于“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决定由张国华率领第十八军执行解放西藏的伟大历史任务。由此,张国华翻开人生崭新的一页,伴随着“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誓言的实现,张国... 1950年1月,中共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以及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东关于“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决定由张国华率领第十八军执行解放西藏的伟大历史任务。由此,张国华翻开人生崭新的一页,伴随着“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誓言的实现,张国华的功绩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华 毛泽东 中共中央 中央 第十八军 解放西藏 第一位
原文传递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集团军组建考
12
作者 张建基 《军事历史研究》 1988年第4期53-56,131,共5页
北伐战争的第二年(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组建了四个集团军,第三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也组建了四个集团军。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建的集团军,对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夺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事委员会 民国日报 李宗仁 第十八军 李品仙 宁汉合流 唐生智 民国史 反动统治
原文传递
张自忠将军与枣宜会战
13
作者 刘思华 史元杰 《湖北文史》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日枣(阳)宜(昌)会战1940年4月30日打响,6月24日结束,历时56天。会战先在东线作战,为枣阳战役;后在西线进行,为宜昌战役。宜昌战役是会战的关键之战,因此日军将枣宜会战称为"宜昌作战"。
关键词 枣宜会战 张自忠 宜昌战役 第五战区 李宗仁 第十八军 孙连仲 三游洞 邓萍 东线
原文传递
大先生郭影秋
14
作者 刘文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郭影秋(1909一1985),江苏铜山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史学家、诗人,新中国清史学科的奠基人。郭影秋,1930年考入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后曾于1934年在沛县中学任教导主任。193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郭影秋任铜山工... 郭影秋(1909一1985),江苏铜山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史学家、诗人,新中国清史学科的奠基人。郭影秋,1930年考入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后曾于1934年在沛县中学任教导主任。193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郭影秋任铜山工委书记,后到国民党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会任组织部总干事,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5月徐州沦陷,他奉命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解放济宁的战斗。1949年初,郭影秋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跟随刘邓大军转战苏皖和西南各地,功勋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战区 郭影秋 第十八军 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 抗日武装 教导主任 江苏教育学院
原文传递
杨杰与蒋介石
15
作者 罗宝轩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5-48,共4页
杨杰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军事理论家及兵学权威,著有一百多万字的军事论著,当过国民党蒋介石的总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特命驻苏全权大使等职,陆军上将头衔.曾带兵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等战役,被斯大林赞誉为“军事战略家”... 杨杰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军事理论家及兵学权威,著有一百多万字的军事论著,当过国民党蒋介石的总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特命驻苏全权大使等职,陆军上将头衔.曾带兵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等战役,被斯大林赞誉为“军事战略家”、“蒋介石的智囊”,为蒋介石打下一统天下立过汗马功劳,但却最终死在蒋介石的手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理论家 中原大战 大学 宋美龄 第十八军 事委员会 刘峙 参谋次长 著名事家 兵学
原文传递
邓演达与第三党
16
作者 张振德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23,共4页
一第三党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由不愿与蒋介石集团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人物——邓演达等发起组成。邓演达,广东惠阳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大革命时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 一第三党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由不愿与蒋介石集团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人物——邓演达等发起组成。邓演达,广东惠阳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大革命时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第四军作战。他十分注重群众工作和农民问题。武汉政府时,坚决反对蒋汗的背叛行径。稍后,为避开反革命的迫害,化装为工人,沿平汉路徒步郑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总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集团 第三党 汪精卫 黄埔革命同学会 群众工作 第十八军 事委员会 王柏龄
原文传递
汨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
17
作者 李宗仁 《文史春秋》 1994年第5期57-60,共4页
汨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李宗仁长沙会议之后.北伐第二期作战计划大体是分为三路向北推进:以第四、第七、第八三军为中央军,循武长路直捣武汉.第一军的第二师和第六军为中央军总预备队;第二、第三两军为右翼军,集结于攸县、醴... 汨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李宗仁长沙会议之后.北伐第二期作战计划大体是分为三路向北推进:以第四、第七、第八三军为中央军,循武长路直捣武汉.第一军的第二师和第六军为中央军总预备队;第二、第三两军为右翼军,集结于攸县、醴陵一带以监视江西,并掩护中央军右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胜桥 汀泗桥 李宗仁 陈嘉谟 作战计划 混成旅 李济臣 第十八军 陈可钰
原文传递
年华照相簿
18
《金秋》 2013年第23期51-52,共2页
①1951年,我在雅安到巴河桥路段上修路期间与战友合影。1950年,十八军受命进军西藏,但进藏之前,必须要打通四川到西藏的交通。我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修筑一条从雅安到拉萨的公路,也就是现在的川藏公路。从修路第一天起... ①1951年,我在雅安到巴河桥路段上修路期间与战友合影。1950年,十八军受命进军西藏,但进藏之前,必须要打通四川到西藏的交通。我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修筑一条从雅安到拉萨的公路,也就是现在的川藏公路。从修路第一天起,我便与炸山石、平整路面打起了交道,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着爆炸、塌方的危险。修路修到怒江,我所在的部队死了整整一个班的人,让我痛哭失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农场建设 副师长 第十八军 巴河 二营 退休生活 石弓 入伍 芝农
原文传递
川藏线,矗立在世界屋脊的精神丰碑——“川藏精神”主题素材拓展与运用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策划) 司徒 陈晓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第32期4-7,共4页
7月18日,一则题为"游客自发在怒江大桥上摆满‘祭品’,过往车辆鸣笛致敬当年牺牲的筑桥英雄"的视频出现在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得"一秒破防""泪目了"。怒江大桥,是川藏线的咽喉要道。1950年,解放军... 7月18日,一则题为"游客自发在怒江大桥上摆满‘祭品’,过往车辆鸣笛致敬当年牺牲的筑桥英雄"的视频出现在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得"一秒破防""泪目了"。怒江大桥,是川藏线的咽喉要道。1950年,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彼时的西藏一条公路也没有,为了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带进西藏,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等原始工具,一米一米地往前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人员 川藏线 第十八军 咽喉要道 西藏 拓展与运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