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计划治疗中等剂量线绘制的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光明 李树祥 +1 位作者 吕庆文 江贵平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做链码法的等剂量线绘制的改进算法,该方法与传统的网格法相比,无需求解直线之间的交点和两点间的距离,大大地简化了计算量,同时该算法还能遍历所有可能的等剂量点,不会出现网格法中搜索死循环现象,有效地探索出...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做链码法的等剂量线绘制的改进算法,该方法与传统的网格法相比,无需求解直线之间的交点和两点间的距离,大大地简化了计算量,同时该算法还能遍历所有可能的等剂量点,不会出现网格法中搜索死循环现象,有效地探索出了多个环形等剂量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链码 等剂量线 三维治疗计划 X刀
下载PDF
基于仿真头颈模体研究处方等剂量线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晶 柳刚 +4 位作者 聂鑫 刘洪源 梁志文 韩军 李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2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基于仿真头颈模体研究不同处方等剂量线的选取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仿真头颈模体中球方中心球体作为靶区,体积为16.9 cc,设置4个剂量限值壳层分别距离靶区表面2、20、40、60 mm,其中最内层的剂量限值为主要优化参数,通... 目的:基于仿真头颈模体研究不同处方等剂量线的选取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仿真头颈模体中球方中心球体作为靶区,体积为16.9 cc,设置4个剂量限值壳层分别距离靶区表面2、20、40、60 mm,其中最内层的剂量限值为主要优化参数,通过改变其限值参数,在靶区处方覆盖率接近100%的情况下获得不同处方等剂量线计划。结果:分别获得39%、44%、49%、57%、61%和65%处方等剂量线计划,其中49%处方等剂量线计划的剂量梯度指数、适形度指数、V_5、V_9、V_(12)参数相对于其它计划各参数的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7.5%、9.8%、12.9%、16.1%、21.3%,但49%处方等剂量线计划具有最多的射束数和最长的计划时间。结论:基于仿真头颈模体的射波刀计划研究表明,颅内肿瘤计划的处方等剂量线选择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并减小正常脑组织照射体积有利于提高肿瘤控制率并降低放射性损伤,但与此同时增加的治疗时间要求患者具有更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仿真头颈模体 射波刀 处方等剂量线 计划质量
下载PDF
一种新的等剂量线跟踪和绘制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柏森 马少刚 +4 位作者 张一云 吴大可 白立新 肖明勇 赵庆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等剂量曲线的跟踪和绘制是放射物理剂量学中的一个基本!司题。本文描述了一种逐行逐列扫描式等剂量曲线的跟踪和绘制算法。它具有思路简捷、占用内存少、程序移植性强、绘图区域边界判断简单及适用于任意形状的封闭区域等优点。该方法... 等剂量曲线的跟踪和绘制是放射物理剂量学中的一个基本!司题。本文描述了一种逐行逐列扫描式等剂量曲线的跟踪和绘制算法。它具有思路简捷、占用内存少、程序移植性强、绘图区域边界判断简单及适用于任意形状的封闭区域等优点。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等值线的跟踪和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物理学 等剂量曲线 治疗计划系统
下载PDF
10mg多廿烷醇与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调脂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应茵 陆绪亮 +1 位作者 董威夷 宋洪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比较10 mg多廿烷醇与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调脂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以及Cochrance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E... 目的探讨比较10 mg多廿烷醇与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调脂的疗效。方法检索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以及Cochrance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等数据库,查找10mg多廿烷醇和10mg阿托伐他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使用Cochrance Handbook 5.1.0评价系统或Newcastle-Ottawa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文献,受试者257例,其中10mg多廿烷醇组130例,10mg阿托伐他汀组127例。荟萃(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总胆固醇(TC)[SMD=0.84,95%CI:(0.41,1.27),P=0.000 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0.68,95%CI:(0.28,1.09),P=0.001]方面,10mg阿托伐他汀组均优于10mg多廿烷醇组;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0.27,95%CI:(0.02,0.51),P=0.03]方面,10mg多廿烷醇组优于10mg阿托伐他汀组;在降低甘油三脂(TG)[SMD=0.10,95%CI:(-0.41,0.35),P=0.42]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时,10mg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更优于等剂量的多廿烷醇,在替换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应考虑增加多廿烷醇给药剂量,以保证调脂疗效。本研究存在纳入研究少、样本量小等局限性,结论的可靠性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廿烷醇 阿托伐他汀 等剂量 调脂疗效 荟萃分析
下载PDF
CT预测食管癌定位照射野宽度的等剂量曲线 被引量:4
5
作者 韦汉荣 苏丹柯 +2 位作者 梁炳莲 黄荣 王安宇 《医学文选》 2003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 探讨用 CT影像预测食管癌定位时 ,照射野宽度等剂量曲线的合理性。方法 以食管腔内为中心分别测量肿瘤向左右、前后外侵的差值及肿瘤外侵的最大宽径 ,分析测量结果同经典治疗野 90 %的等剂量曲线的宽径相比较。结果 食管癌肿瘤... 目的 探讨用 CT影像预测食管癌定位时 ,照射野宽度等剂量曲线的合理性。方法 以食管腔内为中心分别测量肿瘤向左右、前后外侵的差值及肿瘤外侵的最大宽径 ,分析测量结果同经典治疗野 90 %的等剂量曲线的宽径相比较。结果 食管癌肿瘤外侵率达 83 .3 %,淋巴结转移率达 3 1 .2 %;食管癌肿瘤外侵中 82 .5 %为非对称性外侵 ;食管癌肿瘤外侵最大宽径≤ 4.0 cm占 83 .1 %,最大宽径≥ 4.5 cm的占 1 6 .9%。结论 以肿瘤为中心或以食管腔为中心 ,肿瘤是对称性外侵的 ,此时经典治疗野宽度合理 ,但对于非对称性肿瘤外侵或肿瘤外侵宽径≥ 5 .0 cm时 ,经典治疗野宽度的等剂量曲线过于窄小 ,此时应使用 CT影像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 食管癌 等剂量曲线 照射野宽度 等剂量曲线
下载PDF
基于肺部模体研究处方等剂量线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晶 刘洪源 +6 位作者 柳刚 聂鑫 杨志勇 韩军 李勤 张盛 梁志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基于仿真肺部模体研究不同处方等剂量线(PIDL)的选取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仿真肺部模体中球方中心球体外扩3mm作为靶区,体积13.46cc,设置3个剂量限值壳层,分别距离靶区表面2、15和25mm。按照已制定的方案优化计划,在靶... 目的:基于仿真肺部模体研究不同处方等剂量线(PIDL)的选取对射波刀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仿真肺部模体中球方中心球体外扩3mm作为靶区,体积13.46cc,设置3个剂量限值壳层,分别距离靶区表面2、15和25mm。按照已制定的方案优化计划,在靶区处方覆盖率大于98%的情况下获得不同PIDL计划。结果:采用蒙特卡罗算法计算剂量获得40%~73%PIDL计划,其中剂量梯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和V25与PIDL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P<0.01)、-1.000(P<0.01)和0.673(P=0.033),其它参数与PIDL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模体的射波刀计划参数中剂量梯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和V25与PIDL显著性相关。50%左右PIDL计划具有较陡峭剂量跌落梯度,同时较高或较低PIDL计划可能导致靶区剂量适形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模体 射波刀计划 处方等剂量线 蒙特卡罗算法
下载PDF
放射治疗计划软件中等剂量线跟踪技术
7
作者 申艳平 王谷丰 刘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486-2488,共3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并尽可能减少正常组织所受到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放疗效果。在制定治疗计划过程中,等剂量线是评估剂量分布的最重要的指标,为获得病人断层内的等剂量线,需要计算病人体素的剂量,该...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并尽可能减少正常组织所受到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放疗效果。在制定治疗计划过程中,等剂量线是评估剂量分布的最重要的指标,为获得病人断层内的等剂量线,需要计算病人体素的剂量,该工作计算量大,耗费时间长。本研究旨在得出一种快速的等剂量线分布跟踪算法,以满足临床上对病体内放射剂量分布进行评价的需要。方法:本文研究了基于二值图的轮廓跟踪技术,采用基于8邻域法的等剂量线跟踪算法,结合"边计算、边跟踪",实现了治疗计划软件中的等剂量线跟踪技术。结果:8邻域法可以减少轮廓跟踪过程中的搜索点,结合"边计算、边跟踪"的方法,减少了剂量计算的体素点数,大大提高等剂量线跟踪的速度。结论:试验表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等剂量跟踪技术,能够较快地获得等剂量线,完全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图像识别 二值图像 轮廓跟踪 放射治疗计划 等剂量线
下载PDF
相同A点不同等剂量曲线后装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探讨
8
作者 林江帆 林益匡 +1 位作者 陈玫 陈雅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中A点相同,不同等剂量曲线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60Co后装机用梭形、椭圆形、柱形、扁梨形等剂量曲线相结合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优化方案治疗宫颈癌.结果218例宫颈癌治疗结果CR 165例,占75.69%;PR 47例,占21.56%;NC 6例...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中A点相同,不同等剂量曲线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60Co后装机用梭形、椭圆形、柱形、扁梨形等剂量曲线相结合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优化方案治疗宫颈癌.结果218例宫颈癌治疗结果CR 165例,占75.69%;PR 47例,占21.56%;NC 6例,占2.8%.结论宫颈癌腔内治疗A点剂量3600~4000 cGy时,选择以梭形等剂量曲线为主,辅以扁梨形等剂量曲线,补充柱形、椭圆形等剂量曲线TPS优化的治疗方案,符合宫颈癌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后装治疗 A点等剂量曲线
下载PDF
放射治疗等剂量曲线自动绘制的实现
9
作者 胡俊峰 辛勇 殷兆麟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9期17-1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放射治疗等剂量曲线的实现方法。此方法完成模拟定位机下对患者治疗野的定位与剂量点的计算 。
关键词 放射治疗 等剂量曲线 自动绘制 剂量计算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中等剂量曲线的绘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杰 郭云波 +2 位作者 李光明 王志远 李树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本文提出一种在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中绘制等剂量曲线的方法,该方法是网格法的一种改进算法,无需求解两条直线间的交点,简化了计算量,同时根据近距离治疗中剂量分布的特点,简化了起点的寻找,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网格法 方向编码 等剂量线 近距离治疗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腔内放射剂量分布和等剂量曲线绘制微机处理系统
11
作者 张世琼 许伯寿 《医疗卫生装备》 CAS 1990年第1期26-28,共3页
子宫癌腔内放疗应用后装技术日益广泛,正确掌握盆腔剂量十分重要,由于各单位使用后装机型号、放射源种类及其配制方式、施用器设计各有差别,以及患者临床情况的不同,使盆腔剂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本文根据剂量重建原理,论述剂量分布计算... 子宫癌腔内放疗应用后装技术日益广泛,正确掌握盆腔剂量十分重要,由于各单位使用后装机型号、放射源种类及其配制方式、施用器设计各有差别,以及患者临床情况的不同,使盆腔剂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本文根据剂量重建原理,论述剂量分布计算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并且探讨了剂量空间切面等剂量曲线绘制原理,提出使用链式码比较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应用 盆腔剂量 等剂量曲线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等剂量分布测量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复成 向佳民 +1 位作者 孙力民 沈泓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1-187,共7页
本文报道了为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等剂量分布测量用的女性臀部非均匀组织等效仿真模型的研制。模型由干尸骨和肌肉等效材料组成。采用X射线CT扫描方法调查成人女性盆腔部及下腹部正常器官和组织的CT值,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所制等效材料... 本文报道了为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等剂量分布测量用的女性臀部非均匀组织等效仿真模型的研制。模型由干尸骨和肌肉等效材料组成。采用X射线CT扫描方法调查成人女性盆腔部及下腹部正常器官和组织的CT值,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所制等效材料的等效性。结果表明,所制等效材料的电子密度、有效原子序数、密度和CT值与真实肌肉基本一致。经临床应用,模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适应各种临床治疗方案的等剂量分布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剂量 测量 模型 等效材料 CT值
下载PDF
Selectron LDR源活度和等剂量线测定
13
作者 蒋水林 李学廉 +2 位作者 张之彬 王肖兰 周汝信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Z1期4-4,共1页
作者用NE公司的2570剂量仪对Selectron LDR后装机的放射源的活度和剂量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等剂量线 Selectron LDR 活度 剂量 剂量分布 后装机
下载PDF
Selectron LDR源活度和等剂量线测定
14
作者 蒋水林 李学廉 +2 位作者 张之彬 王肖兰 周汝信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33-35,共3页
随着放射治疗学科的发展,近距离治疗日益应用于临床。后装治疗机已成为近距离治疗常用设备之一。荷兰 Nucletron 生产的 Selectron LDR 具有六通道,48个源球。源球为放射性核素^(137)C_s,每个源球名义活度为40mC_i。我院购置了28个源球... 随着放射治疗学科的发展,近距离治疗日益应用于临床。后装治疗机已成为近距离治疗常用设备之一。荷兰 Nucletron 生产的 Selectron LDR 具有六通道,48个源球。源球为放射性核素^(137)C_s,每个源球名义活度为40mC_i。我院购置了28个源球,使用了通道。为了正确提供临床治疗剂量,以达到放疗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的要求,我们对 Selectron LDR 的放射源的活度和等剂量线进行了测定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剂量线 Selectron LDR 近距离治疗 活度 后装治疗 放射性核素 质量保证 食管肿瘤 常用设备 空气比释动能率
下载PDF
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等剂量噻托溴铵对高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长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等剂量噻托溴铵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高龄COPD稳定期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低剂... 目的:研究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等剂量噻托溴铵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高龄COPD稳定期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bid)联合噻托溴铵(18μg,qd)治疗,观察组采取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500μg,bid)联合等剂量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等剂量噻托溴铵治疗高龄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COPD稳定期 等剂量噻托溴铵 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
下载PDF
等剂量不同浓度局麻药配伍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巧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157-158,共2页
目的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单侧单纯性甲状腺腺瘤和锁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将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g复合200mg利多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A组),30mL(B组... 目的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单侧单纯性甲状腺腺瘤和锁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将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g复合200mg利多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A组),30mL(B组),40mL(C组),行单侧颈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单侧颈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较B组和C组多。结论单侧颈丛神经阻滞对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是甲状腺和锁骨骨折手术最主要的麻醉方式。影响颈丛神经阻滞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药物特性,浓度,容量,入路的选择,阻滞的技术等。本研究在入路选择,阻滞技术相对固定,相同药物等剂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容量和浓度对颈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剂量不同浓度 局麻药配伍 颈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胜利 张令晖 《医疗装备》 2017年第8期149-150,共2页
目的研究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5例PCI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43例和进口组42例。国产组用国产氯吡格雷;进口组用等剂量进口氯吡格雷。观察指标:P... 目的研究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5例PCI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43例和进口组42例。国产组用国产氯吡格雷;进口组用等剂量进口氯吡格雷。观察指标:P2Y12反应单位(PRU);P2Y12抑制百分率;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治疗后高血小板反应性(HPR);不良反应。结果进口组、国产组血小板反应效果相似(P>0.05);两组间高血小板反应性相似;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相似,在改善血小板凝集情况、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接近,可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 进口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不同浓度等剂量局麻药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乔方丽 尤长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6期98-98,共1页
目的:比较相同药物不同浓度等剂量局麻药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将利多卡因100mg和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A组)、40ml(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麻... 目的:比较相同药物不同浓度等剂量局麻药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将利多卡因100mg和甲磺酸罗哌卡因89.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A组)、40ml(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达峰值时间,观察术中神经阻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起效时间A组<B组(P<0.05),达峰值时间A组<B组(P<0.01);满意度A组<B组(P<0.05),不良反应A组>B组(P<0.05)。结论:相同药物等剂量情况下低浓度的麻醉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加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等剂量局麻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子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的等剂量分布
19
作者 谢复成 向佳民 +4 位作者 邸绍良 张树发 沈泓 徐海荣 高绪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57-363,共7页
子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盆腔组织等剂量分布的获得,对提高疗效、保护照射区内正常组织和器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应用非均匀组织等效仿真女性臀部模型、以 Buchler 后装装置在临床上使用的两种治疗方案为例,测量了盆腔组织额状面... 子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盆腔组织等剂量分布的获得,对提高疗效、保护照射区内正常组织和器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应用非均匀组织等效仿真女性臀部模型、以 Buchler 后装装置在临床上使用的两种治疗方案为例,测量了盆腔组织额状面和穿过膀胱和直肠的矢状面上的等剂量分布,并对其中一种方案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额状面上的等剂量分布。对于“A”点(耐受剂量极限点)的剂量率,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5.4%;与 ISO 提供的曲线比较,两者对“A”点的相对偏差为3.0%;理论计算的统计误差为4.0%,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在5%以内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等剂量曲线
全文增补中
等剂量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镇痛分娩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黄君书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1期286-287,共2页
目的: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镇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50例产妇,根据罗哌卡因运用浓度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待产妇宫口开至2cm时,分别对A、B、C三组产妇进... 目的: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镇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50例产妇,根据罗哌卡因运用浓度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待产妇宫口开至2cm时,分别对A、B、C三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剂量均为10ml,浓度分别为0.075%、0.1%、0.125%,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首剂消耗量、起效时间、单次按压次数、药量及Bromage评级。结果:镇痛前及用药后15min,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P>0.05,用药后1h、宫口开全、第二产程、胎儿娩出VAS评分对比,B组与C组镇痛效果对比P>0.05,A组分别与B组、C组对比,均P<0.05;A组首剂消耗量、起效时间、单次按压次数、药量分别与B组、C组对比,B组与C组各项指标对比均P<0.05;Bromage评级对比,A组0级与3级例数均少于B组与C组,C组0级、3级例数均少于B组,三组对比,均P<0.05;A组与C组2级与3级例数对比,均P>0.05;B组2级与3级例数分别与A组、C组对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剂量下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应用于镇痛的分娩中效果最佳,不仅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且用量最小,起效最快,不影响下肢运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剂量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分娩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