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堂提问与答问的艺术——《学记》带来的启示
1
作者 芮周银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对课堂中提... 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对课堂中提问与答问的艺术进行了阐释:提问要“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答问要叩之以听其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记》 答问
下载PDF
从《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到《书目答问》《书目答问补正》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文章依据有关史料,梳理了缪荃孙学识结构的来源及其师承,其助编张之洞《书目答问》以及获抄《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的学术机缘,指出柳诒徵继承了缪荃孙的目录之学,并鼓励和成全了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的编写,对于深化缪荃孙学术生平和... 文章依据有关史料,梳理了缪荃孙学识结构的来源及其师承,其助编张之洞《书目答问》以及获抄《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的学术机缘,指出柳诒徵继承了缪荃孙的目录之学,并鼓励和成全了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的编写,对于深化缪荃孙学术生平和《书目答问》的读者接受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荃孙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补正
下载PDF
素朴的技巧:《法律答问》中的法律解释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锐 高袁 《政法论丛》 2011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我国,法律解释的历史非常悠久。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向我们展现了秦代的法律解释技巧。为了准确地适用法律,司法人员广泛地运用了语词定义、区别、分类、限制解释、类推解释、附带说明等解释技巧,并发明了问答... 在我国,法律解释的历史非常悠久。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向我们展现了秦代的法律解释技巧。为了准确地适用法律,司法人员广泛地运用了语词定义、区别、分类、限制解释、类推解释、附带说明等解释技巧,并发明了问答式的法律解释形式,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为法律解释学在我国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法律答问》中的法律解释除了阐明法律概念的义理外,还常以例释义,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形象生动。此外,在解释法律概念时,还带有追求客观性、严格性的倾向,因此,具有法家"严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答问 法律解释 秦律 文义解释
下载PDF
清代书院答问的文献价值与文化意义——以李兆洛《暨阳答问》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珂 徐雁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暨阳答问》由清代阳湖派李兆洛的弟子蒋彤撰录,内容涵盖四部,涉及历算、天文、文学诸领域,是清代书院答问的代表之作。该书有繁、简两个版本系统,其中道光活字本为早期繁本,最接近蒋氏手稿,而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分析简本对繁本的删... 《暨阳答问》由清代阳湖派李兆洛的弟子蒋彤撰录,内容涵盖四部,涉及历算、天文、文学诸领域,是清代书院答问的代表之作。该书有繁、简两个版本系统,其中道光活字本为早期繁本,最接近蒋氏手稿,而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分析简本对繁本的删削,得见《暨阳答问》繁本的重要学术价值。《暨阳答问》中多有李兆洛对诗、文等所作分析与评价,可藉以补充李氏文学观,印证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而凸显此书对于李兆洛及其弟子群体研究的重要意义,亦可展现清代以常州为代表的东南地域文化传统,而"答问体"作为一种著述形式,其所常见的删润现象亦藉此得到进一步的分析与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暨阳答问 李兆洛 书院教育 答问 版本比较
下载PDF
西南研究答问录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新建 彭文斌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在如今的中国版图上,西南日益成为意义凸显和世人关注的重要单位。自司马迁的"西南夷列传"以来,世人对西南的关注和研究可谓内容多样、纷繁不一。与此并行的是,作为与中原及其他区域相对不同的文化地理单位,西南诸省区的族群... 在如今的中国版图上,西南日益成为意义凸显和世人关注的重要单位。自司马迁的"西南夷列传"以来,世人对西南的关注和研究可谓内容多样、纷繁不一。与此并行的是,作为与中原及其他区域相对不同的文化地理单位,西南诸省区的族群与文化也堪称交错兼容,各具特色。本专栏邀集部分论者从历史、经济和人类学角度对西南研究加以回顾和扩展,在对象和论题方面学科的汇通和行省的交融,以期形成较开阔的交流对话。其中内容兼顾西南诸省,有的关注一地,或滇或黔,有的淡化边界,突出跨省关联。论者的身份内外有之,所言问题亦力图彼此相关,互为应证。萧霁红考察宗教,论说明清时期傣族土司崇奉道教的文化轨迹;安琪的文章以云、贵、川三省的田野考察为基础,描绘和分析了西南"民族博物馆"中的族裔叙事问题;笔者与彭文斌的对话,由"帝国"、"边疆"和"国家"等关键词入手,梳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研究的复兴和演变,提出了一组有关的反思问题。诸学者的视野、方法各自有别,但对于西南研究的关注和实践却体现出内在的呼应和关联。总之,"西南研究"历史久远,议题繁多,近代以来更可谓此起彼伏,方兴未艾。本专题只是其中的一种延续而已,期待更多的批评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夷 答问 文化地理 司马迁 单位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 被引量:14
6
作者 方闻 谢伯柯(Jerome Silbergeld) +1 位作者 何金俐(译) 黄厚明(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4,共18页
翻译这篇访谈,同时也怀着感动的心情读览和体味了一位海外中国艺术史学家一生概略的学术经历和他坦荡的学者情怀。方闻先生受学且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半个多世纪浸濡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经历,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泰斗... 翻译这篇访谈,同时也怀着感动的心情读览和体味了一位海外中国艺术史学家一生概略的学术经历和他坦荡的学者情怀。方闻先生受学且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半个多世纪浸濡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经历,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泰斗。访问者谢柏柯先生现任普大艺术考古系讲座教授,唐氏东亚艺术中心主任,曾是方闻先生的弟子。而今亦是普大乃至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极富开创精神的学者。国内很少见到这种同行间亦师亦友的"厚重"访谈,这也是译者为什么在此将其作为一篇学术性极高的文章推荐给读者。这篇体现方闻先生一生治学经历和学术精神的长篇访谈,是为2006年4月在普林斯顿大学麦考司大楼(McCosh 50)海默会议室(Helm Auditorium)召开的庆祝方闻先生荣休的"天桥"国际研讨会而作。"天桥"国际研讨会是对方闻先生执教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45周年,并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出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特别顾问及亚洲部主任(1971-2000)的贡献致敬,由唐氏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办,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协办。该篇作为研讨会会刊的首篇报告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研讨会 答问 艺术考古 学术经历
下载PDF
论《书目答问》的学术文化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谭华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分析了《书目答问》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书目答问 学术文化思想 目录学 张之洞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性质探测 被引量:8
8
作者 曹旅宁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文章认为秦简《法律答问》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解释,而是一部法律实务题集。《法律答问》中的"廷行事"也并非成例或判例,而是官府惯例。《法律答问》中的比也并非决事比,而是类推之意。《法律答问》的内涵并非只限于... 文章认为秦简《法律答问》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解释,而是一部法律实务题集。《法律答问》中的"廷行事"也并非成例或判例,而是官府惯例。《法律答问》中的比也并非决事比,而是类推之意。《法律答问》的内涵并非只限于所谓《法经》六篇,而是具有与出土秦汉律篇相一致的内容。《法律答问》是学吏制度的产物,是法律实务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行事” 《法律答问 法律实务题集 法律实务教本
下载PDF
以问答问的语用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国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先介绍答问的性质和类型,着重探讨答问的方式问题:1)探询始问的前提;2)探询始问的含义;3)探询始问的其他联想意义;4)探询始问的蕴涵。最后指出答问的非关联性和关联性的对立统一,并从应答的标记性角度考察答问的标记性。
关键词 答问 关联 语用机制
下载PDF
《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答问 被引量:1
10
作者 止庵 王世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全集 编年 答问
原文传递
从书院教育的角度看《书目答问》的编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书目答问》初刻于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其编撰意图并非纯粹出于学术的目的,而是与张之洞的学政身份密切相关。在书院草创、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绝非易事,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蓝本,是《书目答问》得以完成的重... 《书目答问》初刻于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其编撰意图并非纯粹出于学术的目的,而是与张之洞的学政身份密切相关。在书院草创、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绝非易事,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蓝本,是《书目答问》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答问 尊经书院 张之洞
下载PDF
“无序开发”的终结者--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答问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耀 《人民论坛》 2008年第3期12-13,共2页
建设主体功能区并不是要抑制经济发展,而是要引导区域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 功能区 无序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 答问 建设主体 科学发展
下载PDF
文化实践式的现代主义——关于施蛰存及“现代主义”的答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欧梵 王宇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6期4-10,共7页
文化实践式的现代主义 王宇平(以下简称“王”):李欧梵老师,您好!施蛰存先生去世将近六年了,陈子善老师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筹备推出“施蛰存研究专辑”以为纪念。您跟施先生交往颇多,他所主编的《现代》杂志以及“色、幻、... 文化实践式的现代主义 王宇平(以下简称“王”):李欧梵老师,您好!施蛰存先生去世将近六年了,陈子善老师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筹备推出“施蛰存研究专辑”以为纪念。您跟施先生交往颇多,他所主编的《现代》杂志以及“色、幻、魔”的实验小说都是《上海摩登》一书中的重要内容,您今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开设的“现代主义”文学课程也专门讲到施蛰存的杂志编辑、翻译与创作。在您看来,怎么理解施先生对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文化实践 施蛰存 香港中文大学 答问 《现代》杂志 《上海摩登》 实验小说
下载PDF
世纪之初《书目答问》研究的最新力作——评《〈书目答问〉校补》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刚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书目答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校补 力作 张之洞 简称 治学 重印
下载PDF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的诠释特色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明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47,共5页
作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溪在《石鼓论语答问》中,敢于直陈经文之失,敢于质疑已有注释,充分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名物典制及字词的考证中,他注重考据的做法和借用历史事实来解释经典的方法,不仅弘扬了永嘉学派经史... 作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溪在《石鼓论语答问》中,敢于直陈经文之失,敢于质疑已有注释,充分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名物典制及字词的考证中,他注重考据的做法和借用历史事实来解释经典的方法,不仅弘扬了永嘉学派经史兼重的主张,而且也凸显了"浙学"求实的基本精神。他通过创造性解读,不仅阐发了内德思想,而且抉发了外业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爱民、利民、齐民、劝民、用人等外业思想,无不体现出"浙学"重功利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溪 石鼓论语答问 诠释
下载PDF
试评朱德熙先生《语法答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晓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德熙 《语法答问 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下载PDF
答问策略六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汝建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语言交际 技巧 答问策略 语言技巧
下载PDF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答问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一鸣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0期34-35,共2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问 经济增长方式 历史课题
下载PDF
新世纪的《书目答问》——读黄永年先生《目录学》讲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运来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目录学 《书目答问 黄永年 先生 讲义 世纪 深入浅出 古文献学 厚积薄发 版本学 工具书 合订本 词语 文史 丛书
下载PDF
《书目答问》王秉恩刻本述论
20
作者 吕幼樵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9-164,共6页
光绪二年刊行的《书目答问》是《四库提要》之后最重要的目录书,影响极大。各地翻刻重印版本甚多,光绪五年,张之洞弟子王秉恩校勘的贵阳刻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重刻本,王秉恩对本书进行了大量的"补"和"正",改动原书达... 光绪二年刊行的《书目答问》是《四库提要》之后最重要的目录书,影响极大。各地翻刻重印版本甚多,光绪五年,张之洞弟子王秉恩校勘的贵阳刻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重刻本,王秉恩对本书进行了大量的"补"和"正",改动原书达四百余处,纠正了原书的许多错误,补充了大量的材料,惜其流传不广。1931年印行的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对《书目答问》作了全面的"补"、"正"工作,影响最大。然而范氏未能广聚众本校勘。特别是没有看到贵阳刻本,未能利用王秉恩的成果,诚为研究《书目答问》之一大憾事。且王秉恩学术水平、目录学眼光,均超过范希曾。王秉恩及其校刻之书,均有很大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答问 王秉恩 贵阳刻本 《书目答问补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