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市2019—2021年宫颈癌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1
作者 乔慧 韦艳 +2 位作者 刘玉 白瑞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97-2903,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地区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也不尽相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情况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故了解该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效果对具体筛查方案的调整具有实际意义。目的对比分析2019—2021年新...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地区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也不尽相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情况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故了解该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效果对具体筛查方案的调整具有实际意义。目的对比分析2019—2021年新疆石河子市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该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的感染分布及宫颈病变检出的变化情况。方法石河子市的宫颈癌筛查以3年为1个周期,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行以hrHPV为初筛的68300例妇女的筛查数据。对比分析2019—2021年hrHPV的感染分布及宫颈病变检出的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筛查18378人,2020年筛查28616人,2021年筛查21306人。2021年hrHPV阳性率为9.90%(2109/21306),2020年为9.13%(2612/28616),低于2019年的15.32%(2816/18378)(P<0.017)。hrHPV52型和hrHPV16型阳性率连续3年位居石河子市前两位。2021年非HPV16/18型需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查率为88.61%(1502/1695),2020年为74.70%(1559/2087),高于2019年的48.90%(1090/2229)(P<0.017)。行阴道镜检查的妇女病理结果≥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2021年最高,为52.80%(217/411);其次是2020年,为41.42%(239/577);2019年最低,为28.53%(107/375)(P<0.017)。结论新疆石河子市2019—2021年hrHPV阳性率有一定下降,但hrHPV52型和hrHPV16型仍为主要感染类型。自2019年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以来,hrHPV阳性率由15.32%下降至9.90%,TCT检查率由48.90%上升至88.61%,宫颈病检结果≥LSIL的阳性率由28.53%上升至52.80%,2019—2021年宫颈癌筛查的完成度及宫颈病变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石河子市 阴道镜检查 筛查结果 随访管理
下载PDF
2020-2021年太仓市居民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分析
2
作者 倪敏 颜小銮 +2 位作者 张建安 丁昊宇 高玲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09-0012,共4页
通过对2020-2021两年间太仓市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结果分析,获取阳性检出率和早诊率,以期为本市后续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 在太仓市6个乡镇选取40-6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 通过对2020-2021两年间太仓市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结果分析,获取阳性检出率和早诊率,以期为本市后续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 在太仓市6个乡镇选取40-6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基本信息调查表》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及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排除禁忌,完成必要的检查后,进行内窥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计算阳性检出率和早诊率等。结果 两年共招募调查对象2104人,其中参加内镜筛查1972人,筛查顺应性为93.73%;内镜结果异常人数为479人,进行活检的人数为276人,总的活检率为14.00%,其中内镜异常的活检率为57.62%。在进行活检的人员中共发现贲门癌1人,胃癌5人,其中早期胃癌5人;胃低级别上皮瘤变7人。上消化癌阳性检出率为0.30%,早诊率为83.33%。结论 太仓市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阳性检出率较低,早诊率较高,因此开展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有助于防控关口前移,降低上消化道癌死亡提高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筛查结果 太仓市
原文传递
上海市嘉定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3
作者 彭慧 杨飞飞 +5 位作者 薛俊磊 于宏杰 季莹 袁红 彭谦 王颖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对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1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包括视力、电脑验光及眼底照相等。结果:嘉定区参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对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1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包括视力、电脑验光及眼底照相等。结果:嘉定区参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患者共13184例,男性6233例,占47.28%,女性6951例,占52.72%;患者以60~69岁为主,占50.16%,其次分别为70~79岁、50~59岁、<50岁和≥80岁组,占比分别为24.83%、20.05%、2.49%和2.47%;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04例,检出率15.20%,男性15.58%,女性14.86%,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P=0.252);<50岁组检出率最高(17.99%),其次为50~59岁组(17.14%),≥80岁组最低(10.43%),较低年龄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2,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构成结果显示,200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轻度非增殖期、中度非增殖期、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病例数分别为927例、800例、251例和26例,占比分别为46.26%、39.92%、12.52%和1.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80岁组比,<50岁、50~59岁及60~69岁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更大;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更大。结论:与≥80岁的糖尿病患者相比,<80岁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筛查 患病率
下载PDF
珠海地区20364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周心怡 林萃 +2 位作者 吕晓萍 谭功军 汪国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69-1072,1078,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并探讨珠海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情况及发病率,为地区性防治出生缺陷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珠海地区出生的2036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初筛阳性者召回复查,复查仍阳... 目的初步了解并探讨珠海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情况及发病率,为地区性防治出生缺陷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珠海地区出生的2036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初筛阳性者召回复查,复查仍阳性者进行尿质谱分析和基因检测等明确诊断,统计分析初筛阳性率、总发病率等。结果20364例接受串联质谱筛查的新生儿中,初筛阳性人数687例,初筛阳性率为3.37%;初筛阳性召回人数621例,初筛阳性召回率为90.39%。经召回复查发现70例可疑阳性,筛查阳性率为0.34%,召回阳性率为11.27%,最终确诊7例,总发病率为1/2909。其中,氨基酸代谢病2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和高甲硫氨酸血症各1例)、脂肪酸代谢障碍4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和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7例确诊患儿中有6例进行了基因突变检测,并对其主要标志物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氨基酸基因确诊2例,脂肪酸基因确诊3例,有机酸基因确诊1例。结论珠海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总发病率为1/2909,略低于该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率(1/1884),但明显高于该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1/33403)。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查及少见类型遗传代谢病的检出可为临床尽早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法 阳性率 早期筛查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筛查结果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5
作者 杨晓 朱丽娜 +2 位作者 马宁 李昊 杨茹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2-907,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中开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筛查的意义,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对干血斑T细胞受体切除环(TREC)拷贝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1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解放军总...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中开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筛查的意义,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对干血斑T细胞受体切除环(TREC)拷贝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1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疗中心NICU住院的22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REC拷贝数。分析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感染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并对SCID筛查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以明确诊断。结果 不同性别NICU新生儿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TREC拷贝数高于超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C拷贝数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但是各组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REC拷贝数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16例新生儿SCID筛查阳性,均在SCID致病基因ADA上均检测出2个突变,可以确认为ADA-SCID患者。结论 对NICU新生儿进行SCID早期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可以明确SCID诊断,对提高SCID患儿生存率有重要意义。NICU新生儿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需在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探讨。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SCID筛查的假阳性,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某社区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人ICOPE筛查结果分析
6
作者 张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某社区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人的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的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以便发现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群并及早干预,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水平。方法:选取上海长宁某社区2023年4—6月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人进行一般...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某社区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人的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的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以便发现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群并及早干预,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水平。方法:选取上海长宁某社区2023年4—6月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人进行一般情况、疾病状况及目前用药情况调查,并结合ICOPE筛查工具进行筛查,分析数据情况。结果:完成有效的问卷调查且ICOPE筛查共370名,其中,男性162名,女性208名;70岁以下146名,80岁以上47名;学历初中以下133名,高中139名,本科95名,研究生以上3名;患有高血压166名,糖尿病67名,冠心病36名,脑梗死11名,骨质疏松7名,未患疾病171名;只患有1种疾病的有133名,同时患有2种疾病的有52名,同时患有3种疾病的有13名,同时患有4种疾病的有1名;有认知能力减退99名,行动能力减退32名,活力下降48名,视力受损193名,听力受损79名,抑郁11名。内在能力受损老年人和内在能力未受损老年人在年龄、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5岁以上体检老年人中,高血压、糖尿病为老年人常见疾病;视力受损位于老人内在能力受损第1位;年龄是老年人内在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患有疾病越多内在功能受损机会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ICOPE筛查 内在能力受损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中国盲人足球运动员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研究--基于FMS筛查结果与分析
7
作者 李进 冯海清 +2 位作者 蔡向阳 张青山 谌文峰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盲人足球运动对抗多,损伤频发,加之运动员受视觉功能屏蔽影响,导致损伤加剧,因此尽早确立运动员损伤预防策略,便成为保护运动员健康及保障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中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了53名运动员功... 盲人足球运动对抗多,损伤频发,加之运动员受视觉功能屏蔽影响,导致损伤加剧,因此尽早确立运动员损伤预防策略,便成为保护运动员健康及保障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中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了53名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信息与损伤信息,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其进行推理、分析。结果显示:1)受试者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平均12.38分;2)不同等级水平的运动员评分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存在明显缺陷动作的概率最高,其次是左、右不对称动作,再次是疼痛动作;3)国家级运动员出现左、右不对称与明显缺陷动作的概率均低于其他运动员,但出现疼痛动作的概率最高(25%);4)全部运动员在髋、膝、踝关节均有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伤史,与筛查结果表现一致。结论:中国盲人足球运动员整体损伤风险较高,应定期实施功能性动作筛查;扩大筛查总量,探索盲人足球运动员群体的损伤预测阈值;在日常训练中融入纠正性训练与功能性训练;提高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以及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足球 损伤风险 预防策略 评估 功能性动作筛查
下载PDF
海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分析
8
作者 文翠芳 郑晓乾 丁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对正常新生儿94 118例采用OAE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OAE、ABR、声导抗...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对正常新生儿94 118例采用OAE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OAE、ABR、声导抗进行听力诊断。高危儿组2 356例先采用OAE进行初筛,通过者采用AABR进行复筛,未通过者采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94 118例中,初筛未通过率为7.74%(7 284/94 118);复筛率为54.00%(3 933/7 284),复筛未通过率为27.28%(1 073/3 933),确诊听力障碍383例,检出率为0.41%(383/94 118)。高危儿组2 536例中,初筛未通过率为13.76%(349/2 536),复筛率为31.07%(788/2 536),复筛未通过率为16.12%(127/788),确诊听力障碍42例,检出率为1.66%。新生儿听力障碍由高到低的危险因素为存在颅面形态畸形者(包括耳廓、外耳道畸形)、有儿童期永久性耳聋家族史、极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指征者、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在NICU住院超过5 d、呼吸机辅助通气超过48 h、病毒感染等。结论 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高危儿听力障碍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其中,存在颅面形态畸形者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有儿童期永久性耳聋家族史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高危因素 听力损失
下载PDF
2012~2021年四川成都某医院临床患者血型意外抗体筛查结果与疾病类型分析
9
作者 杨俊龙 张利 +3 位作者 肖洁 黎欢 杨鑫 彭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血型意外抗体与疾病特征进行分析,为优化精准输血方案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和疾病诊断,分析意外抗...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血型意外抗体与疾病特征进行分析,为优化精准输血方案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和疾病诊断,分析意外抗体阳性率、构成比及疾病特征。结果患者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率0.55%(1736/315456),女性高于男性(0.69%vs 0.44%,χ^(2)=90.107,P<0.05),有输血史或(和)妊娠史患者高于无输血史或(和)妊娠史者(75.69%vs 22.81%,χ^(2)=971.098,P<0.05),40~80岁患者占72.93%(1266/1736)。意外抗体阳性患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免疫疾病、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占80.41%(1396/1736)。91.88%(1595/1736)抗筛阳性患者做了抗体鉴定,意外抗体以Rh血型系统41.57%(663/1595),Lewis血型系统11.22%(179/1595)和MNS血型系统6.90%(110/1595)为主,抗体特异性以抗-E[32.41%(517/1595)]、抗-Le^(a)[10.47%(167/1595)]和抗-M[6.08%(97/1595)]为主,其他抗体[35.8%(571/1595)]以未检出特异性抗体为主。结论患者血型意外抗体筛查结果与疾病类型分析对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输血科应针对长期输血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或输血史患者进行多抗原(Rh Cc DEe,Le^(a),M)匹配的精准输血,降低意外抗体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意外抗体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输血
下载PDF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新生儿筛查结果分析
10
作者 黄慈丹 许海珠 +1 位作者 温英梅 刘秀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FAOD)的发病率,分析确诊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海南省出生缺陷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数据。采用串联质... 目的探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FAOD)的发病率,分析确诊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海南省出生缺陷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数据。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新生儿干血斑中游离肉碱以及30种酰基肉碱水平。初筛阳性新生儿进行召回复查血串联质谱,气相质谱测尿有机酸,采集新生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结果研究期间共出生66578名新生儿,参与筛查46285名(69.5%),初筛阳性513例(初筛阳性率为1/90),召回501例,确诊FAOD 11例,发病率1/4208,其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6例,短链、中链、极长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和Ⅱ缺乏症各1例。结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FAOD发病率较高,以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较为多见。建议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纳入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 串联质谱法 酰基肉碱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5307例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马平 麦尔阿巴·买买提哈德尔 迪丽达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5 307例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01/12在我院眼科进行眼底筛查的新生儿5 307例,采用RetCamⅢ系统进行眼底检查,记录眼底异常情况,分析足月儿发生视网膜出血和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目的:探讨5 307例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01/12在我院眼科进行眼底筛查的新生儿5 307例,采用RetCamⅢ系统进行眼底检查,记录眼底异常情况,分析足月儿发生视网膜出血和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新生儿眼部异常发生率为27.17%,其中视网膜出血发生率最高(61.23%),其次为视网膜渗出(22.95%)、ROP和ROP样视网膜病变(10.68%),牵牛花综合征(0.21%)、白化病性眼底(0.21%)和永存胚胎血管(PFV)(0.28%)发生率较低。足月儿眼部异常发生率低于早产儿(26.30%vs 30.08%,P<0.05),足月儿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渗出发生率均高于早产儿(P<0.05),早产儿ROP和ROP样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顺产是足月儿发生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32-34、30-31周)、出生体质量(1 500-2 499、<1 500 g)、奶粉喂养、吸氧是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本院新生儿眼部异常发生率较高,通过眼底筛查可及早发现新生儿眼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筛查 影响因素 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渗出 早产儿
下载PDF
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秋蕊 阮巍 杨秋菊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和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 营养筛查 脑梗死
下载PDF
1517例无症状体检患者的肺部LDCT筛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谭日艳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使用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LDCT)在无症状体检患者中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肺部检查的1 517例无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检者一般资料将其分为低危组(n=1 081)、中危组(n=333)与高危组(n=10... 目的:分析使用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LDCT)在无症状体检患者中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肺部检查的1 517例无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检者一般资料将其分为低危组(n=1 081)、中危组(n=333)与高危组(n=103),分析其筛查结果。结果:LDCT筛查结果显示,1 517例体检者中有206例呈现阳性(166例为单发结节,40例为多发结节),810例呈现半阳性,共有1 016例结节,且有9例确诊为肺癌(其中早期肺癌7例,所占比例为77.78%);其中,低危组结节检出率为64.01%(692/1 081),中危组结节检出率为73.27%(244/333),高危组结节检出率为77.67%(80/103),高危组、中危组结节检出率与低危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9例肺癌中男性4例,女性5例,吸烟3例(其中无女性吸烟者),非吸烟者6例(其中女性5例),有7例体检者长期处于被动吸烟暴露环境中,低危组肺癌确诊率为0.46%(5/1 081),中危组肺癌确诊率为0.90%(3/333),高危组肺癌确诊率为0.97%(1/103),三组肺癌确诊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结节筛查假阳率为8.77%(57/650)。结论:LDCT可用于无症体检人群的早期肺癌筛查,早诊率可达77.78%,并且假阳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 筛查 肺结节
下载PDF
干血斑保存温度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的影响
14
作者 石安惠 贺丹 +1 位作者 龙琴 田旭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斑卡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对筛查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前样本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00例,每例采集干血斑3份,分别放置于2~8℃冷藏、20~24℃常温及37℃孵箱三种不同温... 目的探讨血斑卡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对筛查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前样本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00例,每例采集干血斑3份,分别放置于2~8℃冷藏、20~24℃常温及37℃孵箱三种不同温度,储存48小时后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对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SH、Phe、17α-OHP及G-6-PD四项指标的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P<0.05)。以低温存储的样本作为参考,发现37℃储存样本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及与参考值的相关性相对于常温存储均有所下降。从筛查结果的角度,37℃样本检测中产生了大量的假阳性结果,尤其是在G-6-PD缺乏症的检测中,假阳性率达到了90%。结论样本保存不当可能影响检测精密度、增加检测假阳性率。干血斑样本应尽量在低温运输及存储,尤其应当避免暴露于37℃及以上的环境,避免因保存不当产生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干血斑 储存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抚州地区5824例串联质谱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15
作者 邓飞 何江 郑美云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调查抚州市5824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的串联质谱筛查状况。方法 收集抚州市县区内22家医院出生的5824例足月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IMD的串联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统计抚州市新生儿IMD患病率,并... 目的 调查抚州市5824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的串联质谱筛查状况。方法 收集抚州市县区内22家医院出生的5824例足月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IMD的串联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统计抚州市新生儿IMD患病率,并进行疾病分型分类。结果 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抚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采用串联质谱筛查活产儿5824例,初筛阳性278例(4.77%),召回265例。召回新生儿复查可疑阳性42例,再次召回阳性11例,即最终确诊IMD11例,总阳性预测值3.96%,发病率约0.199%。11例确诊为IMD的新生儿,检出氨基酸代谢障碍最多,其中苯丙氨酸血症占36.36%,瓜氨酸血症Ⅰ型占18.18%,其次为有机酸血症、脂肪酸代谢障碍。结论 抚州市新生儿IMD以氨基酸代谢障碍为主,早期采用串联质谱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抚州地区 筛查
下载PDF
无锡市新吴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16
作者 白杨 费春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无锡市新吴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为建立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档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新吴区各幼儿园的14 68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行屈光检查和视力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 目的 分析无锡市新吴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为建立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档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新吴区各幼儿园的14 68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行屈光检查和视力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屈光、视力及眼睛相关情况。结果 对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行屈光及视力检查发现,共3 336名儿童存在屈光异常,其中5岁和6岁儿童的屈光异常占比较高,3岁儿童视力不良占比最低。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的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异常、视力不良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和男童的近视、远视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和男童的散光、视力不良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外观、视觉行为、红光反射、眼球运动异常在各年龄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生率均较低。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的眼外观、视觉行为、红光反射、眼位筛查、眼球运动异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和男童的眼外观、视觉行为、红光反射、眼位筛查、眼球运动异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视力不良儿童中,高达41.81%的儿童合并屈光异常;4岁视力不良儿童中,仅28.00%的儿童合并屈光异常;5岁屈光不正儿童中,高达63.22%的儿童合并视力不良。不同年龄视力不良儿童中屈光异常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屈光异常儿童中视力不良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落实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有助于提早发现视力异常,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屈光异常 视力不良
下载PDF
柳城县孕检人群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筛查结果分析
17
作者 周宝燕 张善庆 +1 位作者 钟红梅 覃培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2-0055,共4页
为了解柳城县孕检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保证母婴安全,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3年9月在柳州市柳城县妇幼保健院产检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免费检测的19163例孕妇结果进行... 为了解柳城县孕检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保证母婴安全,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3年9月在柳州市柳城县妇幼保健院产检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免费检测的19163例孕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接受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孕妇共19163例,艾滋病抗体检测率97.46%,梅毒抗体检测率98.1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率98.19%;其中艾滋病筛查阳性率为0.18%,梅毒筛查阳性率为0.2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阳性率9.29%。三种疾病每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城镇人群感染率高于农村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检人群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为感染的人群进行专业的生产指导和干预,并通过早期诊断、确诊和治疗,阻断母婴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检人群 艾滋病 梅毒 乙型肝炎 筛查
原文传递
济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18
作者 段宁宁 陈西贵 +1 位作者 杨池菊 周成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期5-8,14,共5页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遗传代谢病的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基因变异类型。方法:采集2022年1月-12月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足跟血,用串联质谱(tandemmassspectrometry,MS/MS)法检测血中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酸丙酮浓度,筛查遗传代谢病。用核...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遗传代谢病的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基因变异类型。方法:采集2022年1月-12月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足跟血,用串联质谱(tandemmassspectrometry,MS/MS)法检测血中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酸丙酮浓度,筛查遗传代谢病。用核酸质谱和二代测序检测突变基因,Sanger测序验证,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结果:5219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MS/MS初次筛查阳性1298例,召回1188例,阳性召回率91.53%(1188/1298)。确诊遗传代谢病32例,阳性预测值2.69%(32/1188),总患病率为1/1631。以氨基酸代谢疾病最常见,占56.25%(18/32),其次为有机酸代谢疾病和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分别占28.13%(9/32)和15.63%(5/32)。常见的突变基因是PAH和MAT1A,有机酸代谢疾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MMACHC,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ACADVL。结论:氨基酸代谢疾病是济宁地区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其常见突变基因为PAH和MAT1A。建立遗传代谢病MS/MS筛查切值,探讨疾病构成及其热点突变基因位点,有助于遗传代谢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串联质谱 基因分析
下载PDF
临沂地区35124例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19
作者 冯桐 李华锋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2019年-2022年临沂市妇幼保健院35124例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方法:应用Auto DELFIA1235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对28557例孕妇进行血清学早中孕整合模式筛查,6567例孕妇进行中孕三联筛查,再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体重等信... 目的:回顾分析2019年-2022年临沂市妇幼保健院35124例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方法:应用Auto DELFIA1235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对28557例孕妇进行血清学早中孕整合模式筛查,6567例孕妇进行中孕三联筛查,再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体重等信息进行计算,得出孕妇怀有出生缺陷患儿的风险值。对存在风险的孕妇行产前诊断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论:共筛出21三体高风险1521例(4.33%),18三体高风险65例(0.19%),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37例(0.67%)。经产前诊断确诊21三体综合征23例,18三体综合征7例,开放性神经管缺陷17例。早中孕整合筛查比中孕三联筛查的阳性预测值高,不同孕周和不同年龄的高风险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产前筛查 高风险 出生缺陷
下载PDF
白鹤社区2022年1至3岁儿童双目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20
作者 汤利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6-0099,共4页
采用VS100视力筛选仪对1-3岁儿童视力筛查,分析视力筛查结果,预防儿童可控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保护及矫正意识,为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相关内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我社区儿保门诊来体检的需要视力筛查的... 采用VS100视力筛选仪对1-3岁儿童视力筛查,分析视力筛查结果,预防儿童可控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保护及矫正意识,为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相关内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我社区儿保门诊来体检的需要视力筛查的574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4名1-3岁儿童的视力筛查中,阳性症状122名,检出率21.25%,其中男童52名,检出率为16.67%,女童70名,检出率26.72%,男女童视力筛查结果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筛查中症状阳性1岁儿童13名,2岁儿童42名,3岁儿童67名,阳性症状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阳性症状女童比男童高,而且以散光为主,人们应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的关注,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及早采取视力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岁儿童 视力筛查 VS100视力筛选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