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肥胖指标对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筛检效果研究
1
作者 朱慧云 王亚楠 +2 位作者 陈晓倩 王江 田峰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对糖尿病的筛检效果,并确定不同肥胖指标的最优切点值及最适指标,为糖尿病的早期筛检及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对12630名45~79岁某医院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ROC曲线确定最适指...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对糖尿病的筛检效果,并确定不同肥胖指标的最优切点值及最适指标,为糖尿病的早期筛检及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对12630名45~79岁某医院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ROC曲线确定最适指标及最优切点值,Delong检验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糖尿病的筛检效果,logistic回归评估不同切点下不同肥胖指标的预测效果。结果(1)糖尿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不同性别腰围身高比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最大,且腰围、腰围身高比的ROC曲线下面积与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有显著差异;(3)不同切点下,腰围和腰围身高比有更高的OR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论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相比于其他指标对糖尿病有更好的筛检能力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切点 糖尿病 筛检
下载PDF
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筛检报告
2
作者 王小梅 吴钶 +3 位作者 何战英 吴文婷 杜丹 李旭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9-73,共5页
探讨我国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的应用及保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重要性。在接诊国外输入疫情实战中,评价经典的显微镜检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疟原虫感染效能。2022年7月28日几内亚务工归国人员在北京新冠肺炎隔离点集中隔离,8月1日... 探讨我国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的应用及保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重要性。在接诊国外输入疫情实战中,评价经典的显微镜检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疟原虫感染效能。2022年7月28日几内亚务工归国人员在北京新冠肺炎隔离点集中隔离,8月1日检出首例病例,收集同航班人员抗凝血样,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筛查一致性检验,对所有人员同时进行显微镜检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126名归国人员中,17例显微镜检发现疟原虫,感染率13.5%。10例荧光定量PCR阳性,感染率7.9%,χ^(2)=2.03,P>0.05,两种检测方法无统计学差异。粗一致率为94.4%,Kappa值0.70,属于中度一致。原虫密度低的感染者荧光定量PCR检测容易漏检。结果表明,我国疟疾消除后,带虫回国人员具有再传播风险。保持显微镜检能力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疟疾输入再传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筛检 原虫密度 显微镜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产前筛检中甲状腺激素联合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叶科学 郑维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产前甲状腺激素联合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筛检的价值。方法96例孕妇,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TPOAb水平分为试验组(异常者,50例)与对照组(正常者,46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 目的探究产前甲状腺激素联合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筛检的价值。方法96例孕妇,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TPOAb水平分为试验组(异常者,50例)与对照组(正常者,46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TSH]、TPOAb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FT_(3)水平(1.48±0.24)pmol/L、FT_(4)水平(7.21±1.11)pmol/L低于对照组的(4.87±0.36)、(15.66±1.93)pmol/L,TSH水平(5.92±1.42)μIU/ml高于对照组的(2.33±0.28)μ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8.00%高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POAb水平(77.02±43.13)IU/ml高于对照组的(10.34±1.2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甲状腺激素与TPOAb联用于产前筛检中的效果确切,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需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检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的性能测评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健 郭芳 张曦雯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3期88-91,96,共5页
本文对45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79台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样品进行实验室性能检测,并评价其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发热筛查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实验室误差分布在(0.0~2.7)℃,10min温度波动范围(0.1~1.1)℃时,产... 本文对45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79台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样品进行实验室性能检测,并评价其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发热筛查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实验室误差分布在(0.0~2.7)℃,10min温度波动范围(0.1~1.1)℃时,产品性能差异较大,其原因主要包括部分关键部件选型或光路设计不合理,环境适应性差,测温模型和算法不完善;配备自校黑体的红外筛检仪与不带现场自校黑体相比,出现较大实验室误差和温度波动的概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辐射测温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 实验室误差 温度波动
下载PDF
血吸虫病筛检试验的效能及查病方案的优化选择
5
作者 郭志荣 蒋国雄 +3 位作者 徐季德 陆启新 郑效玉 陈君稼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地区,血吸虫病患病率已经很低,采用任何诊断试验,预测值往往很低,除了大量的假阳性外,还有很多病人被漏诊。因此优化筛检方案是当前查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一个现场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比较... 在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地区,血吸虫病患病率已经很低,采用任何诊断试验,预测值往往很低,除了大量的假阳性外,还有很多病人被漏诊。因此优化筛检方案是当前查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一个现场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比较了几个诊断方法的效能;探讨了几个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诊断血吸虫病的有效性;运用决策分析比较了几个筛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筛检方案 诊断方法 筛检试验 诊断试验 串联试验 假阳性 并联试验 COPT 效能
下载PDF
大肠肿瘤筛检策略的选择与评价(二)
6
作者 李世荣 韩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2.3 粪便中大肠脱落细胞检测 据文献报告,正常人结肠内每天大约有2×10<sup>11</sup>个上皮细胞脱落。每立方厘米肿瘤组织有1×10<sup>9</sup>个以上的细胞更新。结肠脱落的上皮细胞约有1%随粪便排出... 2.3 粪便中大肠脱落细胞检测 据文献报告,正常人结肠内每天大约有2×10<sup>11</sup>个上皮细胞脱落。每立方厘米肿瘤组织有1×10<sup>9</sup>个以上的细胞更新。结肠脱落的上皮细胞约有1%随粪便排出,而且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较之正常细胞难于降解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选择与评价 肿瘤筛检 大肠肿瘤 全结肠镜 肿瘤组织 筛检试验 大肠脱落细胞 粪便 假阳性
下载PDF
结直肠癌优化筛检方案在大肠癌高发区人群中的验证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伦 余海 郑树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7年第2期75-76,84,共3页
本文根据“七五”期间在大肠癌高发区浙江省嘉善县进行的大肠癌人群序贯筛检资料,对原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正,制订出优化方案并用两种筛检方案对该地区64640人群进行回代验证。结果显示:在大肠新生物组,用序贯筛检方案检出新生物... 本文根据“七五”期间在大肠癌高发区浙江省嘉善县进行的大肠癌人群序贯筛检资料,对原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正,制订出优化方案并用两种筛检方案对该地区64640人群进行回代验证。结果显示:在大肠新生物组,用序贯筛检方案检出新生物270例(270/407),敏感度为66.3%,特异度95.5%,正确指数0.62;而用优化方案,可检出大肠新生物352例(352/407),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86.0%,正确指数0.73,经χ2检验,二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此外,优化筛检方案方便简单,能迅速得出复筛的范围,适合于大规模的人群筛检、基层医院及医疗条件较差的机构开展大肠新生物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筛检方案 优化方案 人群筛检
下载PDF
cDNA文库噬菌体展示法的建立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结合蛋白筛检 被引量:31
8
作者 董菁 施双双 +4 位作者 王业东 皇甫竞坤 李莉 张玲霞 成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2,共2页
为寻找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的结合蛋白 ,将前S1蛋白包被于聚苯乙烯平板 ,经过“包被 吸附 洗脱”筛检过程 ,获得前S1蛋白结合蛋白的cDNA序列 ,并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相互比较 ,经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结合蛋白的全长序列。共经... 为寻找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的结合蛋白 ,将前S1蛋白包被于聚苯乙烯平板 ,经过“包被 吸附 洗脱”筛检过程 ,获得前S1蛋白结合蛋白的cDNA序列 ,并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相互比较 ,经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结合蛋白的全长序列。共经过 4轮生物淘洗过程。结果提示 ,神经胶质瘤抑制子候选基因区基因 (GLTSCR) 2上游部分序列存在于与HBV前S1结合的重组T7噬菌体中 ,多个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前S1蛋白结合蛋白具有KxPxKSGxxxL结构域。HBV前S1蛋白的结合蛋白可能是GLTSCR 2的编码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噬菌体展示法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蛋白结合蛋白 筛检
下载PDF
鱼微核试验筛检水体诱变物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谷 程晓莉 +2 位作者 陈丹 余文斌 翟良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81,共8页
对五种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采用鱼微核试验技术对其进行了筛检 ,试验结果表明鱼微核试验用作筛检诱变物的遗传毒性是有效的 ,对监测水体的质量也具有潜在的价值 ;同时 ,对国内外学者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应用到鱼微核试验进行了总结 ,概述... 对五种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采用鱼微核试验技术对其进行了筛检 ,试验结果表明鱼微核试验用作筛检诱变物的遗传毒性是有效的 ,对监测水体的质量也具有潜在的价值 ;同时 ,对国内外学者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应用到鱼微核试验进行了总结 ,概述了微核形成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应用鱼微核试验筛检水体诱变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试验 遗传毒性 胞质受阻技术 水体 诱变物 筛检
下载PDF
北京市女性乳腺癌筛检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36
10
作者 赵亮 李素君 王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8-659,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女性乳腺癌筛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城区≥3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1名被调查者对于乳房内可活动小肿块是乳腺癌早期征兆的知晓率最高(71.0%),乳头近...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女性乳腺癌筛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城区≥3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1名被调查者对于乳房内可活动小肿块是乳腺癌早期征兆的知晓率最高(71.0%),乳头近中央回缩是乳腺癌早期征兆的知晓率最低(38.3%)。学历较高者知识知晓率较高。同意早期发现乳腺癌可提高生存率的调查对象占75.9%,态度最为积极。乳腺癌筛检率为43.0%。17.2%的调查对象做过自检,22.4%做过临床触诊,19.3%做过X线检查,19.3%做过超声检查,19.5%做过红外线检查。结论北京市城区女性对乳腺癌及其筛检知识了解不足且不全面,筛检态度较为积极,但筛检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筛检 知识 态度
下载PDF
经会阴前列腺24针饱和穿刺活检与14针活检在PSA<20μg/L患者中筛检前列腺癌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峰波 邵强 +1 位作者 杜源 田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24针饱和穿刺活检与14针穿刺活检方案对PSA<20μg/L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筛检阳性率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116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会阴超声引导下14针穿刺活检(14针组),另136例患者,行经会阴2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24针饱和穿刺活检与14针穿刺活检方案对PSA<20μg/L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筛检阳性率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116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会阴超声引导下14针穿刺活检(14针组),另136例患者,行经会阴24针饱和前列腺穿刺活检(24针饱和组),比较两组前列腺癌筛检阳性率、标本阳性率及穿刺后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穿刺前PSA水平、平均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4针饱和组及14针组前列腺癌筛检总体阳性率分别为48.53%和17.24%,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09%和2.83%(P=0.012);其中24针饱和组前列腺尖部肿瘤的检出率(11.76%)显著高于14针组(1.72%,P<0.05)。两组穿刺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和肉眼血尿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4针经会阴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方法显著提高PSA<20μg/L患者中前列腺癌的筛检阳性率,尤其是增加了前列腺尖部区域的肿瘤筛检阳性率,而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筛检 穿刺活 饱和前列腺穿刺
原文传递
输血前受血者血清抗体筛检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甲进 朱碎永 +3 位作者 张瑛 施顺秋 叶定杰 庄爱周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4,26,共2页
关键词 受血者 抗体筛检 微柱凝胶技术
下载PDF
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小麦粮堆表层储粮害虫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祯 王殿轩 +5 位作者 周晓军 白春启 王凯 司雪梅 赵海鹏 李慧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探管诱捕检测储粮害虫的技术应用日渐广泛,比较和明确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害虫结果的关系有利于更方便、省力、较早、较多地发现害虫,做到早防治以避免害虫为害。采用探管诱捕器与取样筛检法,在夏季于散储小麦的高大平房仓粮堆表层设置5... 探管诱捕检测储粮害虫的技术应用日渐广泛,比较和明确探管诱捕与取样筛检害虫结果的关系有利于更方便、省力、较早、较多地发现害虫,做到早防治以避免害虫为害。采用探管诱捕器与取样筛检法,在夏季于散储小麦的高大平房仓粮堆表层设置5个检测点,比较两种方法对嗜卷书虱、印度谷螟、玉米象、锈赤扁谷盗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表层粮温20~25℃时,采用取样筛检法在每检测点检测到嗜卷书虱最低3头/kg,最高10头/kg;探管诱捕检测嗜卷书虱最低6头/周,最高32头/周;在粮温25~31℃时嗜卷书虱达到检测最高值,取样筛检最高为30头/kg,探管诱捕最高数值为190头/周。在其后的试验期间,探管诱捕法每点检测害虫数量最大值为印度谷螟幼虫3头/周、玉米象成虫3头/周、锈赤扁谷盗成虫5头/周,同等条件下取样筛检法未检测到这些储粮害虫。结果表明:在夏季粮温上升期散储小麦粮堆表层中,探管诱捕比取样筛检可检测到更多种类的储粮害虫,且检测到同种害虫的数量更多,采用探管诱捕法更有利于发现粮堆表层的储粮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粮堆表层 探管诱捕 取样筛检 储粮害虫
下载PDF
细菌筛检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的有效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俊杰 徐忠 +6 位作者 陈敏 邱颖婕 张晰 孔祥荣 周筱嫣 马庆 钱开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9-191,共3页
本研究探讨用血小板细菌筛检及24小时锁定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用BacT/A-LERT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小时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机器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袋样品,并合并成1袋后分别接... 本研究探讨用血小板细菌筛检及24小时锁定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用BacT/A-LERT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小时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机器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袋样品,并合并成1袋后分别接种于需氧培养液和厌氧培养液中,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如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如出现阳性,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并取留样样品进行复试。结果表明:8017袋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16袋(0.2%),复筛确认阳性的4袋(0.05%);进一步菌种分析显示3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袋为耳状葡萄球菌。结论:血小板细菌筛检、24小时锁定作为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是有效而且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筛检 24小时锁定 血小板细菌污染
下载PDF
肿瘤源性早孕因子的筛检、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冬云 王家骥 +3 位作者 杨英 林丽白 冯苏妹 苏宝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筛检出具有t EPF样活性的肿瘤样本 ,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方法用活性玫瑰花结抑制实验进行筛检 ,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S SepharoseF .F离子交换色谱、ConA SepharoseCl 4B亲和色谱、Heparin SepharoseCl 6B亲和色谱等方法... 目的筛检出具有t EPF样活性的肿瘤样本 ,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方法用活性玫瑰花结抑制实验进行筛检 ,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S SepharoseF .F离子交换色谱、ConA SepharoseCl 4B亲和色谱、Heparin SepharoseCl 6B亲和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 ,用SDS PAGE测定其相对分子量 ,以等电聚焦电泳法检测其等电点。结果膀胱癌、黑色素瘤、绒癌、恶性葡萄胎 4种肿瘤血清和恶性葡萄胎清宫人流血及黑色素瘤标本组织液具有t EPF活性。蛋白含量为 0 .49mg/ml,相对分子量为 134 2 4、2 32 19、382 73,等电点为 6 .5 3。结论 4种肿瘤血清和 2种肿瘤组织液中纯化获得的t EPF在相对分子量、等电点等生化指标上完全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源性早孕因子 纯化 筛检 鉴定 肿瘤生物标志物 SDS-PAGE测定
下载PDF
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检及抗体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吕蓉 邢昕 +4 位作者 赵阳 李敏 李素萍 吴学忠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筛检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通过对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对输血安全的必要性。方法对本地区的每份无偿献血标本分别用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进行... 目的筛检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通过对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对输血安全的必要性。方法对本地区的每份无偿献血标本分别用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标本用商品化谱细胞试剂采用盐水法,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鉴定及效价检测。结果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项目,共筛检献血者标本343 777份,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阳性标本中鉴定出抗-M:13例、抗-D:3例、抗-E:6例、抗-s:1例、抗-N:1例;其中IgM抗体为17例,IgG抗体为6例,IgG抗体+IgM抗体为1例,女性献血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远高于男性献血者;抗体效价1∶32的6例,其余18例效价均在1∶2至1∶16之间。结论通过筛检和鉴定,统计得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不规则抗体多为MNS系统抗体,其次为Rh系统抗体;筛检献血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对保证输血安全,降低和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不规则抗体筛检 抗体鉴定 抗体效价
原文传递
知人能力测验与MMPI在精神疾病团体筛检中的效度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进礼 张月娟 +2 位作者 刘兴太 张峰 王全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比较知人能力测验与MMPI用于精神疾病团体筛检的效度。方法:以知人能力测验和MMPI为工具,对171名军校学员进行精神疾病团体筛检,通过团体施测、个别回访等程序,比较了知人能力测验与MMP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等效度指标... 目的:比较知人能力测验与MMPI用于精神疾病团体筛检的效度。方法:以知人能力测验和MMPI为工具,对171名军校学员进行精神疾病团体筛检,通过团体施测、个别回访等程序,比较了知人能力测验与MMP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等效度指标。结果:知人能力测验的灵敏度为1,特异度为0.95,正确诊断指数为0.95,MMPI的灵敏度为0,特异度为0.98,正确诊断指数为-0.02。知人能力测验的灵敏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均显著高于MMPI。结论:知人能力测验能够减少MMPI在精神疾病团体筛检中的漏选问题,可以作为团体筛检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能力测验 MMPI 效度 团体筛检
下载PDF
微柱凝集法筛检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3
18
作者 董永 李延年 +1 位作者 孙波 朱兴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微柱凝集法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需输血的患者运用微柱凝集技术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 ,将阳性血清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予以确证。结果  4 2 0 0名患者中有 11例阳性 ,并全部被间接抗球蛋白... 目的 探讨微柱凝集法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需输血的患者运用微柱凝集技术提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 ,将阳性血清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予以确证。结果  4 2 0 0名患者中有 11例阳性 ,并全部被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所确证 ,其中 9名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结论 微柱凝集法适合临床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检 ;输血前作不规则抗体筛检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择期手术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检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技术 输血
下载PDF
上海市南汇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实施效果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桂清 沈凤英 +7 位作者 曹奕丰 黄久仪 郭吉平 牟维艳 俞学海 王素春 林建明 傅国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在上海市南汇区近70万框架人群中,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实施的效果。方法1999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全区696558人进行脑卒中现况调查及1996/1998年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回顾性调查。从35岁以上人群中筛选出具... 目的在上海市南汇区近70万框架人群中,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实施的效果。方法1999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全区696558人进行脑卒中现况调查及1996/1998年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回顾性调查。从35岁以上人群中筛选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实施一般干预措施,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以18271例CVHI积分值小于70分者作为高危人群,在一般干预的基础上服用“脑安胶囊”进行重点干预。随访监测干预后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评价实施干预策略3年后的预防效果。结果1996/1998年全区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38.4/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97.3/10万;1999/2001年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下降至95.18/10万、85.73/10万、65.95/10万,死亡率下降至72.09/10万、62.43/10万、55.62/10万;干预后3年的发病率比干预前分别下降了31.2%、38.2%、52.3%,病死率分别下降了25.9%、35.8%、42.8%。结论实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后,脑卒中的发病和病死率比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南汇区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筛检 干预 危险因素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iQ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筛检尿路感染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卫宾 李莉雅 +2 位作者 高锋 庄亦辉 王坚镪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简称iQ200)用于筛检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214例中段尿标本在作病原体分离培养后立即用iQ200检测细菌(BACT)、小颗粒(ASP)和酵母菌(YST)等3项参数,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检测细菌(...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简称iQ200)用于筛检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214例中段尿标本在作病原体分离培养后立即用iQ200检测细菌(BACT)、小颗粒(ASP)和酵母菌(YST)等3项参数,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检测细菌(BACT)和酵母菌(YLC)等2项参数。以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iQ200和UF100各项参数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评价各项参数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iQ200的BACT、ASP和YST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分别为4.5/μl、2 404.5/μl和8.5/μl,灵敏度分别为73.3%、90.0%和90.5%,特异度为96.2%、46.9%和90.2%,假阳性率为3.3%、48.4%和8.4%,假阴性率为2.8%、0.9%和0.9%,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0.698和0.946。UF100的BACT和YLC的最佳临床判断界值为4 657.6/μl、41.6/μl,灵敏度为76.0%、61.9%,特异度为76.8%、97.4%,假阳性率为17.8%、1.4%,假阴性率为5.6%、3.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和0.795。结论iQ200用于筛检尿路真菌感染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代替病原体的培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iQ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 筛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