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体积和筛漏斗宽度与上颌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少琼 谢琦 刘贤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8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为了解上颌窦体积及筛漏斗宽度与上颁窦炎的相关性,本文收集了263例鼻窦CT扫描资料,进行上颌窦体积和筛漏斗宽度的测量。结果显示:患上颌窦炎的上颌窦体积较正常小,筛漏斗的宽度较正常宽。作者推测其原因如下:(1)上颌窦炎引起骨质... 目的:为了解上颌窦体积及筛漏斗宽度与上颁窦炎的相关性,本文收集了263例鼻窦CT扫描资料,进行上颌窦体积和筛漏斗宽度的测量。结果显示:患上颌窦炎的上颌窦体积较正常小,筛漏斗的宽度较正常宽。作者推测其原因如下:(1)上颌窦炎引起骨质增生、硬化使窦腔缩小。(2)上颌窦发育不全易发生感染。(3)钩突发育异常使上颌窦引流不畅。(4)发育较小的上颌窦可能伴有纤毛系统的发育异常。(5)慢性上颌窦不张使窦腔进行性缩小。(6)机械性压迫使筛漏斗扩大。(7)炎症刺激使筛漏斗骨质吸收。(8)钩突发育不良使筛漏斗的顺应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鼻窦炎 上颌窦体积 筛漏斗宽度 相关性 CT
下载PDF
筛漏斗病变与功能性上颌窦手术
2
作者 袁逸铭 《甘肃科技》 1999年第3期13-14,共2页
中鼻道筛漏斗的狭窄或闭塞,是鼻窦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也是对其根治的关键所在。其中上颌窦的发病率又最高。在鼻内窥镜下清除上颌窦自然口处的病变,扩大开口,更符合鼻窦生理。近3年我科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8例,疗效较... 中鼻道筛漏斗的狭窄或闭塞,是鼻窦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也是对其根治的关键所在。其中上颌窦的发病率又最高。在鼻内窥镜下清除上颌窦自然口处的病变,扩大开口,更符合鼻窦生理。近3年我科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道 筛漏斗病变 功能性 上颌窦手术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筛漏斗CT冠状位影像的解剖学分析
3
作者 张志铜 焦粤龙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3-7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筛漏斗
下载PDF
筛漏斗CT冠状位影像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意义
4
作者 陈俊雄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7-277,共1页
目的 :探讨鼻窦炎 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 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位 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 :钩突异常 36例 ,筛泡过度气化 1 4例 ... 目的 :探讨鼻窦炎 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 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位 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 :钩突异常 36例 ,筛泡过度气化 1 4例 ,鼻中隔高位偏曲 6例 ,中鼻甲病变 7例。该结果基本符合鼻内窥镜所见。结论 :鼻窦炎冠状位 CT扫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 ,并可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筛漏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前组鼻窦炎 被引量:4
5
作者 邢昌全 王华林 苏立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报告在鼻内窥镜下行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前组鼻窦炎、鼻息肉51例,经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治愈32例(62.7%),显效12例(23.5%),有效3例(5.8%);总有效率为92.2%.表明该术式是治疗前组鼻窦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鼻息肉 鼻窦炎 中鼻道筛漏斗 开放术 内窥镜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全组鼻窦炎的效果及其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由宏莉 《医学信息》 2019年第S1期379-379,共1页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全组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00例医院收治全组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全组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00例医院收治全组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92.0%和9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6.0%,对照组为14.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治疗全组鼻窦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 全组鼻窦炎 针对性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开放筛漏斗中鼻道泪囊开窗术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庆生 赵芹芳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64-665,共2页
关键词 泪囊炎 内镜术 中鼻道筛漏斗开放术 泪囊开窗术
原文传递
筛泡形态学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改变与慢性筛窦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8
作者 龙雨 朱正茹 +1 位作者 雷齐鸣 张小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筛泡形态学相关参数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改变的CT评估与慢性筛窦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行鼻部高分辨率CT的32例正常对照及48例慢性筛窦炎组患者资料,利用鼻部CT中前组筛窦... 目的探讨筛泡形态学相关参数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改变的CT评估与慢性筛窦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行鼻部高分辨率CT的32例正常对照及48例慢性筛窦炎组患者资料,利用鼻部CT中前组筛窦软组织厚度将研究对象分为0分、1分、2分及3分组,应用鼻部高分辨率CT数据进行筛窦及筛泡三维重建,比较两组筛泡形态学相关参数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CT值,分析筛泡形态学相关参数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改变与慢性筛窦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筛泡形态学相关参数:筛泡体积、表面积、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慢性筛窦炎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筛窦炎2分组及3分组的筛泡相关参数均高于1分组(P<0.05),筛漏斗直径、前组筛窦流出道截面积慢性筛窦炎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体中筛泡体积与前组筛窦流出道截面积呈负相关(r=-0.325,P<0.05)。(2)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CT值在慢性筛窦炎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筛窦炎2分组及3分组的骨质CT值均高于1分组(P<0.05)。结论筛泡的形态学相关参数及前组筛窦开口周围骨质CT值增加可导致筛漏斗狭窄,影响前组筛窦的通畅引流,且与慢性筛窦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正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窦炎 三维重建 筛漏斗 前组窦骨质改变
原文传递
钩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廖建春 王海青 +4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钩突骨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钩突骨的长度为 (19.6±3 .1)mm(14 .0~ 2 5 .0mm) ;宽度为 (4 .3&...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钩突骨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钩突骨的长度为 (19.6±3 .1)mm(14 .0~ 2 5 .0mm) ;宽度为 (4 .3± 1.2 )mm(2 .0~ 7.0mm) ;厚度为 (1.4± 0 .5 )mm(1.0~ 4.0mm ) ;其长轴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为 (5 0 .6°± 5 .3°) (4 2 .0°~ 60 .0°)。结论 :筛漏斗及钩突的解剖形态是慢性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解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突 筛漏斗 鼻窦炎 内窥镜手术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的检查和治疗体会
10
作者 艾红辉 詹志荣 +1 位作者 孙建设 李晓华 《南京部队医药》 1997年第3期27-28,共2页
鼻窦内窥镜技术在江西省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该技术具有精细、准确、安全,并能保证术后引流、换气和保留粘膜等,已有取代传统的手术与检查的趋势。自1995-06~1996-06笔者应用国产鼻窦内窥镜对33名鼻及鼻窦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并选择... 鼻窦内窥镜技术在江西省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该技术具有精细、准确、安全,并能保证术后引流、换气和保留粘膜等,已有取代传统的手术与检查的趋势。自1995-06~1996-06笔者应用国产鼻窦内窥镜对33名鼻及鼻窦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并选择部分病例进行了手术,现就这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 治疗体会 中鼻道 息肉摘除 检查和 筛漏斗 中鼻甲 窦口鼻道复合体 副鼻窦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微创探讨
11
作者 陈奕辉 陈光媚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68-68,21,共2页
目的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指导思路,以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手术安全系数。方法根据mrsserklinger术式,将其手术程序改变,改变手术以筛房为中心的指导思路,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思路,在切开钩突,剥离暴露筛... 目的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指导思路,以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手术安全系数。方法根据mrsserklinger术式,将其手术程序改变,改变手术以筛房为中心的指导思路,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思路,在切开钩突,剥离暴露筛漏斗后,暂不开放筛房,以减少筛房暴露时间、减少出血量,先扩大额隐窝、或上颌自然开口,最后快速开放前组、后组筛窦。结果本组手术28例均能一次完全达手术目的,无并发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结论以筛漏斗为中心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筛漏斗
下载PDF
盐酸萘唑啉在鼻科病变CT扫描前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张玫 何广金 +1 位作者 宋兴军 刘林祥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鼻科病变在CT检查中应用盐酸萘唑啉(滴鼻净)的前后变化,以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106例术前鼻窦CT受检者,皆采用GEHispeedCT/i扫描机进行薄层容积扫描,扫描体位为与听眦线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冠状位;对3例拟诊为肿... 目的比较研究鼻科病变在CT检查中应用盐酸萘唑啉(滴鼻净)的前后变化,以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106例术前鼻窦CT受检者,皆采用GEHispeedCT/i扫描机进行薄层容积扫描,扫描体位为与听眦线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冠状位;对3例拟诊为肿瘤患者进行强化扫描;选取30例拟诊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时进行盐酸萘唑啉试验。结果螺旋CT对病变组的正确诊断率为96.2%(102/106),冠状位、MPR、SSD及CTVE对病变组窦鼻道复合体(OMC)区炎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5.9%(93/97)、96.9%(94/97)、67.0%(65/97)及71.1%(69/97);特异度分别为88.9%(8/9)、88.9%(8/9)、66.7%(6/9)及33.3%(3/9)。30例患者60侧鼻腔盐酸萘唑啉滴鼻后,32侧筛漏斗气道增宽,48侧窦口鼻道复合体区黏膜厚度变薄,45侧窦口潴留液减少。结论CT扫描前进行盐酸萘唑啉滴鼻是一种有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萘唑啉 鼻科病变 CT检查 筛漏斗气道 窦口鼻道
下载PDF
手术综合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几个关键环节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翠如 张涛源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S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综合治疗 鼻窦手术 鼻窦引流障碍 滴鼻剂 中鼻道 眼并发症 填塞物 筛漏斗 鼻内窥镜手术 自然开口
下载PDF
运河煤矿选煤厂改造工程实践应用
14
作者 钱洲 徐姗姗 王树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13年第2期228-229,共2页
随着煤炭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过选煤厂洗选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提高企业效益,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方案,改造工艺流程,使精煤产率达到最佳,最大限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关键词 洗煤工艺 改造 旋流器入料漏斗 脱介筛漏斗
下载PDF
前组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改变的CT分型
15
作者 齐向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期105-105,共1页
目的:研究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临床证实的前组鼻窦炎53例,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改变。结果: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5型,①窦口鼻道复合体无改变型;②筛漏斗型;③鼻额管型;④窦口鼻道复合体型;⑤鼻息肉型。结... 目的:研究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临床证实的前组鼻窦炎53例,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改变。结果: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5型,①窦口鼻道复合体无改变型;②筛漏斗型;③鼻额管型;④窦口鼻道复合体型;⑤鼻息肉型。结论:提高认识水平,为内镜检查和手术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 前组鼻窦炎筛漏斗 CT分型
下载PDF
额窦开口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庄宝祥 王金平 +1 位作者 刘洪国 薄其付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额窦开口部位,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颅骨100例、尸头30例,观察额窦开口部位,测量额窦矢状径、额骨的内侧骨板和眶部骨板的厚度、额窦口距筛前动脉管的距离。结果:100例成人颅骨有8侧额窦未... 目的:探讨额窦开口部位,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颅骨100例、尸头30例,观察额窦开口部位,测量额窦矢状径、额骨的内侧骨板和眶部骨板的厚度、额窦口距筛前动脉管的距离。结果:100例成人颅骨有8侧额窦未发育,占4.0%;额窦开口于额隐窝者92侧(47.9%),开口于筛漏斗者52侧(27.1%),开口于筛漏斗上隐窝者40侧(20.8%);额窦的矢状径为(12.16±7.62)mm;额窦口与筛前动脉管的距离平均为(3.40±2.32)mm。30例湿性尸头额窦矢状位观测,发现有3侧额窦末发育,占5.0%;额窦开口于额隐窝者27侧(47.4%),开口于筛漏斗者17侧(29.8%),开151于筛漏斗上隐窝者12侧(21.1%);中鼻甲前下附着点至额窦开口的距离为(11.74±2.60)mm。结论:熟悉额窦开口部位及周围毗邻结构的解剖,可减少额窦开放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开口 隐窝 筛漏斗
原文传递
中鼻甲、鼻中隔解剖变异的螺旋CT评价
17
作者 肖安琪 李真林 +1 位作者 欧阳礼 肖家和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多排螺旋CT研究鼻中隔和中鼻甲解剖变异,并评价它们对前组鼻副窦引流通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0例行鼻腔和副鼻窦高分辨多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16排螺... 目的:采用高分辨多排螺旋CT研究鼻中隔和中鼻甲解剖变异,并评价它们对前组鼻副窦引流通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0例行鼻腔和副鼻窦高分辨多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机行高分辨容积扫描,层面从硬腭至额窦上缘,准直0.75~1mm,横断、冠状和矢状重建,层厚及层距均为1mm。分别观察和统计鼻中隔和中鼻甲解剖变异的类型和发生率,并评价其与前组鼻副窦引流通道的关系。结果:60例中,共发现鼻中隔变异45例(75%),其中鼻隔偏曲45例(单向偏曲31例,双向偏曲14例);犁骨一软骨结合部畸形5例(肥大2例,脱位3例);鼻隔刺16例。中鼻甲变异共43例(71.7%),其中反曲15例;气化9例;双侧不对称20例(46.5%)。不对称中鼻甲中,增大一侧多见于鼻隔偏移方向的对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钩突移位和筛漏斗或鼻道狭窄。结论:鼻腔和中鼻甲不对称与鼻中隔偏曲关系密切,后者是导致前组鼻副窦引流通道中的关键部位一中鼻道和筛漏斗狭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中鼻甲 变异 中鼻道 筛漏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