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筛选功能缺失的表征、归因与重塑
1
作者 姜华 陈妍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知识、技能、思想与文化的社会化功能,还具有将不适合接受高等教育或某一专业的人才筛选出来的社会筛选功能。高等教育筛选机制的前提是获取教育文凭的学生要经历严格的筛选过程,教育文凭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能力的学...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知识、技能、思想与文化的社会化功能,还具有将不适合接受高等教育或某一专业的人才筛选出来的社会筛选功能。高等教育筛选机制的前提是获取教育文凭的学生要经历严格的筛选过程,教育文凭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能力的学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过程阶段和出口阶段并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严格筛选和区分,最终导致不同能力的学生却获取了相同的文凭,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混同均衡现象。不仅如此,担负筛选功能任务的阶段还发生了“前移”和“后移”的状况:“前移”至基础教育阶段,导致教育竞争的不断提前,并且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后移”至毕业生就业阶段,导致就业招聘“学历论”导向加剧,且产生了高校毕业生过度的教育现象,极大地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造成高等教育筛选功能缺失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思想的积淀与延续是价值前提,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是重要推力,制度安排与环境的不兼容是现实基础。破解此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革新认知观念,由“宽出”到“严出”;二是要转变价值取向,由“利益取向”到“责任取向”;三是要深化学分制改革,由“刻板教条”到“自由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筛选机制 社会筛选功能 高等教育质量 筛选功能缺失
下载PDF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
3
作者 武瑞君 李玮琦 +5 位作者 杨阳 王晶 张鑫 方子寒 张小奕 苏月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伴随着药物的发现正在不断更新和拓展,药物筛选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和高通量筛选等传统筛选技术,到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DNA编码化合物库、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等新技术,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在不断拓宽小分子药物的市场潜力。该文将介绍目前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整体现状,系统综述各技术及其优劣势,为小分子药物筛选新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筛选技术 高通量筛选 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 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 DNA编码化合物库 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糙皮侧耳菌株筛选评价
4
作者 刘国丽 肖军 +2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龚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菌丝 玉米秸秆 筛选评价
下载PDF
基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差异表达基因及其治疗中药筛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陈丽平 韩立 +1 位作者 卞华 庞立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21,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重症哮喘(SA)]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潜在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及活性成分。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GSE136587和GSE158752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数据集进行...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重症哮喘(SA)]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潜在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及活性成分。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GSE136587和GSE158752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寻找关键通路和枢纽基因。最后将核心基因提交至Coremine数据库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并通过《中华医典》检索相关中药方剂。结果:共筛选出46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共筛选包括25 kDa突触关联蛋白(SNAP25)、谷氨酸离子型受体2(GRIA2)、轴突蛋白1(NRXN1)、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A成员1(KCNA1)、突触囊泡蛋白1(SYT1)和嗜铬蛋白A(CHGA)等核心靶点25个。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显示SA的生物学过程与细胞趋化性和白细胞迁移等有重要关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骨髓白细胞迁移、白细胞趋化性、细胞趋化性、白细胞迁移、对外部刺激反应的正向调节和骨髓白细胞活化等信号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核心靶点筛选得到具有潜在治疗SA作用的中药367种,其中人参、水牛角、全蝎和黄芪等中药涉及多个核心靶点,与SA具有高度相关性,在《中华医典》中检索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中药,共得到17个潜在具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SA的潜在标志物和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为SA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靶点,为其治疗的中药方剂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中药筛选
下载PDF
东北酸菜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评价
6
作者 赵玉娟 刘才子 +5 位作者 高岩松 赵子健 高磊 杨舸 王超 李盛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为获得适用东北酸菜发酵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发酵蔬菜10株乳酸菌的生长性能和发酵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植物乳植杆菌YJ132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UA107显示出显著的发酵潜力:培养16 h后,发酵液OD600值分别升高至1.707和1.672,... 为获得适用东北酸菜发酵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对来源于发酵蔬菜10株乳酸菌的生长性能和发酵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植物乳植杆菌YJ132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UA107显示出显著的发酵潜力:培养16 h后,发酵液OD600值分别升高至1.707和1.672,而pH值分别降低至3.93和3.88,培养24 h后,可滴定酸度(TA)含量为65.62 g/L和63.21 g/L,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到96.41%和95.78%,在5%NaCl溶液中培养24 h后OD600值仍达到1.51以上,综合评价菌株YJ132和UA107可作为发酵菌种用于东北酸菜发酵。利用YJ132和UA107制备酸菜,发酵末期酸菜样品中TA含量为35.96 g/L,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至6.51 mg/g和111.27μg/g,并在发酵初期显著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乳酸菌可抑制有害菌肠杆菌的增殖(P<0.01),增加酸菜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同时乳杆菌在发酵中后期始终是优势菌群,由此推断YJ132和UA107是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来提升东北酸菜的品质。综上所述,YJ132和UA107是适用于东北酸菜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乳酸菌 筛选评价 理化特性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橄榄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7
作者 邵雪花 杨永璐 +5 位作者 赖多 刘传滨 李祝成 庄庆礼 秦健 肖维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4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1.267、1.207、1.100、0.944 mg·L^(-1)。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为68.58%、65.44%;而30%王铜、2%春雷霉素的防效较差,仅为10%左右。综上,推荐将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作为防控橄榄黑斑病的首选药剂。本研究可为橄榄黑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黑斑病 链格孢菌 药剂筛选 田间防效
下载PDF
2022-2023年江苏省豇豆区域筛选试验(盐城点)
8
作者 祖艳侠 冯汝超 +6 位作者 郑佳秋 刘哲 沈峰 张丽娜 王薇薇 吴永成 梅燚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江苏省 区域筛选试验 产量 盐城
下载PDF
火龙果皮花青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9
作者 程水明 李露欣 刘杰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2,共6页
该研究以火龙果皮粉为发酵基质,采用20种食用真菌进行发酵,通过监测发酵后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出转化效率高的供试菌株作为火龙果皮发酵菌株,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20种食用真菌中,经蜜环菌(Armillaria mel... 该研究以火龙果皮粉为发酵基质,采用20种食用真菌进行发酵,通过监测发酵后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筛选出转化效率高的供试菌株作为火龙果皮发酵菌株,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20种食用真菌中,经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发酵的火龙果皮液中花青素含量最高,其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 d、接种量6%、发酵温度25℃、料液比1∶50(g∶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花青素含量达(2.03±0.02)mg/100 mL,是未经食用真菌转化的11.94倍,表明微生物辅助可有效转化火龙果果皮中花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果皮 花青素 生物转化 食用真菌 筛选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10
作者 冯连荣 矫丽曼 +5 位作者 张妍 王乃锐 王诗琦 彭儒胜 宋立志 池玉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为防治杨树叶枯病,利用单因素试验,对中荷64杨(P.×euramericana cv.‘N3016’)上分离获得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品种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链格孢菌菌... 为防治杨树叶枯病,利用单因素试验,对中荷64杨(P.×euramericana cv.‘N3016’)上分离获得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品种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适宜碳源为玉米粉,适宜氮源为酵母提取物,适宜培养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pH为8,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致死温度为52℃。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结果显示,选用的5种生物制剂防治效果优于2种化学药剂,各药剂抑制作用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哈茨木霉(3亿菌落/g)、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质量分数为10%的多抗霉素、质量分数为3%的中生菌素、质量分数为2%的宁南霉素、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质量分数为75%的百菌清,将哈茨木霉(3亿菌落/g)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作为防治链格孢菌的适宜药剂。选用7个黑杨派品种杨树,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法,开展了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确定中荷64杨为高感品种,中辽1号杨和欧美杨177为中感品种,渤丰1号杨、渤丰3号杨、辽育3号杨和欧美杨111为高抗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枯病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抗病性评价
下载PDF
益生菌基因组学在乳酸菌筛选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文俊 张和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筛选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在促进人类、动物甚至植物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动物饲料和微生物菌肥。然而,这些细菌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另外,传统...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筛选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在促进人类、动物甚至植物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动物饲料和微生物菌肥。然而,这些细菌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另外,传统的益生菌筛选技术主要依靠表型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数据难以重复。不同研究小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不能实现菌株有益特性的均一性和标准化验证,严重制约了益生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菌株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基于新的测序技术和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方法,被称为益生菌基因组学新学科的出现,允许研究者在短时间内通过筛选大量的生物学和基因组数据,显著提高益生菌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帮助人们高效、快速地确定益生菌,开辟益生菌新功能的评价途径。总结益生菌基因组学在阐明益生特性功效评价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扩展研究人员对这些有益微生物生物学的认知,揭示益生菌促进健康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基因组学 乳酸菌 功能 筛选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12
作者 韩继成 张云松 +4 位作者 刘茜 邓伟 高宏伟 孙宁 郭珈宜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优化方案的筛选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组,3组常规...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优化方案的筛选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组,3组常规进行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药物疗法,B组联合针灸疗法,C组联合药物疗法及针灸疗法,疗程2周,于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肩关节活动范围、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生化指标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92例患者完成研究。相较于本组治疗前,3组在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改善(P<0.05),完成治疗后ESR有显著改善(P<0.05),肝肾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2周后及3个月效果明显优于A、B组(P<0.05)。完成治疗后的ESR及肝肾生化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药内服及外用等疗法对于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应用中医治疗手段2周后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 针灸 随机对照试验 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下载PDF
基于SOP动态一致性的退役动力电池模组筛选方法研究
13
作者 颜宁 钟瑶 +3 位作者 李相俊 李洋 姚清野 马少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2,共9页
针对退役电池初始特性参数不一致性,多因素影响下电池模组筛选效果不佳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SOP动态一致性的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为表征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筛选时初始特性,选取退役动力电池的端电压、容量和内阻作为静态筛选的参量... 针对退役电池初始特性参数不一致性,多因素影响下电池模组筛选效果不佳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SOP动态一致性的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为表征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筛选时初始特性,选取退役动力电池的端电压、容量和内阻作为静态筛选的参量,并提出基于密度思想的改进K-均值聚类的静态筛选方法;其次,从静态筛选结果中选取一致性较好的单体电池,建立电压、荷电状态(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等因素与功率状态(SOP)的特征关系,对退役动力电池SOP动态特性进行估计;最后,将SOP一致性较好的退役电池串联成组,建立SOP与电池模组寿命损耗关联关系,基于SOP动态一致性进行电池模组的动态筛选。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筛选方法的有效性,可有效延长退役电池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模组 功率状态 动力电池 动态一致性 静动态筛选 寿命损耗
原文传递
微乳头型肺腺癌类器官的构建及其靶向药物的筛选
14
作者 姜忠敏 张春艳 +5 位作者 刘敏 郑洁 李艳霞 仁青措 孟纬 刘晓智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建立微乳头型肺腺癌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并开展靶向药物的筛选。方法自确诊为微乳头型肺腺癌患者手术组织样本中提取和培养原代肺癌类器官,动态观察和记录肺癌类器官生长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肺癌类器官与... 目的建立微乳头型肺腺癌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并开展靶向药物的筛选。方法自确诊为微乳头型肺腺癌患者手术组织样本中提取和培养原代肺癌类器官,动态观察和记录肺癌类器官生长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肺癌类器官与亲本组织间肿瘤细胞形态及蛋白表达特征;实时荧光定量聚核酶链反应检测肺癌亲本组织和类器官中基因突变情况;基于基因检测结果挑选靶向药物并验证其体外抑瘤效果。结果成功从微乳头型肺腺癌组织中培养出类球形肿瘤类器官,可传代至少3代。HE染色结果可见类器官中肿瘤细胞形态与亲本组织细胞基本一致;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肺癌类器官与亲本组织中各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大致相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肺癌亲本组织和类器官的突变基因结果一致,均体现为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et(RET)融合突变。基于肺癌类器官的靶向药物筛选结果显示,凡德他尼的体外抑瘤效果最佳。结论基于微乳头型肺腺癌类器官的药筛实验可在短时间内筛选出高效靶向药物,可使微乳头型肺腺癌患者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类器官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靶向制剂 凡德他尼
下载PDF
高粱种质资源成熟期氮效率评价及筛选
15
作者 李丹 曲匡正 +2 位作者 陆晓春 丛玲 朱振兴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氮素作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是限制作物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简称NR)作为高等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的限速酶,直接调节氮代谢。因此,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作为影响高粱产量的重要生理指标被用于评... 氮素作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是限制作物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简称NR)作为高等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的限速酶,直接调节氮代谢。因此,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作为影响高粱产量的重要生理指标被用于评价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本研究选取了97份不同来源的高粱材料,通过对97份高粱材料进行成熟期倒二叶和倒三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为筛选高粱氮高效材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硝酸还原酶 筛选
下载PDF
安阳地区缺铁性黄化症抗性花生品种筛选
16
作者 芦连勇 沈希华 华福平 《种业导刊》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在安阳地区推广的10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偏碱性(pH值>7)石灰性土壤上进行试验,设置施铁和缺铁2个处理,比较不同参试花生品种的耐低铁抗黄化能力,以筛选适合在当地偏碱性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的抗黄化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花生... 以在安阳地区推广的10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偏碱性(pH值>7)石灰性土壤上进行试验,设置施铁和缺铁2个处理,比较不同参试花生品种的耐低铁抗黄化能力,以筛选适合在当地偏碱性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的抗黄化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缺铁性黄化症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缺铁条件下参试花生品种的生物量、活性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施铁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根据品种间差异,筛选出远杂9102、远杂21号、安花10号3个耐低铁抗黄化能力较好的花生品种,适合在安阳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化症 缺铁 抗性 品种筛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适于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长的生态化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17
作者 聂青 赵懿 +3 位作者 李婷 刘士华 王立征 曲明山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生态化栽培基质,以蚯蚓粪、菇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部分替代草炭,同时添加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开发了生态化园艺栽培基质,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设施番茄生产,筛选出了适于番茄生产的生...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生态化栽培基质,以蚯蚓粪、菇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部分替代草炭,同时添加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开发了生态化园艺栽培基质,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设施番茄生产,筛选出了适于番茄生产的生态栽培基质。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利用基质4(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土=3∶4∶1∶2)生产的番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最好,定植后50 d,基质4栽培的番茄株高最高(173.8 cm),较对照(CK)提高5.33%,差异显著;最终产量较CK生产的番茄提高29.3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Vc含量达到207.8 mg·kg^(-1),较CK处理高7.8%,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较CK提高21.78%,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为31.32 kg·m^(-3),较CK处理高30.71%,达到显著差异。综上,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和土4种物质混配比例为3∶4∶1∶2的生态化基质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设施番茄 生态化 基质 筛选
下载PDF
天水市秦岭镇冬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18
作者 韩瑜 葛文静 +2 位作者 冉艳宏 王云 李田田 《种业导刊》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4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和越冬率,筛选表现优异的品种,旨在筛选出高产、多抗、越冬率高的冬油菜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冬油菜品种产量表现为甘杂1号>天油14号>平甘1号>天油16号,其中,甘杂1号产量最高,为5 163.4 k... 研究4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和越冬率,筛选表现优异的品种,旨在筛选出高产、多抗、越冬率高的冬油菜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冬油菜品种产量表现为甘杂1号>天油14号>平甘1号>天油16号,其中,甘杂1号产量最高,为5 163.4 kg/hm^(2);天油14号次之,为4 232.5 kg/hm^(2)。4个冬油菜品种生育期在325~327 d,其中,天油14号生育期最短、成熟最早;其次是天油16号,生育期为326 d;对照和平甘1号相同,均为327 d。4个冬油菜品种越冬率在75%~82%,其中,甘杂1号越冬率最高,达到82%,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天油14号次之,越冬率为80%;平甘1号越冬率为78%;天油16号越冬率最低,为75%。综上,甘杂1号丰产性好,长势强,越冬率高,抗冻性强,是秦岭镇同类型生态区的首选油菜品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其次是天油1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甘蓝型 筛选 产量 越冬率 抗冻性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红外相机野生动物图像筛选
19
作者 齐建东 马鐘添 郑尚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目的】野外环境通常植被繁茂、树木杂乱,且受环境、天气、光照等因素影响,红外相机易误触发拍摄,从而捕获大量废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筛选。为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以YOLOv7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轻量化改进,以实现对废片的自动筛选... 【目的】野外环境通常植被繁茂、树木杂乱,且受环境、天气、光照等因素影响,红外相机易误触发拍摄,从而捕获大量废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筛选。为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以YOLOv7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轻量化改进,以实现对废片的自动筛选。【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北京密云雾灵山自然保护区2014—2015年期间采集到的2172张野生动物图像数据集,并对图像中出现的动物进行位置标记。对YOLOv7网络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改进:引入MicroBlock替换YOLOv7的主干网络,使用轻量化SPPCSPC结构降低模型参数量。采用SIoU损失、LNDown下采样、BiFPN提升模型检测动物的能力。使用YOLOv5-m、YOLOv5-l、Ghost-YOLOv5-l、YOLOv6、YOLOX-M、YOLOR-CSP模型,在含有1万张图像的Snapshot Serengeti相机陷阱图像子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验证,对比本文模型对野生动物图像的筛选效果。利用迁移学习训练自建野生动物数据集,测试冻结不同层数的训练效果。【结果】基于YOLOv7的改进模型推理时间降低了14.3%,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降低了33.5%,参数量减少了17.8%,误检测方面也优于YOLOv7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改进后的YOLOv7虽未在所有指标中均达到最优,但在检测时间与精度上达到了更好的平衡。在自建数据集中使用未冻结权重方式微调效果最优,平均精度比未使用迁移学习模型提高了12.6%。【结论】本研究为密云地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提供了更快速、准确的筛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图像 图像筛选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下载PDF
甘薯茎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估
20
作者 柴荣耀 游雨欣 +6 位作者 邱海萍 倪剑萍 郭峻宁 张震 李斌 沈升法 王艳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47-651,共5页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1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1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溴硝醇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4.69 mg·L^(-1),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春雷·噻唑锌,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0、18.25、28.13、37.50、75.00、150.00 mg·L^(-1)。大田试验选取的6种药剂中,春雷·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2.16%,其次噻霉酮、中生菌素、溴硝醇和春雷·中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5%、77.18%、76.56%、75.02%,均可作为田间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腐病 防控 药剂筛选 田间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