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曲草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1
作者 江圣圭 董志颖 +3 位作者 李卿 赵英魁 黄豆豆 孙连娜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2-46,62,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并优化鼠曲草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PCR)反应体系,为鼠曲草后续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全面实验法优化鼠曲草ISSR-PCR反应体系,然后在最适体系下,分步进行引物及其退火温度的筛选... 目的通过建立并优化鼠曲草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PCR)反应体系,为鼠曲草后续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全面实验法优化鼠曲草ISSR-PCR反应体系,然后在最适体系下,分步进行引物及其退火温度的筛选,最后验证该体系的可行性。结果ISSR-PCR最适反应体系包括10μl Premix Taq DNA聚合酶、0.3μmol/L引物、10 ng DNA模板、灭菌水加至20μl;从100条通用引物中最终筛选出10条引物;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稳定性高、重复性好,且选定引物多态性好。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鼠曲草ISSR-PCR扩增体系,并筛选出合适的引物,为鼠曲草后续遗传多样性研究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下载PDF
柞蚕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敏 王凤成 +3 位作者 任淑文 姜义仁 杨瑞生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6-461,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6份柞蚕(Antheraea pernyi)品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出的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7条,多态性比率为90.67%,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390~0.805之间。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柞蚕品种的聚类与体色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香花油茶分子分类与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国校 刘凯 +3 位作者 马锦林 陈国臣 叶航 江泽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9,58,共5页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通油茶、攸县油茶)遗传距离较远,各自聚类显著,因此香花油茶不属于参试的5个山茶物种;其中与窄叶短柱茶的亲缘关系为近,遗传距离偏小,但遗传距离也远大于种内差异,且形态特征与窄叶短柱茶最为接近,推测香花油茶可能是山茶属短柱茶组1个新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油茶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距离 物种界定
下载PDF
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勇 张林 +2 位作者 赵卫国 沈兴家 潘一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9。通过类平均聚类(UPGMA)法分析,24份材料聚分为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桑种 地方品种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芩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红瑞 马彦秋 +1 位作者 高致明 王文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54个种源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11.5软件对种源间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构建遗传性状图.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多、清晰和稳定性好的9条引物,在黄芩54个...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54个种源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11.5软件对种源间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构建遗传性状图.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多、清晰和稳定性好的9条引物,在黄芩54个种源中共得到2 279条带,1 57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68.73%,聚类分析将黄芩54个种源分为3个分支,表明野生黄芩种源间遗传变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东北小麦白粉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地域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桂清 迟文娟 +1 位作者 吴限鑫 曹远银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2,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从辽宁春麦区及山东、河南、湖北冬麦区收集并鉴定的26个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菌株遗传多态性与其来源地的关联性。用18条ISSR引物对各小种的DNA进行扩增,其中8条引物能产生稳定的多态性图...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从辽宁春麦区及山东、河南、湖北冬麦区收集并鉴定的26个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菌株遗传多态性与其来源地的关联性。用18条ISSR引物对各小种的DNA进行扩增,其中8条引物能产生稳定的多态性图谱。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6个小麦白粉菌菌株可聚为4类,菌株的DNA多态性与其毒性多态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依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辽宁春麦区和其他3省的优势小种、次优势小种按相应类群聚在一起,尤其是主要小种11号、411号与近邻山东冬麦区的小种聚为一类。说明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与南部冬麦区尤其是山东的小麦白粉病菌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为东北春麦区白粉病初菌源来自山东等南部冬麦区的早期推论提供了DNA分子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地域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ISSR的野生桑树桑黄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科 袁卫东 +2 位作者 陆娜 宋吉玲 闫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9,共6页
为保护开发野生桑树桑黄种质资源,对17个不同来源的野生桑树桑黄菌株开展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桑黄菌株DNA进行扩增,分析扩增条带,利用NTSYS软件构建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16条ISSR... 为保护开发野生桑树桑黄种质资源,对17个不同来源的野生桑树桑黄菌株开展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桑黄菌株DNA进行扩增,分析扩增条带,利用NTSYS软件构建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16条ISSR引物中,有10条ISSR引物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10条引物共检测到9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17个,多态性百分比79.3%。在DNA指纹图谱中,引物P5、P812扩增条带多态性最高。NTSYS-PC2.10e软件分析表明,17个桑树桑黄遗传相似系数为0.57~0.99。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约0.65处,可将17个桑树桑黄划分为2大类群:S4,S23,S26为一大类群,其余为一大类群。综上可知,桑树桑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区分不同桑树桑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桑黄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白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洁 朱锡彭 +4 位作者 王腾斐 朱建军 李文俊 邢丙聪 郑颖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9,共9页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74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2.20%;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6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02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3.52%。综合ISSR和SRAP的标记结果发现:四川白及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贵州最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白及种源大多来自同一省份,云南省与四川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浙江省和贵州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所选白及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和SRAP标记技术均可有效揭示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标记 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标记
下载PDF
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山东、河北省区鲁桑地方品种核心种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俊百 黄勇 +2 位作者 张林 赵卫国 潘一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7-592,共6页
开展桑树核心种质的研究有利于高效保存和利用桑树种质资源。根据15个ISSR引物扩增的98个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和树状图,对来自山东、河北省区的46份鲁桑地方品种资源采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选择核心种质,比较了样本数不同的4个核心... 开展桑树核心种质的研究有利于高效保存和利用桑树种质资源。根据15个ISSR引物扩增的98个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和树状图,对来自山东、河北省区的46份鲁桑地方品种资源采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选择核心种质,比较了样本数不同的4个核心样本群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 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 s信息指数等参数,最终选择了由11个样本组成的样本群作为核心种质。用统计软件SPSS对初始种质和核心种质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 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 s信息指数分别作t检验,可以看出核心种质虽然仅保留了初始种质23.91%的样品,但上述各参数在初始种质中的保有率分别为89.02%、89.03%、95%、102.24%、103.99%、101.26%,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初始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种质资源 鲁桑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核心种质
下载PDF
罗田甜柿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华 陈小玲 +5 位作者 李琳玲 程军勇 邓先珍 张雪花 黄兵杰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分别采集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自然分布的28、8株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Oriental persimmon)古树优系及小涩柿、无核、宝盖、秋焰甜柿优系为研究材料,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分别采集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自然分布的28、8株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Oriental persimmon)古树优系及小涩柿、无核、宝盖、秋焰甜柿优系为研究材料,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对40个甜柿优系进行初步认证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从2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9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9条引物共扩增出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2应用NTSYS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分析,40个甜柿优系大致被分为两大类,遗传相似系数从0.39到0.92;3罗田甜柿古树基因资源丰富,每个基因型都有其独特的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高。罗田甜柿优系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麻城市与罗田县地理位置交界区域的罗田甜柿资源相对集中在A区,其他地理位置采集优系集中在B区。分析结果可为罗田甜柿种质资源开发、基因资源保存、后期品种审定及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Oriental persimmon)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鉴定
下载PDF
18份樱属材料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成城 杨德明 +3 位作者 李士坤 万佳艺 荣俊冬 郑郁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对福建山樱花、11份日本樱花品种和6份选优材料进行了标记,通过筛选出来的12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14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5个,多态性占93.75%。选取引物UBC808和UBC835构建指纹图谱,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 对福建山樱花、11份日本樱花品种和6份选优材料进行了标记,通过筛选出来的12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显示,共获得14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5个,多态性占93.75%。选取引物UBC808和UBC835构建指纹图谱,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对18份樱属材料进行区分和鉴定。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32~0.8333之间,平均0.6337;遗传距离在0.1823~0.7651之间。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99时,可将18份樱属材料划分为4大类,其中选优材料与福建山樱花或日本樱花亲缘关系较近,但在花色、花期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且能区分和鉴定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能为国内樱花新品种鉴定、优选和商品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黄花倒水莲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秀丽 梁惠凌 +2 位作者 刘宝玉 黄夕洋 唐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5-610,共6页
旨在揭示黄花倒水莲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差异,为黄花倒水莲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荷包山桂花居群为外类群,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对来源于10个地区的黄花倒水莲自然居群进行... 旨在揭示黄花倒水莲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差异,为黄花倒水莲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荷包山桂花居群为外类群,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对来源于10个地区的黄花倒水莲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用11条引物共扩增得到132条条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条带(PPB),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8.94%。在物种水平上,黄花倒水莲10个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1637、0.250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在居群水平上,H、I的均值分别为0.0634、0.0988,表现出偏低的遗传多样性。Nei’s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花倒水莲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基因分化系数=0.6109,基因流=0.3185)。遗传一致度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为0.032~0.182),与荷包山桂花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距离为0.428~0.536),在遗传一致度为0.630处可以将黄花倒水莲与荷包山桂花区分开,在遗传一致度为0.867处可以将10个黄花倒水莲居群分为3类。由于黄花倒水莲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今后应对黄花倒水莲野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倒水莲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遗传分化
下载PDF
褐苞薯蓣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慧新 封毅 +3 位作者 王孝勋 吴燕春 戴忠华 田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43-4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基于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量、DNA模板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褐苞薯蓣ISSR-PCR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聚合... 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基于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量、DNA模板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褐苞薯蓣ISSR-PCR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1. 875 U,DNA模板量52. 5 ng,d NTPs浓度0. 25 mmol/L,引物浓度0. 437 5μmol/L,Mg^(2+)浓度1. 5 mmol/L,10×Taq Buffer 2. 0μL,其余用dd H_2O补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苞薯蓣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应用ISSR分子标记评价我国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勤卫 张婷 +5 位作者 刘慧琴 章心惠 李朝森 项小敏 赵东风 万红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623,共8页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对73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15条,共扩增出99条DNA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6条,多态性条带92条,非多态性条带7条,多态性比例在66.67%~100%,平均多态性比例为...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对73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15条,共扩增出99条DNA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6条,多态性条带92条,非多态性条带7条,多态性比例在66.67%~100%,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2.90%,种质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45~0.959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0.59为阈值时,分为2类,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0.66为阈值时,分为4类,分别是常山花斑普通丝瓜、绿色或淡绿色普通丝瓜、来源于浙西地区的短棍棒有棱丝瓜和来自两广地区的长棍棒有棱丝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丝瓜
下载PDF
31份樱属材料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杰 姚瑞红 +3 位作者 金梦然 刘雅兰 寇紫倩 史宝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探究华北地区樱属主栽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用筛选出的14条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樱属31个品种进行ISSR分析。结果显示:14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比例100%,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樱... 为探究华北地区樱属主栽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用筛选出的14条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樱属31个品种进行ISSR分析。结果显示:14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比例100%,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樱属31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177~0.9220之间,表明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通过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时,可将31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在0.69时可进一步分为5个亚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保持一致,这为我国华北地区樱属植物品种鉴定、引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哲 师尚礼 王虹 《草原与草坪》 CAS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5号及游客杂交后代与亲本的亲缘关系,选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引物检测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条引物共扩增出122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共扩增出22条条带,其中,21条为多态... 研究了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5号及游客杂交后代与亲本的亲缘关系,选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引物检测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条引物共扩增出122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共扩增出22条条带,其中,21条为多态行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45%,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计算后代株系分别与3个亲本的遗传距离,速生16#与3亲本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27;与3个亲本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大叶1#,遗传距离为0.7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份材料被聚为5类,A类包括速生1#、速生6#等14个株系;B类包括速生2#、速生3#等5个株系;C类包括速生4#、速生11#等13个株系;D类包括速生17#、速生26#等4个株系;速生18#单独被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下载PDF
晚熟桃优良芽变新品种‘韦端蜜红’的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 李建安 +7 位作者 陈小梅 李成悦 尚娟娥 魁小花 杨宏娟 曾志芳 马翠兰 邱栋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2-598,共7页
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 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9.78%;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92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21条多态性条带,占比24.7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时,‘韦端蜜红’与‘颐红’被分为两个不同类.ISSR、SRAP联合分析表明,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90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SRAP、ISSR及其联合分析均显示,‘韦端蜜红’与‘颐红’间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同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说明‘韦端蜜红’是由‘颐红’芽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 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 晚熟桃 芽变 品种 遗传关系
下载PDF
福建主栽非洲菊品种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朝水 江斌 +2 位作者 邓永生 陈玮婷 曹奕鸯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利用ISSR技术对35份福建主栽非洲菊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15条随机引物,分别对35份非洲菊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得到78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位点百分比达89.7%。利用DPS... 利用ISSR技术对35份福建主栽非洲菊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15条随机引物,分别对35份非洲菊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得到78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位点百分比达89.7%。利用DP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2968~0.7500,当阈值为0.4200时,可将35个非洲菊分成4类。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4914时,第I类非洲菊又可分为4个亚类。聚类结果表明,花心颜色和重瓣类型可以作为非洲菊亲缘关系分类的一种依据,同一搜集来源的品种有聚类到一起的趋势,这与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湖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项丹萍 张林 潘一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5-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湖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1个湖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对141份湖桑地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9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多... [目的]探讨中国湖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1个湖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对141份湖桑地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9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多态性比率63.33%。141份湖桑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33 3~1.000 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83 4,表明不同湖桑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但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的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结论]4个亚类清楚地代表了141份湖桑的遗传关系,并为桑树品种的优化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桑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检测大麻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李娜 黄书琴 +4 位作者 黄艳梅 马秋丽 张林 杨志军 裴黎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初步检测和分析中国云南和内蒙地区毒品原植物大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用CTAR法提取大麻基因组DNA,设计10个ISSR引物,扩增产物采用6%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法检测,根据出现的条带数目和片段大小...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初步检测和分析中国云南和内蒙地区毒品原植物大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用CTAR法提取大麻基因组DNA,设计10个ISSR引物,扩增产物采用6%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法检测,根据出现的条带数目和片段大小等分析大麻的多样性。结果:从1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的4个引物用于2个地区的大麻基因组DNA扩增,PCR产物可以检测到51条重复性较好、带型清晰的DNA片段,其多态性总体比率为78.43%。云南地区和内蒙地区大麻样品可分别获得43和3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33条(76.74%)和21条(63.64%)。结论:I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大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于鉴别犯罪现场大麻检材的产地及种属来源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大麻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