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用户算法感知中的技术意识和社会意识——基于用户主体性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晏齐宏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2,共12页
每个媒介时代都有特定的技术意识,用户媒介实践是技术意识的重要生成土壤。青年群体的新媒介使用经验较为丰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算法感知,是透视技术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棱镜。算法感知,即用户在算法实践中所进行的对算法运作逻辑的理解... 每个媒介时代都有特定的技术意识,用户媒介实践是技术意识的重要生成土壤。青年群体的新媒介使用经验较为丰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算法感知,是透视技术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棱镜。算法感知,即用户在算法实践中所进行的对算法运作逻辑的理解和推理。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在技术、应用、商业等层面理解算法,这反映出效率至上、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技术意识。在具体的算法实践中,青年群体的算法期待与偏差也呈现了技术意识和社会意识,如实用主义与多元正确、隐私感知与隐私意识、技术发展与个人发展、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人性弱点与商业文化、算法客观性与价值观等。这些意识一定程度上是算法语境下用户主体性建构的重要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技术意识 社会意识 主体性 青年
下载PDF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和情感的双路径模型
2
作者 张兰霞 李佳敏 毛孟雨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双路径模型,并检验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以及算法透明度的调节作用。针对397名零工工作者两阶段的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显著负向影响工作投入;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不仅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且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间的关系,还调节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这不仅丰富了算法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为相关组织开展科学的员工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投入 算法透明度 资源保存理论
下载PDF
基于感知哈希算法的特征融合玻璃瓶缺陷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傅莉 吉宏轩 +1 位作者 张宇峰 任艳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特征提取作为玻璃瓶缺陷检测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征集中丰富的特征信息将直接影响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传统的单一特征提取算法提取的特征信息往往过于单一,使得最终的检测准确率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 特征提取作为玻璃瓶缺陷检测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征集中丰富的特征信息将直接影响缺陷检测的准确率。传统的单一特征提取算法提取的特征信息往往过于单一,使得最终的检测准确率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特征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算法。针对不同缺陷边缘提取轮廓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感知哈希算法(Perceptual Hash Algorithm,PHA)的边缘检测算子选择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训练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检测算子选择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缺陷选择最适合的边缘检测算子,特征融合算法的瓶身缺陷检测平均准确率可达88.7%。较单一的HOG特征提取算法提升了7.99%,较单一的SIFT特征提取算法提升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 SIFT特征 支持向量机 感知哈希算法
下载PDF
数字原住民算法感知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静 孙国烨 吴丹 《情报资料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7,共8页
[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算法已然成为人们获取、利用信息不可或缺的“幕后伙伴”。然而,算法使用的负面效应逐渐被披露,与之对应的,人们对算法的认知、了解却十分匮乏。剖析算法感知构成及其在算法交互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算法已然成为人们获取、利用信息不可或缺的“幕后伙伴”。然而,算法使用的负面效应逐渐被披露,与之对应的,人们对算法的认知、了解却十分匮乏。剖析算法感知构成及其在算法交互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寻找算法感知培育方式,提升大众对技术环境变革的适应力。[方法/过程]本研究聚焦对数字环境具有极高适应力、与算法交互更加频繁的数字原住民,对29名在华留学生进行了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发现了算法感知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结论]本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原住民的算法感知由概念感知、数据感知、功能感知与风险感知构成。数字原住民通过平台选择进入算法环境,实现算法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算法感知。算法感知是其算法态度的来源,与算法态度共同作用影响数字原住民的算法管理行为。本研究明确了算法感知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此提出了算法感知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算法态度 算法交互行为 算法管理
原文传递
算法感知视角下跨平台信息推荐用户接受意愿研究
5
作者 毕达天 张雪 +1 位作者 米艳霖 孔婧媛 《图书情报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0-110,共11页
[目的/意义]旨在从算法感知的视角出发,探明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接受意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用户与智能算法交互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从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3方面阐释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算... [目的/意义]旨在从算法感知的视角出发,探明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接受意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用户与智能算法交互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从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3方面阐释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算法感知内涵,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框架,探究不同维度的算法感知对用户接受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隐私关注,进而提升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接受意愿,感知可问责性对隐私关注产生的负向影响最大;感知公平性和感知可问责性还可以增强用户的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对用户的推荐接受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为在线平台企业更好地实施跨平台信息推荐策略,以及互联网信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治理模式提供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推荐 算法感知 隐私关注 社会临场感 启发式—系统式模型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偏见感知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诗威 闫慧 《现代情报》 2023年第6期14-23,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关注用户对算法偏见的感知现状,为扩展信息领域不平等话语提供本土例证。[方法/过程]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型,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3个维度对社交媒体中的算法偏见话语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目的/意义]本文关注用户对算法偏见的感知现状,为扩展信息领域不平等话语提供本土例证。[方法/过程]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型,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3个维度对社交媒体中的算法偏见话语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对算法偏见的感知和理解包括:①算法偏见源自于数据和算法平台,偏见对象包括数据、内容和用户,用户对算法偏见情感多元;②话语文本的生产互动暗含用户意识形态;③用户对算法偏见的感知反映出信息分布不均衡、信息呈现不平等和数字不平等背后利益者相关者的权力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算法偏见 算法感知 批判性话语分析 信息不平等 数字不平等
下载PDF
6G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的感知算法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晓云 张小舟 +6 位作者 马良 王亚娟 楼梦婷 姜涛 金婧 王启星 刘光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高精度感知能力是6G移动通信系统满足未来众多应用场景的基础能力之一,通信感知一体化设计是6G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大多数通信感知一体化分析及设计更关注感知系统性能提升。然而,除提供高精度感知能力外,6G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中依然... 高精度感知能力是6G移动通信系统满足未来众多应用场景的基础能力之一,通信感知一体化设计是6G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大多数通信感知一体化分析及设计更关注感知系统性能提升。然而,除提供高精度感知能力外,6G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中依然具有较高通信传输速率的需求,因此通信与感知性能联合分析与设计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介绍3种经典的感知算法实现多目标测距与测速,从感知精度、通信性能、计算复杂度3个方面对算法展开分析,表明单独使用任一算法均无法同时实现感知精度、感知容量及通信速率的最优。其次,结合不同感知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感知算法,接收端依据测量到的接收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选择合适的感知算法来实现感知性能和通信性能的联合优化。最后,通过链路级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所提算法相对于任何单一算法可获得更优的感知精度和通信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蜂窝网络 6G 自适应感知算法 复杂度
下载PDF
好算法,坏算法?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过度劳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1 位作者 张志朋 谢宇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过度劳动。问卷调查发现(N=1004),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三个维度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效应:首先,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追踪评估会通过抑制工作自主性,进而导致过度劳动;其次,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行为约束会通过诱发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导致过度劳动;最后,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规范指导作为一种个体能够感知到的技术支持资源,不仅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算法行为约束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关系,还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过度劳动、算法行为约束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影响过度劳动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有助于学界辩证地认识算法控制这一新兴管理实践,并为我国零工经济市场中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序构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自主性 工作不安全感 过度劳动
下载PDF
基于感知学习算法的地铁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欣玉 王东旭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由于对异常地铁通信程度的不够完善,导致在故障定位阶段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感知学习算法的地铁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考虑到地铁通信系统输出日志中的单个异常状态受其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占比影响,无法直接作为判断通信设备是否存在... 由于对异常地铁通信程度的不够完善,导致在故障定位阶段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感知学习算法的地铁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考虑到地铁通信系统输出日志中的单个异常状态受其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占比影响,无法直接作为判断通信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的标准,对单位运行时间内地铁通信节点状态权重进行差异化设置后,实现对其异常严重程度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与告警阈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通信节点的故障告警函数,以此判断通信节点是否存在异常。在机器学习中的二元分类函数PLA算法中引入了误差函数,计算得到满足分类要求的目标参数值,根据分类结果判断各个通信节点的状态,实现对故障的定位。测试结果表明,在SINR阈值范围为-3dBm条件下,设计方法对故障定位的准确度为100.0%,在SINR阈值范围为-10dBm条件下,设计方法对故障定位的准确度为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学习算法 故障定位 告警阈值
下载PDF
算法悖论与制度因应——基于用户算法应用感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可 程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6,共13页
尽管我国算法治理的基本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但相关实证研究依然薄弱。我国用户算法应用感知大规模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反映出民众对算法风险的高度关注,也揭示出不同群体对算法关注的分歧、同一群体算法关注与算法行为的矛盾以及算法推... 尽管我国算法治理的基本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但相关实证研究依然薄弱。我国用户算法应用感知大规模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反映出民众对算法风险的高度关注,也揭示出不同群体对算法关注的分歧、同一群体算法关注与算法行为的矛盾以及算法推荐便利与算法关注的取舍。面对“算法悖论”的种种表现形式,应根据其内在机理予以制度回应,将“算法向善”嵌入“业务流程”,从“算法透明”迈向“算法素养”,经“过程公平”落实“算法公平”,借“算法问责”铸就“算法安全”,最终形成熨帖公众真实需求、平衡多元目标的中国算法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算法治理 算法悖论
下载PDF
应用群智感知算法的抓取机械臂轨迹跟踪方法
11
作者 祝毅鸣 刘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抓取机械臂的运行轨迹较为复杂,受环境干扰因素影响较大,在轨迹跟踪时存在跟踪误差大、跟踪效果差的问题。为提升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性能,提出应用群智感知算法的抓取机械臂轨迹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机械臂展开动力学分析,结合环境拟合... 抓取机械臂的运行轨迹较为复杂,受环境干扰因素影响较大,在轨迹跟踪时存在跟踪误差大、跟踪效果差的问题。为提升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性能,提出应用群智感知算法的抓取机械臂轨迹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机械臂展开动力学分析,结合环境拟合方法建立机械臂避障模型,生成机械臂最佳期望移动轨迹;再通过智能感知算法完成机械臂轨迹规划,并修正机械臂运动学逆解,从而降低机械臂的末端轨迹误差;最后通过建立的机械臂轨迹跟踪算法完成机械臂的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开展机械臂轨迹跟踪时,跟踪效果好,跟踪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感知算法 抓取机械臂 轨迹跟踪 动力学分析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地标性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算法
12
作者 孙晓波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40-347,共8页
为了改善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水平较低的问题,研究了地标性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算法。采集地标性建筑物数字高程数据、建筑物地面矢量数据以及建筑物表面纹理信息,通过SketchUp软件建立地标性建筑群的3维模型,分割地标性建筑群... 为了改善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水平较低的问题,研究了地标性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算法。采集地标性建筑物数字高程数据、建筑物地面矢量数据以及建筑物表面纹理信息,通过SketchUp软件建立地标性建筑群的3维模型,分割地标性建筑群空间区域,优化元胞自动机的元胞边长、火灾蔓延速度、元胞状态以及元胞着火概率,将优化后的元胞自动机应用于建筑群3维模型中,获取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感知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风向下感知的火灾蔓延风险空间均未超过建筑群边界,具有可行性;风险空间建模均方误差低于0.16,能够精确感知地标性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空间,提高了风险空间感知水平,为地标性建筑群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 建筑群 火灾蔓延风险 空间感知算法 3维模型 元胞自动机
下载PDF
基于FLOM和LSTM的频谱感知算法
13
作者 赵韵雪 朱晓梅 曹秀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6-1664,共9页
为解决现有频谱感知检测方法在Alpha噪声中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LOM(fractional low order moment,FLOM)和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利用分数低阶矩在解决非高斯噪声下感知性能退化的强大能... 为解决现有频谱感知检测方法在Alpha噪声中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LOM(fractional low order moment,FLOM)和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利用分数低阶矩在解决非高斯噪声下感知性能退化的强大能力以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解决时序特性问题上的强大处理能力,设计一个频谱感知算法。不同于现有的基于能量和协方差矩阵等二阶统计量的频谱感知,利用FLOM对数据进行分数低阶预处理后,LSTM通过提取分数低阶协方差矩阵的特征进行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的频谱感知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概率。在低信噪比下,基于分数低阶矩阵感知的LSTM检测方案的检测概率比其它基于数据驱动的检测方法改善了至少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分数低阶矩 LSTM神经网络 非高斯噪声 分数低阶预处理 频谱感知算法
下载PDF
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策略选择
14
作者 张志朋 闻效仪 +2 位作者 钱智超 高雪原 裴嘉良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52名零工工作者3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对其情绪劳动策略(浅层扮演和深层扮演)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算法评估约束能够通过影响零工工作者的交互性心理紧张...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52名零工工作者3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对其情绪劳动策略(浅层扮演和深层扮演)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算法评估约束能够通过影响零工工作者的交互性心理紧张对其浅层扮演产生正向影响,对其深层扮演产生负向影响;在线社群支持削弱了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到交互性心理紧张的正向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了交互性心理紧张在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和两种情绪劳动策略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评估约束 交互性心理紧张 在线社群支持 情绪劳动
下载PDF
基于改进姿态感知算法的钻井液大数据辅助分析方法
15
作者 王建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15期63-65,共3页
在分析钻井液大数据阶段,由于缺乏对数据与数据来源状态之间关系的判断,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相对较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姿态感知算法的钻井液大数据辅助分析方法。在姿态感知算法中引入了自适应调整机制,在对钻井液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价后... 在分析钻井液大数据阶段,由于缺乏对数据与数据来源状态之间关系的判断,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相对较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姿态感知算法的钻井液大数据辅助分析方法。在姿态感知算法中引入了自适应调整机制,在对钻井液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价后,将数据关键特征作为初始钻井液三维姿态的输入值,感知钻井中整体钻井液的姿态。在分析钻井液大数据阶段,根据井底压力与钻井液状态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溢漏风险,并结合钻井泵的运行情况,实现对溢漏风险状态下钻井液溢漏体积的计算。在测试结果中,设计分析方法对于钻井液溢漏体积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姿态感知算法 钻井液大数据 辅助分析 自适应调整机制 关键特征 井底压力 溢漏风险
下载PDF
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压缩感知算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唐亮 周正 +2 位作者 石磊 姚海鹏 张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19-1923,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探测目标源时会碰到处理能力不足和能量缺乏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能量均衡的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与传统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不同,所提出的算法在选择观测向量时不仅考虑了重构性能,还考虑了节点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探测目标源时会碰到处理能力不足和能量缺乏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能量均衡的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与传统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不同,所提出的算法在选择观测向量时不仅考虑了重构性能,还考虑了节点的能量均衡,防止某些节点过快消耗能量而导致整体网络结构的破坏。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将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和能量均衡压缩感知算法相结合,通过门限值的选择达到灵活配置的目的。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同时能够实现能耗和收敛性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 能量均衡 门限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感知器算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许建华 张学工 李衍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89-695,共7页
为了提高经典 Rosenblatt感知器算法的分类能力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感知器算法 ,简称核感知器算法 ,其特点是用简单的迭代过程和核函数来实现非线性分类器的一种设计 .核感知器算法能够处理原始属性空间中线性不可分问题... 为了提高经典 Rosenblatt感知器算法的分类能力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感知器算法 ,简称核感知器算法 ,其特点是用简单的迭代过程和核函数来实现非线性分类器的一种设计 .核感知器算法能够处理原始属性空间中线性不可分问题和高维特征空间中线性可分问题 .同时 ,文中详细分析了其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势函数方法和支持向量机等非线性算法的关系 .人工和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 :与线性感知器算法相比 ,核感知器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函数 非线性感知算法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优化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的频谱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臣昊 杨震 肖小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0-756,共7页
近年来,压缩感知理论依旧是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将压缩感知应用于频谱检测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降低检测时采样率,因此可以减轻硬件处理的压力。因此适合用在频谱检测技术中,特别是宽带信号的频谱检测。本文对... 近年来,压缩感知理论依旧是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将压缩感知应用于频谱检测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降低检测时采样率,因此可以减轻硬件处理的压力。因此适合用在频谱检测技术中,特别是宽带信号的频谱检测。本文对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BCS,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频谱检测技术中。在BCS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减小高斯随机观测矩阵列向量的相关度,实现对观测矩阵的优化,得到一种优化的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称其为OBCS算法,即Optimized BCS)。在MATLAB仿真中,本文提出将数零法作为频谱检测判决规则,并使用BCS和OMP算法作为对照,验证了OBCS算法无论在重构误差、检测概率还是虚警概率等指标上都具有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检测 压缩感知 优化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 数零法
下载PDF
感知器算法在运动想象脑电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坤 周晓兰 +2 位作者 唐希雯 张道信 吴小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230-232,共3页
基于脑电(EEG)的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全新对外信息交流和控制技术。及时有效地提取和识别与运动想象相关的脑电模式可以帮助严重瘫痪病人控制光标... 基于脑电(EEG)的脑机接口(BCI)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全新对外信息交流和控制技术。及时有效地提取和识别与运动想象相关的脑电模式可以帮助严重瘫痪病人控制光标或辅助运动设备以替代其受损的运动功能,建立一种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新途径。论文将以EEG(C3,C4)两个通道的mu节律能量作为特征向量,用感知器算法对左右手运动想象脑电模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正确识别率可达87.86%。由于感知器算法计算简单,故可以认为,感知器算法在脑机接口的应用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 脑电 脑机接口 特征提取 分类
下载PDF
用户算法感知对反馈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晏齐宏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87,共12页
算法感知是分析算法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路径之一。本研究基于算法感知路径,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个人—行为关系为分析框架,分析用户算法感知对反馈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用户在媒介实践中感知到信息是由算法推荐的,... 算法感知是分析算法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路径之一。本研究基于算法感知路径,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个人—行为关系为分析框架,分析用户算法感知对反馈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用户在媒介实践中感知到信息是由算法推荐的,并基于所接收的信息(静态环境)这一算法输出结果进行反馈,特定反馈也受到动态社会环境的规约。第二,用户基于算法理解(心理认知)进行反馈,对于不同的算法推荐逻辑,反馈机制有所不同。第三,外界环境、用户认知心理的交互,呈现在对算法的感知模式中,感知模式会引导反馈行为,但具体情况因个人、环境等不可抗因素而有所差异。本研究基于算法感知的反馈行为,从经验层面说明了算法感知概念提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反馈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 感知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