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作为两种不同的主体性,其基本特点分别是占有与生产。具有个人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客观性知识观、以机械学习为主、丧失与他人交往,最终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具有类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 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作为两种不同的主体性,其基本特点分别是占有与生产。具有个人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客观性知识观、以机械学习为主、丧失与他人交往,最终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具有类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建构性知识观、以意义学习为主、建立与他人合作的关系,最终实现自主全面的发展。要实现学生学习活动中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的转变,就要关注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对人际互动的参与以及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 类主体性 占有 生产 学习活动
下载PDF
从个体主体性到类主体性——当代主体性形态转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4-57,共4页
从个体主体性发展到类主体性,是主体性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文章试就此种主体性形态转换的实质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主体形态的变革、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以及发展范式的转换。
关键词 个体主体性 类主体性 主体形态 主客体关系 发展范式
下载PDF
人类主体性的发生及其心理依据
3
作者 李建夫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6,共7页
人的灵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创造性,人的发展潜能,总之,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中确立,在历史上发展,贯穿于人类发展和文明创造的始终。人这个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主体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文明过程中日益展开、日益丰富的身... 人的灵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创造性,人的发展潜能,总之,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中确立,在历史上发展,贯穿于人类发展和文明创造的始终。人这个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主体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文明过程中日益展开、日益丰富的身心动能。主体,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时代与阶级的产物;主体性,也必然带上文化的色彩,社会的痕迹,时代的精神,阶级的特征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主体性的发生及其心理依据。一、人类主体的发展历程人类带着最简单的需要心理从动物世界挣脱出来,又在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意识推动下跨入了文明的历程。需要,既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始起点,又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最早的需要是与肉体相关的饱暖需要、安全需要和性欲需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才在原始需要基础上出现了生产活动的需要、社会安全的需要、娱乐和审美的需要、情爱(专诚的性爱)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意识 心理依据 外射 心理交流 需要心理 类主体性 安全需要 审美意识 生活意识 审美主体
下载PDF
主体性类型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金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2期42-45,共4页
主体性学说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主体性类型。从主客体关系角度来看,主体性可以区分为实践主体性与认识主体性两种基本类型,依据主体存在的方式,主体性包括类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与个体主体性。它们具有各自的含义、特点及其表现。
关键词 实践主体性 认识主体性 类主体性 群体主体性 个体主体性
下载PDF
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生长与造就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维娜 《教育学术月刊》 1997年第6期12-15,共4页
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生长与造就马维娜主体性的造就,既是素质教育的特质,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造就,不仅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过程。主体性是内在精神的生长,主体性的造就,表现为“个体主体性—类主体... 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生长与造就马维娜主体性的造就,既是素质教育的特质,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造就,不仅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过程。主体性是内在精神的生长,主体性的造就,表现为“个体主体性—类主体性—社会主体性”的生长过程。其中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实践 自我意识 群体主体性 内在需要 社会主体性 类主体性 生长过程 主体性思想
下载PDF
新型主体性的构建前提和理论内涵
6
作者 李长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文章试图在反思意义上重建一种新型主体性,并对其构建前提和理论内涵进行论述,即以处理好自由和责任、生存需要和自然负荷以及实践和素质三种关系为构建前提,构建一种合理节制、全面发展以及个体与类相统一的主体性。
关键词 新型主体性 重建 类主体性
下载PDF
论文学主体性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学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2-90,63,共10页
一、主体性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人作为整体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类。人的类本质(essence of sort)不是生物学的规定,而是社会学的规定。有的论者根据人的类别性(nature of sort)中“nature”这个词可译为“自然”便认为“人性”就是人的... 一、主体性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人作为整体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类。人的类本质(essence of sort)不是生物学的规定,而是社会学的规定。有的论者根据人的类别性(nature of sort)中“nature”这个词可译为“自然”便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更多的论者倾向认为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性,尽管笼统讲人的社会性并不等于解决人的本质的全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主体性 三个层次 本质 主客体关系 社会性 马克思恩格斯 群体主体性 主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 个体主体性
下载PDF
比斯塔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贡献与不足
8
作者 徐乐乐 何美姣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主体性在比斯塔教育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其教育思想的境脉,也是其不断发展和关注的重要领域。比斯塔以批判哲学意义上的传统人本主义为逻辑起点,构建主体性教育理论内涵,即公共性、他者性和类主体性。比斯塔运用其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照... 主体性在比斯塔教育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其教育思想的境脉,也是其不断发展和关注的重要领域。比斯塔以批判哲学意义上的传统人本主义为逻辑起点,构建主体性教育理论内涵,即公共性、他者性和类主体性。比斯塔运用其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照教育现实问题,揭示当代西方主体性教育因测量文化、绩效问责制以及学习语言的趋势而被边缘化。基于此,比斯塔主张从两个维度重构主体性教育话语和实践:基于教育政治的维度,将教育视作解放的事业,以平等为起点构建民主教育环境,以及重构教育的原初责任,创设与他者共在的伦理空间;基于教育方法的维度,提倡重新发现教学,重申教学和教师的他者之维,给予主体性存在更多可能性。对比斯塔主体性教育思想的阐述与反思,有助于思考我国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公共性 他者性 类主体性 重申教学
原文传递
主体问题:研究框架转换及其趋向
9
作者 任平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1期36-42,共7页
近来,关于主体、主体性问题又成为我国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在争论过程中,尽管人们可以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分歧意见,但从各种意见所取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哲学框架来看,都是承袭了已被马克思所扬弃的狭义“单一主体——客体”两极框... 近来,关于主体、主体性问题又成为我国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在争论过程中,尽管人们可以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分歧意见,但从各种意见所取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哲学框架来看,都是承袭了已被马克思所扬弃的狭义“单一主体——客体”两极框架。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所固有的不可忽视的缺陷,迄今仍然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理解上的偏颇,因此理应加以纠正。本文仅就“主体——客体”框架束缚中的各主体观的缺陷作出分析,进而在“主体——客体——主体”新框架中对主体作出新的界定。一、对关于主体的诸哲学观念的评析所谓“主体——客体”框架,是指将主体的考察限定在单一主体与客体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构中。这一框架的主体观有以下几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主体性 交往活动 交往结构 自主性 交往主体 关系结构 社会关系 主体形态 马克思主义 性问题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主题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天宝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讨,从八十年代由哲学、文学领域发端,进而向教育领域全面辐射,迅速扩展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股研究热潮。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教育。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当代教育实验 类主体性 创造教育 学生主体性发展 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主体性素质 实验研究 教育理论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媛红 刘发明 《理论导报》 2010年第12期26-27,共2页
实现'以人为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性水平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离开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 实现'以人为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性水平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离开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主体性 以人为本 群体主体性 个体主体性 三个层次 对象性活动 首要任务 能力建设 依存关系 一致性
原文传递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种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8
12
作者 鲍宇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从教育哲学角度审视、反思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观,深入剖析隐藏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内的个人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矛盾,理性批判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追求及探询证实通识教育的理性主义价值,以寻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理... 从教育哲学角度审视、反思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观,深入剖析隐藏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内的个人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矛盾,理性批判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追求及探询证实通识教育的理性主义价值,以寻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理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 类主体性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下载PDF
设计思维——创造生活的力量
13
作者 王艳群 张丙辰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7年第12期60-63,共4页
思维是设计力量的源泉。设计与人类思维相生相伴,设计思维成为人类主体性实践思维。设计思维从设计的知识开始,而知识又来源于生活,对不同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性的关怀程度,将会在不同程度上激发设计者的思维灵感。
关键词 设计思维 思维 不同人群 设计活动 类主体性 力量
下载PDF
认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4
作者 肖前 《求索》 1988年第6期3-5,共3页
认识论在现代已经走出了自身狭小的圈子,成为了现代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我们应该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总结认识论的发展。 现代认识论是现代化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主体性高扬进一步要求认识主体性的产物,也是现代的“智力时代”... 认识论在现代已经走出了自身狭小的圈子,成为了现代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我们应该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总结认识论的发展。 现代认识论是现代化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主体性高扬进一步要求认识主体性的产物,也是现代的“智力时代”、“信息时代”的产物。因此,现代认识论在格局上超越了以前认识论的框架,这也是时代格局、实践格局变化的产物。这是我们研究现代认识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认识论 实践唯物主义 认识主体性 类主体性 实践基础 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 格局变化 现代化 知识论
下载PDF
Emptiness (Sunyata) for Caring the Self in the Middle Path: Reinvestigating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of Ngggrjuna
15
作者 Mathew Varghe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47-361,共15页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ed the unique concept of "emptiness" (gnyata) to explain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mptiness" is dependent co-arising of various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worldly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is concept is used in expla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person and how it is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process of human existence. The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re imprecis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ut Ngrjuna's philosophy enables us to explain subjectivity conclusively, without it having to be explained using metaphysical positions. Sunyata may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concept of non-self: not for negating the self but for caring self from the problems of life by making it centered in the Middle Path (madhyama-pratipat), where one may naturally be able to use his wisdom (prajh)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not mere knowledge (na). Sanyat is understood using fourfold (catus.kot.i) logical analysis, not twofold analysis employed normally by other philosophers. Here, the Buddhist notion of self as the co-depende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ive aggregates (pahcaskandhas) is reinterpreted using the unique method of tetralemma (catus.kot. i). This critique explores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conceptions on "human reasoning, "logocentrism," and the objec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modern science." After careful cross examination of the riv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it reasons out why the "rationale of nature" is always superior to "human reasoning" and "logocent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dom subjectivity Middle Path co-dependent co-arising five aggregates LOGOCENTRISM
下载PDF
三仙姑形象的多重文化隐喻——重读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形象具有多重文化隐喻,可从性别研究、人类学乡村研究和现代性研究等多重视角加以探究。在现实层面上,三仙姑是乡村新旧秩序的双重游离者,转变前的三仙姑固然不属于新秩序,也游离于旧秩序;转变后的三仙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形象具有多重文化隐喻,可从性别研究、人类学乡村研究和现代性研究等多重视角加以探究。在现实层面上,三仙姑是乡村新旧秩序的双重游离者,转变前的三仙姑固然不属于新秩序,也游离于旧秩序;转变后的三仙姑,表面看起来是加入新秩序,但实际上是被迫回归了旧秩序——被改造成"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即回到了"长幼有序"的传统乡村秩序中。在文化层面上,三仙姑形象则提示着现代性叙事所无法命名的传统乡村边缘、暧昧的女性文化形态——三姑六婆文化。这一文化形态在父权传统中固然受到贬抑,但尚能在自在、混沌的乡村世界中获得容身之所;随着乡村现代性运动的加剧,其存在根据日益丧失。三仙姑形象的塑造还与15—18世纪欧洲猎巫运动对女巫的表述逻辑以及现代性对女性身体的监控与改造逻辑密切相关。总之,三仙姑的形象可以看作是自在混沌、难以被现代性整合的传统乡村文化身份的转喻,表征着一种迥异于现代主体的另类/他者主体性。这种另类主体性因与现代性逻辑所定义的主体性(小二黑、小芹所表征的乡村新型主体性)截然不同,而遭致改造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仙姑 “三姑六婆”文化 身体与身份 类主体性
原文传递
论《易传》的生生观念与《中庸》之诚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平 《孔子研究》 1987年第2期42-49,共8页
《易传》认为天地生生不已即是天道。天道生生,不仅是万物生命之源,而且是善与美的价值之源。《中庸》推演《易传》的思想,提出诚的观念。作为本体范畴,诚是生生不己的天道,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作为道德范畴,诚是天地的善性,也是人的... 《易传》认为天地生生不已即是天道。天道生生,不仅是万物生命之源,而且是善与美的价值之源。《中庸》推演《易传》的思想,提出诚的观念。作为本体范畴,诚是生生不己的天道,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作为道德范畴,诚是天地的善性,也是人的善性。人如果能认识人性之善,并发展它而成为至善,就不仅是人道自身的完成,也是天道至诚的实现。在实现诚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得到升华,取得宇宙意义: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范畴 人性 善与美 朱熹 合理性 类主体性 主体精神 道德论 人之道 中庸
原文传递
以启蒙为桥梁重审人的困境和出路
18
作者 吴义勤 陈培浩 《广州文艺》 2019年第8期132-133,共2页
启蒙如今虽是一个不怎么受待见的词,但无疑依然是理解20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变迁,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历史,乃至于理解新科技崛起背景下人学话语的贫困及其出路的重要入口。什么是启蒙?康德的回答是:'启蒙是人类从自我造成的不成... 启蒙如今虽是一个不怎么受待见的词,但无疑依然是理解20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变迁,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历史,乃至于理解新科技崛起背景下人学话语的贫困及其出路的重要入口。什么是启蒙?康德的回答是:'启蒙是人类从自我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不成熟是指缺少他人的教导就没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启蒙话语 类主体性 神学化 困境和出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