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妇女血清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苏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SRC-3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骨质疏松症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SRC-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清SRC-3水平与骨密度分级呈负相关(r=-0.543,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RC-3浓度值0.297 ng/m L是骨质疏松的诊断临界值。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RC-3水平与BMI(r=0.395,P<0.001)和腰椎BMD(r=0.503,P<0.001)呈正相关。结论:SRC-3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丢失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骨量丢失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郭桢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78,711,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择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例,术前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L1-4)骨密度,根据WHO颁布的诊断标准,分为试验组(腰椎BMD T评分<-2.5,10例)和对照组(T评分>-1.0,10例),术中取一侧开路器切除的粗隆部位松质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等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组织中SRC-3,PGC-1α,CBP/P300,P/CAF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36,0.003,0.027),OPN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4)。Osteocalin m RNA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RC-3和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分别下调了(53.23±0.55)%(P=0.037)和(72.17±0.64)%(P=0.003)。结论 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下载PDF
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SRC-3及PGC-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艳婷 魏秋实 +3 位作者 吴庆荣 谭新 罗骏 邓伟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5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骨髓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骨髓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均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造模4 d后,中药组给予补肾壮骨颗粒2.5 mg/kg灌胃,阿仑膦酸钠组给予阿仑膦酸钠7 mg生药/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大鼠血清SRC-3及PGC-1α水平;处死大鼠,运用小动物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4组大鼠股骨离体骨密度(BM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骨髓组织中SRC-3 mRNA及PGC-1α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血清SRC-3、PGC-1α水平及SRC-3 mRNA、PGC-1α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阿仑膦酸钠组(P均<0.05);阿仑膦酸钠组SRC-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血清SRC-3、PGC-1α水平和PGC-1α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和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可能通过提高去势大鼠血清及骨髓组织中SRC-3和PGC-1α分子及基因表达水平而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颗粒 去势大鼠 骨密度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SRC-3、PGC-1α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梁谦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4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匹配选择64例骨质疏松症且未合并骨折者作为对照A组及64例健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4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匹配选择64例骨质疏松症且未合并骨折者作为对照A组及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腰椎骨密度,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RC-3、PGC-1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D值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BMD值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RC-3、PGC-1α水平分别为(0.186±0.056)ng/m L、(1.84±0.53)ng/m L,均低于对照A组[(0.347±0.068)ng/m L、(2.95±0.47)ng/m L]和对照B组[(0.713±0.072)ng/m L、(4.88±0.71)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SRC-3和PGC-1α水平均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CF患者的BMD值与血清SRC-3和PGC-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7,0.526,P<0.05)。结论:OVCF患者的血清SRC-3和PGC-1α水平较低,且BMD与其密切相关,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了OVCF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α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