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热蒸汽对卵类粘蛋白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温平威 涂宗财 +1 位作者 王辉 胡月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9-637,共9页
基于传统热处理方式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有害糖基化反应末期产物等缺点。以卵类粘蛋白(OVM)-还原糖(1∶0.03,W/W)体系为对象,研究新型高温热处理技术-过热蒸汽对OVM糖基化反应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 基于传统热处理方式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有害糖基化反应末期产物等缺点。以卵类粘蛋白(OVM)-还原糖(1∶0.03,W/W)体系为对象,研究新型高温热处理技术-过热蒸汽对OVM糖基化反应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1~3 min)的过热蒸汽(110和120℃)处理即可促使OVM发生糖基化反应,其中不同糖的糖基化反应活性顺序为核糖(五碳糖)>葡萄糖(六碳糖)>乳糖(二糖),糖基化反应后蛋白质的自由氨基含量由19.97 mg·mL^(-1)分别最低降为2.93,5.04和6.69 mg·mL^(-1)。不同条件处理下OVM糖基化产物的紫外光谱未见显著的波峰位移,但最大吸收峰峰值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大部分为降低的,说明OVM的球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还原糖的修饰掩盖了OVM上的发色基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其中核糖糖基化反应下效果最为显著。糖基化反应后,荧光光谱峰强度显著降低,其中核糖糖基化反应降低率最大,其次为葡萄糖和乳糖,表明蛋白质内部暴露的荧光基团去折叠导致荧光猝灭。此外,还原糖作为猝灭剂渗透入蛋白质框架中,与荧光基团反应,抑制其荧光发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经过热蒸汽处理后OVM糖基化产物3300 cm-1处的峰变窄,表明N—H的含量减少或者发生反应,从而使N—H伸缩振动频率降低。2000~2500和500 cm-1附近出现了较多杂峰,表明蛋白质发生降解或者有糖基化反应中间产物生成。MALDI TOF MS分析表明热蒸汽处理下,OVM-核糖体系、OVM-葡萄糖体系各有约6个糖基化反应位点,OVM-乳糖体系有约2个糖基化反应位点。糖基化反应后有OVM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形成,其中核糖和葡萄糖与OVM反应产生的聚合物最为显著,乳糖与OVM反应产生的聚合物较少。该研究可为短时微糖糖基化反应及过热蒸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 糖基化 光谱分析 类粘蛋白
下载PDF
在卵类粘蛋白手性柱上拆分药物对映体西替利嗪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玉萍 宋雅茹 +3 位作者 王德发 杨亦平 侯冬岩 欧阳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建立利用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拆分西替利嗪对映异构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色谱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和该蛋白柱的部分拆分机理。方法:西替利嗪溶解在流动相中配成浓度为22μg·mL-1的溶液,用Ultron Es-OVM柱(5μm... 目的:建立利用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拆分西替利嗪对映异构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色谱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和该蛋白柱的部分拆分机理。方法:西替利嗪溶解在流动相中配成浓度为22μg·mL-1的溶液,用Ultron Es-OVM柱(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与有机改进剂(甲醇或乙醇或乙腈)的混合溶液,紫外器波长230 nm,柱温25℃。结果:首次利用卵类粘蛋白手性柱成功拆分了西替利嗪药物对映体,最佳分离条件: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钾(pH 6.20,用磷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调节)(18:82),流速0.5 mL·min-1,出峰时间在20 min内,分离度达到1.68。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无需柱前衍生,可方便用来拆分和检测西替利嗪对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手性柱 药物对映体拆分 西替利嗪 高效液相色谱 立体化学 精神抑郁类药
下载PDF
血清类粘蛋白2下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转录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洪源 成军 +2 位作者 杨倩 刘妍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RM2编码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 ORM2载体;将该质粒与SP Ⅰ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报告载体pCAT3-SP Ⅰ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 并以pCAT3-SP Ⅰ单独转染HepG2细胞系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 结果:pCAT3-SPⅠ在HepG2细胞中能够启动CAT的表达; 共转染实验pCAT3-SP Ⅰ+pcDNA3.1(-)-ORM2组CAT 的表达活性较pCAT3-SP Ⅰ下降了81.9%. 结论:OKM2蛋白具有对HBV-SP Ⅰ的反式抑制作用.本实验验证了我室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HBV-SP Ⅰ特异结合蛋白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HBV-SP Ⅰ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与SP Ⅰ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类粘蛋白2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基因启动子I ORM2 HBV 转录活性 基因编码
下载PDF
鸡蛋主要过敏原卵类粘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载体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大玮 邬玉兰 +2 位作者 刘志刚 吴序栎 孔小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831,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PET表达载体克隆,表达鸡蛋主要过敏原卵类粘蛋白基因,为鸡蛋过敏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以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方法:提取鸡输卵管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卵类粘蛋白基因(ovomucoid,OVM),并与已... 目的:本研究利用PET表达载体克隆,表达鸡蛋主要过敏原卵类粘蛋白基因,为鸡蛋过敏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以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方法:提取鸡输卵管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卵类粘蛋白基因(ovomucoid,OVM),并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该片段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成功克隆鸡蛋主要过敏原卵类粘蛋白(ovomucoid,OVM)的全长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33bp(包括终止密码子),编码210个氨基酸,与GenBank提供的OVM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该序列编码的蛋白为小分子量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kD,与理论值均相符。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结论:本研究采用体外重组的方法克隆出卵类粘蛋白基因,并实现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这为后续鸡蛋食品基础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类粘蛋白 基因克隆 原核载体 表达
下载PDF
类粘蛋白的遗传多态性对奎尼丁游离药物浓度与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4 位作者 曹晓梅 倪立 李勇 庄一义 宫剑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奎尼丁血清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3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奎尼丁血清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3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F1(n=10), ORM1S(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奎尼丁片200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清奎尼丁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结果:给药后24h内,3组不同ORM1表型者奎尼丁血清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 t1/2、 Cmax和tmax值相似。但ORMI F1表型组的奎尼丁游离浓度高于ORM1S和ORM1 F1S表型组,而其蛋自结合率(80.21±6.13T)却明显低于ORM1S(89.31±4.83%)(P<0.01)和ORM1 F1S(87.26±3.42%)(P<0.01)表型者;奎尼丁游离药物分数则分别为 ORM1 F1:19.79%,ORM1 S 10.69%和ORM1  F1S 12.74%(P<0.01)。结论:不同ORM1表型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奎尼丁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 ORM1 F1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奎尼丁 游离型药物 蛋白结合率 遗传多态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S,S-和R,R-N-对甲基苯磺酰基-1,2-二苯基乙二胺在卵类粘蛋白柱上的手性拆分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德发 宋雅茹 +2 位作者 胡玉萍 杨亦平 侯冬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7-409,共3页
利用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拆分了S,S 和R,R N 对甲基苯磺酰基 1,2 二苯基乙二胺(TsDPEN)。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调节剂的种类和含量、缓冲溶液的酸度、盐浓度和流速等色谱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采用... 利用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拆分了S,S 和R,R N 对甲基苯磺酰基 1,2 二苯基乙二胺(TsDPEN)。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调节剂的种类和含量、缓冲溶液的酸度、盐浓度和流速等色谱条件对拆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采用0 02mol/L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4 56)(含20%(体积分数)乙腈)作流动相,流速0 4mL/min,能得到最佳的基线分离。分离度和选择因子分别为2 67和2 23,流出时间在10min之内。方法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S-对甲基苯磺酰基-1 2-二苯基乙二胺 R R-N-对甲基苯磺酰基-1 2-二苯基乙二胺 类粘蛋白 手性拆分 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体分离
下载PDF
人血清类粘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侯一平 吴梅筠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随着法医血清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人类血液遗传标记已被国外学者报道。人类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简称ORM)就是其中之一。由于ORM表型频率在大多数人群中分布较好,具有较高的个人识别机率和非父排除率,因此,ORM... 随着法医血清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人类血液遗传标记已被国外学者报道。人类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简称ORM)就是其中之一。由于ORM表型频率在大多数人群中分布较好,具有较高的个人识别机率和非父排除率,因此,ORM是法医血清学一个很有应用前途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类粘蛋白 遗传标记 血清学 人类遗传学 非父排除率 个人识别 基因座 共显性等位基因 分型方法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类粘蛋白的遗传表型对阿米替林血浆游离型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2 位作者 曹晓梅 芮建中 郭联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85-388,393,共5页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 目的:探讨类粘蛋白(orosomucoid, ORM)表型对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血浆游离浓度和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方法:对28名健康受试者的去唾液酸血清ORM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进行表型分型.ORM1的三种表型分别为纯合子ORM1 F1 (n=10)、ORM1 S (n=8)和杂合子ORM1 F1S(n=10).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的硫酸阿米替林片50 mg,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RP-HPLC)和游离浓度(微超滤离心/RP-HPLC). 结果:给药后12和24 h,三组不同ORM1表型者阿米替林血浆总浓度的经时过程、血浆t1/2、Cmax和tmax值相似.与ORM1 S表型组比较,ORM1 F1表型组的阿米替林游离浓度较高;而蛋白结合率较低,12 h为(82.77±4.05)%,24 h为(79.99±4.39)% (P<0.01).杂合子ORM1 F1S表型组的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介于两组纯合子表型之间. 结论:不同ORM1表型,将明显影响弱碱性药物阿米替林的血清游离药物浓度和蛋白结合率;ORM1 F1表型者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而游离型药物浓度最高.临床用药中应予以注意,并适当调整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阿米替林 游离型药物 蛋白结合率 遗传多态性 抗抑郁药物
下载PDF
等电聚焦同步检测血浆类粘蛋白ORM_1和α1-抗胰蛋白酶M亚型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一平 苟清 吴梅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11-114,146,共5页
作者应用等电聚焦技术,建立了同步检测血浆类粘蛋白ORM_1亚型和α1-抗胰蛋白酶M亚型的方法。本法累计个人识别机率为0.8464,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3739,是同步电泳分型方法中鉴别效率较高的一种。此法为法医学亲子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关键词 血浆类粘蛋白 Α1-抗胰蛋白 遗传多态性 等电聚焦 同步电泳分型
下载PDF
辽宁汉族人血清类粘蛋白(ORM)型的分布及其在血痕精液(斑)及脑脊液中的检出
10
作者 丁梅 贾静涛 +1 位作者 梅津和夫 铃木庸夫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68-73,131,共7页
本文作者采用PAGIEF结合免疫固定法,调查了辽宁汉族群体(431人)ORM的分布,检出了ORM1型和ORM2型各8种表现型;对不同条件下的血痕标本进行检测,成功地检出了37℃保存2年血痕的ORM1型;首次由脑脊髓液中检出了ORM1型。ORM型的总鉴别机率为0... 本文作者采用PAGIEF结合免疫固定法,调查了辽宁汉族群体(431人)ORM的分布,检出了ORM1型和ORM2型各8种表现型;对不同条件下的血痕标本进行检测,成功地检出了37℃保存2年血痕的ORM1型;首次由脑脊髓液中检出了ORM1型。ORM型的总鉴别机率为0.7043,是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良好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类粘蛋白 等电聚焦 基因频率 血痕 精斑 脑脊髓液
下载PDF
类粘蛋白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药物蛋白结合率的关系
11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3 位作者 曹晓梅 李勇 庄一义 宫剑滨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类粘蛋白 遗传多态性 药物蛋白 蛋白结合率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热处理对蛋清卵类粘蛋白过敏原性及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晓霞 马美湖 +1 位作者 王丽英 黄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87-2491,共5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和紫外光谱(UV)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蛋清卵类粘蛋白过敏原性及构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热处理卵类粘蛋白的过敏原性降低,且随加热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不断降低。经不同温度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和紫外光谱(UV)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蛋清卵类粘蛋白过敏原性及构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热处理卵类粘蛋白的过敏原性降低,且随加热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不断降低。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卵类粘蛋白二级结构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之间相互转化,分子有序性降低;卵类粘蛋白的表面疏水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加热的温度的升高,具有紫外吸收的氨基酸残基逐渐暴露,最大吸光度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推断,卵类粘蛋白的构象改变导致其过敏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类粘蛋白 过敏原性 ELISA 圆二色谱 ANS荧光探针 紫外光谱
下载PDF
卵类粘蛋白柱手性拆分酮基布洛芬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解静 曹桂芳 徐诗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36-538,共3页
在卵类粘蛋白柱上 ,考察了酮洛芬对映体在 3种流动相体系下的保留行为 ,建立了同时分离酮洛芬及其甲酯两对对映体的较佳色谱条件。方法可用于酶法立体选择性水解或酯化过程中生成的
关键词 酮洛芬甲酯 手性拆分 类粘蛋白 HPLC
下载PDF
血痕中类粘蛋白型(ORM)分型方法的研究及基因频率的调查
14
作者 黄力力 喻忠义 +1 位作者 许溥博 崔家贵 《刑事技术》 1996年第2期5-8,共4页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固定技术对人血痕进行类粘蛋白型(ORM)分型,并调查了264名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健康献血员ORM表现型,结果ORMl F1 48.9%;ORM1 F1S 37.5%;ORM1 F1F2 3.0%;ORM1 S 9.8%;ORM1 F2S 0.8%;经吻合度...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固定技术对人血痕进行类粘蛋白型(ORM)分型,并调查了264名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健康献血员ORM表现型,结果ORMl F1 48.9%;ORM1 F1S 37.5%;ORM1 F1F2 3.0%;ORM1 S 9.8%;ORM1 F2S 0.8%;经吻合度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氏定律。其基因频率F1为0.6913;F2为0.2897;S为0.0189。电泳图谱清晰;分辨力好,可清楚地辨认F1、F2带;灵敏度高,检材用量仅5×2mm(血纱布);室温保存的血痕检材检出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类粘蛋白 血痕 等电聚焦分型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鸡蛋过敏原卵类粘蛋白
15
作者 梁汭 杨晓童 +2 位作者 黄厚今 周亚杏 麻小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色谱方法以获得保持免疫活性的高纯度卵类粘蛋白。方法将鸡蛋清中的卵粘蛋白等杂蛋白沉淀及pH调节的预处理,处理后蛋清液上样到CM-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柱上,然后收集目的蛋白浓缩,通过比较冷冻干燥后分离的...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色谱方法以获得保持免疫活性的高纯度卵类粘蛋白。方法将鸡蛋清中的卵粘蛋白等杂蛋白沉淀及pH调节的预处理,处理后蛋清液上样到CM-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柱上,然后收集目的蛋白浓缩,通过比较冷冻干燥后分离的卵类粘蛋白的重量与其在全蛋清中的比例来计算其得率,利用电泳分析卵类粘蛋白纯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卵类粘蛋白免疫活性。结果此方法纯化卵类粘蛋白时间短(少于2 h),卵类粘蛋白得率为45.8%,纯度为94.1%。此外,通过该方法纯化的卵类粘蛋白显示出与标准品相似的免疫活性。结论该分离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能保持卵类粘蛋白的免疫活性,可用于卵类粘蛋白的致敏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法 鸡蛋清 类粘蛋白
下载PDF
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拆分异丙嗪对映异构体
16
作者 刁全平 郭华 +3 位作者 罗维巍 李铁纯 回瑞华 侯冬岩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1-43,共3页
建立了异丙嗪对映异构体的HPLC手性拆分方法,利用卵类粘蛋白作为手性固定相,考查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含量、缓冲盐溶液的浓度、流动相pH值、流速等色谱条件对手性拆分的影响.优化条件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钾(0.01 mol/L)为6∶94(V/V... 建立了异丙嗪对映异构体的HPLC手性拆分方法,利用卵类粘蛋白作为手性固定相,考查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含量、缓冲盐溶液的浓度、流动相pH值、流速等色谱条件对手性拆分的影响.优化条件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钾(0.01 mol/L)为6∶94(V/V),p H=2.96,柱温为25℃,流速为0.7 m L/min,15 min内完成异丙嗪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分离度Rs=1.417.得出卵类粘蛋白手性固定相能够较好地拆分异丙嗪对映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手性拆分 异丙嗪
下载PDF
用等电聚焦法同步检测血浆类粘蛋白ORM_1亚型和Gc亚型
17
作者 喻忠义 黄力力 +1 位作者 许溥溥 崔家贵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0-82,共3页
作者应用等电聚焦加免疫印迹技术,样品经过神经氨酸酶的预处理,首次建立了同步检测血浆ORM1亚型和Gc亚型的分型方法。本法累计个人识别机率为0.8063,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4837。是同步电泳分型中鉴别机率较高的一种。
关键词 血浆类粘蛋白 型特异性成份 等电聚焦
全文增补中
类粘蛋白遗传多态性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4 位作者 李勇 庄一义 宫剑滨 蔡明虹 曹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的遗传多态性,为研究弱碱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个体差异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技术,对220名无血缘关...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血清类粘蛋白(orosomucoid,ORM)的遗传多态性,为研究弱碱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个体差异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技术,对220名无血缘关系个体去唾液酸的血清ORM表现型进行了研究,并获取其基因频率数据。结果ORM1座位的3个复等位基因(ORM1*F1、ORM1*F2和ORM1*S)控制着ORM1的5种表现型,其中ORM1F1占47.27%,ORM1S占5.46%,ORM1F1F2占3.18%,ORM1F1S占43.64%,ORM1F2S占0.45%。据此求得基因频率ORM1*F1为0.7068,ORM1*F2为0.0182,ORM1*S为0.2750。该座位多态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全部检出了由ORM2*A基因控制的ORM2A型。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ORM1座位具有遗传多态性,而ORM2座位不具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粘蛋白 遗传多态性 汉族 南京地区
原文传递
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的反应性及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楚海荣 林书祥 +4 位作者 侯丽英 张盈莹 朱黎娜 闫娟娟 李会强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对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初步探索我国鸡蛋过敏儿童卵类粘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方法以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纯品为抗原,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21例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对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初步探索我国鸡蛋过敏儿童卵类粘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方法以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纯品为抗原,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21例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与蛋白反应性,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应用DNAStar生物分析软件,预测并合成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肽段,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抗原表位与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A(≤1岁)组、B组(2~3岁包括3岁)、C组(〉3岁)的卵类粘蛋白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反应率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各过敏原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反应率较低。结论卵类粘蛋白sIgE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别,卵白蛋白sIgE在21例患者均可检测出,卵转铁蛋白s Ig E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别;应用DNAStar生物软件预测的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在天津地区反应性低,不是该地区主要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类粘蛋白 抗原表位 食物过敏 食品 儿童
原文传递
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一平 苟清 吴梅筠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25-27,69,共4页
作者用分离纯化的α-1酸性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与进口商品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特异性相同;与人血清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琼脂双向扩散法测得抗血清效价为128,检出α-1酸性糖蛋白... 作者用分离纯化的α-1酸性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与进口商品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特异性相同;与人血清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琼脂双向扩散法测得抗血清效价为128,检出α-1酸性糖蛋白的最低浓度为20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血清类粘蛋白 抗α-1酸性糖蛋白血清 抗血清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