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7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出血显像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巍 王观筠 +3 位作者 阚英 刘洁 张抒欣 杨吉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99m锝红细胞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RBC SPECT/CT)在诊断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86例临床怀疑为消化道出血并行^(9...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99m锝红细胞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RBC SPECT/CT)在诊断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86例临床怀疑为消化道出血并行^(99m)Tc-RBC SPECT/CT出血显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体内法标记,间断静态扫描至6 h平面显像,扫描过程中发现可疑阳性时立即行局部SPECT/CT显像;如无明显阳性发现,则延迟至6 h行断层显像。分析^(99m)Tc-RBC平面显像与^(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以“金标准”为参照,比较不同部位^(99m)Tc-RBC平面显像与^(99m)Tc-RBC SPECT/CT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检测的出血检出率为52.3%,高于^(99m)Tc-RBC平面显像(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标准”进行参照,^(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0.7%,高于^(99m)Tc-RBC平面显像(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例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显著高于^(99m)Tc-RBC平面显像(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5例怀疑中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99m)Tc-RBC平面显像(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有助于消化道出血原因及部位判断,^(99m)Tc-RBC SPECT/CT断层显像较^(99m)Tc-RBC平面显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能为精准地指导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诊断 消化道出血 ^(99m)Tc-RBC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RGD在核素显像中对类风湿关节炎评价滑膜新生血管分子显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闫文荟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84-989,共6页
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它引起关节软骨和骨的损伤,并导致关节结构重塑,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新生血管对于滑膜血管翳的侵袭和破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增强了血管翳的侵袭性... 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它引起关节软骨和骨的损伤,并导致关节结构重塑,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新生血管对于滑膜血管翳的侵袭和破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增强了血管翳的侵袭性并加速了软骨和骨的损伤。新生血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就开始发挥作用,并贯穿整个疾病进程。新生血管高表达整合素αvβ3,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上具有高度亲合力。利用分子成像技术来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与血管生成相关联分子对于早期检测、评估疾病活动性、选择针对性治疗以及预后评估都具有至关重要意义。本综述将PET和SPECT成像示踪剂根据其靶向αvβ3整合素进行分类,并列举不同类型RGD肽亚基放射性示踪剂与其结合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基于RGD亚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所带来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新生血管 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挑战与机遇
3
作者 兰晓莉 宋祥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祥铭 吕小迎 兰晓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利用放射性药物紧密结合分子影像与靶向核素治疗的优势,核医学逐步实现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疾病,有力促进了诊疗一体化的发展。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关节显像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缪蔚冰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放射性核素关节显像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能够判断疾病的活动性,评价其对治疗的反应。本文扼要介绍几种用于关节显像的放射性药物及该显像在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显像 放射性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张晓 张雅西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核素骨关节显像对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价值。方法 对31例确诊为RA患者进行^99mTc-羟基亚甲基二磷酸(MDP)全身骨关节显像检查,全部RA患者根据关节疼痛部位摄X线片,同时进行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 目的 探讨核素骨关节显像对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价值。方法 对31例确诊为RA患者进行^99mTc-羟基亚甲基二磷酸(MDP)全身骨关节显像检查,全部RA患者根据关节疼痛部位摄X线片,同时进行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滴度、关节压缩指数(JTI)、关节肿胀指数(JSI)测定。结果 31例RA患者骨显像阳性29例,诊断符合率93.5%,非RA关节炎(AS和OA)组和正常人组核素骨关节显像阳性率分别为80.0%和10.5%;在226个有临床表现的关节中,核素显像阳性是201个,总符合率为88.9%;在20例早期RA(≤2年)中,核素骨关节显像阳性率95%,X线片RA改变符合率20.0%;病变关节摄取示踪剂程度与JTI、JSI、ESR、CRP呈正相关(r为0.45-0.52,P<0.05)。结论 ^99mTc-MDP骨关节显像为骨关节无创伤性、功能性、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不强的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免疫学改变,对提高早期和活动期RA的诊断及评估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放射性显像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福锴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6-1322,1341,共8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优化诊断准确性、自动化处理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心肌灌注显像的数据采集处理、衰减校正、图像后处理、诊断报告及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为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核心脏病学的工作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放射性 心肌灌注显像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与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运用价值
8
作者 马华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与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淮安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诊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同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的结果进行回...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与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淮安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诊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同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显示骨转移38例,阳性率占95%。38例骨转移病例中,发生在中轴骨转移较多,主要部位以胸、腰椎为主,有20例,占骨转移例数的52.63%;骨盆次之,有13例,占34.21%;胸骨、四肢及四肢带骨、肋骨、颅骨转移占比较少,有5例,占13.16%,多部位骨转移灶有23例,占60.53%;PSA检测显示其浓度越高其放射性核素显示比例越高,两者呈现正相关,PSA<20μg/L患者,骨转移灶显示率较低。结论:PSA血清检测结果大于或等于20μg/L患者,应该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对疾病发展趋势的研判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技术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联合检查 临床运用价值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关节显像在风湿性骨关节病中的临床评价
9
作者 戴冽 张勇 +1 位作者 程木华 汤美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8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本文分析了39例风湿性骨关节显像结果,显示39例患者骨显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浓集;18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显像总分与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呈正相关;4例临床疑诊强直性脊柱炎(AS)而X线和/或CT表现正常者骨显像... 目的:本文分析了39例风湿性骨关节显像结果,显示39例患者骨显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浓集;18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显像总分与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呈正相关;4例临床疑诊强直性脊柱炎(AS)而X线和/或CT表现正常者骨显像骶髂关节阳性。提示骨显像可反映RA病情活动性,同时对AS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放射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核素骨显像56例分析
10
作者 魏明湘 左磊 余大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4816-4816,共1页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京京 张清 +4 位作者 蔡槱伯 刘玉涛 郝林 牛晓辉 何海燕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评价骨肉瘤的核素显像特征 ,以利于骨肉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方法  133例骨肉瘤患者做了 174次99Tcm 亚甲基二膦酸 (MDP)全身骨显像和 33次2 0 1Tl三时相局部显像 ,观察骨肉瘤的显像特征和对显像剂的摄取情况。结果  10 8例骨... 目的 评价骨肉瘤的核素显像特征 ,以利于骨肉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方法  133例骨肉瘤患者做了 174次99Tcm 亚甲基二膦酸 (MDP)全身骨显像和 33次2 0 1Tl三时相局部显像 ,观察骨肉瘤的显像特征和对显像剂的摄取情况。结果  10 8例骨肉瘤单发病灶的99Tcm MDP显像特征为病灶部位的高摄取 ,在放射性浓集的热区病灶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减低区 ,伴或不伴有软组织浓集 ,半定量分析摄取比值为 5 40± 3 42 (n =33) ;33例骨肉瘤2 0 1Tl三时相显像 :血流曲线明显升高 ,15min比值为 3 38± 2 12 ,3h为 2 0 3± 0 87。报告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在骨肉瘤多发病灶、肺转移灶及术后复发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示踪骨肉瘤成骨的生物学行为 ,在骨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放射性显像 MDP
下载PDF
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梅克尔憩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田青 朱好辉 +2 位作者 袁建军 李惠 鲍俊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其中超声诊断33例,假阴性5例,未出现假阳性;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24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1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9.13%(41/46)、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100%(8/8);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准确率52.17%(24/46)、敏感度52.63%(20/38)、特异度50.00%(4/8)。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敏感度与核素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具有无创、无辐射、价格易接受及敏感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梅克尔憩室 放射性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2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定德 李前伟 +3 位作者 厉红民 谢来平 罗朝学 刘广元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8例核素骨显像呈不典型表现的病例,分别进行病理活检,或X线、CT、MRI检查,或定期复查核素骨显像等进行随访,评价随访结果.结果 (1)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病例中,有肿瘤病史者骨转移...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8例核素骨显像呈不典型表现的病例,分别进行病理活检,或X线、CT、MRI检查,或定期复查核素骨显像等进行随访,评价随访结果.结果 (1)骨显像不典型表现的病例中,有肿瘤病史者骨转移的阳性率为22.4%(47/210),无肿瘤病史者骨转移的阳性率为7.9%(3/38),二者相差显著(P<0.01);(2)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中,好发部位的骨转移阳性率为30.5%(29/95),非好发部位则为19.4%(7/36),二者相差显著(P<0.01);(3)60.4%(150/248)的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是通过补充X线、CT、MRI检查或随访而最终明确诊断的;(4)28.0%(10/48)的不典型表现病例随访3个月时病灶无明显变化而6个月或12个月后病灶明显扩大或出现新的病灶.结论肿瘤骨转移非好发部位或无肿瘤病史患者的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也须高度重视,必要时考虑'双癌';应密切结合X线、CT、MRI检查综合分析;骨显像随访时间一般应为3~6个月以上,必要时可超过1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不典型表现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顺芳 时梅萍 +6 位作者 姚明 赵兰香 苏建中 顾伟勇 陆建英 谢文晖 董强刚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以及在免疫缺陷BNX小鼠的转移动物模型活体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注射入小鼠左心室,形成骨转移,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示踪下寻找到骨转移灶,...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以及在免疫缺陷BNX小鼠的转移动物模型活体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注射入小鼠左心室,形成骨转移,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示踪下寻找到骨转移灶,然后切除病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得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利用获得的第1代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经血液(动、静脉系统)和肺原位途径进行种植,按上述步骤重复多个循环。结果:染色体分析结果确定亲代SPC-A-1细胞经小鼠体内-体外连续筛选,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后显示,获得的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未改变人源细胞属性。99mTc-MDP和X射线的放射剂量对SPC-A-1BM细胞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111 MBq的99mTc-MDP对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生长的影响类似于且略小于40 kV、2 mA、4 s的X射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X线摄片检测出的小鼠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6%和31.3%、73.3%和100%以及94%和43%。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为建立人肺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及其免疫缺陷BNX小鼠转移动物模型活体成像提供了一种实用且便捷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小鼠 放射性显像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骨缺损修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克明 刘兴炎 +2 位作者 李旭升 葛宝丰 白孟海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用SPECT检查骨缺损修复效果。40只新西兰白兔均于两侧桡骨干造成15cm缺损后分成4组,A组植入25mg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纤维蛋白的复合物;B组植入25mgBMP;C组单纯植入纤维蛋白;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 用SPECT检查骨缺损修复效果。40只新西兰白兔均于两侧桡骨干造成15cm缺损后分成4组,A组植入25mg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纤维蛋白的复合物;B组植入25mgBMP;C组单纯植入纤维蛋白;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不同时间进行骨骼显像,同时进行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周发现再生性骨盐沉积活动,以A组最为活跃,B组其次,所揭示规律与组织学和放射学检查结果吻合。因此,SPECT和常规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更早、更全面地评价骨缺损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术 放射性 显像 骨缺损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滞留肾动态显像的GFR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晓佳 巴雅 +6 位作者 谢彬 李肖红 孙晓琰 王塞岗 刘立水 陈恺 秦永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因素,以及放射性滞留致GFR高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在GFR测定过程中,选择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感兴趣区(ROI)的两种常见因素,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其影响;对放射性核素...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因素,以及放射性滞留致GFR高估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在GFR测定过程中,选择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感兴趣区(ROI)的两种常见因素,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其影响;对放射性核素滞留的患肾分别采用全肾ROI勾画法和肾皮质ROI勾画法处理,比较两种方法对GFR测定的准确性。结果本底ROI的位置选择对GFR有影响;"弹丸"注射质量将直接影响肾血流灌注与患者病情的一致性,只有高质量的"弹丸"是获得真实GFR的前提;当放射性核素滞留时使用全肾ROI勾画法会高估肾功能,使用肾皮质ROI勾画法能得到真实准确的GFR值。结论在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值的整个过程中,显像剂的注射质量和本底ROI的选择,以及放射性核素滞留时ROI的勾画和滞留区的扣除对GFR的测定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测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是获得GFR准确结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小球滤过率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旭初 王荣福 +1 位作者 张春丽 左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与双血浆法测得的GFR(tGFR)高度相关(r=0.88,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gGFR=0.66tGFR+21.78,gGFR落在tGFR±15%、tGFR±30%和tGFR±50%范围内的受检者百分比分别为60.78%,89.56%和100%,gGFR与tGFR的偏差中位数为-1.23ml/1.73(m2.min),绝对偏差中位数分别为10.78ml/1.73(m2.min)。结论 在肾移植供体的筛选过程中,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提供准确的总肾及分肾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移植 放射性 肾动态显像 双血浆法
下载PDF
骨肉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50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洪彪 叶小娟 +1 位作者 占宏伟 孙达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肉瘤病人中的显像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 骨肉瘤患者行 99m Tc-MDP全身骨显像。结果  5 0例骨肉瘤部位 99m Tc- MDP摄取比值为 6 .80± 2 .6 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1±0 .0 4 ,P <0 .0 ... 目的 探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肉瘤病人中的显像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 骨肉瘤患者行 99m Tc-MDP全身骨显像。结果  5 0例骨肉瘤部位 99m Tc- MDP摄取比值为 6 .80± 2 .6 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1±0 .0 4 ,P <0 .0 1) ;其中 4 6例 (92 .0 % )肿瘤发生在四肢 ,其累及范围超过所在长骨 1/ 5与 2 / 5的分别为 2 1例(48.8% )和 16例 (37.2 % )。本组病例中发现转移 3例 (6 .0 % )。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以示踪骨肉瘤的特征和转移 ,在骨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放射性显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影的原因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超 左书耀 匡安仁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S)是核医学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随着WBS病例的增加,核医学科医师在阅片中遇见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图像越来越多,其中以骨外组织的异常放...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S)是核医学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随着WBS病例的增加,核医学科医师在阅片中遇见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图像越来越多,其中以骨外组织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影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放射性浓聚 骨外组织 骨骼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患者 医学科 早期诊断 检查项目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捍平 王大平 +2 位作者 朱伟民 熊建义 阮建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通过ROI方法定量对比两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区放射性浓集比值,nano-HA人工骨组成骨作用优于HA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 人工骨 骨缺损 放射性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