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1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35期5584-5590,共7页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 背景: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为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基于广义估计方程探讨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123例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9),研究组给予调督通脉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片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基线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建立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估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不同年龄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治疗0 d,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两组患者在目测类比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在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类风湿因子IgA、类风湿因子IgM、基质金属蛋白酶3、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4)治疗12周,研究组各年龄段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研究组23-35岁、36-50岁、51-60岁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治疗4周,研究组36-50岁、51-60岁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18-22岁、23-35岁患者综合疗效相当。结果表明,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6-50岁、51-60岁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估计方程 针灸 调督通脉针灸法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 年龄分级 疗效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引起骨质疏松的因素分析
2
作者 周二叶 曾克勤 +2 位作者 武剑 任田 何觅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35期5606-5611,共6页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是否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与50例初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水平。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细胞实验: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4组处理:类风湿关节炎组加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正常对照组加入健康体检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悬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α-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入α-MEM培养基。处理7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临床试验: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总免疫复合物与血沉(r=0.330,P=0.019)、血清碱性磷酸酶(r=0.54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377,P=0.007)和Ⅰ型胶原C端肽(r=0.738,P=0.001)呈正相关关系,与腰椎骨密度(r=-0.595,P=0.001)呈负相关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6,95%CI(1.022,1.154),P=0.008]、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R=1.002,95%CI(0.999,1.005),P=0.035]、Ⅰ型胶原C端肽[OR=0.141,95%CI(0.015,8.900),P=0.008]和血清总免疫复合物[OR=2.895,95%CI(1.228,6.827),P=0.001]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异常(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2)细胞实验: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可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类风湿关节炎组破骨细胞形成更多(P<0.01);(3)结果表明,血清总免疫复合物可作为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血清学指标,清除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或者干预免疫复合物与其受体的结合可能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复合物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免疫学
下载PDF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器研究
3
作者 杨晶东 江彪 +3 位作者 李熠伟 姜泉 韩曼 宋梦歌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5-319,共15页
目的构建一种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分类,并探究其中的特征重要性和风险因素。方法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RA中医证候多标签分类中存在的标签关联性差、泛化性能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神经网络模型——集成神经... 目的构建一种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分类,并探究其中的特征重要性和风险因素。方法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RA中医证候多标签分类中存在的标签关联性差、泛化性能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神经网络模型——集成神经网络链(FEN)。FEN模型采用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基分类器提取临床RA多标签样本的深层特征,增强RA特征区分度;根据协方差理论衡量标签相关性,调节分类器链的输入空间,减少RA错误信息传播和冗余度;并采用集成学习方法减小分类器链中不合理标签序列对RA特征分类的影响。此外,分析了RA中医证候主证和兼证的特征贡献度,挖掘其潜在的风险因素。结果FEN模型的10折交叉验证性能参数汉明损失、1-错误率、准确度和F1值分别为0.0036、0.0248、97.52%、99.18%。与7种典型多标签分类器(分类器链、标签幂集、二进制关联、随机k-标签集、多标签K最近邻、集成分类器链和集成二进制关联)相比,FEN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特征贡献度分析提示,主症和次症特征均可作为RA中医证候分类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主证和兼证分类的主要因素。结论基于集成神经网络模型的RA中医证候分类器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效率,对于R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多标签学习 神经网络 分类器链 集成学习
原文传递
血清CX3CL1、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朱竹菁 苏励 +2 位作者 曲环汝 田雨 席丽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收治RA患者295例,根据... 目的分析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收治RA患者295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115例和非ILD组180例,根据预后情况将RA-ILD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检测血清CX3CL1、CCL17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CCL17水平预测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与非ILD组比较,ILD组血清CX3CL1、CCL17水平升高,FEV_(1)、FVC、FEV_(1)/FVC、DLCO降低(t/P=14.359/<0.001、13.855/<0.001、12.015/<0.001、2.732/0.007、14.749/<0.001、14.010/<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DLCO呈负相关(r=-0.762、-0.711、-0.577、-0.534、-0.707、-0.692、-0.735、-0.672,P均<0.001)。随访5年,115例RA-ILD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和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评分、CX3CL1、CCL17升高为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745(1.245~11.264)、1.051(1.008~1.095)、1.008(1.003~1.012)、1.037(1.012~1.062)],FEV_(1)、FEV_(1)/FVC、DLCO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52(0.896~0.988)、0.892(0.867~0.981)、0.857(0.789~0.94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X3CL1、CCL17水平联合预测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75,大于CX3CL1、CCL17单独预测的0.783、0.788(Z=2.807、2.698,P=0.005、0.007)。结论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升高,与肺功能降低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CX3CL1、CCL17水平联合检测对RA-ILD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疾病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 肺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李光淳 李高峰 +4 位作者 张兆琦 玄锋学 杜彦辉 吴东辉 张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及氨甲蝶呤组,另设正常组(不...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及氨甲蝶呤组,另设正常组(不建模),每组10只。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灌胃200、400 mg/kg的枸杞多糖,氨甲蝶呤组灌胃3.8 mg/kg氨甲蝶呤,1次/d,持续28 d。记录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磷酸化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明显升高,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降低,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明显,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增加,足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及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升高,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足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及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R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6
作者 孙凤艳 冯红卫 +4 位作者 刘振 齐欣欣 刘静 王晓磊 姜淑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扶他林口服治疗,来氟米特1次/d,2片/次,扶他林3次/d,1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25 mg/次,2次/周,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2周后疾病活动指标[晨僵时间、关节触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骨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骨钙素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红细胞沉降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65.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晨僵时间为(56.92±13.78)min,短于对照组[(72.06±22.64)min],观察组的关节触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分别为(6.39±2.07)、(1.95±0.47)个,少于对照组[(11.26±3.19)、(2.14±0.51)个],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74±0.71)分,低于对照组[(4.26±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9.06±4.26)、(28.53±5.14)ng/mL,均高于对照组[(16.17±4.41)、(25.49±6.53)ng/mL],血清β-CTX水平为(0.42±0.14)ng/mL,低于对照组[(0.64±0.2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4.92±1.18)μg/L、(6.49±2.18)mg/L、(41.92±13.96)mm/h,均低于对照组[(7.44±1.54)μg/L、(8.63±2.56)mg/L、(61.77±19.82)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9%、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减轻晨僵、关节触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可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下调红细胞沉降率,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人 依那西普 来氟米特 骨代谢 炎症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评价
7
作者 李杰 邓泽辉 +1 位作者 王英 张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中重度RA患者145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观察组患者加用托珠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晨僵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疾病活动指数28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显著降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11%比8.22%,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泼尼松、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中重度RA,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炎性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和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泼尼松 甲氨蝶呤 难治性 类风湿关节炎 中重度 炎性指标
下载PDF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建飞 武慧群 +2 位作者 李凌鑫 罗伟贤 任连军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两周。于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指标(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中医证候关节肿胀、冷痛、压痛、晨僵、屈伸不利评分分别为(0.72±0.18)分、(0.70±0.20)分、(0.81±0.22)分、(0.68±0.15)分、(0.77±0.1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3±0.24)分、(0.96±0.23)分、(1.14±0.26)分、(0.91±0.21)分、(1.09±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DAS28、VAS评分分别为(2.18±0.33)分、(2.4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6±0.47)分、(2.89±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ESR、抗CCP抗体、RF、CRP、TNF-α水平分别为(16.23±2.29) mm/h、(172.30±30.14) IU/mL、(130.85±15.42) IU/mL、(10.20±1.68) mg/L、(18.95±4.38) pg/m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84±3.41) mm/h、(205.68±36.77) IU/mL、(157.62±24.10) IU/mL、(13.65±2.06) mg/L、(24.51±6.0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分别为(2.61±0.35)%、2.44±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17±0.28)%、1.68±0.32,Th17细胞百分比为(1.07±0.1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活动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烧山火针刺法 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miR-let-7d-HMGA2通路调控缺氧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增殖
9
作者 虞珊珊 李静 +3 位作者 谭琪 丁梦蕾 宗明 范列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 研究缺氧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法检测RA和对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FLS增生情况。分离原代RA-FLS并... 目的 研究缺氧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法检测RA和对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FLS增生情况。分离原代RA-FL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将RA-FLS置于常氧(21%O_(2))或缺氧环境(3%O_(2))中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miR-let-7d表达的变化。通过类似物或抑制物改变miR-let-7d的表达,观察其对RA-FLS增殖、凋亡的影响;探究miR-let-7d靶基因在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FLS在RA滑膜中增生明显,在缺氧环境下RA-FLS增殖加快,miR-let-7d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let-7d抑制RA-FLS增殖,但对细胞凋亡水平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miR-let-7d靶基因HMGA2参与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结论 miR-let-7d-HMGA2通路调控缺氧诱导的RA-FL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样细胞 缺氧 miR-let-7d HMGA2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CeRNA网络构建及免疫表现
10
作者 夏天 李炳霖 +2 位作者 肖发源 郑恩泽 陈跃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561-2567,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的免疫表现及CeRNA互作网络的构建,而机器学习作为生物信息学中强大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能更精确地筛选出在类风湿关节... 背景:研究发现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尚缺乏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的免疫表现及CeRNA互作网络的构建,而机器学习作为生物信息学中强大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能更精确地筛选出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的铁死亡特征基因。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特征基因,并分析铁死亡特征基因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铁死亡特征基因CeRNA的网络构建。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芯片,利用R语言提取铁死亡相关基因及其差异基因表达;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即运用LASSO回归与SVM-RFE方法进行特征基因筛选,对两者过滤后的基因进行再次交集,最终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基因,运用ROC曲线评估筛选后的疾病特征基因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利用CIBERSORT算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与正常滑膜组织的免疫浸润情况,并分析铁死亡特征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构建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疾病特征基因的CeRNA网络并对疾病特征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得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铁死亡基因150个,其中55个上调基因,95个下调基因;②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8个GO显著相关条目与30个KEGG条目,主要涉及金属离子稳态、有铁离子稳态与氧化应激反应等;③机器学习分析最终获得疾病特征基因GABARAPL1、SAT1;④GSEA分析发现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脂肪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酪氨酸代谢主要集中在GABARAPL1高表达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肠道免疫网络对IGA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SAT1高表达时;⑤免疫浸润分析发现类风湿关节炎与9种免疫细胞与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浆细胞、T细胞CD8、T细胞滤泡辅助器在疾病组中为高表达状态,其余为低表达。单基因与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发现GABARAPL1在树突状静息细胞、激活的NK细胞、巨噬细胞M1等为正相关,其中与树突状静息细胞的相关性最为显著,SAT1与T细胞CD4与γδT细胞为正相关,与NK静息细胞为负相关;⑥GSVA分析发现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在SAT1表现为上调的基因高表达水平时候为上调,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表现为下调,PPAR信号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的代谢、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等在GABARAPL1表现为下调趋势;⑦60种长链非编码RNA可能在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类风湿关节炎铁死亡疾病特征基因的异常表达显著相关,特征基因通过影响相关信号通路诱导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介导的ceRNA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信号通路,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铁死亡 CeRNA网络构建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AA、CCL20、MMP-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霍月红 郭燕羽 王贯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28个关节的疾病...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期组(n=35,DSA28评分<2.6)与活动期组(n=73,DSA28评分≥2.6),并将活动期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活动期(n=20,DSA28评分2.6~3.2)、中度活动期(n=29,DSA28评分>3.2~5.1)与重度活动期(n=24,DSA28为>5.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SAA、CCL20、MMP-3水平。比较不同组别血清SAA、CCL20、MMP-3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AA、CCL20、MMP-3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RA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血清SAA、CCL20、MMP-3水平分别为(42.25±13.46)mg/L、(45.69±12.78)pg/mL、(85.41±25.14)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12)mg/L、(18.12±5.47)pg/mL、(27.36±8.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组患者血清SAA、CCL20、MMP-3水平分别为(51.78±10.71)mg/L、(53.14±10.45)pg/mL、(106.10±20.39)ng/mL,显著高于缓解期组[(22.37±7.14)mg/L、(30.15±8.24)pg/mL、(42.25±13.6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度组血清SAA、CCL20、MMP-3水平均高于中度活动度组和轻度活动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活动度提高,血清SAA、CCL20、MMP-3水平逐渐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RA患者血清SAA、CCL20、MMP-3水平与CRP、ESR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SAA、CCL20、MMP-3区分RA轻度活动度与中度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756、0.725,区分中度活动度与重度活动度的AUC分别为0.852、0.756、0.725,均显示出一定的诊断能力。结论RA患者血清SAA、CCL20、MMP-3水平均呈高表达,这3项指标可作为评估疾病活动度的生物标志物,可为临床预测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度 淀粉样蛋白A 趋化因子配体20 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田颖 谢华灵 +1 位作者 吴斌 张莹 《护理研究》 2024年第3期549-551,共3页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 目的: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分析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调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病科接受慢性病管理的47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根据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收集性别、年龄、病程、是否因药物副作用调整方案、是否规律用药、是否有经济负担、是否受其他疾病影响、是否受行动不便或路途远影响、是否定期复诊等资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基于智能疾病管理系统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慢性病管理总达标率为57.3%,不同年龄、规律用药、定期复诊病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达标率不同(P<0.05)。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怀,提高老年病人的依从性,指导病人规律用药和定期复诊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类风湿关节炎 达标治疗 影响因素 智能疾病管理系统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13
作者 汤晓菲 李永红 +5 位作者 丁秋玲 孙卓 张阳 王育梅 田美伊 刘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及治疗方案等,并根据是否发生DVT将患者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筛选RA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A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RA患者322例,DVT发病率为9.6%(31/322);DVT组患者的中位年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using 28 joints, 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高于无DVT组[64(54,71)岁vs. 50(25,75)岁,P<0.001;5.2(4.5,6.7)vs. 4.5(4.5,5.0),P<0.001];DVT组患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于无DVT组(P均<0.001);DV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无DVT组(P=0.009,P=0.004),而D-二聚体水平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于无DVT组(P<0.001);DVT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高于无DVT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3,P<0.001)、慢性肾脏病(OR=7.955,P=0.005)、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OR=34.658,P=0.002)、DAS28-ESR(OR=1.475,P=0.009)以及激素的使用(OR=5.916,P=0.003)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DVT发病率明显增高,除年龄、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等传统危险因素外,DAS28-ESR增高和激素的使用也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CYP3A4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王钦 金智华 蔡亮亮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309例作为RA组,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每日2次,每次5 ... 目的探讨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对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309例作为RA组,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每日2次,每次5 mg,共治疗6个月;选取同期的健康人群1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制订的ACR20标准评价托法替布的临床疗效,以是否符合ACR20标准,将RA患者分为改善组(181例)和未改善组(128例);统计治疗期间RA患者与托法替布相关的ADR,采用Karch和Lasagna评定法判定因果关系,以因果关系是否判定为肯定、很可能和可能,将RA患者分为ADR组(58例)和无ADR组(251例)。结果R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善组和未改善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差异显著(P<0.05),CYP3A4*4,CYP3A4*18,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ADR累及系统为实验室检验异常、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发生27例、11例、7例、5例、3例;ADR严重程度为轻度51例,中度7例。ADR组和无ADR组患者的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差异显著(P<0.05),CYP3A4*4和CYP3A4*18基因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托法替布治疗RA的ADR有相关性。使用托法替布时,应监测患者的CYP3A4*1G基因位点多态性,必要时调整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 基因位点多态性 托法替布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MPV、D-二聚体和CRP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中的研究
15
作者 杨剑 陈玲 廖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51-53,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D-二聚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萍乡市人民医院的120例RA患者,检测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MPV、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D-二聚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萍乡市人民医院的120例RA患者,检测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MPV、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MPV、D-二聚体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D-二聚体和CRP联合检测与疾病进展符合率为99.17%,高于单一项目检测(MPV、D-二聚体、CRP单一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0.83%、91.67%、91.67%)。结论RA患者活动期MPV降低,与活动程度呈负相关;D-二聚体和CRP水平升高,与活动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疾病进展的阳性诊断率。MPV和D-二聚体可作为RA病情评估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可参考其值预测疾病的发展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体积 D-二聚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从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平 杜小正 +5 位作者 王海东 井维尧 刘翠 李浩林 陶鹏飞 王金磊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抗凋亡是导致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FLS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RA治疗和研究的重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信号通路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与FLS炎症倾向、抗凋亡等密切相关。研究并探讨NF-κB/Bcl-2信号通路调控FLS凋亡的机制及作用,介绍中医药靶向该通路促进FLS凋亡进而抑制RA滑膜炎症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炎症 NF-κB/Bcl-2信号通路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冯彦飞 刘春艳 +2 位作者 李媛媛 常增伟 李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24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132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RA,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调节miR-24、miR-132表达量,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炎症吸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加味 温针灸 肾虚寒凝型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金银花—大血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8
作者 张艳艳 徐子琦 考希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金银花—大血藤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获取金银花、大血藤药物作用及RA疾病靶点;基于Venny平台寻找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及VLOOKUP函数建立“药物... 目的分析金银花—大血藤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获取金银花、大血藤药物作用及RA疾病靶点;基于Venny平台寻找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及VLOOKUP函数建立“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金银花—大血藤药对靶点共323个,RA疾病靶点5093个,“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中筛选出核心靶点PTGS1、PTGS2,核心成分包括丁香酚、大黄素、β-谷甾醇、熊果酸、山萘酚、木樨草素、三羟黄酮、槲皮素;金银花—大血藤药对主要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滑膜细胞凋亡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等参与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淋巴细胞分化、生长因子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等过程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8个核心成分与2个核心靶点之间亲和作用较好。结论金银花—大血藤可能通过调节PTGS1、PTGS2表达从而减轻RA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大血藤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清痹汤
下载PDF
辨证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方剂分期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19
作者 苏小军 王海东 +6 位作者 田雪梅 张延昌 可易弘 马正忠 马维明 朱文菊 沈海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成书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年间,其学术价值宝贵,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有13枚简牍论及痹证,至今仍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结合医案阐释《武威汉代医简》系列方剂辨证分期治疗类风... 《武威汉代医简》成书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年间,其学术价值宝贵,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有13枚简牍论及痹证,至今仍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结合医案阐释《武威汉代医简》系列方剂辨证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寒、热、湿、瘀、虚,临床诊治中将其分为三期:急性期、迁延期、恢复期;急性发病期从寒湿、湿热论治,寒湿阻络证应用伤寒逐风方,湿热阻络证选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迁延期病邪以痰瘀为主,选“瘀方”治疗;恢复期肝肾亏虚,使用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武威汉代医简 辨证分期论治
原文传递
类风湿因子亚型、抗CCP和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任春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亚型(包括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可疑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RA组(135例)和非RA组(1556例),测定两组血清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比较各项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RA组IgG-RF、IgA-RF、IgM-RF、抗CCP、抗RA33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单项指标中,灵敏度和正确指数最高的是抗CCP,特异性最高的是IgG-RF;抗RA33灵敏度最低但特异性比较高。联合检测中以只要有阳性为判断标准,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增加,灵敏度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为99.26%),其次是RF亚型/抗CCP(95.56%);正确指数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78.57%),其次是RF亚型/抗CCP(78.52%)。如果以联合检测中所有项目均阳性为判断标准,特异性明显升高,特异性最高的是RF亚型+抗CCP+抗RA33(99.55%),其次是RF亚型+抗RA33(98.78%)。结论RF亚型、抗CCP和抗RA33等指标对R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这些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提高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