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IgA和IgM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邢雪梅 李艳琴 +1 位作者 沈钢 张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评估单独或联合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A和IgM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95例RA患者和195例对照者血清中的AKA、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 目的评估单独或联合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A和IgM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95例RA患者和195例对照者血清中的AKA、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分析上述抗体在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抗-CCP抗体联合IgA-RF或(和)IgM-RF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 3项联合检测特异性最高。抗-CCP抗体+IgA-RF的阳性预测值(87.59%)要明显高于抗-CCP抗体+IgM-RF(78.49%)。结论抗-CCP抗体与IgA/IgM-RF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RA的诊断效能,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IgA 类风湿因子igm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隐匿型类风湿因子-IgM、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孔林河 彭韶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隐匿型类风湿因子(HRF)IgM、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例JIA、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例川崎病、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 目的探讨隐匿型类风湿因子(HRF)IgM、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例JIA、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例川崎病、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行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KA检测;利用葡聚糖凝胶A-50为层析柱在酸性条件下分离出RF,再用ELISA测定HRF-IgM。结果抗CCP抗体阳性率21.7%(13/60),特异性96.8%;RF在JIA与非JIA组中阳性率无差异(χ2=0.17P=0.68);AKA与抗CCP抗体结果相近,敏感性差,特异性高;HRF-IgM敏感性65%,特异性85.3%JIA与非JIA组有极显著性差异(χ2=40.22P=0.0001)。结论抗CCP抗体及AKA敏感性低,特异性高,单独作为JIA的诊断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HRF-IgM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作为JIA诊断指标较好;三者联合对提高JIA的诊断率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特发性 隐匿型类风湿因子igm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抗CCP抗体、AKA与IgM-RF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朝焰 范忠晓 +4 位作者 邓琼 林长艺 余喜然 吴美辉 吴秀珍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3例早期RA及259例有关节受累的非RA风湿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AKA及IgM-RF的检测情况。分别采用ELISA方法、...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3例早期RA及259例有关节受累的非RA风湿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AKA及IgM-RF的检测情况。分别采用ELISA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乳胶凝集法检测抗CCP抗体、AKA和IgM-RF。结果抗CCP抗体(72.8%)和IgM-RF(78.6%)对早期RA的敏感性均较AKA(36.9%)高(P均=0.0000)。抗CCP抗体、AKA和IgM-RF对早期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90.7%及81.1%,IgM-RF较前两者低(P分别为0.0000和0.0019)。在非RA的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CTD)中,IgM-RF阳性率(39.1%)较AKA(17.2%)及抗CCP抗体(10.5%)高(P均<0.05)。抗CCP抗体滴定量在阳性RA患者中平均值为(85.77±58.20)RU/ml,在阳性的非RA风湿病患者中中位数为20.06RU/ml(5.2~100.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3种抗体联合分析,抗CCP抗体+RF对RA的敏感性为61.2%,特异性为97.7%;其他组合或者敏感性较低(<33.0%),或者特异性较低(<86%)。结论3种抗体中,抗CCP抗体对早期RA的诊断价值较高。IgM-RF因特异性较低、AKA因敏感性差,对早期RA的诊断作用受到影响。3种抗体联合检测时,对其结果认真分析,可减少误诊或者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igm类风湿因子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F-IgM和RF-IgG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改莹 王瑞 +1 位作者 周辉 来艳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3-45,49,共4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因子IgM(RF-IgM)、类风湿因子IgG(RF-Ig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RA患者,将其中RF-IgM和RF-IgG阳性患者列为观察组(n=52),RF-IgM和RF-IgG阴性患者列为对... 目的观察类风湿因子IgM(RF-IgM)、类风湿因子IgG(RF-Ig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RA患者,将其中RF-IgM和RF-IgG阳性患者列为观察组(n=52),RF-IgM和RF-IgG阴性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健康体检者列为健康组(n=50),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以及在治疗6个月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及关节压痛数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DD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48~132.341,均P<0.05;t=46.307~113.222,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两两比较,ESR和RF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5~0.161,P>0.05;χ~2=0.572~2.84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DP,D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66.381,P<0.05)。观察组患者ESR和R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2,4.104,P<0.05)。将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关节压痛数(个)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6,23.530,25.516,均P<0.05)。结论 RF-IgM,RF-IgG阴性的RA患者在接受标准抗风湿治疗后各检测指标及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RF-IgM,RF-IgG阳性的RA患者,RF-IgM,RF-IgG检测能够为RA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igm) 类风湿因子(IgG) 类风湿因子 D-二聚体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AKA、CCP、类风湿因子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邹薇薇 李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IgA、IgG、IgM抗体RF-IgA、RF-IgG、RF-IgM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月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IgA、IgG、IgM抗体RF-IgA、RF-IgG、RF-IgM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月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370份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KA、CCP、RF-IgA、RF-IgG、RF-IgM水平。选取符合临床RA诊断患者225例,对照组113例分析AKA、CCP、RF-IgA、RF-IgG、RF-IgM在不同性别、年龄RA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225份检测标本中,AKA、CCP、RF-IgA、RF-IgG、RF-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5.1%、20.9%、31.6%、29.3%、30.7%,男女比例分别为1:2.8、1:3、1:2.9、1:3、1:2.5。不同性别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A、CCP、RF-IgA、RF-IgG、RF-IgM在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P均<0.01)。RA组和对照组AKA、CCP、RF-IgA、RF-IgG和RF-IgM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RA就诊患者中AKA、CCP、RF-IgA、RF-IgG、RF-IgM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IgA IgG igm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荧光抗体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隐匿性IgM型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颖 何晓琥 +2 位作者 滕庆 吴凤歧 韩彤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69-472,共4页
目的 检测隐匿性IgM型类风湿因子 (HIgM RF)并探讨其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J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乙二醇 (PEG)分离含类风湿因子 (RF)的免疫复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出RF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测定HIgM RF。 6 8例JRA患... 目的 检测隐匿性IgM型类风湿因子 (HIgM RF)并探讨其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J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乙二醇 (PEG)分离含类风湿因子 (RF)的免疫复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出RF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测定HIgM RF。 6 8例JRA患儿中的 16例在活动期和缓解期HIgM RF ,与正常对照组 (35例 )比较。结果  (1)HIgM RF在JRA的阳性率为 71 4% ,其中多关节炎型阳性率为 80 0 % ,少关节炎型阳性率为 71 4% ,全身型阳性率 5 8 8%。 (2 )多关节炎型、少关节炎型、全身型JRA活动期HIgM RF均值高于缓解期 ,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t=11 15 ,t=14 6 7,t=5 78;P<0 0 1)。全组活动期JRA均值同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F =16 34,P <0 0 1)。但缓解期均值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HIgM RF与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正相关 (r=0 6 9,P <0 0 1;r=0 32 ,P <0 0 1)。同年龄、性别、病程无关。结论 HIgM RF在JRA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并与病情活动性有关 ,可作为JR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关节炎 类风湿 隐匿性igm类风湿因子 Higm-RFJRA RF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