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思伟 王洋 +1 位作者 杨显春 邱学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54-55,57,共3页
目的总结类风湿腕关节炎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5例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1年采用VAS评分对腕关节疼痛进行评价,测量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检测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 目的总结类风湿腕关节炎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5例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1年采用VAS评分对腕关节疼痛进行评价,测量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检测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VAS评分术前(8.5±2.7)分,术后1年(3.5±1.3)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77.0°±17.0°,术后1年117.0°±19.0°;RF术前(58.1±12.2)U/ml,术后1年(23.1±8.6)U/ml;CRP术前(31.3±4.0)mg/L,术后1年(13.1±3.0)mg/L;ESR术前(52.4±4.5)mm/1h,术后1年(22.5±3.6)mm/1h。术后1年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疗效评价:优15例,良1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4.29%。结论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关节活动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腕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滑膜切除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凌椿 张建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类风湿腕关节炎f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对Ⅰ~Ⅲ期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112例(136腕)施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规范的功能康复治疗。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术后治疗...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类风湿腕关节炎f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对Ⅰ~Ⅲ期类风湿腕关节炎患者112例(136腕)施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规范的功能康复治疗。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令部病例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病理诊断符合类风湿滑膜炎。术后随访4~60个月,平均40.6个月,根据疗效判断标准,术后优48例,良34例,可21例,差9例,优良率达73.2%,其中Ⅰ、Ⅱ期患者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5.5%和69.4%,明显高于Ⅲ期患者术后优良率(28.6%)。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具有微创和疗效明显的特点,是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尤其是Ⅰ、Ⅱ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类风湿腕关节炎 滑膜切除
下载PDF
王海东针刀松解手三阳经筋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经验浅析
3
作者 李伟青 崔馨予 +7 位作者 康惠琴 贺佩鑫 杨彩红 陶鹏飞 杨会军 陈平 金芳梅 王海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2,共4页
介绍王海东教授运用针刀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王海东教授认为本病可归为经筋病的一种,以循行经过腕关节的手三阳经筋受损为发病关键。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以现代解剖学为基础,依据“针至病所,筋脉同治”的治疗原则,采用针刀松... 介绍王海东教授运用针刀治疗类风湿腕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王海东教授认为本病可归为经筋病的一种,以循行经过腕关节的手三阳经筋受损为发病关键。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以现代解剖学为基础,依据“针至病所,筋脉同治”的治疗原则,采用针刀松解手三阳经筋治疗本病,以筋为先,调衡筋骨;在循筋取结筋病灶点的基础上配合循经取穴,筋、脉同治;明确病位,针至病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腕关节炎 针刀 手三阳经筋 名医经验 王海东
原文传递
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安宁 吕春蕾 +4 位作者 李晓 张晟恺 甘信广 黄婷婷 王卫国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 目的探讨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结束,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2周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测量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四种运动最大活动范围,评估腕关节主动活动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采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治疗12周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降低,Cooney腕关节评分以及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四种运动最大活动范围均升高,炎症指标TNF-α、CRP、RF、ESR水平均降低,以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较为明显(P均<0.05)。结论腕关节中药理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指标水平,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中药理疗仪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下载PDF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洋扬 李咏梅 常景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800-805,共6页
目的:观察MRI联合超声成像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收治的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50例,依据腕关节DAS28评分结果分为极难活动度组(12例)、低活动度组(16例)、中活动度组(12例)、高活动度组(1... 目的:观察MRI联合超声成像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收治的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50例,依据腕关节DAS28评分结果分为极难活动度组(12例)、低活动度组(16例)、中活动度组(12例)、高活动度组(10例)。以Spearman秩相关性法观察MRI成像评分、超声成像评分与DAS28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分析MRI成像评分、超声成像评分在评价关节活动度分级中的价值。结果:极难活动度组、低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高活动度组MRI成像评分、超声成像评分、RF、CRP、抗CCP抗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成像评分和超声成像评分均与DAS28评分、RF、CRP、抗CCP抗体呈正相关关系(P<0.001)。MRI联合超声成像评分鉴别不同活动度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在80%以上。结论:MRI成像评分、超声成像评分与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存在相关性,且MRI联合超声成像在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程度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成像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成像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MRI诊断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侨阁 牛军杰 +1 位作者 陈婧 栗向平 《中外医疗》 2015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MRI对于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大多数腕关节信号异常,包括血管翳、骨质破坏、... 目的探讨和分析MRI对于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大多数腕关节信号异常,包括血管翳、骨质破坏、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表现。120例患者均具有腕关节滑膜增厚、血管翳增生,其中单侧受累50例,双侧受累70例,受累关节均为近端或指间关节。95例患者出现骨质破坏,表现为正常骨组织信号影的丧失,被血管翳组织代替。87例出现骨髓水肿,表现为正常骨髓内出现异常信号,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及STIR呈高信号。100例出现关节积液,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间隙内可见液体信号影,在T1WI呈低信号,在STIR呈高信号。结论 MRI诊断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效果较好,不仅清晰反映出患者的病变组织的变化,而且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检查安全性高,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信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诊断分析
下载PDF
MRI在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志成 徐伟波 +2 位作者 严宗伟 彭剑峰 袁强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9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根据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确诊,分别行MRI和CT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作... 目的:探讨MRI在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根据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确诊,分别行MRI和CT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各项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在腕关节、掌手关节及近端指关节的骨质或软骨侵蚀破坏,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等病例特征的检出率相当(P>0.05),观察组在滑膜增厚、肌腱炎、血管翳强化等病例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关节腔积液、肌腱炎、血管翳强化等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在早期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对各个病理特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MRI CT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腕部单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8
作者 吴志峰 吴晓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2期78-78,共1页
例:女,24岁,右腕部疼痛4年,伴活动受限2年。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该患在4年前,右腕部扭伤,当时局部疼痛,在当地医院予外敷中药(红花油等),局部封闭,抗炎治疗等,症状无好转,并且局部逐渐出现肿胀。2年前,出现右腕关节... 例:女,24岁,右腕部疼痛4年,伴活动受限2年。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该患在4年前,右腕部扭伤,当时局部疼痛,在当地医院予外敷中药(红花油等),局部封闭,抗炎治疗等,症状无好转,并且局部逐渐出现肿胀。2年前,出现右腕关节活动受限,病程中曾于当地医院多次提检抗“0”,类风湿因子,检验结果均示正常,而后当地医院曾以“关节结核”治疗,予静脉滴注雷米封等药物。1个月后症状无好转,右腕部肿胀不消退,提检局部X光片检查等,仍未见异常改变。目前右腕屈伸功能受限,来我院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单发性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鉴别诊断 关节结核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学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2期135-135,共1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确诊RA患者66例为观察组,易混淆、需鉴别的70例其他疾病为对照组,分析N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就N...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确诊RA患者66例为观察组,易混淆、需鉴别的70例其他疾病为对照组,分析N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就NNMRI下滑膜增生、骨质改变、腱鞘炎表现诊断早期RA,灵敏性93.3%、特异性78.7%、正确率81.2%。结论:NMRI是诊断RA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类风湿关节炎 应用
下载PDF
MRI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运英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1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84例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其诊断效果,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扫描腕关节168个。结果多数腕关节出现异常信号,包括滑膜增厚、双侧血管翳...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类风湿性腕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84例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其诊断效果,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扫描腕关节168个。结果多数腕关节出现异常信号,包括滑膜增厚、双侧血管翳形成等。还有关节积液患者21个,骨髓水肿患者23个,骨质缺损患者27个。结论 MRI诊断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清晰反映出异常信号,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下载PDF
一款多功能的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护理手套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舒涵 张泽鑫 +4 位作者 黄子怡 莫乔兰 陈栩静 吴汶丰 李晓源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本设计是一款多功能的类风湿性腕关节炎康复手套。相对于传统的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护理方法,本设计具有功能多样化、操作简单易学、患者医从性好、经济成本低、方便省时、安全便利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熏洗 电刺激
下载PDF
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滑膜超声指标与血清VEGF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邱跃文 左文思 +2 位作者 余小雨 孙佩 李佳丽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滑膜超声指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长沙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住院患者40例,超声检查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滑膜厚度、滑...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滑膜超声指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长沙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风湿性腕关节炎的住院患者40例,超声检查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滑膜厚度、滑膜血流及滑膜动脉RI;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分析滑膜超声指标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滑膜厚度、滑膜动脉RI及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8.93±2.49)mm、0.59±0.07、(426.67±19.13)pg/mL,治疗后分别为(4.12±1.96)mm、0.80±0.10、(202.46±15.98)pg/mL;滑膜血流分级治疗前:0级0个,Ⅰ级1个,Ⅱ级16个,Ⅲ级23个;治疗后:0级6个,Ⅰ级19个,Ⅱ级15个,Ⅲ级0个,滑膜超声指标及血清VEGF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滑膜厚度及血流分级和血清VEGF之间有较强正相关(r_(治疗前)=0.883,rs_(治疗前)=0.864;r_(治疗后)=0.778,rs_(治疗后)=0.807),滑膜动脉RI和血清VEGF之间有较强负相关(r_(治疗前)=-0.631;r_(治疗后)=-0.738),均P<0.05。结论 腕关节滑膜超声指标与血清VEGF之间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两种术式对类风湿性下尺桡关节紊乱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杰 杨舒 雍宜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评价滑膜切除术中尺骨头切除(Darrach,简称D法)和尺骨头保留(Sauvé-Kapandji,简称S-K法)手术后,对腕关节疼痛和功能的改善及腕部畸形的抑制效果.方法:S-K法或D法滑膜切除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28腕.术后随访6.5~26.5年,平均... 目的:评价滑膜切除术中尺骨头切除(Darrach,简称D法)和尺骨头保留(Sauvé-Kapandji,简称S-K法)手术后,对腕关节疼痛和功能的改善及腕部畸形的抑制效果.方法:S-K法或D法滑膜切除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28腕.术后随访6.5~26.5年,平均8.2年.S-K法的下尺桡关节固定:8腕为松质骨螺钉,10腕为自体骨钉+生物可吸收钉.观察项目:腕关节疼痛、前臂的旋转功能、并发症;X线学检查包括:Steinbrocker病期分类和Larsen修正分类用以评价腕关节的破坏程度;腕高比值(CHR);尺侧移位指数(UTI);掌侧半脱位比值(VSR)和桡尺间距(RUD).结果:随访时28腕中的26腕关节疼痛消失.1腕在尺骨截骨近端部有轻微压痛.2例主诉疼痛,复查确认为滑膜炎复发.术后腕关节平均背伸增加,而掌屈减少.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S-K法和D法术后的病期变化、CHR、UTI和VSR与非手术侧比较,腕骨无明显地塌陷和向掌或尺侧移动.S-K法比D法较好地保持了桡尺骨间的距离.自体骨钉+生物可吸收钉固定的下尺桡关节病例全部达到骨性融合.结论:(1)滑膜切除术可缓解疼痛,但不能阻止腕骨关节的破坏;(2)S-K法和D法都可以改善前臂的旋转功能.但S-K法保持了腕关节的稳定和原有的自然外形;(3)自体骨钉+生物可吸收钉可有效地固定下尺桡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下尺桡关节紊乱 Sauvé-Kapandji法 Darrach法 自体骨钉 生物可吸收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