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6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光下烯效唑对杂交籼稻茎秆形态、解剖特征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巫军 段秀建 +5 位作者 李茂瑜 罗夏 刘强明 唐永群 李经勇 姚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46-2963,共18页
【目的】研究弱光胁迫下外源喷施烯效唑对杂交籼稻植株内源激素、茎秆解剖和形态特征及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为四川盆地弱光环境下杂交籼稻丰产稳产及应急化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2019年,以四川盆地主推品种渝... 【目的】研究弱光胁迫下外源喷施烯效唑对杂交籼稻植株内源激素、茎秆解剖和形态特征及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为四川盆地弱光环境下杂交籼稻丰产稳产及应急化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2019年,以四川盆地主推品种渝香203(三系杂交籼稻)和C两优华占(两系杂交籼稻)为材料,设置光照、烯效唑和品种的三因子互作大田裂裂区试验,遮阴为主区,设置正常光照(NL)和遮阴处理(S,遮光率为50%);以叶面喷施烯效唑为副区,设置烯效唑溶液梯度分别为0(U0)、40 mg·L^(-1)(U40)和80 mg·L^(-1)(U80),以品种为副副区,分别为渝香203和C两优华占,比较不同处理茎秆倒伏指数,并从茎秆形态、解剖结构和内源激素等方面剖析植株抗倒伏性差异的原因。【结果】遮阴和烯效唑对两杂交籼稻品种茎秆形态解剖结构、内源激素和抗倒伏性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较正常光照,遮阴处理显著提高杂交籼稻茎秆倒伏指数,归因于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尽管弯曲力矩亦显著降低,品种渝香203差异较明显。基节横切面茎秆机械组织、大小维管束面积显著降低,纵切面茎秆细胞宽度减小,导致细胞长宽比增加,茎壁厚度减小,从而显著降低了遮阴胁迫下茎秆机械强度。遮阴下,烯效唑处理显著降低杂交籼稻茎秆倒伏指数,归因于弯矩力矩显著降低及折断弯矩显著提高,渝香203变幅较大。一方面,烯效唑处理通过缩短基部节间长度,进而降低株高和重心高,使得弯曲力矩降低;节间形态建成期内源GA1+3和IAA含量减少,使得细胞长度和长宽比降低,是基部节间长度缩短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烯效唑提高了内源Z+ZR和IP+IPA含量,细胞变小且排列致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和维管束鞘细胞数量增加,使得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增大,进而提高了茎秆折断弯矩。相关分析表明,细胞长度、细胞长宽比、机械组织厚度和大、小维管束面积与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与折断弯矩显著正相关,两品种趋势一致。【结论】遮阴下,烯效唑通过降低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使得基部节间长度缩短,提高内源细胞分裂素,减小细胞大小和长宽比,增加细胞致密程度,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和维管束鞘细胞数目,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相应增加,从而改善了弱光胁迫下杂交籼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遮阴 烯效唑 抗倒伏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2
作者 陈睿 陈子强 +3 位作者 凌波 农雯 田大刚 陈建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8,共13页
选用Pi2、Piz-t、Pi9、Pi25、Pi5、Pita、Pia、Ptr、Pi1、Pikm、Pi54等11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对华南稻区近年育成的90个籼稻骨干亲本进行抗性基因鉴定与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抗性等级达到高抗、抗、中抗、中感、... 选用Pi2、Piz-t、Pi9、Pi25、Pi5、Pita、Pia、Ptr、Pi1、Pikm、Pi54等11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对华南稻区近年育成的90个籼稻骨干亲本进行抗性基因鉴定与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抗性等级达到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的亲本分别为0份、3份、35份、38份、14份和0份,且年度间表现较为一致。不同鉴定时期的稻瘟病抗性级别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苗瘟与叶瘟、苗瘟与穗颈瘟以及叶瘟与穗颈瘟的抗性级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上述11个抗性基因在90个亲本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发现除Pi9基因以外,其他10个抗性基因在亲本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56%(Pi54)、70.0%(Pi5)、47.78%(Pi2)、31.11%(Pi25和Pia)、20.0%(Ptr)、15.56%(Pi1)、13.32%(Pita)、4.44%(Pikm)和1.11%(Piz-t)。11个抗性基因在不同省际间育成亲本中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进一步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亲本抗性水平呈相应提升趋势,但不同抗性基因组合对于提升水稻亲本抗病性的贡献呈现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华南稻区新育成籼型常规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稻瘟病基因的育种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瘟病 基因 抗性
原文传递
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早籼稻品种浙早33的选育
3
作者 俞法明 张志红 +4 位作者 朱国富 翟荣荣 叶靖 巫明明 杨曙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76-779,共4页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早籼稻稻米品质中较为关键的指标,而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在早籼稻育种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浙早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于2023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早籼稻稻米品质中较为关键的指标,而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在早籼稻育种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浙早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于2023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常规早籼稻品种。浙早33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熟期和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稻米适合粮食加工用途,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分别为29.3%、83.5 cm,属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文章介绍了浙早33的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籼稻 浙早33 选育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晓璇 刘玮琦 +2 位作者 曾盖 罗丽华 肖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目的】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揭示早籼稻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以R996、湘早籼45号和6个新育成的早籼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分期播种方式利用自然高温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了... 【目的】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揭示早籼稻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以R996、湘早籼45号和6个新育成的早籼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分期播种方式利用自然高温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了供试品系的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筛选出对高温钝感和敏感的水稻品系,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不同时段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始穗后10 d内温度对稻米碾磨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影响最显著,始穗后30 d内温度对稻米外观品质影响最显著。稻米品质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因性状而异,灌浆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显著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劣化了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米饭外观、米饭口感和米饭黏度,提升了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因稻米品质性状而异,Q3、Q8、Q11、Q13属于碾磨品质高温钝感品系,Q3、Q4、Q5和Q11属于外观品质高温钝感品系且高温下蒸煮食味品质优。【结论】灌浆期高温胁迫会降低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Q3和Q11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好且高温钝感,蒸煮食味品质优良,可望为早籼稻优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灌浆期 高温胁迫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共性特征研究
5
作者 陈凯瑞 刘芳艳 +9 位作者 罗永恒 熊莹 陈雪芳 何咨霆 曹云 张正友 冯林 杨志远 马均 孙永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9,共11页
【目的】阐明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的共性特征,构建规范化的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鉴选方法和指标体系。【方法】以11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研究机直播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机直播高产群体共性特征及其与产量... 【目的】阐明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的共性特征,构建规范化的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鉴选方法和指标体系。【方法】以11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研究机直播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机直播高产群体共性特征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与中产、低产类型品种相比,高产类型品种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77%~9.63%和11.19%~18.31%。高产类型品种拔节期、齐穗期及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显著提高27.78%~58.62%、15.38%~32.35%及18.23%~34.32%,收获指数显著提高了24.25%~34.84%,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LAI)显著提高了37.92%~85.43%,上三叶片较长(剑叶34.17~42.17 cm、倒2叶46.23~50.30 cm、倒3叶55.17~59.23 cm),倒2叶(1.67~1.93 cm)、倒3叶(1.40~1.53 cm)较宽,N1、N2、N3(基部至穗顶第1、2、3节间)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12.06%~47.34%、14.02%~15.85%、1.97%~14.21%,而N4、N5(基部至穗顶第4、5节间)节间分别增加了6.86%~9.95%、6.68%~7.86%。相关分析表明,机直播条件下,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LAI、剑叶长和宽、倒2叶和倒3叶长,宽以及张角(茎秆和叶片平直部分的夹角)与稻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以齐穗期高效LAI、倒2叶宽、剑叶长与产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910^(**)~0.927^(**))。【结论】增加齐穗期高效LAI(6.04~7.19),并注重协同提高剑叶长(34.17~42.17 cm)与倒2叶宽(1.67~1.93 cm),是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的共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直播 杂交籼稻 品种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对优质早籼稻产量、品质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江达仁 熊若愚 +8 位作者 吴家青 毛付琴 冯俊杰 陶磊 谢小兵 潘晓华 曾勇军 王亚梁 曾研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96-3106,共11页
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侧深施肥和精准条播育秧技术是提高水稻机械化高效种植的关键措施。明确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南... 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侧深施肥和精准条播育秧技术是提高水稻机械化高效种植的关键措施。明确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稻区水稻机械化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3年连续进行2年大田试验,以五丰优286为供试材料,设置精准条播(PS)、传统撒播(BS)2种机械播种育秧方式与侧深施肥(SF)、常规施肥(CK)两种施肥方式的二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优质早籼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稻米品质的影响。(1)侧深施肥精准条播的产量显著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肥处理产量增幅9.97%~19.62%;相比传统撒播处理,精准条播处理增产4.32%~6.29%,主要得益于提高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和均匀度。(2)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提高秧苗素质,降低漏秧率5.6%~6.0%,同时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22.0%~33.0%。(3)精准条播与侧深施肥均提高水稻分蘖高峰苗数,且增加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肥显著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15.71%~18.08%、叶面积指数19.15%~20.78%;相较传统撒播,精准条播显著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4.56%~7.42%、叶面积指数8.08%~9.88%。(4)在生育中后期(穗分化期—成熟期),侧深施肥精准条播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肥显著提高成熟期氮素积累量22.66%~28.24%;相较传统撒播,精准条播显著提高成熟期氮素积累量7.97%~11.76%。(5)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10.63%~20.41%、垩白度13.63%~19.62%和直链淀粉含量8.08%~10.42%,但提高蛋白质含量10.98%~11.25%。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能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机插质量,提高水稻分蘖成穗与生长发育特性,以及氮素吸收量,从而增加优质早籼稻产量;同时,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但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插秧 侧深施肥 精准条播育秧 籼稻 产量 氮素吸收
下载PDF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7
作者 陈洛 李学忠 +6 位作者 谢国威 杨梯丰 杨武 赵均良 王丰 周玲艳 董景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021年晚季的整精米率最好、2022年早季次之、2023年早季最差。其中,泰丰B、19香、广恢6200、粤黄丝苗、华新占、香雪丝苗等17份长粒籼稻的整精米率在3次不同种植环境下均达GB/T17891—2017优质稻标准,适用于高整精米率水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整精米率 早季 晚季 华南稻区
下载PDF
苗期不同叶龄喷施多效唑对优质籼稻倒伏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刘玉喜 熊佳铭 +4 位作者 吴建军 杨晓艳 王悦 胡亚军 陈光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以优质晚籼稻‘泰优553’和‘玉针香’为材料,在水稻秧苗的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进行多效唑处理(15%多效唑1500 g兑水750 k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水稻成熟期测定水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植株... 以优质晚籼稻‘泰优553’和‘玉针香’为材料,在水稻秧苗的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进行多效唑处理(15%多效唑1500 g兑水750 k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水稻成熟期测定水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植株抗倒伏特性与主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显著增加‘泰优553’的产量,而对‘玉针香’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其中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处理下‘泰优553’的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0.63%和15.29%;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可降低2个水稻品种成熟期的株高,缩短其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从而提高节间充实度和折断弯矩,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2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较1叶1心期喷施更能提高‘玉针香’的抗倒伏能力,其中2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了36.46%,而1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多效唑对‘玉针香’的抗倒伏参数的影响大于‘泰优553’。总之,苗期合理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成熟期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同品种的长效效果可能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晚籼稻 多效唑 苗期 抗倒伏能力
下载PDF
霉菌对优质籼稻黄变的影响
9
作者 任思琦 侯园园 +1 位作者 宋永令 王若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优质籼稻在储藏期间品质容易发生改变,色泽的变化更是明显,而发生黄变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和环境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考察灰绿曲霉、黄曲霉、白曲霉和黑曲霉4种主要霉菌对优质籼稻黄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优质籼稻在储藏期间品质容易发生改变,色泽的变化更是明显,而发生黄变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和环境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考察灰绿曲霉、黄曲霉、白曲霉和黑曲霉4种主要霉菌对优质籼稻黄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条件下,优质籼稻的黄度指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单一接种灰绿曲霉水分含量为17%的优质籼稻在30℃储藏温度下,黄度指数增加最快;由带菌量和黄度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4种霉菌分别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对黄变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灰绿曲霉,最弱的为白曲霉。研究结果为储藏过程中稻谷黄变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稻 霉菌 带菌量 黄度指数
下载PDF
优质籼稻变温储藏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10
作者 杨东 李倩倩 +1 位作者 颉宇 石天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籼稻在变温储藏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低温储粮工艺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初始水质量分数为14.0%、14.5%、15.0%的籼稻在低温、准低温、室温储藏条件下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糊化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为了探究籼稻在变温储藏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低温储粮工艺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初始水质量分数为14.0%、14.5%、15.0%的籼稻在低温、准低温、室温储藏条件下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糊化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室温下籼稻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的增长幅度较低温、准低温下显著,平均增幅分别为1866、1215、1572、523 cP,偏高水分样品糊化指标变化幅度相对剧烈,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更强(P<0.01),说明低温或准低温下储藏有利于延缓籼稻食味品质变化。采用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模型、高斯模型和傅里叶级数对各项糊化指标进行拟合,分析比较可知,高斯模型对籼稻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变化的拟合结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在0.668~0.942和0.687~0.906范围内,傅里叶级数对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变化的拟合结果较好,R^(2)分别在0.661~0.861和0.701~0.868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变温储藏 糊化特性 模型
下载PDF
籼稻种子抗老化关键模块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11
作者 葛蓉 罗永坚 +3 位作者 李清 贾俊婷 刘军 王建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种子自成熟起便要经历老化过程,导致其活力不可逆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籼稻比粳稻具有更强的耐贮藏性,虽然已经克隆出一些抗老化基因,但参与籼稻种子抗老化过程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Kasalath... 种子自成熟起便要经历老化过程,导致其活力不可逆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籼稻比粳稻具有更强的耐贮藏性,虽然已经克隆出一些抗老化基因,但参与籼稻种子抗老化过程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Kasalath基因型水稻种子(籼稻)在8个老化阶段(0、4、8、10、12、15、22、28 d)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总体FPKM差异不显著。鉴定出6517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剪接体、DNA复制、碱基切除修复、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等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共生成24个模块,其中绿松石色、蓝色、灰色和棕色模块与种子老化阶段显著相关。这些模块与核酸、蛋白质损伤修复系统和可溶性糖的调节有关。此外,还鉴定出75个中心基因,包括OsLTPL67、OsERF-1、OsLEA4、OsSMP、OsGRX2、OsDOG1L-3和OsGRX14,在水稻种子老化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研究种子老化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剪接体 胚胎发育 核糖体 种子寿命 活性氧
下载PDF
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赖嘉俊 韩孟红 +5 位作者 梁开明 徐强辉 林阿典 郑章荣 黄继川 傅友强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45-53,共9页
钵体苗机插能缩短水稻缓苗时间,促进早生快发,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然而,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群体指标和稻谷产量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杂交籼稻品种泰丰优208和常规籼稻品种南晶... 钵体苗机插能缩短水稻缓苗时间,促进早生快发,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然而,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群体指标和稻谷产量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杂交籼稻品种泰丰优208和常规籼稻品种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4种穴距处理(A_(1)处理穴距12.4 cm、A_(2)处理穴距14.5 cm、A_(3)处理穴距17.9 cm和A_(4)处理穴距20.7 cm),研究钵体苗不同栽插穴距处理对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穴距的缩小,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生物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农户传统穴距17.9 cm(A_(3)处理)相比,A_(1)处理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的分蘖数分别增加36.2%~38.7%、 37.3%~42.4%和21.5%~36.9%;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30.8%~55.9%、16.4%~41.0%和37.7%~53.1%;生物量分别增加32.0%~38.6%、20.1%~34.2%和37.1%~59.0%。分蘖中期到幼穗分化始期和幼穗分化始期到抽穗期的光合势分别增加17.9%~49.2%和28.1%~49.2%。稻谷产量与抽穗期分蘖数、幼穗分化始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分蘖中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光合势、成熟期生物量和有效穗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华南双季稻区,钵体苗机插适当增加栽插密度能提高水稻前期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生物量,保持后期群体指标优势,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稻 钵体苗 机插秧 栽插密度 穴距 稻谷产量
下载PDF
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乐优97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13
作者 夏澳运 戴思青 +3 位作者 陈周兵 刘鹏 周红英 吴晓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97-199,205,共4页
乐优97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409A与恢复系R977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于2022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乐优97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乐优97... 乐优97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409A与恢复系R977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杂交晚籼稻新组合,于2022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乐优97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乐优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制种技术关键要点,以期为该产品的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籼稻 乐优97 优质 选育 栽培 制种
下载PDF
芒市地区杂交籼稻品种筛选试验
14
作者 肖光秀 陈志雄 +1 位作者 董诗龙 段明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1-15,共5页
杂交籼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点。2023年,采用间比试验法,以泰优390为对照,选用12个杂交籼稻品种在芒市地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为芒市地区种植户品种选择提供科... 杂交籼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点。2023年,采用间比试验法,以泰优390为对照,选用12个杂交籼稻品种在芒市地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为芒市地区种植户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甜香优2877、甜香优2115、甜香优3203、白华香99、华浙优261这5个品种的生育期比对照泰优390(140 d)短,适合芒市多熟种植模式;甜香优2115、华浙优261和泰优390这3个品种整齐度好、杂株率低、株型适中、叶色绿、叶姿挺直、熟期转色好、落粒性中;所有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甜香优2115、白华香99、华浙优261、川优1925田间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二化螟;产量超过对照的品种有甜香优2877、品香优1459、青香优261、甜香优2115、甜香优3203、甜香优3115、华浙优261,且均增产7%以上。综合生育期、整体长势、抗倒性、抗病虫性及产量等性状,筛选出甜香优2115和华浙优261两个杂交籼稻品种,可在芒市地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品种筛选 生育期 抗性 产量 云南芒市
下载PDF
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金早645’在东阳市的试种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永良 邓飞 +2 位作者 周建霞 陆爱国 王孔俭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7-49,52,共4页
为鉴定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金早645’在浙江省东阳市种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特于2022年进行了‘金早645’在东阳市的试种试验。结果表明,‘金早645’在东阳市采用育苗手工移栽的栽培方式,其全生育期为113 d,比对照‘中早39’提早1 d,平均... 为鉴定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金早645’在浙江省东阳市种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特于2022年进行了‘金早645’在东阳市的试种试验。结果表明,‘金早645’在东阳市采用育苗手工移栽的栽培方式,其全生育期为113 d,比对照‘中早39’提早1 d,平均产量为8.835 t/hm2,比对照‘中早39’增产3.76%;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其全生育期为106 d,平均产量为7.563 t/hm2。‘金早645’在东阳市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一致、熟期转色好、谷色黄亮、不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轻、抗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早645’ 籼稻 生育期 产量 抗逆性 东阳市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期生理变化与垩白形成的关系
16
作者 许金科 谢琴 +4 位作者 魏曼琳 彭仟 苏益 萧浪涛 蔺万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126,共8页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37℃)作为对照,研究灌浆期高温条件下剑叶净光合速率、籽粒灌浆速率、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X7、X11和X24的稻米垩白度比常温对照处理的分别增加了2.53、4.82、6.66个百分点;高温造成X11和X24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8、12、16天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的,而X7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16天反而高于常温对照的;高温条件下水稻在抽穗后第8天灌浆速率加快,并在抽穗后第12天达到最大值,较常温处理的提前了4~8 d;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表明,X11和X24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Os SSIIIa、Os AGPSL2和GBSSI在抽穗后第12、16天的表达显著下调,导致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及垩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高温胁迫 垩白 生理特性 淀粉合成
下载PDF
优质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色香优明月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17
作者 王杰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色香优明月丝苗是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优质香型不育系色香A与恢复系R明月丝苗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23年分别通过国家、江西省和湖南省农作物品... 色香优明月丝苗是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优质香型不育系色香A与恢复系R明月丝苗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23年分别通过国家、江西省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色香优明月丝苗 籼稻 优质
下载PDF
优质常规籼稻种植表现及抽穗期对天气的适应性分析
18
作者 张亚萍 张长海 +2 位作者 黄海珍 汪祚升 汪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1-24,46,共5页
以常规籼稻品种徽丰丝苗、农香丝苗、广香丝苗、粤丝占、美香占3号、美香油占4号为材料,2021年设置一季中稻播期,2022年设置一季中稻和一季晚稻播期,采用同田对比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籼稻作一季中稻种植时,播齐历期较丰两优四号... 以常规籼稻品种徽丰丝苗、农香丝苗、广香丝苗、粤丝占、美香占3号、美香油占4号为材料,2021年设置一季中稻播期,2022年设置一季中稻和一季晚稻播期,采用同田对比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籼稻作一季中稻种植时,播齐历期较丰两优四号短,品种生育性状年度间表现较稳定,产量较丰两优四号低;作一季晚稻种植时,参试品种生育性状与黄华占相近,徽丰丝苗和农香丝苗较黄华占增产,其余品种减产。在抽穗期,农香丝苗对不良天气有较强的抵抗力,粤丝占和美香占3号抗不良天气的能力较弱,徽丰丝苗和广香丝苗对高温敏感,美香油占4号对不良天气中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籼稻 种植表现:天气 适应性 结实率
下载PDF
杂交籼稻“一种两收”头季高温热害调查及对再生稻的影响
19
作者 郭亚玲 张长海 汪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粤禾丝苗和甬优490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5%以上,表现强抗热性,Y两优91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上,表现较强抗热性,其余品种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下或中大穗与中小穗结实率差距在10百分点以上,表现抗热性一般或弱;在孕穗阶段遇上高温的4个品种中,仅晶两优华占表现较强抗热性。随着高温热害的产生,头季灌浆期缩短,产量降低,再生季抽穗期提前。最后提出了桐城市再生稻减轻高温热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两收” 杂交籼稻 高温热害 结实率 头季 再生季
下载PDF
文山州5个常规籼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建 李云 +4 位作者 熊建云 魏康碧 王天明 王文鑫 王定开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种植的优质常规籼稻品种,提高水稻种植效益,2021年、2022年连续2年在文山市新平街道茂地村以文山本地水稻品种文稻11号为对照,对5个常规籼稻进行了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航籼2号和文稻28号表现出...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种植的优质常规籼稻品种,提高水稻种植效益,2021年、2022年连续2年在文山市新平街道茂地村以文山本地水稻品种文稻11号为对照,对5个常规籼稻进行了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航籼2号和文稻28号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文山州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产量 抗性 比较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