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碰撞SPH方法模拟中的初始光滑长度和粒子间距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金中 汤文辉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2,共5页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高速碰撞问题作数值模拟,分析初始光滑长度和非一致粒子间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修正光滑长度法,并引入XSPH速度纠错公式.数值结果表明,初始光滑长度越大,弹丸的刚性越小,h0的合理取值范围应为d0<h0≤...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高速碰撞问题作数值模拟,分析初始光滑长度和非一致粒子间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修正光滑长度法,并引入XSPH速度纠错公式.数值结果表明,初始光滑长度越大,弹丸的刚性越小,h0的合理取值范围应为d0<h0≤1.5d0;粒子间距越小,材料的刚性越小.非一致粒子间距和均匀粒子分布的计算结果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碰撞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粒子间距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临界粒子间距判据适用条件的研究:缺口半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录婵 肖妍 +2 位作者 付传玉 胡跃鑫 韩向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采用不同粒径碳酸钙(CaCO_3)粒子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共混,研究不同缺口半径(R)下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时临界粒子间距(IDc)与CaCO_3粒径大小和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缺口为45°V型,缺口半径R=0. 25 mm时,IDc与CaCO_3粒... 采用不同粒径碳酸钙(CaCO_3)粒子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共混,研究不同缺口半径(R)下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时临界粒子间距(IDc)与CaCO_3粒径大小和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缺口为45°V型,缺口半径R=0. 25 mm时,IDc与CaCO_3粒径大小和含量无关,表明该判据是适用的;当缺口为45°V型,缺口半径R=1. 0 mm时,发现IDc依赖于CaCO_3粒径大小,表明该判据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韧转变 临界粒子间距判据 缺口半径
下载PDF
白炭黑粒子间距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亚轲 邹华 韩冬礼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8期570-574,共5页
分别采用不同分子链长度的改性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对白炭黑进行隔离改性,研究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白炭黑填充的N... 分别采用不同分子链长度的改性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对白炭黑进行隔离改性,研究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白炭黑填充的NR复合材料相比,改性白炭黑填充的NR复合材料的t10和t90缩短,FL和储能模量(G′)减小,硬度降低,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提高;当改性剂为PEGDGE(回转半径为1.11 nm)时,改性白炭黑的粒子间距最大,分散性最好,NR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最大,G′和损耗因子最小,物理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二缩水甘油醚 粒子间距 隔离 改性
下载PDF
基于粒子间距调整改进PSO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冯颖 高文华 康琳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463-468,474,共7页
基于无线传感器感知模型,提出了一种粒子间距调整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adjusting particle spacing,APS-PSO),利用APS-PSO算法优化WSN在目标区域内的部署,有效提高了WSN的覆盖率。首先,... 基于无线传感器感知模型,提出了一种粒子间距调整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adjusting particle spacing,APS-PSO),利用APS-PSO算法优化WSN在目标区域内的部署,有效提高了WSN的覆盖率。首先,针对粒子越界和粒子间发生重叠等多样性消失的问题,在迭代过程中引入粒子间距调整(APS)来增强粒子多样性,其次,通过为种群中粒子细化寻优方向,能够尽可能的重启早熟粒子。通过目标区域离散化以及传感器节点的特性定义目标函数,将其代入到APS-PSO中,从而找到较好的覆盖方案。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传感器节点分布的均匀度,网络的覆盖率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率 粒子群算法 粒子间距
下载PDF
破片飞散仿真SPH方法中的初始粒子间距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宵灯 崔村燕 +2 位作者 赵蓓蕾 詹翔 王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0-194,共5页
为了解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结果对初始粒子间距的依赖性,更合理地选取初始粒子间距h,选用AUTODYN软件以战斗部爆炸破片飞散仿真为例开展均匀初始粒子间距以及不均匀粒子间距对影响数值模拟的研究;通过定义无量纲参数λ和γ(... 为了解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结果对初始粒子间距的依赖性,更合理地选取初始粒子间距h,选用AUTODYN软件以战斗部爆炸破片飞散仿真为例开展均匀初始粒子间距以及不均匀粒子间距对影响数值模拟的研究;通过定义无量纲参数λ和γ(λ为战斗部壁厚与初始粒子间距之比,γ为战斗部壳体粒子间距与内部TNT粒子间距之比),对不同粒子间距战斗部模型开展相同初始条件下的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爆炸破片的速度和数量特性;结果表明:均匀初始粒子间距的选取对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保证模拟精度,h的合理取值范围是6<λ<8;选取不均匀粒子间距时,增加γ值对计算精度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 粒子间距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新拌水泥浆体中邻近胶凝材料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解析解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2 位作者 周焱昌 STROEVEN Piet SLUYS Lambertus Johannes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依据Torquato的最邻近表面函数公式,推导了新拌水泥浆体邻近水泥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解析解,并采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了1个水泥浆体结构模型,选取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区间概率曲线和累计概率分布曲线这3个函数检验... 依据Torquato的最邻近表面函数公式,推导了新拌水泥浆体邻近水泥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解析解,并采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了1个水泥浆体结构模型,选取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区间概率曲线和累计概率分布曲线这3个函数检验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该解析解与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解析解,以Rosin-Rammler分布为例,研究了胶凝材料细度以及水胶比对邻近水泥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分布及其平均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泥细度对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平均值的影响高于水胶比的影响。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解析解的获得,不但为基于不同粒径分布以及尺度范围粉体之间搭配的高粉体初始堆积密度的实现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多尺度模拟方法中选取各级模型的尺度、量化粉煤灰浆体中粉煤灰颗粒的微集料效应、了解邻近集料间的交互作用程度以及界面重叠程度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 Rosin—Rammler分布 固相体积分数 粒径分布 概率 水胶比 胶凝材料细度
下载PDF
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的脆韧转变--Wu氏增韧理论聚合物共混物脆韧转变判据的适用条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跃鑫 冯玉林 姜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0-503,共4页
采用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共混体系的临界粒子间距与碳酸钙粒子尺寸和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温度是Wu氏增韧理论临界粒子间判据适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17℃下,临界粒子间距与碳酸钙粒子的... 采用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共混体系的临界粒子间距与碳酸钙粒子尺寸和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温度是Wu氏增韧理论临界粒子间判据适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17℃下,临界粒子间距与碳酸钙粒子的尺寸和含量无关,该条件下Wu氏增韧理论临界粒子间距判据是适用的;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现临界粒子间距依赖于碳酸钙粒子的尺寸,表明高温条件下,Wu氏增韧理论临界粒子间距判据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增韧 粒子间距 脆韧转变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孤立波数值模拟
8
作者 文常青 吴静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687-691,共5页
文中应用DualSPHysics开源代码平台,基于Goring理论采用推板造波方法构建二维数值造孤立波水槽,探究粒子间距D p对数值模拟孤立波的影响.采用6种粒子间距D p分别对2种波高的孤立波进行了数值模拟,显示了2个监测点处数值模拟与解析解的... 文中应用DualSPHysics开源代码平台,基于Goring理论采用推板造波方法构建二维数值造孤立波水槽,探究粒子间距D p对数值模拟孤立波的影响.采用6种粒子间距D p分别对2种波高的孤立波进行了数值模拟,显示了2个监测点处数值模拟与解析解的波形对比,计算和分析了不同D p下、4个监测点处的波高与理论波高的误差.结果表明:粒子间距D p=0.01 m时数值模拟精度较高同时计算耗时较少,并将此种粒子间距D p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程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孤立波 粒子间距 数值模拟 物理试验
下载PDF
基体性质对HDPE/SEBS共混物脆韧性转变的影响——验证Leibler增韧模型
9
作者 武志鹏 郎学彬 +5 位作者 马雄 唐文睿 许凌子 韩向艳 胡跃鑫 陈冬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5,共6页
为了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体性质对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HDPE共混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分散相的粒子尺寸及分布,明确了基体性质与临界粒子间距(ID_c... 为了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体性质对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HDPE共混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分散相的粒子尺寸及分布,明确了基体性质与临界粒子间距(ID_c)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体HDPE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减小,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时需要的临界弹性体质量分数越小,分散相SEBS的粒子尺寸越小,越有利于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发生。同时,聚合物共混物的脆-韧转变与基体材料断裂强度(σ_(B))、屈服强度(σ_(Y))有很大的关系,(σ_(B)/σ_(Y))^(2)越大,ID_(c)越大,共混物的脆-韧转变越容易发生,验证了Leibler增韧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相邻两个微裂纹平均距离(ξ*)和系数(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脆-韧转变 临界粒子间距
下载PDF
刚球粒子碰撞频率和距离关系的计算机模拟(英文)
10
作者 孙祉伟 朱如曾 +2 位作者 李银妹 徐升华 楼立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8-1080,共3页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由两个刚球粒子组成的体系,得到了碰撞频率和粒子间距的定量关系。模拟结果显示,碰撞频率随着粒子间距的增大急剧下降。这一特性为文献[1]中描述的两个粒子体系的聚集过程的碰撞反应动力学提供了有用的旁证。
关键词 刚球粒子 碰撞频率 定量关系 计算机模拟 粒子间距 胶体
下载PDF
砂浆中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2 位作者 蒋金洋 STROEVEN Piet STROEVEN Martijn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采用具有粒子动态混合密实功能的SPACE系统,实现了高集料体积分数模型砂浆结构的生成.从而,以3种细集料粒径分布的模型砂浆(其中一种的粒径范围为0.125~1.34 mm,另外两种的粒径范围为0.25~5.00mm)结构为例,研究了集料细度和集料体积分... 采用具有粒子动态混合密实功能的SPACE系统,实现了高集料体积分数模型砂浆结构的生成.从而,以3种细集料粒径分布的模型砂浆(其中一种的粒径范围为0.125~1.34 mm,另外两种的粒径范围为0.25~5.00mm)结构为例,研究了集料细度和集料体积分数(ψ=40%~70%)对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料细度增加和集料体积分数增大都会使大尺度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出现的概率减小、小尺度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出现的概率增加,且峰值概率的位置向小间距方向偏移.另外,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的分区段累计概率结果分析表明,3种模型砂浆结构的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57%以上小于10μm.最后,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的平均值的分析结果显示,当集料体积分数在40%~70%之间变化时,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的平均值在54.6~1.1μm之间变化;当砂浆中集料的体积分数在50%~70%之间变化时,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的平均值与集料的体积分数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单位砂浆体积下集料的表面积的变化对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的平均值有影响,但二者之间的比值并非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 砂浆 集料 SPACE系统
下载PDF
混凝土中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1 位作者 STROEVEN P STROEVEN M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5,共7页
混凝土中邻近集料间界面过渡区的相互影响程度、混凝土中原生裂纹的尺度范围以及中心质假说中集料效应圈的范围等都涉及到混凝土中最邻近集料表面间距分布的问题。由于常规的实验方法无法给出混凝土中集料空间分布的信息,同时以往的计... 混凝土中邻近集料间界面过渡区的相互影响程度、混凝土中原生裂纹的尺度范围以及中心质假说中集料效应圈的范围等都涉及到混凝土中最邻近集料表面间距分布的问题。由于常规的实验方法无法给出混凝土中集料空间分布的信息,同时以往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由于采用随机分布方式分布粒子,导致无法得到较高集料体积分数的模型混凝土结构,而采用具有粒子动态混合密实功能的SPACE系统,模拟了高集料体积分数混凝土的结构。在假定模型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小粒径为1mm的前提下,以符合Fuller分布为例,研究了模型混凝土中集料粒径分布和集料体积分数对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最邻近粒子表面最近间距分布 混凝土 集料 SPACE系统
下载PDF
增韧剂橡胶粒子对尼龙6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齐阳城 李昌鸿 +2 位作者 汤俊杰 段浩 田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以不同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CMG5805-L、CMG5805-S,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CMG5802)改性尼龙6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上述改性尼龙6的表面形貌,统计分析了增韧剂橡胶粒子的粒径和粒子间距,对比了不同粒径、... 以不同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CMG5805-L、CMG5805-S,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CMG5802)改性尼龙6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上述改性尼龙6的表面形貌,统计分析了增韧剂橡胶粒子的粒径和粒子间距,对比了不同粒径、粒子间距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增韧剂对改性尼龙6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增韧剂CMG5805-L添加量的增加,橡胶粒子的粒径不发生变化,粒子间距逐渐减小;对于添加9.47%CMG5805-L的增韧尼龙6,当橡胶粒子间距达到0.134μm时,增韧尼龙6的缺口冲击强度发生脆-韧转变;增韧剂中的马来酸酐接枝率越高,橡胶相在尼龙6中的分散粒径越小。大小粒径的橡胶粒子同时分散于尼龙6相中时,尼龙6的缺口冲击强度更好;当测试温度低于增韧尼龙6的脆-韧转变温度时,尼龙6的冲击强度同增韧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剂 尼龙6 橡胶粒径 粒子间距 冲击强度 脆-韧转变 NYLON 6
下载PDF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中V型转换函数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姜磊 刘建华 +1 位作者 张冬阳 卜冠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270,共8页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由于规则简单、参数设置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但是其具有过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缺乏局部的搜索能力等缺陷。针对BPSO存在的缺陷很多文献提出了改进方法,但是针对转换函数的改进较少。通过定义粒子间的距...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由于规则简单、参数设置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但是其具有过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缺乏局部的搜索能力等缺陷。针对BPSO存在的缺陷很多文献提出了改进方法,但是针对转换函数的改进较少。通过定义粒子间的距离来分析出BPSO所存在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分析BPSO中S型转换函数的缺点,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更符合BPSO要求的V型转换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V型转换函数能克服原始BPSO的缺陷,相比S型转换函数以及现有文献所提的V型转换函数更能提升算法的性能,得到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粒子间距 转换函数 特征选择
下载PDF
混凝土相邻粗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周焱昌 颜海春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在球形粒子假设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集料细度以及集料体积分数对相邻粗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粗集料表面最近间距随集料体积分数的增加以及集料细度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相邻粒子表面培近间距分布 混凝土 粗集料
下载PDF
海堤坡角变化对海啸波传播过程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钢军 鲍建宇 +2 位作者 马哲 孙家文 赵西增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5,共9页
针对近岸海域极端海况的防灾减灾问题,准确模拟追踪海啸波传播过程,再现液面局部射流、崩破波等波面湍动现象。建立SPH数值水槽,边界条件基于固壁粒子法,减少海堤坡角改变对计算域精度的影响,讨论粒子间距设置对模拟精度的影响。模拟7... 针对近岸海域极端海况的防灾减灾问题,准确模拟追踪海啸波传播过程,再现液面局部射流、崩破波等波面湍动现象。建立SPH数值水槽,边界条件基于固壁粒子法,减少海堤坡角改变对计算域精度的影响,讨论粒子间距设置对模拟精度的影响。模拟7种不同海堤坡角下波浪的爬高与衰减情况,讨论了海堤坡角变化对消波系数的影响。当粒子间距设置为0.002 m时,模型能准确地捕捉海啸波的强非线性现象。随着海堤坡角增大,海啸波峰值爬升率增大,波浪越堤后因崩破波的产生,波能衰减进一步加剧。当坡角较小时,消波系数随坡角的增大提升明显,而后趋于缓慢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波 海堤坡角 波浪爬高与衰减 SPH法 消波系数 粒子间距 波面分析
下载PDF
The turbulent behavior of novel free triple-impinging jets with large jet spacing by means o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被引量:1
17
作者 Jun Zhang Youzhi Liu Ying L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57-766,共10页
A novel reactor that achieves rapid liquid–liquid mixing via free triple-impinging jets(FTIJs)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mixing efficiency at unequal flow rates for liquid–liquid reactions.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reactor that achieves rapid liquid–liquid mixing via free triple-impinging jets(FTIJs)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mixing efficiency at unequal flow rates for liquid–liquid reactions.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FTIJ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The instantaneous and mean velocities data at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Re)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FTIJs. The effect of jet spacing on the stagnation points, instantaneous velocity, mean velocity, profiles of the x- and ycomponents of mean velocity,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TKE) distributions of FTIJs were investigated at Re = 4100 with a volumetric flow rate ratio of 0.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ulent flows are similar for all jet spacings tested. Two stagnation points are observed, which are independent of jet spacing and are not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flow field. However, velocity and TKE distributions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jet spacing.Decreasing jet spacing increases the expansion angle and the values of TKE, leading to strong turbulence, improving momentum transfer and mixing efficiency in FTIJ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optimization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is helpful for designing FTI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on angleFree triple-impinging jetsTurbulent kinetic energyPIV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y f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
18
作者 XU Zhenxing ZHU Shuiran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84-299,共16页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vity of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we propose a method for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y f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MOPSO-MS),which includes t...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vity of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we propose a method for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y f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MOPSO-MS),which includes three strategies.Firstly,the average crowding distance method is proposed,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s on the crowding distance and reduces the algorithm’s time complexity and computational cost,ensuring efficient external archive maintenance and improving the algorithm’s distribution.Secondly,the algorithm utilizes particle difference to guide adaptive inertia weights.In this way,the degree of disparity between a particle’s historical optimum and the population’s global optimu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w.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isparity,the size of w is adjusted nonlinearly,improving the algorithm’s convergence.Finally,the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search direction by hierarchically selecting the globally optimal policy,which can avoid a single search direction and eliminate the lack of a random search direction,mak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global optimal position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The MOPSO-MS is tested against seven other algorithms on the ZDT and DTLZ test function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PSO-MS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 spatially crowding congestion distance differential guidance weight hierarchical selection of global optimu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