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粒径大小对蒽荧光特性的影响及校正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仁杰 董桂梅 +3 位作者 杨延荣 周长宏 刘海学 张伟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65-2671,共7页
为了准确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以土壤中典型多环芳烃污染物蒽为检测对象,研究了土壤粒径大小对其荧光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校正土壤粒径大小对多环芳烃标准曲线影响的方法。研究了蒽在土壤中的荧光特性,指出蒽在421nm、442nm和470n... 为了准确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以土壤中典型多环芳烃污染物蒽为检测对象,研究了土壤粒径大小对其荧光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校正土壤粒径大小对多环芳烃标准曲线影响的方法。研究了蒽在土壤中的荧光特性,指出蒽在421nm、442nm和470nm处出现较强的荧光峰。接着,制备7种不同粒径大小的蒽土壤样品,并以土壤粒径大小为外扰,构建了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荧光谱,研究了蒽荧光强度和304nm处瑞利散射光强随土壤粒径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土壤粒径增大,蒽荧光强度和304nm处瑞利散射光强度都有增强。最后,分别建立了80目和160目土壤粒径下定量分析土壤蒽浓度的标准曲线,并通过304nm处瑞利散射光对蒽荧光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土壤粒径大小对蒽标准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粒径大小 二维相关荧光谱 校正方法
下载PDF
染料微胶囊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伦生 吴明华 +2 位作者 罗艳 李春燕 陈水林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探讨了原位聚合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时,造壁剂滴加速度、系统调节剂MS用量及分散剂种类对染料微胶囊粒径和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壁剂滴加速度为0.5ml/min时,平均粒径最小(d=3.2635μm),分布最窄;系统调节剂MS用量80%~100%(owf)... 探讨了原位聚合法制备分散染料微胶囊时,造壁剂滴加速度、系统调节剂MS用量及分散剂种类对染料微胶囊粒径和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壁剂滴加速度为0.5ml/min时,平均粒径最小(d=3.2635μm),分布最窄;系统调节剂MS用量80%~100%(owf)时平均粒径变小(d=3.7413~3.5643μm),用量过大会导致胶囊缔合;分散剂NNO对染料微胶囊分散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原位聚合法 微胶囊 粒径大小 分布
下载PDF
聚合反应中搅拌状况对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凤华 樊友 +1 位作者 王凤娟 李素君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直径74mm无挡板的玻璃搅拌釜为反应釜,恒温水浴为热源,自来水为冷却水组成冷模聚合反应实验装置,采用蜂蜡为分散相,去离子水为连续相,Span-80及Tween-60为乳化剂,分别研究了不同桨叶形式的搅拌状况对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直径74mm无挡板的玻璃搅拌釜为反应釜,恒温水浴为热源,自来水为冷却水组成冷模聚合反应实验装置,采用蜂蜡为分散相,去离子水为连续相,Span-80及Tween-60为乳化剂,分别研究了不同桨叶形式的搅拌状况对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桨叶的最佳作用高度为距釜底27mm;低速下使用三叶后掠式搅拌桨粒径最小,高速下4种桨叶对粒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粒径大小 搅拌桨 聚合物 反应釜 搅拌釜 分散相 影响 状况 作用
下载PDF
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春森 孔祥义 +1 位作者 王玉星 江晓智 《化学工程师》 CAS 2017年第7期72-74,共3页
本文通过稳定分析仪、激光粒度测试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粒径大小随剪切速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浓度在0.3%时所得的乳状液的分散度是相对来说最好的,乳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时,可以看出加入500mg·L^... 本文通过稳定分析仪、激光粒度测试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粒径大小随剪切速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浓度在0.3%时所得的乳状液的分散度是相对来说最好的,乳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时,可以看出加入500mg·L^(-1)的聚合物的乳状液的分散度是相对来说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大小 剪切速率 乳状液浓度 聚合物浓度
下载PDF
悬浮共聚粒径大小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志英 《天津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本文以丙烯酸酯系列为原料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形成聚合物 ,研究引发剂的用量和种类、交联剂的用量、水油比、分散剂的用量和种类、搅拌速度、单体种类等因素对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悬浮聚合 粒径大小分布
下载PDF
活性炭粒径大小对腐植酸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洪涛 谢朝新 周宁玉 《中国储运》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本文以腐植酸作为吸附对象,研究了四种粒径煤质活性炭对腐植酸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吸附速度越快;粒径为(>60目)的粉末活性炭的吸附量略高于粒径为(50~60目)的颗粒活性炭吸附量。四种粒径的煤质活性炭... 本文以腐植酸作为吸附对象,研究了四种粒径煤质活性炭对腐植酸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吸附速度越快;粒径为(>60目)的粉末活性炭的吸附量略高于粒径为(50~60目)的颗粒活性炭吸附量。四种粒径的煤质活性炭的吸附速率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活性炭的粒径越小,对腐植酸的吸附速度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活性炭 粒径大小
下载PDF
石英砂粒径大小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英梅 董世强 +2 位作者 展静 吴青柏 张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49-305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本文采用粒径分别为0.075-0.5mm、0.5-1mm、1-2mm和2-3mm的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在初始压力7.0MPa、温度0.5℃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形成实验并进行取样观察、分层分解,得出不同粒径大小石英...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本文采用粒径分别为0.075-0.5mm、0.5-1mm、1-2mm和2-3mm的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在初始压力7.0MPa、温度0.5℃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形成实验并进行取样观察、分层分解,得出不同粒径大小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增大,石英砂砂体中的水合物形成量和初始水合物形成速率在逐渐减小;在粒径为0.075-0.5mm、1-2mm和2-3mm石英砂中,充气过程中水合物便开始形成,且并未出现明显的水合物大量形成阶段,而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体系中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形成的阶段;通过计算发现,0.5-1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大,为0.47mol,2-3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小,仅为0.05mol;在这4种粒径的石英砂体表面的甲烷水合物主要以分散状均匀分布于颗粒之间或胶结成块,但这一观察结果与通过分解的方法所得到的石英砂上部水合物形成量大于下部的结果存在差异;重复实验也发现,仅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顶部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富集的现象,因此推断认为在一定粒径的介质体系同时上部存在较大空隙时,水合物有可能会在空隙中大量富集存在。这一实验结果对自然环境中水合物的赋存区域及形态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大小 石英砂 甲烷水合物 形成过程 气体消耗量 分解气体量 分布
下载PDF
粒径大小对土的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柳新 肖榆撷 +3 位作者 谢荻雅 刘恩龙 刘友能 蒋宇卓 《四川建材》 2017年第7期21-23,共3页
为分析不同粒径组成土样的力学性质,本文进行了4组粒径,分别为原级配、1~2 mm、0.5~1 mm及小于0.5 mm的粗粒土在100、200、300 kPa的不同法向压力下的固结快剪试验,并分析了不同粒径土的剪应力τ、体变εv与剪切位移δ的关系。试验发现... 为分析不同粒径组成土样的力学性质,本文进行了4组粒径,分别为原级配、1~2 mm、0.5~1 mm及小于0.5 mm的粗粒土在100、200、300 kPa的不同法向压力下的固结快剪试验,并分析了不同粒径土的剪应力τ、体变εv与剪切位移δ的关系。试验发现:法向压力越大,土样的抗剪强度越大,原级配以及小于0.5 mm组土样的体变逐渐减小,而1~2 mm以及0.5~1 mm组土样的体变逐渐增大;同一法向压力下,1~2 mm组土样抗剪强度最大,小于0.5 mm组土样抗剪强度最小,1~2 mm组土样体变最小,小于0.5 mm组土样体变最大;1~2 mm组土样内摩擦角最大,小于0.5 mm组土样内摩擦角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大小 力学性质 直剪试验 砂性土
下载PDF
粒径大小对粗细粒混合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禹艳阳 朱豪伟 +1 位作者 蒋宇卓 刘恩龙 《四川建材》 2018年第9期88-90,共3页
通过直剪试验,研究粒径大小对粗细粒混合土的力学性质的影响及粗细粒混合土的变形机理。本文主要对3个不同粒径大小的粗粒粒组,分别为1~2 mm、0.5~1 mm和0.1~0.5 mm,分别与小于0.075 mm粒径的细粒组混合而得到的混合土进行了4种固结压力... 通过直剪试验,研究粒径大小对粗细粒混合土的力学性质的影响及粗细粒混合土的变形机理。本文主要对3个不同粒径大小的粗粒粒组,分别为1~2 mm、0.5~1 mm和0.1~0.5 mm,分别与小于0.075 mm粒径的细粒组混合而得到的混合土进行了4种固结压力(50、100、200、400 k Pa)下固结快剪试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固结压力越大,土样的抗剪强度越大,体变越大;在同一法向压力下,随着粗粒粒组粒径的增大,粗细粒混合土样的抗剪强度增大,体变变小;内摩擦角随粗粒粒组粒径增大而增大;1~2 mm粒组的凝聚力最大,其余两组凝聚力大小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大小 混合土 力学性质 直剪试验
下载PDF
布洛芬粉粒的溶出研究:粒径大小的影响及二种不同粒径粉粒混合后溶出过程的模拟
10
作者 马吉德 朱家璧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8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围绕粒径大小对布洛芬粉末溶出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非漏槽条件下比较了六种筛分粒径(<65,65-74,74-91,91-125,125-150,和150-200μm)的溶出速率。粒径大于74μm的粉末溶出速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另一方面... 本文围绕粒径大小对布洛芬粉末溶出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非漏槽条件下比较了六种筛分粒径(<65,65-74,74-91,91-125,125-150,和150-200μm)的溶出速率。粒径大于74μm的粉末溶出速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另一方面,粒径小于74μm的粉末则呈不同的溶出曲线,起始较慢,这可能是由研磨后形成的颗粒静电引起。本文还进行了两种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溶出实验,用每一组分的溶出数据模拟了二组分混合体系的溶出过程,几乎在全部溶出过程中模拟曲线都能很好地与测定值吻合,对二组分混合体系的溶出进行评估和模拟有可能用在多粒径粉末混合体系的溶出速度的评估及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粉粒 粒径大小 溶出速率 二组分混合体系 溶出过程
下载PDF
脱矿人牙骨基质粒径大小对垂直骨增量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李瑞飘 王稚英 冯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粒径大小的脱矿人牙骨基质材料对兔颅骨垂直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兔颅骨制备3个9 mm环形裂隙并在其上方固定钛容器,容器内随机植入以下3组:A组脱矿人牙骨基质(0.25~0.5 mm);B组脱矿人牙骨基质(... 目的:探究不同粒径大小的脱矿人牙骨基质材料对兔颅骨垂直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兔颅骨制备3个9 mm环形裂隙并在其上方固定钛容器,容器内随机植入以下3组:A组脱矿人牙骨基质(0.25~0.5 mm);B组脱矿人牙骨基质(0.5~1 mm);C组空白对照组。植入后12周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CBCT结果显示A,B,C三组有明显新骨生成,新骨自基底骨垂直向上生长,脱矿人牙骨基质与兔颅骨结合稳定,垂直骨高度维持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脱矿人牙骨基质和骨组织界面出现不同程度血管化及新生骨。A,B两组新骨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粒径大小对于垂直骨增量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影响,不同粒径大小的脱矿人牙骨基质在垂直骨增量手术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人牙骨基质 垂直骨增量 粒径大小
下载PDF
玉米粉碎粒径大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本刊编辑 《猪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28-28,共1页
伊利诺伊大学单胃动物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当饲料配方中代谢能量相同时,给断奶仔猪饲喂粒径大小不同的玉米对其生长速度和饲料的摄入量没有影响,但对大肠环境的pH值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粒径大小 生长性能 玉米 粉碎 饲料配方 研究人员 动物营养
下载PDF
苯丙共聚微乳液粒径增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恒 纪秀丽 赵娜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6,共4页
The styrene-acrylic emulsions were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 method using styrene,butyl acrylate and methyl methacrylate(APS as initiator and MS-1 as surfactant).The mechanism of particle size growing were investig... The styrene-acrylic emulsions were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 method using styrene,butyl acrylate and methyl methacrylate(APS as initiator and MS-1 as surfactant).The mechanism of particle size growing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emulsion particle size and distribution vary.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most possible nucleation mechanism are both homogeneous and micellar nucleation mechanism.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reaction parameters on particle size and polydispersed index(PDI) were studied.Emulsion particles grew with the conversion,and became smaller as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 and initiator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粒径大小 聚合机理 胶束成核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条件对其粒径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谷雨 唐伯明 +2 位作者 何丽红 杨帆 田春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2,66,共4页
采用环氧树脂E-51和聚乙二醇(PEG)合成了环氧乳化剂,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以激光粒度分析仪、高速离心法和贮存观察法分别分析了水性环氧树脂粒径大小与分布、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氧乳化剂中PEG的分子量、E-51与... 采用环氧树脂E-51和聚乙二醇(PEG)合成了环氧乳化剂,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以激光粒度分析仪、高速离心法和贮存观察法分别分析了水性环氧树脂粒径大小与分布、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氧乳化剂中PEG的分子量、E-51与PEG的物料比以及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温度、分散砂磨机转速对水性环氧树脂的粒径大小与稳定性有较明显的影响规律,但对水性环氧树脂粒径分布的影响基本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转法 水性环氧树脂 聚乙二醇 粒径大小与分布 分层容积率
原文传递
甲醇重整反应中Pt/γ-Al_2O_3催化剂纳米Pt粒径与催化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毕迎普 吕功煊 +1 位作者 耿东生 毕玉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2-808,i001,共8页
利用硝基甲烷还原法在室温条件下得到了纳米Pt粒径可控的担载Pt/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甲醇重整反应为反应探针考察了Pt粒径与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反应的性能与担载贵金属颗粒粒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透射电镜(TEM)、... 利用硝基甲烷还原法在室温条件下得到了纳米Pt粒径可控的担载Pt/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甲醇重整反应为反应探针考察了Pt粒径与催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反应的性能与担载贵金属颗粒粒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钠米Pt的粒径大小不但影响甲醇重整反应的活性,同时也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担载贵金属粒径之间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反应 催化性能 纳米Pt Pt/γ-Al2O3催化剂 关系研究 甲醇 催化反应性能 程序升温还原 X射线衍射 室温条件 硝基甲烷 透射电镜 颗粒粒径 测试手段 粒径大小 尺度效应 贵金属 担载 还原法 相关性
下载PDF
浆体颗粒粒径对浆体管道输送压力损失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振良 姜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7-1619,共3页
为解决准确计算浆体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的浆体颗粒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提出了浆体中颗粒粒径与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的浆体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是不同的.该模型能准确地... 为解决准确计算浆体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的浆体颗粒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提出了浆体中颗粒粒径与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的浆体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是不同的.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浆体管道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体 浆体管道 管道输送 压力损失 粒径大小 关系模型
原文传递
大粒径丁苯胶乳(SBR)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润雄 宁利红 常冠军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2期4-5,8,共3页
研究了影响丁苯胶乳粒径大小的因素:乳化剂、引发剂、固含量、电解质及单体加入方式。研究表明乳化剂浓度、固含量、电解质浓度及单体加入方式是控制丁苯胶乳粒径的关键性因素。通过适时补加乳化剂,选取适宜的电解质浓度,适当的固含量... 研究了影响丁苯胶乳粒径大小的因素:乳化剂、引发剂、固含量、电解质及单体加入方式。研究表明乳化剂浓度、固含量、电解质浓度及单体加入方式是控制丁苯胶乳粒径的关键性因素。通过适时补加乳化剂,选取适宜的电解质浓度,适当的固含量及采用种子半连续加料方式有利于增大丁苯胶乳(SBR)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合成研究 粒径 电解质浓度 加入方式 乳化剂 固含量 粒径大小 胶乳粒径 加料方式 引发剂 关键性 半连续 单体
下载PDF
颗粒粒径对采空区破碎煤体压实破碎特征影响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村 赵毅鑫 +4 位作者 屠世浩 郝宪杰 郝定溢 刘金保 任赵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60-670,共11页
煤矿采空区垮落带一般由破碎煤岩体组成,在垮落带压实过程中,破碎煤岩体的破碎特征直接影响着垮落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孔隙渗流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破碎煤样压实过程中的破碎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曲率半径与接触应力的颗粒材... 煤矿采空区垮落带一般由破碎煤岩体组成,在垮落带压实过程中,破碎煤岩体的破碎特征直接影响着垮落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孔隙渗流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粒径破碎煤样压实过程中的破碎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曲率半径与接触应力的颗粒材料屈服准则,进行了不同粒径破碎煤样的实验室压实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颗粒破碎准则表明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参数为接触颗粒尺寸和接触颗粒的材料参数。得出垮落带相同压实应力条件下,破碎煤岩体尺寸越大,破碎煤岩体之间的接触应力越小。在实验颗粒粒径范围内,加载至相同应力状态下,颗粒粒径越大越不容易破碎,根据加载前后的级配数计算获得的破碎率越小。进而提出颗粒配位数(颗粒接触数)是加载过程中粒径对破碎率影响的主要原因。拥有较少配位数的小颗粒在传递相同应力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偏应力进而导致相对于多配位数颗粒更容易破碎。加载过程中的量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初始粒径颗粒全部破碎时,3种粒径颗粒(10,15以及20 mm)中数量大于100子颗粒的占比分别为6.7%,24.6%,31.5%。随着破碎煤样的加载,不同粒径煤样最大颗粒对应的配位数不断增加,使得破碎煤样能够承受的应力远超过其自身强度。在颗粒配位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破碎煤样基本不再破碎,颗粒配位数基本保持不变。综合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破碎煤样颗粒尺寸对破碎特征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接触应力与配位数。在加载初期,破碎煤样配位数相差较小,破碎煤样尺寸越大,模型相同加载应力状态下的颗粒接触应力越小。在加载后期,大颗粒粒径的配位数要大于小粒径颗粒,使其更不容易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破碎煤样 粒径大小 接触应力 配位数 破碎特征
下载PDF
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程建斌 王大红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7-59,共3页
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了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其粒径范围在0.0507~0.3393μm之间,平均粒径0.1420μm。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放置6个月,粒径大... 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了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其粒径范围在0.0507~0.3393μm之间,平均粒径0.1420μm。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放置6个月,粒径大小与分布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其相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 Β-胡萝卜素 乳状液 粒径大小与分布 稳定性
下载PDF
光扩散剂粒径对PC光扩散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辰 蔡思怡 +2 位作者 周康 徐灯 丁永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聚碳酸酯(PC)中加入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光扩散剂),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PC光扩散板的光扩散机理以及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PC光扩散板光透过率、雾度、有效光散射系数及力学性能... 在聚碳酸酯(PC)中加入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光扩散剂),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PC光扩散板的光扩散机理以及光扩散剂粒径大小对PC光扩散板光透过率、雾度、有效光散射系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扩散剂粒径为20.0μm时,PC光扩散板光透过率较高;光扩散剂粒径为1.8μm时,PC光扩散板雾度较大;光扩散剂粒径为3.0μm时,PC光扩散板有效光散射系数较大且满足使用时力学性能要求;光扩散剂粒径增大,光透过率增加,雾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光扩散剂 光扩散机理 粒径大小 光扩散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