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羊粪下小米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高光谱检测
1
作者 王国梁 张艾英 +4 位作者 王丽霞 赵培悦 刘鑫 成锴 郭二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有机肥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是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羊粪施用量的选择与谷子种植用养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小米品质质量,区别于传统检测手段,高光谱成像对待测样本可以做到检测快速、无损,因而在实现小米...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有机肥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是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羊粪施用量的选择与谷子种植用养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小米品质质量,区别于传统检测手段,高光谱成像对待测样本可以做到检测快速、无损,因而在实现小米粗脂肪、粗蛋白质快速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为了为谷子栽培措施的改进及利用高光谱成像对小米营养成分快速检测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试验采集358份小米样本高光谱图像数据并利用传统检测手段进行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测定,同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2种成分含量预测。结果表明,连续投影算法结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算法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2种成分含量检测上精度最高,其中模型预测粗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0.88、0.59、1.99,利用该回归模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可直观看出不同羊粪施用量下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规律,并得出每公顷施用90 m^(3)肥料为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粗脂肪、粗蛋白质 高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可视化
下载PDF
不同粗脂肪含量饲料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大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228-230,共3页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粗脂肪含量饲料喂养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所造成的影响,因而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实验选用了400只相同品系、相同大小和健康状况良好的蛋鸡,分为4组,每组100只。饲喂的饲料粗脂肪含量分别是2%、4%、6%和8%。实...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粗脂肪含量饲料喂养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所造成的影响,因而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实验选用了400只相同品系、相同大小和健康状况良好的蛋鸡,分为4组,每组100只。饲喂的饲料粗脂肪含量分别是2%、4%、6%和8%。实验发现,粗脂肪含量约为6%是一个适宜的水平,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质量。同时,饲喂6%粗脂肪含量的饲料可以改善蛋壳厚度和蛋液品质。饲料中粗脂肪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蛋品质及产蛋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这可能与饲料中较高的粗脂肪含量导致蛋鸡摄食激素调节紊乱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在蛋鸡饲料中适量添加粗脂肪可以优化鸡蛋的质量和产蛋性能。这项研究可以为蛋鸡饲料的配制提供一些参考,有望为改进家禽养殖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脂肪含量 蛋鸡产蛋性能 蛋品质 饲料配方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饲粮粗脂肪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机体组成、血清酶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雨桐 莫文艳 +3 位作者 陈冰 曹俊明 李诗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1期1-7,14,共8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粗脂肪对禾花鲤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机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饲料中最适粗脂肪水平。试验选用均重为(4.41±0.01)g的禾花鲤5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配制粗脂...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水平粗脂肪对禾花鲤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机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饲料中最适粗脂肪水平。试验选用均重为(4.41±0.01)g的禾花鲤5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配制粗脂肪水平为6%、8%、10%、12%和14%的五种等氮不等能饲料。养殖周期63天。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水平的升高,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P<0.05),10%、12%、14%组显著低于6%组;蛋白质效率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的显著高于6%;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肥满度呈上升趋势(P<0.05),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增高,全鱼鱼体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12%、1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4%显著低于其他组;全鱼粗蛋白、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饲料中粗脂肪的增加,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白蛋白/球蛋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P<0.05),12%显著高于14%组;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各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蛋白酶、胰蛋白酶含量在各不同含量水平脂肪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的血清、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鱼体脂肪含量,提高肝功能,不影响消化酶活和鱼体健康,结合经济效益,推荐饲料粗脂肪水平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粗脂肪 生长性能 肝功能
下载PDF
刈割模式对喀斯特地区构树生物量及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庆霞 夏玉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的】构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在喀斯特地区大面积种植,但是目前刈割模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比较缺乏,导致构树经济林资源利用率低,产量和质量不高。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刈割频度和留茬高度下构树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研究,明... 【目的】构树是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树种,在喀斯特地区大面积种植,但是目前刈割模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比较缺乏,导致构树经济林资源利用率低,产量和质量不高。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刈割频度和留茬高度下构树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研究,明确最佳的刈割模式,为构树林采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贵州省贞丰县2年生构树饲用林为研究对象,分3个刈割频度(一年刈割3次、4次、5次)和3个留茬高度(齐地割0 cm、留茬15 cm、留茬30 cm)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处理间发枝数,收获的枝、叶生物量,及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一年刈割4次和5次构树的发枝数明显高于3次。随着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的增加,茎叶比逐渐降低。累积生物量、粗蛋白含量均不受刈割频次的影响,但在不同留茬高度间差异显著。其中,留茬30 cm时生物量最高,为2.63 t/hm2,齐地割时粗脂肪含量最高。【结论】年刈割3~5次,构树产量和品质差异不大;留茬30 cm,构树生物量最好,但粗脂肪含量略有下降。因此,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推荐喀斯特地区构树饲用林采用一年刈割3~4次、留茬30 cm的模式进行采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刈割频次 留茬高度 生物量 粗蛋白 粗脂肪
下载PDF
高温溶剂萃取滤袋法快速测定油料、饼粕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研究
5
作者 胡蓉 伍先绍 +3 位作者 农子明 蒋文佳 陆秀青 蓝熊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59-63,共5页
脂肪是油料、饼粕的重要营养成分,粗脂肪含量的高低是衡量油料、饼粕质量品质价值的重要指标。粗脂肪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规的测定方法是索式抽提法,但该方法耗时长、有机溶剂用量大且同批次处理样品量少。研究建立高温溶剂萃取滤袋法... 脂肪是油料、饼粕的重要营养成分,粗脂肪含量的高低是衡量油料、饼粕质量品质价值的重要指标。粗脂肪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规的测定方法是索式抽提法,但该方法耗时长、有机溶剂用量大且同批次处理样品量少。研究建立高温溶剂萃取滤袋法测定油料、饼粕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与索式抽提法相比,高温溶剂萃取滤袋法方法耗时短、有机溶剂用量少且同批次处理样品量多,可以弥补索式抽提法的不足,具有经济环保、安全性高和简便高效的特点。采用不同粗脂肪含量的油料、饼粕样品对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溶剂萃取滤袋法的方法精密度为0.5%~7.3%,与索式抽提法的方法相对相差结果为0.0%~7.4%,表明方法的精密度高且稳定性好,适用于油料、饼粕样品中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溶剂萃取 滤袋法 粗脂肪 油料 饼粕
下载PDF
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高志存 高芸 +4 位作者 余舒宁 袁雪波 王薇 万彬彬 崔惠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6期41-46,56,共7页
[目的]优化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草鱼膨化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4个因素(液料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不同水平对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L9(34... [目的]优化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草鱼膨化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4个因素(液料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不同水平对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饲料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测定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并与索氏提取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复6次,以此验证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超声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后,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重复6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饲料原料和常见动物性饲料产品粗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影响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各因素的排序为超声次数>液料比>超声时间>浸泡时间;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5 mL/g,浸泡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提取2次;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下,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为4.76%(n=6),而索氏提取法粗脂肪含量为4.77%(n=6),试验证明超声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确定的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稳定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粗脂肪 超声提取 索氏提取法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顺美 刘景辉 +3 位作者 纪春香 金智 薛峰 焦立新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是影响粗脂肪含量与产量的重要因子。随着收获期推迟,密度与N对粗脂肪含量的作用逐渐增强,P的作用逐...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是影响粗脂肪含量与产量的重要因子。随着收获期推迟,密度与N对粗脂肪含量的作用逐渐增强,P的作用逐渐减弱。对粗脂肪产量的作用因不同收获期而异。总的来说,随N、P用量的增加,青贮玉米整株粗脂肪的含量及产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密度的增大则略呈下降趋势。获得较高粗脂肪产量(170~390kg/hm2)的适宜施N量为165~225kg/hm2,施P量为65~14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栽培措施 粗脂肪含量 粗脂肪产量
下载PDF
一种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郭彦林 章心明 《广东饲料》 2023年第6期40-42,共3页
为了解决新型油脂产品——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120℃高温加热1h破坏乳化和微囊包被下的结合态脂肪,再以石油... 为了解决新型油脂产品——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120℃高温加热1h破坏乳化和微囊包被下的结合态脂肪,再以石油醚(30~60℃)作为提取溶剂,使用索氏提取法对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与回收率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微囊包被 乳化 粗脂肪
下载PDF
芝麻种子木质素组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秀荣 李培武 +1 位作者 汪雪芳 王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0,共3页
对我国芝麻育成品种及高代品系共48份种子的主要品质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及芝麻特有成分木质素(Lignan)组分芝麻明(Sesamin)、芝麻酚(Sesamol)和芝麻林酚(Sesamoli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7.78%;木质素总量均值... 对我国芝麻育成品种及高代品系共48份种子的主要品质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及芝麻特有成分木质素(Lignan)组分芝麻明(Sesamin)、芝麻酚(Sesamol)和芝麻林酚(Sesamoli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7.78%;木质素总量均值为0.829%,变幅为0.266%~1.278%,其中主要组分是芝麻明,平均含量为0.593%,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芝麻明呈显著正相关,芝麻明与芝麻林酚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与芝麻酚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种子 木质素 粗脂肪 粗蛋白 相关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的维生素E含量及其与粗脂肪含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丽 宋志峰 +4 位作者 纪锋 金卫东 黄璜 于志晶 唐晓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00份大豆资源中的维生素E含量,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5nm,Em=330nm),以α-β-γ-δ-生育酚为标准品,加入母育酚为内标,计算大豆中维生素E各并构体的含量及总含量,α-β-γ-δ-生育酚的加标回收率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00份大豆资源中的维生素E含量,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5nm,Em=330nm),以α-β-γ-δ-生育酚为标准品,加入母育酚为内标,计算大豆中维生素E各并构体的含量及总含量,α-β-γ-δ-生育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10%、97.50%、96.94%和96.30%,测得野生大豆资源中维生素E含量范围0.05~.34mg/g,栽培资源0.12~0.38mg/g。同时按国标方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其中野生资源粗脂肪含量范围3.01%~20.60%,栽培资源12.00%~23.59%。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明确了大豆中维生素E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豆 维生素E 粗脂肪 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杀虫剂胁迫下褐飞虱迁飞虫和本地虫后代体内粗脂肪、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印建莉 胡君欢 +3 位作者 徐海伟 吴进才 王飞 杨国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03-1112,共10页
为了解迁飞种群与居留种群后代发生再猖獗的生理生化差异,探讨再猖獗的机制,比较研究了在两个水稻品种(TN1和协优963)上施用杀虫剂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迁飞虫和本地虫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以及... 为了解迁飞种群与居留种群后代发生再猖獗的生理生化差异,探讨再猖獗的机制,比较研究了在两个水稻品种(TN1和协优963)上施用杀虫剂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迁飞虫和本地虫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迁飞成虫与其后代成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药以及未施药处理(对照)TN1水稻品种上的迁飞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本地虫。与可溶性糖含量相比,施药以及对照TN1水稻品种上的迁飞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本地虫。协优963上3龄、5龄若虫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N1上相同。对照水稻上迁飞成虫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种群,迁飞与本地3龄、5龄若虫间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杀虫剂处理后的水稻上迁飞后代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本地虫。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在虫源和杀虫剂,虫源和杀虫剂浓度以及杀虫剂类型和浓度方面有显著交互作用。两种水稻品种上,迁飞当代成虫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后代成虫。在经3种杀虫剂处理后,TN1上施用三唑磷后成虫体内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处理,而协优963上施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显著高于施用三唑磷的处理。本研究结果对深入阐明农药诱导褐飞虱再猖獗的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迁飞种群 本地种群 粗脂肪 可溶性糖 氨基酸
原文传递
澳洲坚果不同种质果仁粗脂肪及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为海 张明楷 +3 位作者 邹明宏 曾辉 张汉周 陆超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果仁的粗脂肪含量和8种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质的粗脂肪含量和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肉豆蔻酸及二十一烷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7.61%、65.51%、12.57%、9....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果仁的粗脂肪含量和8种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质的粗脂肪含量和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肉豆蔻酸及二十一烷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7.61%、65.51%、12.57%、9.44%、4.32%、3.00%、2.41%、0.51%、0.32%;种质粗脂肪含量普遍较高,但其变异系数较小且与各脂肪酸组份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种质脂肪酸组份含量变异系数在5.08%~40.10%之间,变异幅度以肉豆蔻酸含量最大,油酸含量最小。8种脂肪酸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28份种质分成4个具不同脂肪酸含量特点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仁 粗脂肪 脂肪
下载PDF
不同品种巴旦木种仁在不同采收期粗脂肪含量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凤兰 韩宏伟 +3 位作者 毛金梅 王琴 李勇 王建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测定分析了纸皮、双软、晚丰、浓帕烈4个品种巴旦木种仁在不同采收期的粗脂肪含量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巴旦木采收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含量总体均呈不断积累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收期对粗脂... 测定分析了纸皮、双软、晚丰、浓帕烈4个品种巴旦木种仁在不同采收期的粗脂肪含量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巴旦木采收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含量总体均呈不断积累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收期对粗脂肪含量有较大影响,种仁越成熟越有利于其粗脂肪的积累;不同采收期的4个品种巴旦木种仁油共检测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以下,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90.4%~93.2%、油酸含量(58.9%~77.6%)均为最高,在采收期内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含量(15.2%~31.7%)较高,在采收期内总体呈波浪下降趋势(除纸皮巴旦木)。巴旦木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高品质油料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旦木 采收期 粗脂肪 脂肪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的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丽萍 陈文杰 +1 位作者 赵兴忠 张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5,共6页
为满足大豆品质育种快速筛选的需求,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实现快速测定的可行性。采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了120份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采集大豆整粒和粉末两种状态的近红外光... 为满足大豆品质育种快速筛选的需求,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实现快速测定的可行性。采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了120份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采集大豆整粒和粉末两种状态的近红外光谱,然后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化学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其中粉末大豆样品建立的粗蛋白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8 7,校正标准误差RMSECV为0.003 8,该模型对24份待测样品进行测定的预测标准误差RMSEP为0.002 84;粗脂肪校正模型的R^2为0.934 1,RMSECV为0.003 69,RMSEP为0.003 53。整粒大豆建立的粗蛋白校正模型的R^2为0.872 4,RMSECV为0.009 07,RMSEP为0.007 49;粗脂肪校正模型的R^2为0.876 5,RMSECV为0.005 08,RMSEP为0.004 66。对比发现,建模样品的状态对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性能有重要影响,样品在粉末状态下建立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另一方面,由于整粒样品建立的近红外模型的R^2均在0.87以上,因此当样品量较少没有足够样品可用于粉碎时,该模型可以满足对整粒大豆品质进行粗测的需求。该结果对大豆育种早代筛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近红外模型 快速检测 粗蛋白 粗脂肪
原文传递
新疆陆地棉棉籽粗脂肪和粗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建庆 胡保民 +3 位作者 陈爱民 王沛政 王忠军 严秀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明确了 2 9个新疆自育陆地棉品种 (系 )棉籽粗脂肪含量为 17.2 3%~2 5 .36 %,棉籽仁的粗蛋白含量为 2 6 .0 8%~ 31.5 9%。粗脂肪与粗蛋白之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但也有双高良种。建议今后在新品种选育上 ,尤其是在新品种决选时 。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 粗脂肪 粗蛋白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水氮交互对油用向日葵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为萍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闫建文 郑倩 徐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845,共8页
为分析水氮交互对油葵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选取油葵杂交品种康地T562,采用现蕾至开花阶段灌水与追氮肥2因素3水平(灌水90mm、54mm、36mm;追氮肥0、52、104kg·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11年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结... 为分析水氮交互对油葵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选取油葵杂交品种康地T562,采用现蕾至开花阶段灌水与追氮肥2因素3水平(灌水90mm、54mm、36mm;追氮肥0、52、104kg·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11年在河套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氮及交互对油葵籽仁粗脂肪及主要脂肪酸组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均影响显著。不追氮肥时,充足的土壤水分有利于油葵籽仁粗脂肪的生成。水氮交互下,土壤中有效氮的增加导致粗脂肪、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下降。土壤中水分的增加,促进油葵籽仁中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但会抑制油葵籽仁中硬脂酸及饱和脂肪酸的生成。W90N0(灌水90mm,不追氮肥)处理下油葵籽仁粗脂肪含量最高,为60.37%;W90N52(灌水90mm,追氮肥52kg·hm^(-2))处理下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9.06%、84.75%,而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分别为7.23%、13.06%。综合考虑粗脂肪含量高及脂肪酸组分构成有利于人类饮食健康,在河套灌区推荐油葵水肥技术参数为现蕾后开花前灌水90mm,追氮5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粗脂肪 脂肪酸组分 水氮交互
下载PDF
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杜丽清 曾辉 +2 位作者 邹明宏 陆超忠 罗炼芳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4期92-95,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特点,从而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8种澳洲坚果主栽品种为试样,研究了不同品种果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含量在717.4~760.3mg·g^(-1)...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特点,从而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8种澳洲坚果主栽品种为试样,研究了不同品种果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含量在717.4~760.3mg·g^(-1)之间,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4%,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各品种间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澳洲坚果果油富含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主要为油酸和棕榈油酸,而饱和脂肪酸只占20%以下,主要是棕榈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仁 粗脂肪 脂肪 变异分析
下载PDF
从酱渣中制取粗脂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海芬 阎杰 +1 位作者 林海琳 刘其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酱渣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当前对其开发利用进行得很不够。文中在前期研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酱渣的性质特点,对已报道的酱渣中制取粗脂肪的方法,包括压榨法、单一溶剂萃取、混合溶剂萃取以及超声强化萃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 酱渣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当前对其开发利用进行得很不够。文中在前期研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酱渣的性质特点,对已报道的酱渣中制取粗脂肪的方法,包括压榨法、单一溶剂萃取、混合溶剂萃取以及超声强化萃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可行性评述。指出当前研究开发中的瓶颈问题是快速、高效地去除新鲜酱渣中的水分与盐分,且提出以丙酮为溶剂的萃取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粗脂肪 压榨法 浸出法
下载PDF
固始鸡孵化期间蛋黄胆固醇、粗脂肪和锌含量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喜 康相涛 +3 位作者 韩瑞丽 孙桂荣 李朝云 梅承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499,共3页
对固始鸡种蛋孵化期间蛋黄中胆固醇、粗脂肪和锌含量的测定表明,胆固醇含量0~6胚龄明显升高,以后出现阶段性降低;粗脂肪含量0~6胚龄无明显变化,6胚龄以后逐渐降低;锌含量0~3胚龄和6~12胚龄明显升高,3~6胚龄和12~21胚龄降低。
关键词 固始鸡 孵化 蛋黄 胆固醇 粗脂肪
下载PDF
滤袋法快速测定饲料中粗脂肪和总脂肪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丽英 隋连敏 杨文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6,共2页
脂肪含量高低是衡量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脂肪测定早已成为饲料常规分析项目。日前饲料中脂肪测定多依据《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6433--2006,该标准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492:1999《动物饲料中粗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高低是衡量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脂肪测定早已成为饲料常规分析项目。日前饲料中脂肪测定多依据《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6433--2006,该标准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492:1999《动物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并且与1994版的主要差异是增加了水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脂肪含量 饲料质量 快速测定 脂肪 滤袋 脂肪测定 国际标准 1994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