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碎屑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锂源的制约
1
作者 罗伟 李生红 +3 位作者 袁余洋 湛波 杨仕江 彭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3,共17页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弧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类锆石。碎屑锆石U-Pb年龄从早泥盆世到太古宙(411~3001 Ma)均有分布,具627~879 Ma和925~1018 Ma两个主峰及539~602 Ma一个次峰。ε_(Hf)(t)值为-27.61~7.0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布在1242~3387 Ma之间。结合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微量元素特征及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为南岭-云开地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岩浆岩,其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黔东地区860~750 Ma的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铝质粘土岩 碎屑锆石 LU-HF同位素 U-Pb年龄 马鬃岭铝土矿 贵州北部地区
下载PDF
广西柳桥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素新 冯庆来 曾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广西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粘土岩特征 薄层粘土岩 硅质 硅质碎屑 碎屑 研究方法 样品采集 粘土矿物分析 粘土岩成因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浅色粘土岩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57
3
作者 张俊明 李国祥 周传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Ni、Co、Cr含量低于筇竹寺组泥岩。TiO2/Al2O3、Zr/Hf、Ti/Th比值属于酸性岩浆范围,球粒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具中至大的Eu负异常类似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岩浆判别图指示了梅树村期变斑脱岩具板内花岗岩位置的亚碱性流纹岩和粗面岩岩浆亲缘性。变斑脱岩在地层序列上和区域上分布表明扬子地台西缘早寒武世初期火山活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粘土岩
下载PDF
川南地区含黄铁矿高岭石粘土岩中铁、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尾砂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治宪 周开灿 +1 位作者 高德政 冯启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7,共5页
从研究川南与黄铁矿共生的高岭石粘土岩资源及黄铁矿尾砂中的物质组分和铁、钛的赋有状态出发,探讨了尾砂的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这一再生资源在当前及今后的利用方向。
关键词 高岭石粘土岩 黄铁矿 粘土岩 尾矿利用
下载PDF
第三系粘土岩滑坡机理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5
作者 刘畅 李文伟 李惠贤 《北方交通》 2023年第12期43-46,共4页
第三系粘土岩多为半成岩状态,遇水强度大大降低,易形成软弱结构面,从而形成滑坡。以云南某公路滑坡案例为研究对象,综合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滑坡特征等分析了滑坡成因,并结合室内试验数据、滑坡状态对滑坡参数进行了反算,最终确... 第三系粘土岩多为半成岩状态,遇水强度大大降低,易形成软弱结构面,从而形成滑坡。以云南某公路滑坡案例为研究对象,综合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滑坡特征等分析了滑坡成因,并结合室内试验数据、滑坡状态对滑坡参数进行了反算,最终确定了滑带参数,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该滑坡是第三系粘土岩地层在集中降雨、路基填方共同作用下发生的;(2)滑坡在正常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具有持续变形并积累应力及可能滑移的特征;在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释放应力并滑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系粘土岩 滑坡机理 参数反算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伊利石粘土岩加料焙烧活化钾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大权 黎文辉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3-14,17,共3页
对伊利石粘土岩进行了加料焙烧试验,并应用XRD曲线对焙烧产物以及钾元素在焙烧产物申的活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伊利石粘土岩 焙烧 活化钾 粘土岩
下载PDF
黄县煤田蒙脱石粘土岩特性及其利用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崔龙鹏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56,58,共4页
本文论述了黄县软质蒙脱石粘土岩的赋存特征和岩石特征,并分析了该蒙脱石粘土的物化和工艺性能,进而对其开发利用价值和途径予以评述。
关键词 煤田 蒙脱石粘土岩 利用评价 粘土岩 矿物成分
下载PDF
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素新 喻建新 +3 位作者 杨逢清 彭元桥 殷鸿福 于吉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6,共6页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锆石、长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物质。推断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至少经历一至两次强烈的火山作用,并且有多个火山喷发源。界线粘土岩中火山物质的富集与贫乏可能与剖面离火山喷发源的远近有关。粘土岩物源物质的成因均为火山喷发,火山灰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即凝灰沉积而形成,与华南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的物源成因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滇东地区 界线 粘土岩 物源 火山喷发 三叠系 黔西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晚期
下载PDF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层含铵云母粘土岩夹矸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绍暹 王水利 +1 位作者 任大伟 姚改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6,T001,共7页
含铵云母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太原组及山西组煤层中,其可划分为6种类型。文章详细描述了岩石的特征和铵云母在粘土岩夹矸中的赋存特点。测试结果表明铵云母均为1M型铵云母。它们是由成煤植物和有机质降解形... 含铵云母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太原组及山西组煤层中,其可划分为6种类型。文章详细描述了岩石的特征和铵云母在粘土岩夹矸中的赋存特点。测试结果表明铵云母均为1M型铵云母。它们是由成煤植物和有机质降解形成的NH4+离子,促使煤层粘土岩夹矸中的高岭石、伊利石在约120℃的酸性条件下转化成的。这种铵云母可以作为煤成气生成和储集的指示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石炭纪 二叠纪 煤层 铵云母 粘土岩
下载PDF
粘土岩对铀(Ⅵ)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赖捷 刘畅 +2 位作者 冷阳春 成建峰 庹先国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5-821,共7页
以内蒙古阿拉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接触时间、U(Ⅵ)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速率较快,24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固液比为1... 以内蒙古阿拉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接触时间、U(Ⅵ)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速率较快,24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固液比为1∶20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160μg·mL-1;随着pH值的增大,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能力不断增强,pH为8时,吸附能力达到最大;溶液中Ca^(2+)、CO_3^(2-)和HCO_3^-对U(Ⅵ)吸附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U(Ⅵ)的吸附,K^+、Na^+、Cl^-、NO_3^-、SO_4^(2-)对U(Ⅵ)的吸附影响较弱,U(Ⅵ)在粘土岩表面吸附主要以内层络合作用为主.因此,开展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研究,对我国高放废物的处置工作开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吸附特征 核素迁移
下载PDF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粘土岩夹矸中铝的氢氧化物矿物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梁绍暹 任大伟 +1 位作者 王水利 姚改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8-486,共9页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煤层粘土岩夹矸中,广泛含有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大多数一水铝石矿物呈薄纹层状、似层状及层状聚集于富岩质及富有有机质粘土岩夹矸条带中,有的呈细脉状沿炭质条带及粘土岩夹矸...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煤层粘土岩夹矸中,广泛含有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大多数一水铝石矿物呈薄纹层状、似层状及层状聚集于富岩质及富有有机质粘土岩夹矸条带中,有的呈细脉状沿炭质条带及粘土岩夹矸层理的节理裂隙分布,并与玉髓、方解石、高岭石或迪开石和铵云母细脉共生。铝的氢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成岩古温度和成岩阶段划分的标志矿物。最后还讨论了该矿物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粘土岩 夹矸 氢化物矿物 氧化物矿物
下载PDF
湖北黄石、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处火山物质及粘土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顺宝 任迎新 毕先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89-595,共7页
本文对湖北黄石、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层作了碎屑物的分析和测试,并计算了它们的百分含量。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碎屑主要有石英(其中含六方双锥状的β石英)、锆石、磷灰石、玻璃圆球、铁质圆球及火山灰等。有些样品... 本文对湖北黄石、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层作了碎屑物的分析和测试,并计算了它们的百分含量。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碎屑主要有石英(其中含六方双锥状的β石英)、锆石、磷灰石、玻璃圆球、铁质圆球及火山灰等。有些样品中还有电气石、石榴石及锐钛矿等。笔者认为粘土岩层的成因是火山物质在海水中沉积蚀变而成。火山喷出口不在工作区内,生物绝灭的主要原因不是火山活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火山物质 二叠纪 三叠纪
下载PDF
黔西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素新 彭元桥 +3 位作者 喻建新 杨逢清 殷鸿福 史玉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6,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黔西威宁岔河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粘土岩进行了研究。在界线粘土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为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和锆石,无球粒;多种化学成分在界线粘土...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黔西威宁岔河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粘土岩进行了研究。在界线粘土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为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和锆石,无球粒;多种化学成分在界线粘土岩中出现了异常。据此得出岔河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事件地层界线确定在第66f层比较合适;第66f和68a这两层粘土岩为此剖面的界线粘土岩;自第66f层底部至第68a层顶部这一段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层(组);界线粘土岩的成因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降落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陆相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岔河剖面
下载PDF
广西东攀剖面粘土岩的火山岩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天宇 冯庆来 +2 位作者 刘嵘 周秋娥 位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02-1409,共8页
广西扶绥县柳桥镇东攀地区出露1套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罗楼组,大隆组含Ophiceras sp.,罗楼组含Ophiceras tingi Tien生物化石,二者为整合的连续沉积地层。生物特征显示,在第12-3层和第13-1A层之间为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界面附近... 广西扶绥县柳桥镇东攀地区出露1套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罗楼组,大隆组含Ophiceras sp.,罗楼组含Ophiceras tingi Tien生物化石,二者为整合的连续沉积地层。生物特征显示,在第12-3层和第13-1A层之间为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界面附近存在较厚的粘土岩层。从结构上看,粘土岩具有较明显的火山岩碎屑结构和沉凝灰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也显示其具有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的特征,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环境。在粘土岩中选取自形程度较高的火山成因锆石进行激光剥蚀法U-Th-Pb同位素测年研究,岩石中锆石的结晶年龄为254.7Ma±3.7Ma,表明本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存在着火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一三叠纪 粘土岩 石学 地球化学 锆石
下载PDF
湖北兴山大峡口浅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素新 赵来时 +1 位作者 童金南 杨浩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100,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鉴定分析方法,对湖北兴山大峡口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8层粘土岩研究发现,各层粘土岩中的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并且各层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六方双锥石英和黄铁矿,非粘土矿物为石膏,个...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鉴定分析方法,对湖北兴山大峡口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8层粘土岩研究发现,各层粘土岩中的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并且各层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六方双锥石英和黄铁矿,非粘土矿物为石膏,个别层位中还含有粘土微球粒。该8层粘土岩均为火山物源成因,联系相应的火山事件记录表明该地区在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经历了多次火山活动。这些火山事件与同时段牙形石的绝灭和延缓复苏呈现一致性。频繁的火山活动是造成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及生态系重大转折的主导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兴山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粘土岩 火山活动
下载PDF
下扬子PTB界线深水相区粘土岩的火山成因研究及其对LPME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志伟 胡文瑄 +3 位作者 王小林 曹剑 姚素平 万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5-800,共16页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作,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填补了区域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发现,粘土岩主要由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以及石英、岩浆锆石、长石等斑晶矿物组成。在地球化学上具有高K_2O、低Na_2O、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特征。据此,认为这些粘土岩为火山成因的钾质斑脱岩,其原岩可能为中酸性流纹英安岩,具有弧岩浆作用的源区背景。对比华南其他地区已发现的PTB界线粘土岩,发现它们成因类似,可能来源于古特提斯洋周缘陆陆碰撞,抑或是泛大洋俯冲潘吉亚大陆东缘(包括华南板块)所导致的长英质火山岩浆喷发,且具有多期多源性特点。PTB时期全球活跃的火山岩浆活动(包括镁铁质火山作用和华南地区火山灰所指征的长英质火山作用)可能是导致LPME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三叠纪界线(PTB) 粘土岩 生物大灭绝 火山成因 皖南 下扬子
下载PDF
粘土岩饱和-非饱和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卫忠 邵建富 +3 位作者 杨春和 李飞 李术才 苏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689-3694,共6页
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行为是影响粘土类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于粘土岩实验室非饱和渗流试验的结果,应用塑性应变硬化的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在隧道开挖、混凝土衬砌支护和通风的过程中围岩干缩和膨胀的力学机... 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行为是影响粘土类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于粘土岩实验室非饱和渗流试验的结果,应用塑性应变硬化的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在隧道开挖、混凝土衬砌支护和通风的过程中围岩干缩和膨胀的力学机理,得到了围岩内渗流的初始饱和→非饱和→近饱和过程,研究成果对解释工程现场的泥化、崩解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干缩 饱和-非饱和渗流 支护 通风 粘土岩 强度 混凝土衬砌 泥化
下载PDF
含水率对西昌昔格达组粘土岩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威 徐则民 +1 位作者 刘文连 李丽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昔格达组是西南地区第四纪的一套静水河湖相沉积地层,岩石矿物成分复杂,粘土岩具有遇水软化、强度随含水率升高而降低的特点。本文以西昌昔格达组粘土岩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剪切试验为基础,从多角度就含水率对该区粘土岩抗剪强度的影响程... 昔格达组是西南地区第四纪的一套静水河湖相沉积地层,岩石矿物成分复杂,粘土岩具有遇水软化、强度随含水率升高而降低的特点。本文以西昌昔格达组粘土岩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剪切试验为基础,从多角度就含水率对该区粘土岩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发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粘土岩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含水率对粘土岩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停滞性。粘土岩的SEM矿物形貌特征分析表明,在粘土岩片架结构中,抗剪强度主要由"团聚体"的三个强度分量共同产生,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各分量均呈下降趋势,最终导致"团聚体"破坏,使粘土岩抗剪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组 粘土岩 含水率 抗剪强度
原文传递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粘土岩场址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长轩 刘晓东 刘平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6,共7页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围岩选择至关重要,粘土岩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NEA)等国际组织关于高放废物选址的规范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粘土岩处置研究方面...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围岩选择至关重要,粘土岩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NEA)等国际组织关于高放废物选址的规范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粘土岩处置研究方面几个有代表性国家如瑞士、法国、比利时的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选址情况,所选的粘土岩场址以及所选择的粘土岩的特性研究情况。希望可以为我国高放废物粘土岩场址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库 场址选择 粘土岩
下载PDF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关键核素在粘土岩预选区中的迁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毛亮 李洪辉 +3 位作者 赵帅维 贾梅兰 崔增琪 万亚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GMS计算了放射性核素Nb-93 m,Se-79,Tc-99,Zr-93,Sn-126在陇东预选区中百万年尺度的污染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粘土岩由于极低的渗透性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的阻止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其中,迁移距离最大的核素为Se-79,最大... 利用GMS计算了放射性核素Nb-93 m,Se-79,Tc-99,Zr-93,Sn-126在陇东预选区中百万年尺度的污染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粘土岩由于极低的渗透性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的阻止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其中,迁移距离最大的核素为Se-79,最大迁移距离为242 m,在距泄露点68 m处其活度浓度的峰值为23 000 Bq/l,处置库在百万年内总的活度释放量约为4.3E18Bq,其中起主要贡献的核素是Se-79,其次是Tc-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放射性核素 GMS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